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191章
第191章
永康四年, 二月二十五。www.huaqian.me
纪元带着柴烽,刘宝,邬人豪, 董康一行人来到绥许城。
刘宝不用说, 为了运送马匹, 以及聘礼, 他跟兄弟们从肃州开始跟着纪元。
这次收下南齐府他们也有功劳,论功行赏,他们跟家人都能受到益处。
不过他们肯定是想跟着纪元的,所以回京之后,会是纪元的人手。
柴烽则是另一回事。
当年在宁安州,柴烽就是纪元身边的小吏。
那时候纪元离开, 他就想过跟随,但纪元那会前途未卜,他回京还要做大事,自然是没同意。
现在虽说也有危险, 但已经比之前好多了。
此次柴烽再提, 纪元自然点头。
柴烽全家兴奋的差点半夜放鞭炮!
邬人豪则是个例外。
很早就说, 他是天生将才。
此次东西景国的事,邬人豪出力极多,他参与的战斗,几乎百战百胜,就以他的体格,看着便让人害怕。
原本要留在宁安州, 但跟着太子去了一趟海港, 便被太子钦定,要去京城了。
不过这也有个好处, 邬人豪的母亲一直在建孟府府城,他们母子两个多年未见。
但建孟府到宁安州实在太远,不好接回老母亲。
邬人豪调回京城,就能跟母亲在京城团聚了。
董康也是因为同去海港的缘故,被太子另眼相看。
再加上他在家休息了一年,也该回京述职,然后再去新地方上任。
纪元猜测,董康大概率也会留京。
董康私底下还说:“我若是留京了,肯定是因为你。”
“太子想要拉拢你的想法太明显。”
虽然可以理解。
但是不是太着急了。
纪元笑:“那多好,以后在京城,还能互相照应。”
“而且海港的事,也有咱们督促,滇州府货物可以快点送出去。”
提到这事,董康严肃起来。
谁不想让家乡发展的更好?
以前滇州府在京城无人,现在有了,一个他,一个纪元!
纪元还能顶十个他!
他们几个来到绥许城,这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妥当了。
刘知州变为刘知府,甚至已经安排修路。
这道路确实重要,肯定要早点修的。
再加上纪元打过招呼,滇州府府城产出的水泥,确实优先供应他们。
有刘知府兢兢业业做事。
纪元对南齐府的未来很是看好。
文有刘知府。
武自然有振威将军。
振威将军甚至趁着这段时间,很是整顿了附近的指挥营。
他甚至上书,天齐国所有指挥营都要整顿。
此次弊端,若不是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天齐国只怕是要完了。
毫不夸张的说,河辉国若是国力强盛一点,他们都不可能处理的那么简单。
南齐府各处,也留了他信赖的官兵。
至少把持这里二十年,再提以后的事。
振威将军看到纪元,明显高兴很多。
靠谱的人终于回来了!
他们这次回京,肯定要有人看着太子,省得他又有什么突发奇想。
纪元在,那就安心了。
回京。
都要回京了。
纪元化远四十四年离京。
如今永康四年回京。
很巧,又是一个任期。
上次回京,他在暗,其他人在明。
这次却不可能在暗处了。
不用想就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针对他。
但这些人真的想针对他吗?
倒也不见得。
三月初三。
太子出征的队伍,班师回朝。
八月。
京城。
二十五岁的纪元再次回到京城。
两侧街道,都是欢迎胜军回京的百姓。
他们天齐国的军队回来了!
这次出去,直接开疆扩土了!
还拿下一个海港!
更有无数西南小国请求朝贡。
别说皇上高兴的不行,对天齐国百姓来说,也是振奋极了。
天齐国果然是最厉害的!
天齐国的军队战无不胜!
太子也没想到,京城是这幅盛景。
看来这近两年的辛苦,果然是有用的!
太子骑在马上,朝着百姓们挥手。
朝中文武大臣都在承天门前迎接。
除了李首辅之外,其他臣子们都在。
接受朝臣百姓跪拜之后,太子等人被请到皇宫当中,余下官员兵士则有盛宴等待他们。
这是所有将士们的狂欢。
这也是他们应当受到的荣耀。
一路上,都是天齐国百姓官员们的夸赞。
所有人听的飘飘然。
什么好听话都往耳朵里面钻。
“天齐国的将士果然勇猛。”
“不愧是胜军,队伍跟旁人都不同。”
“开疆扩土,这是可以写进史书里的功绩啊!”
“万国来朝,多少年都没有过了。”
“如此盛景真是闻所未闻!”
“为了边关百姓们的安危,真的辛苦你们了!”
此刻,所有的疲惫好像都值得了。
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反正他们保卫了边疆,保卫了天齐国!保卫了百姓!
纪元也笑,他站在太子后一位,本就备受瞩目,现在更是有无数人看他。
有纪元在的地方,就有政绩。
有纪元在的地方,就有发展。
普通人或许不知道。
但满朝文武,谁又能不清楚呢。
朝中现在的势力格局早就变了,但唯一不变的,只有一点。
各方势力,都想拉纪元入伙!
纪元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也是笑着应和。
其中还有人不死心,试探问:“听说纪大人成亲了?”
这个大臣像是不经意间询问,可周围人却竖起耳朵,等着纪元的回答。
纪元笑盈盈的,说出让他们都叹气的消息。
“是了,已经成亲了。”
“是哪家的小姐啊。”
这人接着追问,纪元笑眯眯看他,似乎在说,你不知道?
是啊,谁会不知道呢。
纪元的婚事传过来,已经是今年年初的事了。
娶得还是一个小门小户之女。
不过那女子在宁安州竟然做了学政。
虽说是纪元离开之后做的,但说不准是跟他有关吧?
以纪元在那边的影响力,这是很有可能的。
可那程小姐的文章传过来,大家就知道,这样有学问的人,做个学政,那还是可以的。
猜测虽然少了,酸言酸语却是没停过的。
一个名不经传的程家,抢了他们的乘龙快婿,如何不让人恼怒。
纪元直接道:“我与程小姐伉俪情深,对天地发过誓言,一生一世一双人,”
“还请对本官的娘子有些尊重。”
纪元直接挑明了。
不要再打听了,再打听,那就是对我娘子不尊重,也是对本官不尊重。
至于其他的,更不要想。
他直接说,对天地发过誓。
这年头,对天地发誓,还是有些用的。
迎接太子,纪元的一行人,只觉得头疼。
这个纪元怎么就不按常理出牌。
如今他羽翼丰满,谁又能拿他怎么办。
世家大族的臣子们脸色难看。
他们早就说,赶紧给纪元说亲,拉拢到自家阵营,可谁料他抢先一步,直接找了个小门小户占住位置,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皇室那边则在看太子的想法。
谁料太子竟然主动解围:“是啊,程夫人落落大方,明艳聪慧,跟纪元正相配,你们就不要再打听了。”
啊?
太子你?
你那些堂妹表妹们,可都想嫁给纪元。
你这句话,岂不是绝了她们的心思?
一肚子弯弯绕绕的众人,终于来到新皇面前。
纪元被新皇身边的李首辅吓了一跳。
他这次出去,也就三四年的时间,李首辅如今苍老的厉害,花白的头发似乎没什么光泽。
看着就是个垂暮老人。
李首辅今年,七十三了。
怪不得他没有迎接,而是在皇宫内等着。
李首辅愣了片刻,才慢慢说起赞扬的话,好在逻辑还是在线的。
朝中众人,似乎早就习惯了。
便是政敌,也等李首辅说完。
这并非是政敌们大度,而是要展现自己的风度。
不跟老年人计较。
因为都知道,李首辅撑不了太久了。
先皇曾说,要让李首辅干到七十五再走。
如今已经七十三的李首辅,或许逐渐会成为朝中的摆设。
一个摆设而已,不会有人再跟他针锋相对。
纪元向皇上行礼之后,又来到李首辅面前。
李首辅朝他微微点头,笑道:“做的很好。”
“给李首辅赐座。”皇帝开口道,“端些参汤上来。”
满朝文武立刻夸赞皇上恩德。
朝中又恢复热闹。
打了大胜仗,还开疆扩土两个地方。
朝中不兴奋才奇怪。
太子被众人围着夸赞,二十的年纪便带兵带出这样大的胜仗,真是厉害云云。
纪元还在李首辅身边,李首辅朝他微微抬头,让他看对面的一个年轻人。
“大哥果然厉害,三弟实在敬佩。”
大哥,三弟?
纪元眼神微变。
三皇子?
也是,没记错的话,三皇子今年十八,确实可以到朝堂议事了。
太子早就知道这事,故而反应还算平淡。
他手握这样的政绩,不会有人能越过他。
想到这,太子看了看纪元。
只要纪元站在自己这边,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这场庆功宴,一连开了半个月。
民间的集会歌舞也没停过。
一直到中秋过完,似乎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息当中。
时间过的还真快。
去年这个时候,纪元还在准备婚事。
如今则在京城,等着授官。
说起来,纪元如今,倒是没什么职位的。
从三品的督军,不过是个临时的职务。
之前是肃州的知州,之后代任南齐府的知府。
如今这些位置都有人填上,而他倒是无官一身轻了?
不是不想给纪元职位,而是不知道给他什么位置。
京官跟地方官不同,地方官跟临时的督军职位还是不同。
所以给他什么职位,让朝中犯难。
而且大家都知道,皇家还是有意让纪元去管内务府的橡胶司。
朝中商议来商议去,干脆先给纪元一个翰林学士的位置。
都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二十五岁的纪元,先进了翰林院,便表明皇上对他的态度。
除了满意,还有其他的吗?
所有人都知道,纪元半只脚,已经迈入内阁了。
若不是年纪不够,以他的政绩,直接进内阁当大学士,那也是可以的。
这可不是夸张。
在纪元做督军的时候,天齐国内里的变化,堪称巨大。
不管大家习不习惯这样的变幻,可都要适应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纪元。
纪元回到家中后,也在看各方来的信息。
他带着柴烽,刘宝,邬人豪把自家收拾好之后,又拿着程家的钥匙,把程家也给打扫干净。
剩下的时间,则往李首辅家走了一趟,再把手头的信件整理好,算是对天齐国的情况大概有个新的了解。
他们在滇州府打仗这两年,外面的消息不怎么灵通,肯定不如京城这边消息多。
京城还是老样子。
可外面的世界,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蒸汽工厂,即将全面爆发。
准确是说,蒸汽工厂的建设,将在天齐国全面爆发。
从永康二年开始,纪元的蒸汽工厂初见规模。
一直到永康三年,产能才真正迸发。
有人说,一座千人的蒸汽工厂所产出的产能,抵得过万人,乃至十万人的小作坊。
这并非夸张,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人力跟机器力量的对比,还是太渺小了。
如果说蒸汽机最开始,只是在各个废弃井矿中得到重视,算是小范围的震惊一圈人。
那蒸汽水泥厂的出现,则是告诉了所有人更多的可能。
纪元筹划好几年的蒸汽水泥厂,终于发挥出它的作用了。
谁让肃州的水泥厂,在他离开这一两年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肃州。
永康元年投产的水泥厂。
如今已经是永康四年的九月份。
从纪元离开肃州,正好过去两年多的时间。
蔡丰岚只怕耽误了纪元留下来的东西,所以完事做的小心细致,也尽量把事情做的完备。
但即使他心里有准备,却还是被源源不断产出水泥的工厂震撼。
如今围绕水泥厂一圈,已经建起工厂的区域,从工人宿舍再到工厂食堂,以及工人们特有的集市。
基本快有一个城中城了。
不过最让人侧目的,还是这座城中城的道路。
一切都是由水泥铺设的,光滑,平整,好看的水路。
所有的马车牛车都喜欢这样的路,因为太省力了,可以多拉很多东西。
可惜的是,蒸汽车一直出现问题,没有研究出能使用的蒸汽车。
随着水泥厂产能的稳定,更多水泥源源不断的出来。
从边疆城墙的修缮,再到官道的铺设,还有肃州各地的道路。
甚至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
一座庞大的水泥厂,确实发挥出应该有的效果。
在保证这些的前提下,蔡丰岚看着日渐增多的水泥厂税收,深深陷入沉思。
纪元还真跟江南那些人说的一样。
他就是个财神!
橡胶给本地带来的产出已经够多了。
水泥厂带来的税收,竟然不遑多让。
反正他年底交税银给朝廷以及河西府的时候,两地官员都对他喜笑颜开的。
当然了,他也没忘记好好培育麦种。
蔡丰岚甚至把橡胶草的培育也提上日程,想要培育出产量更好的橡胶草。
由肃州带的水泥风潮,让水泥作坊在天齐国遍地开花。
普通的人工作坊,建起来简单,像滇州府那些水泥厂,已经在投入使用。
但还有一些地方,直接建起蒸汽水泥厂。
因为他们狂热的发现,蒸汽水泥厂才是未来!
这才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在纪元他们认真打仗的时候。
天齐国各地,都在尝试蒸汽工厂的建设。
最妙的是。
从化远四十四年开始出现的蒸汽机。
经过这四年的发展,已经更新迭代了。
第一次更新迭代,在蒸汽机刚出来那会,各个矿场都在研究,这是拯救矿场的东西。
这次迭代,算是拥有矿产的世家贵族们命人研究。
还有小部分对蒸汽机感兴趣的百姓。
第二次更新迭代,就是在蒸汽工厂出来的时候。
可以说每一次迭代,都带动了更多兴趣。
不少人算是看明白了。
但凡是可以简单作用的事情,都可以交给蒸汽机。
炼铁,甚至烧制瓷器,以及纺织等等产业,都可以用到蒸汽机。
特别是纺织产业。
第一个蒸汽纺织厂已经做出来了。
就在松江府。
那位给纪元写过信的黄阿婆,以及嫁过去的高娘子,她们研究出来蒸汽纺织厂了。
纪元在做出离心调速器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送了模型过去。
离心调速器,就是利用小球,杠杆组装成的机械装置,用来调节阀门的大小。
反正听名字就知道,可以调节蒸汽的速度,也算第一个控制器。
有了这个东西,蒸汽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黄阿婆对纺织机器的了解,加上高娘子对数字物理的敏锐,在这几年时间里,做出了天齐国第二个蒸汽工厂。
蒸汽织布厂。
虽然规模并不算大,可其中的潜力,已经不用说了。
她们也成立了工会,还确保了织布行业由女子为主要组成部分。
总之那些的消息传到纪元手中,便是纪元都激动不已。
太好了。
第二个蒸汽工厂。
还是纺织业。
看来蒸汽机,蒸汽工厂,终于走入正轨了。
他就知道,把图纸散出去,依靠天齐国民众的力量,果然比他们自己闷头研究要快。
各地很多小设计,甚至是他都想不到的。
也是这些小设计,让蒸汽机已经进入了第三个版本。
纪元看着整合出来的蒸汽机图纸,再看着各地研究蒸汽机工匠们给他写的信。
纪元瞬间忙碌起来。
柴烽跟刘宝都帮着纪大人处理文书。
纪元一封封信件看过来,他把自己当做一个中转站,帮助各地蒸汽机工匠们互通有无。
最后干脆把所有人的观点都列出来,然后一份文书复印多份,好让天下工匠们对彼此想法加以点评。
也省的他把消息传来传去。
因为纪元发现,这蒸汽机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这些工匠,或者叫工程师们,已经在计算空气的密度,在利用蒸汽的膨胀性,还有多少木炭需要多少空气。
在民众看来匪夷所思的问题里,他们已经找到了另一个方向。
再往上,甚至不是纪元可以触及的了。
所以他弄了个四四方方书册,把所有人的观点,想法,以及姓氏写上去。
回头他再询问一下,如果愿意放自己地址的,可以直接放地址跟姓名,方便大家交流。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