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程亦珊的手指越捏越紧,看向父亲的时候,眼睛里泛了一点泪光。
好久没看到她爹这个模样。
要是娘亲在,一定会很欣慰吧。
纪元看看她,手臂动都没动,过了好一会,程亦珊回神才赶紧松开。
“谢谢。”程亦珊小声道,“我爹做事的时候,最是开怀。”
程亦珊办官学的时候,就发现这一点了。
她爹只是听着她处理公务时,若讨论的是实际的事情,那她爹就会很平静。
但若涉及到人际交往,立刻便会发疯病,好在不太严重,稍加安抚即可。
唯独听不得的,便是受刑,牢狱这种字眼。
纪元听到后,给柴烽使了个眼色。
接下来的项目组里,不会有人提这种字的。
程亦珊是真的感激。
纪元却还低声道:“等会一起吃饭?”
见程亦珊要点头,纪元先一步道:“最近的稻香鱼虽然小,口感却嫩,做份当地的烧鱼,如何?”
程亦珊眼神闪过惊愕,似乎想到很多事情,又忍不住抬头看向纪状元,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
只是吃饭就罢了。
听他的意思,是他亲自下厨?
之前的蛋挞还能说,只有他会,所以纪状元自己动手。
现在?
程亦珊并非自恋之人,也并非妄自菲薄之人。
所以眼前俊朗状元郎的邀请,让她觉得有些不对劲?
“好!”
“就这样修!”
“原来已经有解决方法了!本官竟然不知!”
“您是在哪高就啊,怎么会知道这样多的修路方法!”
说到哪里高就,纪元下意识看向叶大人,示意他不要再说,那边程亦珊安抚程大人,带着程大人下去平复心情。
叶大人还探头探脑的,他没想到,竟然能碰到志同道合之人!
那个身着布衣的百姓,还挺厉害的!
其他人倒是松口气。
看来修路的方案很快能确定,他们就可以动工了!
早一日动工!
早一日完工!
到时候,两地会多很多税收吧?
柴烽适时出现,拉着叶大人详聊几句,等知道方才的人就是曾经的探花郎,还是京城工部营缮的主事。
因为京城争斗,他被流放在宁安州。
这般才能的人,竟然被流放?
柴烽私底下又说了几句,叶大人瞬间明白,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们俩搭档,绝对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吗。
柴烽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
主要叶大人这脾气,真的不能信啊。
再一转头,纪元已经去厨房洗手作羹汤了。www.baiyuncz.me
他做的是本地特有的烧鱼。
腌入味的鲫鱼包裹上当地的香茅草,再用木炭小火慢烤,直到鱼肉香味出来。
香茅 草是当地的一种香料,带着天然的柠檬香味,烤了八成熟,再刷上猪油增香,便是路过的人,都要问一句厨房在做什么好吃的。
本就是上好的稻香鱼,再加上纪元的手艺,焉能有不好吃的道理。
程亦珊迈着迟疑的步子进来,疑惑地看眼纪元。
方才因为她爹的事打断思路,可越想越不对劲。
纪元还是之前的模样,眼神带着笑意,俊朗的面容加上高大的身材,给人一种高不可攀之感。
之前的她都攀不上。
何况如今。
那边,纪元甚至已经把碗筷放好,邬人豪快步走进来就道:“纪元!你竟然亲自下厨!”
纪元点头:“烤了六条鱼,咱们一人一份,又炒了些京城跟建孟府口味的菜色。”
六份,甚至把还在忙的叶大人,程大人都想到了。
邬人豪跟忙完了的柴烽坐下来,这让程亦珊瞬间松口气。
还好还好。
她是多想了吧。
程亦珊耳朵微红,也朝纪元笑了笑。
纪元把之前说过的红豆饭单独拿出来:“尝尝,去年新下的红豆,保存的也很好。”
“今年的红豆刚种下,等到十一二月才能收,到时候对比一下,哪种好吃。”
程亦珊这下耳朵不红了,眼神更加疑惑。
纪元也不闪躲,坐到旁边道:“先尝尝,不喜欢了再说。”
这话似乎意有所指,程亦珊如此聪慧,怎么可能听不懂。
若这话换一个人讲,定然要说一句登徒子。
可偏偏是纪元。
他这个人,不会拿人寻开心。
他虽不说,却有一颗怜悯之心。
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宁安州,镇南关的百姓。
甚至对滇州府那些失意的官员。
这样的人,为何?
程亦珊不能再想。
要说那些信件,还有些模棱两可,如今一段时间过去,她那点隐隐的猜测,好像是真的?
纪元又道:“先尝尝,可以先不说评价,等到今年新下的红豆出来了,再来对比。”
这话让程亦珊瞬间松口气。
桌子上四个人,纪元,程亦珊,邬人豪,柴烽。
后面两个埋头苦吃,完全不知道前面两个在讲什么。
这顿饭吃得倒是和谐,没办法,纪元做的烤鱼真的太好吃了。
四个人罕见闲聊。
镇南关跟宁安州的交界处通远镇,竟然是那样的静谧。
不过,这份静谧很快会被打破。
再有三天,就要重修道路了。
等这条宽敞的道路修好,两地就真正连接起来。
他们这边是安心得很。
可东边的昌盐郡,西边的永临县简直急不可耐。
纪元怎么会没选定呢。
他那样坚定的人,怎么会没选定修建新路的地点呢?
两个地方县令,竟然同时做了同一个决定。
不行!
他们要亲自去找纪元!
一定要让这条路,修到他们家门口!
纪元说得没错啊。
要想富,先修路!
不能让其他人占便宜。
想到如今宁安州橡胶,染布受欢迎的程度,他们就着急得厉害。
自己苦没关系啊,兄弟们不能发财!
不止县令着急,本地的商会更是急疯了。
求求了。
宁安州的新路,修到他们这里好不好!
他们,他们可以捐钱!
他们可以一起修!
第133章
第133章
化远四十一年六月初。
镇南关与宁安州的道路整修正式开始。
这条路关乎来往的货商, 也关乎两地百姓的生计,纪元自然十分上心。
有府城派下来的工司叶大人,以及前工部营缮主事程大人, 这条路的修规, 堪称整个滇州府之最。
叶大人了解本地情况, 程大人通晓天齐国所有道路情况。
两者一结合, 这道路修不好,那才是怪事。
纪元还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粗算了下。
新方案至少节省了五分之一的人力,不得不让人感慨,把土木工程列为匠学,真是一大损失。
在这期间,程亦珊被请了回去。
宁安州的官学如今离不开她。
不管是兽医学的规范, 还是如今伐木会成人课堂的开设,都是她一手扶起来。
这两样,无论男女,都能去学习, 去考试, 事情自然变得多了起来。
程亦珊原本以为, 自己在官学招收女学生会受阻碍。
没想到,真的如纪元说的那般,放开手去做即可。
宁安州从上到下,都能完美执行纪知州的命令。
这在整个天齐国都是罕见的。
如今的镇南关也有这种趋势。
谁让纪元言出必行,他说的事,一定会做到。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镇南关到宁安州这条路, 也最后定下工期, 抛开农忙时候来算,再加上两地的犯人。
差不多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整修好。
年底, 也就是还有六个月时间。
修古代的山路,这时间也算可以了。
这条路的工期定下。
消息自然传到东边昌盐郡跟西边永临县所有商贾的耳朵里。
半年啊。
也就是说,明年就可以开工修其他路了?
这半年里,一定要去找找关系,让纪知州把路定到自己这边!
那两个地方的人,刚开始想主意,新消息又传过来。
通远镇的地方长官讲:“我们纪知州做事既有规划。”
“他说,既然第一条路的工期已经定下,那第二条路的规划也该开始。”
“所以,顶多七月份,纪知州就会定下修哪条路,还会派叶大人他们去探勘情况。”
什么?!
七月份就会定下?
距离时间截止,还不到一个月?!
纪知州啊纪知州,你做事怎么那样迅速啊。
第一条路的方案刚刚拿出来。
第二条路的规划也要出来?
好狠的人。
纪元的办事效率,实在震惊其他地方的商贾。
众人也在私下讲:“若咱们当地的长官,有人家一半效率,咱们这边也能发展得很好。”
当然了,还有人讲:“咱们这种山沟沟里,怎么可能发展得很好哦。”
“纪知州说了!滇州府是座宝藏地!以后不会亚于中原跟江南!”
啊?
这话都敢说?
可纪元讲的,或许有可信程度吧?!
原本半年的时间,突然变成一个月,大家真正着急起来。
两地的县令也不好直接去找纪知州,他们到底是属于其他州,只能请示自家知州。
可想着自家知州的办事效率,两个县令咬咬牙,竟然直接去州里堵人。
那两地知州也知道这件事,自然不会阻拦。
只是有点不同。
昌盐郡那边的知州道:“什么?跟永临县那边的人抢?那你们可要抢到啊。”
永临县上面的知州几乎是差不多的语气。
竞争这种东西,确实不好说。
人这好胜心一上来,谁挡得住啊。
再加上本地商贾的催促。
两地的县官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
毕竟这事做不好,上面不好交代,下面也不好交代。
今年年底的考评肯定完蛋。
可要是做成了呢?
嘿嘿。
升职加薪!
指日可待!
六月十五,纪元检查完今日修路的情况后,又去稻田里看田地情况。
等他回镇南关知州府的时候,昌盐郡县令,永临县县令,正在大眼瞪小眼。
纪元只当没看到两人的态度,只道:“两位是为宁安州第二条路而来?”
两人同时点头。
纪知州果然爽快,竟然开门见山地聊。
哎,要是没有那个碍眼的,他们肯定很快可以谈妥。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分别阐述了自己各地的优势。
比如永临县所在的州有可以通船的河流,水系发达,吃水也深,可以过大船。
另一边说,自己当地产最好的井盐,到时候运到宁安州,对当地百姓来说肯定特别好。
两人口若悬河,都在讲自家的优势。
纪元只听着,旁边柴烽还给纪元倒了三杯茶,才听对方讲完。
纪元看了看这两个知县,心道,只说优点,却不说让出什么好处,这让他很难办啊。
那两人见纪元年纪虽然不大,却十分稳得住,他们无论说什么,纪知州都是面露赞许,偏偏对双方都很赞许,丝毫看不出偏向。
谈判的第一阶段,他们好像打了个平手?
昌盐郡的县令先一步道:“说起来,我们昌盐郡的盐商们讲,他们非常支持宁安州修路,故而愿意捐钱捐物,以资宁安州第二条路修好。”
终于来了。
宁安州人士柴烽表示非常高兴!
怪不得知州大人让他们不要着急。
纪元终于表现出真正的兴趣,开口道:“盐商们竟然这般心系百姓,若能修好,也是功德一件。”
“只是道路所需费用不少,不知昌盐郡能出多少。”
在这等着他们呢?!
两地县令瞬间明白过来。
方才纪知州不表态,就是等他们让出真正的利益。
也是,他纪元做事,怎么可能吃亏。
永临县的县令立刻跟上:“永临县的各大商户愿意出一万两银子,还请这条路,务必考虑永临县。”
多少?
一万两?
柴烽感觉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多钱。
可纪大人看他一眼,让他赶紧回神。
他也是没出息,忘记修路要花费的银子,可不止万两!
他们纪大人是真的发工钱,真的让修路劳工们按时休息。
所以他们修路的费用是很高的。
更别说,山路的修缮更是极贵。
各种因素加起来,一里地就需要二百多两银子的成本。
没办法,谁让这是山路,修起来真的艰难。
否则昌盐郡永临县的人,也不会那么盼着修路了。
现在永临县给出的价码,差不多等于成本的四分之一。
等于通往两地的路,他们可以承担四分之一,宁安州承担四分之三。
纪元笑笑,并未多说,反而看向昌盐郡县令。
这明显是不满意永临县的价码。
昌盐郡贩盐,里面盐商财大气粗,直接道:“咱们两地稍微远点,我们商会的人说了,出两万两银子。”
这个价格?
纪元又笑,核算下来,不过占了宁安州到昌盐郡所需银两的三分之一。
一条双方都利好的路。
一人一半,是最基础的吧?
纪元并未多讲,只道:“今日时间也晚了,大家先休息,明日再说吧。”
两个县令面面相觑,他们给的价码已经很好了啊!
差不多都占了各自成本的一半?
这就是双方算成本的方法不同了。
这两地根本没有核算任何人力成本,默认宁安州也好,他们两地也好,都要征免费的徭役来修路。
反正修路是利好百姓,让他们修,肯定没问题。
而纪元这边的算法,是认认真真,要给劳工们工钱的。
所以纪元算起来的成本更高。
两个针锋相对的县令,大晚上坐在一起,忍不住吐槽:“这不是胡闹吗。”
“修路这种事,肯定要征徭役的啊。”
“他们宁安州五十年的免税,在去年就到期了,该按正常的征徭役了吧。”
“谁把人力算上啊。”
“按他那么算,咱们还要多出多少银子?”
可话说完,两人看看对方。
多也要出啊。
这已经不单单是条路,更是双方的竞争。
纪元,还真给他们出了个大难题。
想着纪元直来直去的性子,永临县的县令干脆直接去问。
第二日一早,就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哪有徭役还给钱的,给饭吃不就行了。”
“再说了,路修好了,当地百姓也能受益啊。”
放在现代来讲。
一条通往外面的路,当地百姓确实可以受益。
但这是古代,是人员流通并不大的古代。
纪元似笑非笑:“真的吗,真的是百姓受益更多,还是商会的人受益更多。”
如今来往频繁的,都是商贾。
并非说商贾不好,他们也为各地的繁荣跟连接做出巨大贡献。
可他们是道路修好之后,最直接的获益者,否则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兴奋?
无利不起早,对谁来说都一样。
纪元也没把永临县的县令往外推,而是直接道:“天齐国本就重农抑商,难道我们要维护商户利益,让本地的农户多受磨难?动农本,就是动国本。”
纪元并非夸大其词,这确实是真实的情况。
最后他又道:“此路修好,宁安州的橡胶等物,就可以运出去。”
此事成了,朝廷必然能看到。
这是大实话。
纪元也是在委婉地说,“牺牲”商会的利益,给你带来平步青云,难道不好吗?
好吗?
当然好!
所以,他跟纪知州才不是对立的,他也不用跟纪知州斗智斗勇!
他只要去问自家商会要钱就行了!
没错!
等出了知州府的大门,永临县县令立刻清醒过来。
不对劲啊。
为什么纪知州的话,那么能蛊惑人心?!
他怎么就被带着走了啊!
可说得又没错。
他们让利于民不说,谁受益最多,谁就出钱,这话肯定没错。
中午时分,昌盐郡县令也走了出来。
脸上带着同样的怀疑人生。
哎,纪知州说的对啊。
等他们离开,柴烽才道:“您不是说,这些官员都跟当地商会有勾连,肯定会帮商会说话?”
官商勾结,这是肯定的。
可这是古代。
这是权大于一切的天齐国。
大多官员并不在乎那些商贾的真正利益,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高升。
一起压榨百姓,他们乐意做。
但跟升迁有关,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纪元并不会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对立面,而是站在为官的角度上替他们分析。
纪元不好解释那么多,只好简短道:“路修好了,便是一大政绩。”
一个漂亮的履历,对升迁还是很有用的。
几番来回之下,双方都在出价。
都想把道路争取在自己那边,肯定要多多出钱出力。
一直到六月底,双方都拿出自己最诚意的价码。
东边的昌盐郡,愿意出资三万五千两银子,再送来他们当地的囚犯,以及征收本地徭役,银钱按照纪元说的给。
西边的永临县,直接出价三万两,等于自己出了四分之三的银钱,同样愿意把本地的囚犯送来修路,徭役倒是不出了,他们永临县今年还有别的工事要做。
为了这条路,两个地方的官员跟商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