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 > 70-80

70-80

作者:日进斗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两讫,交易后很快就直接去衙门办理了手续,又给了那牙人五两银子的介绍费。

这一次,他把这庄子落到了陆秋成的名下。陆秋成有秀才功名,能减免赋税,田产登记在他身上更合适一些。

拿到田契以后,林晓寒便直接回了家,也不急着在年前去接管那庄子。

左右地契已经到了手,庄子就放在那里也跑不了。等年后闲下来了,他再带着小周氏一起过去,让那些庄子上的管事也跟着认认她的脸。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二日了,林晓寒手上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全都处理完了。

翌日,麓山书院下午便正式宣布放了假。

陆秋成早早回家收拾了行李,准备与林晓寒一起回陆家村过年。

第 75 章

陆家村的房子虽然是新修的, 但到底不大。林晓寒和陆秋成回去几日,浩浩荡荡的带一堆人也不太方便。

于是两人商量以后,便决定还是不带下人, 自己回去。

林晓寒与小周氏打过招呼以后, 只与陆秋成两人简单收了些行李,又买了些府城的特产,一起坐船回家。其他人则就留在府城里过年, 由小周氏自行安排。

为了路上安全,林晓寒只贴身带了张百两银票和十来两碎银子, 准备等到了县城再去银庄换银票。

冬天天冷, 林晓寒起的迟了些。他们辰时才上船, 行了一日到了县城, 天色已经黑了。

此时路上也有牛车可以租,但天寒风大, 家里久没人居还需要收拾收拾。两人思索一番之后, 便还是在县城里住了一夜。

第二日起来, 又去集市里买了些腌肉、鱼干、腊肠、腊鸭并糖果酥点之类的年货,才租了辆马车回了陆家村。www.lingganwx.com

林晓寒与陆秋成离开陆家村大半年, 再次回村, 发现路上的景致与离开时没什么不同。

田里的稻子早就收完了, 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今年是个丰年, 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现在已经快要过年, 村学里也放了假。马车在路上行了一会儿, 就被田里玩耍的孩子们发现了。

“林哥儿回来了!林哥儿回来了!”

“林哥儿和陆秀才回村了!”

……

孩子们远远看到林晓寒从马车窗户里探出来的脸, 一窝蜂的涌了上来,围着他欢呼起来。

林晓寒见这些孩子们有些穿得还挺单薄, 一个个拖着鼻涕,但精神气却十足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开来。

他拿出从县城里买的糖果,从掀开的车帘里分发给外面的孩子:“你们一会儿去我家,我给你们分糕点吃。”

孩子们便一窝蜂的跟着马车跑,一路跟到了陆家新房门口。

马车在陆家门口停下,陆秋成与林晓寒从车上下来,便看到田哥儿与王柱子竟已经守在门口了。

见了他们下来,田哥儿他们连忙帮着把年货从车上搬下来道:“有孩子刚才过来报信,说你们回来了!还好我前几日就怕你们会回来,提前把屋子收拾好了!刚刚把地龙也给你们生上了!”

林晓寒走的时候,把钥匙放在了田哥儿那里,让他帮自己看着房子和牛车。

林晓寒仔细一看,大黄牛还是栓在院子后面,正在吃草根和豆渣,养的肥肥壮壮的。而院子里则用水洗过了,地上的水磨石砖干干净净的。可见自己不在的时候,田哥儿也帮他把屋子照顾的很好。

“田哥儿,多谢了!”林晓寒对田哥儿说,又揉了揉王柱子的脑袋道:“走!进去吃糕点了!”

马车离开,林晓寒一招呼,跟在后面的孩子们也一起跟着跑到了院子里面。

林晓寒进了屋,把带回来的糖果糕点在桌子上打开。让孩子们去外面的井边洗了手,再排队过来领糕点吃。

孩子们便老老实实的按照他说的去做,一个个秩序井然的。让陆秋成都忍不住感叹道:“这些村里的孩子们竟都听你的,见了你可比对着我热情多了。”

有的孩子胆子大,听到陆秋成的话,便在一旁说道:“陆秀才,你虽然是秀才老爷,让人尊敬。但田哥儿说了,是林哥儿他办的村学,还让我们免费上学!林哥儿是大大的好人,我们自然是最喜欢他!”

“上了村学以后,中午还能在学校里吃一碗粥,我再没饿过肚子。”

“就是!林哥儿长得漂亮,心眼也好,我最喜欢他了!”

“我们都最喜欢林哥儿!”

……

陆秋成闻言哈哈大笑,对那孩子道:“你是个有眼光!我也喜欢林哥儿,你们喜欢他,我也高兴,你们要记着林哥儿对你们的好。”

“有什么记不记着的,不过举手之劳罢了。”林晓寒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你们快吃吧,吃完了赶紧回家。我第一天回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

那些孩子们才吐了吐舌头,赶紧狼吞虎咽的吃了糕点,又一人抓了把糖果跑到院子外面去了。

屋子里此时除了田哥儿。连王柱子也跟着跑到外面去玩了,房间里这时才安静了下来。

田哥儿见状便对林晓寒说道:“这房间里我前两日也都打扫过的,直接住人没什么问题。就是家里没什么吃的,一会儿我去村里买些菜,午饭来不及了,就简单吃顿面条,晚上我再做顿好的!”

“好!麻烦你了!”林晓寒对田哥儿点点头道。

田哥儿便也离开去村里买菜了。余下林晓寒与陆秋成两人,开始收拾自己带回来的行李。把从城里准备的特产都拿了出来。

不多久,田哥儿便提了个食盒过来,里面放着两碗焖肉鸡蛋面。

这焖肉是他昨日炖好的,准备着过年和王柱子吃。见林晓寒回来了,便拿出来招待他和陆秋成。

田哥儿如今在村学里教书,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在村里已经算是很好的收入。

其实他不必再为了几文钱给林晓寒干粗活,林晓寒这次回来也没说让他帮自己做活。但他心中把林晓寒当成亲人,便主动忙前忙后,担起了伺候林晓寒的活计来。

林晓寒这一次回来,也不准备给田哥儿做活的钱。他只回来几日,田哥儿如今有了稳定的收入,又不是自家下人,没那个必要。

林晓寒吃完了面,便把碗筷洗了,收拾到食盒里。又拿了给田哥儿带回来的特产礼物,去了田哥儿家中。

来到田哥儿家门口,林晓寒便惊喜的发现,田哥儿家的院子竟然也翻新了,面积还比之前扩大了不少!

院子外面的篱笆换成了竹子的。院子里搭了个鸡棚。里面养了好些鸡鸭。

院子里的房子倒是还是旧的,但是土坯墙的外面用砖头加固了一圈,屋顶也铺上了几层厚稻草。

屋里也用砖头砌了,墙上抹了石灰浆,看着雪白干净,比之前好看多了。

“田哥儿,我来给你送碗筷了!”林晓寒喊了一嗓子,田哥儿便立刻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林晓寒一看,他正在洗菜,应该是在准备下午的饭菜。厨房的灶台上放着好些排骨和莲藕,还有几块火腿,是准备炖排骨莲藕汤的。

“你一会儿再忙。”林晓寒把食盒放在灶台上,一手拿着带来的礼物,一手挽着田哥儿回到房中。

“这是什么?”田哥儿看着林晓寒放在桌上的包袱有些愣了。

“一些府城的特产。”林晓寒说着把包袱打开。

他先从包袱里拿出了几本书,递给田哥儿说道:“这些书我瞧着正适合你,就给你买了。”

田哥儿现在读的书都是林晓寒之前留给他的,除了基础的四书五经以外,还有一些话本子。

他低头一看,林晓寒又给自己带来了几本科考用的书籍。

这些书都是墨香阁出版的,里面对四书五经写了详细的分析注解,是给考学的书生们看的。正适合田哥儿这样的初学者,讲课的时候也能用得上。

“太好了!”田哥儿如饥似渴的看着那几本书道,面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

他连着翻了好几本书,到了后面又看到了一本十分熟悉的书名。

“《偿星债》?这不是林哥儿你写的故事么?”田哥儿惊喜的睁大了眼。

“对!我这段时间去了府城,也出版了几本书,便给你带回来看看。”林晓寒笑笑道。

《偿星债》、《梦中游》他都一样买了一本最便宜的平装版。为的倒不是给田哥儿看自己写得话本子,而是让他学着使用标点符号。

“这叫标点符号,我以前简单教过你的。”林晓寒对田哥儿说道:“现在府城、京中,都已经开始流行用标点符号了。你也跟着书里多看看,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交给村里的孩子们。”

“好!”田哥儿点点头,把这些书本都收了起来。

心道林哥儿一下子给自己带了这么多书,怎么也得有十多两银子了!林哥儿待自己可真是太好了!

其实林晓寒在府城买的这些书,加起来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不过以他如今的资产,三十两银子算不得什么,他也没有将书本的价格告诉田哥儿。

毕竟田哥儿为人踏实,知道感恩,林晓寒帮助他也不是为了让他感激自己。

待田哥儿将书本收好以后,林晓寒又从包袱里拿出两块砚台、几块墨条和几只毛笔道:“这两块砚台、墨条和毛笔都是府城里出了名的,麓山书院的书生们人人都用。我给你和柱子一人带了一份,多的墨条、毛笔,你作为奖励,发给村学里表现好的孩子。”

林晓寒带回来的砚台是品相不错的端砚,一只就要三两银子。墨条是徽墨,一两银子两只,兼毫笔是最普通的,也要两百文银子一只。

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要近十两银子。林晓寒也没有说价格,只是将东西交给田哥儿,让他自己安排。

至于其他吃的穿的,府城里有的,村里也有,价格还更便宜,不值当带回来,林晓寒便没有买。

田哥儿接过林晓寒给他的礼物,目光有些湿润了。

他知道林哥儿虽没多说什么,但这些东西绝对都价格不菲!

林哥儿去了府城,在城里又出了书!

他这次回来,坐的是马车。田哥儿看他身上穿得戴的,与离开村里时都不是一个档次。就连身上穿的袄子,都是镶了裘狐毛边的,可见是赚了大钱的。

但林晓寒却一点架子也没有,还是与从前一般,待自己与村里的孩子们都十分亲切。

至于林晓寒身上那点骄毛病,在田哥儿眼里那都不是毛病。

他这么有才有貌的一个人,本就应该是富贵人家里娇养着的小少爷,如今来到了陆家村,那也是从天上下了凡。

给林哥儿洗衣做饭,做他爱吃的东西,他乐意的很!

第 76 章

“冬天林子里还有些笋, 我让王柱子带了孩子去挖,明天给你烧肉吃。”田哥儿说道。

“好!我最爱吃鲜竹笋了!”林晓寒笑道:“去了府城以后,都是吃的干笋, 新鲜的竹笋还真是很难吃到了。”

“对了, 上次我留下的钱,村学里可还够用么?”林晓寒问道。

他上次只留了不到二十多两银子,如今已离开大半年, 用还是应当够用,但剩下的想必也不多了。

田哥儿听了, 便连忙拿出了一张纸给林晓寒看, 上面一笔一笔记录着村学里的开支, 写得十分详细。

林晓寒看了, 发现村学里的开支竟比自己预想中用的还要少。

听了田哥儿说才知道,原来像村学里煮粥用的柴禾啊什么的, 都是孩子们自己拾来的。米是开了陆秋成剩下的两亩荒地自己种的, 菜也是村学后面开了一块田, 让孩子们自己种的。

村里的孩子们都是苦过来的,用纸也省, 因此除了每月的薪水与给孩子们的奖励, 也用不了什么杂费。

林晓寒点点头, 对田哥儿对村学的管理挺满意的。想了想后便道:“这样, 我回来看村里的孩子们都穿得单薄,以后村学里再给孩子们添两身校服。就找村里的裁缝来做, 做一身春装、一身棉袄, 选普通的细布料子。”

“这得多少银子啊!”田哥儿闻言一惊:“林哥儿, 你如今虽赚了银子,但多少也得留点给自己傍身, 可别全都花了用了!”

一身春衣、一身棉袄,就只算工费也要一百文钱。加上面料和棉花的费用,怎么也得五百多文,村学里几十个孩子,这又是几十两银子的支出!

林晓寒却道:“别担心,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只管帮我去办便是。”

“对了,年后陆秋成就要春试,若是中了,怕是会去京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回来。我想了想,村学里的开支,也不能一直等着我回来送钱,还是得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听到林晓寒可能会去京城,田哥儿难免有些失落。

在府城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林哥儿还可能回来看看。自己若是得了空,也能去城里找他串串门子。

若是林哥儿去了京城,与自己隔了十万八千里,山高水长的,再见怕是就难了。

不过比起不能和林哥儿见面,他更担心村学会荒废。林哥儿说要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但田哥儿却想不出有什么法子能彻底解决资金来源。

毕竟现在他们都是靠着林晓寒的钱养着,待林晓寒走了,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翌日,林晓寒带了田哥儿去找村长陆友山时,田哥儿才知原来林晓寒说的一劳永逸的法子是买地。

陆家村如今的确是有几块荒地在卖,都是进了城的人家,村里不耕的地,便托给陆友山出售。

陆友山拿了地契出来,又带着林晓寒去村里走了一圈,把那几块地都指给他看。

林晓寒才知道根据地的品质不同,这些田地的价格也从五两到十两不等。不过陆家村总共也只有十多亩荒地,虽说全部买下来便已经能在村里做个地主,但对开办村学的资金来说远远不够。

林晓寒一举将那些荒地全部拿下以后,又想了想,便让陆友山再带他去邻村找其他的村子买地。

陆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子,多少都听说过陆家村村学的名声。一听说是办村学的陆秀才的夫郎要来买地,村长们倒也都接待的十分热情。

林晓寒跑了好几个村子,最终买下来了五十多亩荒地,总共花了三百六十六两银子!

买下这些地后,林晓寒便让陆秋成陪自己去县城的衙门里办理了田契。

毕竟是村里的产业,又有别村的地。为了防止遇到那种无赖的村民,这一次,林晓寒还是将这些田产全部记在了陆秋成的名下。

陆秋成有秀才的功名,减免赋税,又受到大晋朝律法的偏袒,这些村里的产业,记在他的名下更保险一些。

看着林晓寒买下这些地以后,田哥儿却是有些迷茫。

他指着林晓寒手上的那一摞地契问道:“林哥儿,你也不种地,买这么多的地,可不都荒废了?”

“我自是不种的,但可以让别人来种啊。”林晓寒道。

“别人种?”田哥儿微微一愣。陆家村的大户人家倒是有十多亩田的。

种不完的,便会把自家农田给佃出去的。

但佃农的收入很低,种完一年只能得三成收成,剩下的都得上交。若非是穷的没饭吃了,谁也不愿意去种别人的佃田。

“我这些地,一亩每年根据地质不同只收八百文到一贯钱的佃租,种多种少,剩下的都是农民自己的。”林晓寒说道。

田哥儿闻言,不禁也有些心动,若不是他如今已经有了村学先生的差事,以前肯定也是要找林晓寒租上两亩田的。

村里大多数农民都只有两三亩地,一家几口人就靠着二三亩地吃饭,家家都是缺地的。

一亩地一般一年收成能卖二三两银子,但因为自家要吃粮食,卖的不多,因此各家能省下来的银钱也很少。

若是能一两银子不到便能租下一亩地,那便相当于收成的七成都是佃农自己得了。

这么划算的佃租,便是十里八乡的打着灯笼也难找。这对陆家村与周边的这些穷苦人家们,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五十多亩地,我会交给各村的村长去佃出,你只要找他们去收银子就好。”林晓寒说道:“以后这些田产就是村学的根基。每年能得近五十两银子,用来作为村学的开支,想来也够用了。”

田哥儿愣住!没想到林晓寒买了这么多的田,竟全都是为了给村学开支的。

林晓寒这法子的确是给村学上了个保险,只要有田,村学就能保证开支,孩子也能继续念下去!

但自己却出了近三百六十多两银子。这些银子全部都投入到了村里的孩子们身上,他自己一分也用不到!

“林哥儿!我替村里的孩子们谢谢你!”田哥儿说着眼眶含泪,又要给林晓寒跪下磕头。

林晓寒见了,赶忙把他扶起来说道:“你帮我管好这些田产和村学,我反而还要谢谢你呢!村里的其他人我都不放心!”

林晓寒说得是实话,这村子里除了田哥儿,其他人心里都各有各的小九九,便是村长陆友山,他也是不放心的。

田哥儿闻言十分郑重的点点头:“林哥儿你放心,你交给我的东西,我都会帮你看好了。一分也不会多花!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会帮你记着帐!”

这一次林晓寒他们从府城回来,人人都能看出陆家二房在那边得了势。

村民们也不知道陆家二房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只当是陆秋成赚的。

见陆秋成不过一个秀才功名就能在府城发家致富,村民们让孩子好好念书的积极性就更强了!

与之相对的,是村里来陆家串门子的人每天络绎不绝。

村长陆友山已经见过的就不说了。张木匠、陆工和白婶子都携家带口的来了林晓寒家。一个个还都拎了东西,具是些猪肉、鸡蛋等村里人稀罕的东西。

林晓寒自是也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又问了他们一些村里的事情,留了他们用饭。

另一面,与陆家二房一墙之隔的陆家老宅里。

陆家大房与三房正一起聚在大房的屋子里商讨和二房相关的事情。

“二房瞧着在府城里发了财,如今回来好是风光!连村长都对他们客客气气的,我们明明是一家人,凭什么不能去沾沾光?”三房王氏说道。

“秋成出去这么久?现在回来了,我们做叔叔的去看看他,叫他回老宅顿吃年饭也是应当的。”陆老三一向沉默,如今也难得开口说道。

“不行!”大李氏十分生气的拉下脸道:“去年他分家出去,也是一个人在外面过的年!怎得今年却要特地请他们回来过年?”

“再说了,他是晚辈,我们是长辈。哪有长辈去请晚辈回家过节的?他要是有心,早就应该自己上门,给我们这些叔叔婶婶的,把见面礼给备了!”

大房当初和二房闹得最厉害,特别是大李氏,狠狠的丢了脸,如今还在被村里人笑话。自是不愿意再和二房低头。

王氏与陆老三听了,知道大李氏说不通,便将目光投向陆老大,想听他拿主意。

陆老大满脸凝色,犹豫许久,最后才咬了咬牙道:“二房虽说分家出去了,但到底还是一家人。”

“要我说,他也的确是应该回来老宅与我们一起过个年。就是这请人的事情,我们大房实在是不好开口。上次他们乔迁请客,你们三房不是也去了?这次最好还是你们三房的过去说项。”

王氏一听便忍不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