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思盈盈 > 第4章 回京

第4章 回京

作者:清和未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周老大夫开的药效果明显,赵嬷嬷用了不到两剂,便彻底止了吐,到第二日清晨,竟觉腹中空空。www.changdu.me

薛辞盈又惊又喜,忙命人做了清粥小菜端上来,见赵嬷嬷用了小半碗,才放下心来。

再三四日,胃口转好之后,赵嬷嬷便可以起身了,采芩扶着她每日到甲板上透透风,说笑一回,顺风顺水,又过了十日,船行已至通州。

“小姐,世子爷在通州接我们么?”采芩问。

她还记得,离京南下时,便是从通州上的船。

“哥哥信里说,自通州至盛京,已修大通河一段,如今船只可直达东华门。”薛辞盈道。

采芩“呀”了一声:“那咱们岂不是下了船便可回家了?”

采芩这么说,薛辞盈眉眼也染了一层笑意。

通州到东华门不过半日,薛辞盈心里欢喜,回舱换了身湖水蓝滚银白边琵琶袖长衫,莲子白绣折枝花蝶软缎长裙,海蓝冰透琉璃簪,流苏耳环随着转身轻轻晃动,双瞳清澈,朱唇含笑,与素日的沉稳端庄相比,是少见的清爽又灵动。

赵嬷嬷点头:“这一身既不失体面又不打眼。”又拿出面纱,命采芩给她戴上。

薛辞盈不想:“嬷嬷,是大哥来接我。”

“是呀,嬷嬷,再说,今日天气这般暖和。”采芩插嘴帮腔。

“岸上人多,冲撞了您可怎生是好?再者,世子爷那性子……”赵嬷嬷不赞同地看了采芩一眼,又劝她。

她知离京这三年,老夫人和三老爷夫妇怜薛辞盈大病痊愈,哪舍得约束她,是以她在梅溪最后一年,过得实在恣意,连带着采芩那丫头,从主到仆规矩都松散了不少,想了想,索性搬出世子爷薛淮川。

果不其然,提到薛淮川,薛辞盈悻悻地和采芩对视一眼,都不出声了。

又过了一炷香功夫,岸上人烟渐渐繁盛,远远望去,依稀可见巍峨宫城,重檐飞角。

“世子爷和二爷都来了。”采芩眼睛一亮。

薛辞盈也一眼看到了人流之中,身着青衫,风神俊朗的薛淮川。

三年在外,乍一见到兄长,薛辞盈眼中不由含了泪,船只刚停,她便迫不及待,疾步下了甲板,朝迎面过来的薛淮川快步走过去,裣衽行礼之后,颤声唤道:“大哥。”

薛淮川也极挂念这个同胞妹子,但他毕竟年长几岁,喜悦之情并不流露于表面,只打量着她,缓缓一笑:“长高了许多。www.dongliss.me”

薛辞盈点点头,低眸看一身宝蓝袍子,站在薛淮川身旁的斯文少年。

“淮安今日书院放假,非要一同来接你。”薛淮川解释。

薛淮安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转而又端端正正行了个礼,唤道:“大姐姐。”

薛辞盈想到她离京时,薛淮安还是胖嘟嘟的孩童模样,那时她常爱伸手捏他腮上的圆润,此刻手伸出来,再触到他的脸颊,那两团婴儿肥早不翼而飞。

薛辞盈有些失落,转而抚上他的头顶,亦是欣慰:“安哥儿高了,也瘦了,可是书院功课吃紧?”

薛淮安忐忑地瞥了眼薛淮川,又哀怨看向薛辞盈:大姐姐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好在大哥只是淡淡扫了他一眼,并未说什么。

正亲亲热热叙着契阔,忽听身后,一个温润清朗的男子声音叹道:“盈盈眼中只见兄长幼弟,竟看不到旁人了。”

这声音她再熟悉不过,只在年少的清朗之外,多了一份沉稳。

薛辞盈浑身一震,眸光却先于意识,循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是他吗?

午后的阳光倾泻下来,倾泻在那人象牙白色的云锦长衫上,他整个人都笼罩在轻轻浅浅的光晕里,一身常服,却掩不住身为天之骄子的雍容尊贵。

她怔怔看着他,直到李忱走到她面前,笑问了句:“盈盈不识我了?”

他身上陌生的香气亦如其人,温润而雍容。

他依然是她心中的那个人,可又与从前似乎有所不同。

薛辞盈长睫轻轻颤了颤,面纱后平静的眸光如湖水轻起涟漪。

纵然心中有诸多思量,然此刻,她亦不禁动容。因她实未想到李忱也会来此地,他如今身份不同往日,再不能如年少时那般肆意妄为。

储君出宫,得景佑帝准许方可。

两人对望半晌,她启唇低低道:“你.....”

她想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不是他应在的地方。何况,他三年前已经历一场刺杀,如今出行更应慎之又慎。

李忱抬手“嘘”了一声:“你放心,我已有安排。”

“此处人多,回去再说。”

薛辞盈这才留意到,四周有一些面目再寻常不过,衣衫也如普通百姓一般的布衣人,步履稳健,眼神警醒,不动声色地隔开他们与周围人群的距离,想来应是大内高手随身护卫。www.ganwuwx.com

于是她微微颔首,抬步走向马车。

李忱眸光温柔,在两人错身而过之际,他用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低不可闻道了句:“只是想见你了。”

他含笑看着莲步姗姗仪态从容的少女,在听到他的话后,绰约的身姿一顿,回眸看向他的眼波,纵然隔着面纱,亦似盈着千言万语。

之后,她扶着丫鬟的手臂上了马车,他扬起的唇角都未放下。

薛淮川走到李忱身旁,低声提醒:“公子,该回了。”

李忱收回目光,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翻身上马,伴在粼粼行驶的马车旁边。

薛淮川见他目光未曾稍离马车片刻,再想到以他的身份,特特来接妹妹,倒是不枉妹妹对他的一番情意,不由为妹妹感到欣慰,随即想到近日京中传言,永和宫所谋之事,心思又是一沉。

隔着车窗上的绢纱帘子,隐约可见外头骑着高头大马的挺拔身影,以及那人时不时向车内凝睇的目光,采芩朝薛辞盈眨了眨眼。

薛辞盈不理她的调侃,转头问赵嬷嬷:“您累不累?”

赵嬷嬷摇了摇头。

许是人老了,事儿经得多了,想得便多,虽知老夫人与太后娘娘相交甚深,太后娘娘早有凤谕,可那是皇家呀,这约定又未落在纸面上,她心里头对这门亲事并不是那么笃定。

毕竟,相距千里,又过了这好几年,她虽看自家姑娘千好万好,可京中世家之中,不乏出色的闺秀,万一有个什么变故......

这也是她不愿在梅溪养老,执意跟着薛辞盈回京的缘故。

今日,赵嬷嬷见李忱亲自微服出宫,只为来接薛辞盈,想来必是得了上意,又见两人相处之间,虽止乎于礼,可绵绵情意任谁都瞧得出来,一颗心这才放下了大半。

“嬷嬷已都好了。”赵嬷嬷拍了拍她的手,感慨道:“真真是万万想不到的机缘。”

李忱本是景佑帝诸多皇子中的一个,母亲许淑妃虽居四妃之位,可并无多少宠爱,景佑帝与先皇后是结发夫妻,情深意重,六宫粉黛在景佑帝眼中,只是为了堵住臣子之口,充数而已。

兼之,嫡子昭悯太子龙章凤姿,文韬武略兼备,又具仁孝之心,无论身份还是才智远超诸兄弟多矣,入主东宫众望所归。

谁知三年前的上元之夜,大皇子和二皇子谋逆,联手逼宫,昭悯太子为护景佑帝身负重伤,待端王率兵平息宫变,为时已晚,昭悯太子伤重难愈,不治而亡。

兄弟阋墙,本就令景佑帝心痛难当,昭悯太子一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景佑帝更是大受打击,险些一病不起。

余下的皇子年龄尚幼,景佑帝自觉余日无多,为稳定朝局,于同年秋册封李忱为太子。

薛辞盈的祖母与当今太后是金兰密友,薛辞盈幼时,祖母常带着薛辞盈出入宫廷,彼时李忱与她年龄相当,长辈们喝茶聊些家常琐事,两个孩子时常得见,性情也合拍,渐渐玩到了一块儿。

落在太后眼里,便觉有趣,景佑帝侍母至孝,遂令淑妃常将其送至德寿宫,以解太后晚年孤寂。

一来二去,随着年龄渐长,薛辞盈越发出落得品貌不凡,李忱亦生得俊雅,兼之他脾性温和,尤其是待薛辞盈,极为迁就照顾,青梅竹马,互生情愫,虽没有挑明,但德寿宫和卫国公府均乐见其成。

原以为薛家能出个皇子妃,万万没想到更进一步,竟是个太子妃。

可太子妃,便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了。

从小看到大的姑娘,也见过她与李忱的相处,薛辞盈的心思她再明白不过。

可远的不说,景佑帝与先皇后伉俪情深,后宫亦不乏佳丽,薛辞盈的母亲,对自己的夫婿,亦是曾经一心一意的期盼,不也因他的朝三暮四,时常于夜里伤心垂泪。

只愿太子殿下,对得住自家姑娘这番舍生忘死的深情。

想到此处,赵嬷嬷眉眼虽俱是笑意,心里又止不住地泛起深深忧虑。

东华门离内城极近,半个时辰后,便到了卫国公府门前。

薛淮川下马,恭声请李忱入府一叙。

李忱也有此意,沉吟一瞬,便应下薛淮川之邀,正要进府之际,却有远远的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便到了近前。

来人是东宫总管袁欢手下的内侍良材。

良材满面焦急,连滚带爬地从马上下来,匆忙行了礼,便道:“淑妃娘娘请殿下即刻入宫。”

李忱面色一沉:“为何?”

他今日,是想与心上人多呆上半日的。虽说人多口杂,也未必能说得上几句话,可便是看着,心里头也是欢喜的。

良材擦了擦汗,期期艾艾:“奴才不知,想来定是极要紧的事。”

李忱久久未语,良材抬眼,顺着李忱的目光望过去,见车帘掀开,羊脂白玉般的素手搭在车前的小丫鬟肩上,随即眼前一闪,高挑袅娜的身影已俏立在春风里。

她蒙着面纱,一张芙蓉面如雾里看花,引人遐思,然气质却是清雅高华,令人不敢亵渎。

良材不敢再看,却了然这必然是太子心尖尖上那位了。

薛淮川皱眉,出声劝道:“娘娘既有要事,臣与臣妹不敢耽搁殿下,改日也是使得的。”

李忱面色不虞,想了想只是颔首道:“今日便不打扰了,奔波半日,诸位想必也甚是劳累,孤先回宫,咱们来日方长。”

他话是对着薛淮川说的,眸光却落在薛辞盈身上。

那一句来日方长便说得意味深长。

薛辞盈垂下眼帘,款款施了一礼:“多谢殿下。”

这四个字于李忱而言,并不够抚慰三年相思之苦。

心爱之人就在眼前,敛去少女稚气,风姿更胜往昔,有心想与她多说几句,想到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且今日去东华门接她已是极为出格之事,再想到两人的以后,还是欲言又止,只走到薛辞盈身前,轻轻道了句:“孤改日再来看你。”

兄妹三人恭送太子离去,才进了府。

薛辞盈抬眼望去,国公府与三年前并无二致,亭台楼阁,仍是旧时模样,一草一木,亦如往日郁郁葱葱,仆从来来往往,见了他们便俯身请安,其中不乏一些生面孔。

可她心知,明面上卫国公府仍是京中一流的勋贵世家,但不掌实权的国公府,已然渐呈衰微之势。

薛辞盈是小辈,没有长辈在门口相迎的道理,是以薛淮川道:“今日父亲休沐,在睦遐堂等着咱们。”

薛辞盈明白兄长的意思,柔声道:“自是要先去拜见父亲母亲。”

薛淮川点了点头,当先迈步朝睦遐堂走去。

薛辞盈的目光落在前面的薛淮川身上。

哥哥是有才华的,可哥哥还是年轻了些。

正堂,卫国公薛谦和夫人秦氏带着两个女儿已等了许久,薛谦着了身朝服,秦氏虽不是按品大妆,可亦是衣着庄重,妆容精致。

想也知是李忱的原因。

见只有兄妹三人进来,虽早有人禀报过太子殿下已回宫,薛谦面上仍流露些许失望的神色,张口责问:“怎地竟未请太子殿下过府奉茶?”

薛淮川忙将方才之事再次向父亲秉明,薛谦面色稍霁,只得罢了。

薛谦这才看向静静站在眼前的长女,恍惚了一瞬,随即回过神来,目光有些复杂。

作者有话要说:随机红包。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