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青杏 > 第106章 案首中举 安龙县出了一个举人……

第106章 案首中举 安龙县出了一个举人……

作者:草莓西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快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长青既有威严也有威信,他吩咐下去的事情,就算有人不太乐意,也都得一一照办,再加上魏大河带着捕快们经常巡视抽查,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安龙县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www.dutewx.com无论城乡,现在都有了几分路不拾遗的意思。

“你这一阵子可是忙坏了,好容易到了中秋,你也松散几日吧。”许杏正跟同贵她们说着中秋节家宴的安排,一抬眼看见长青揉着额角进来,连忙站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休息。

长青也没逞强,顺着许杏的力道坐下来,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口,才说:“可有吃的吗?有些累了。”

许杏有心提醒一句那碗茶是她喝过的,可是长青喝都喝了,她也没法再说,听了他问,连忙叫同贵去端点心过来。

“你有口福了,我们今天刚试着做了月饼,你就赶上了,尝尝吧?”许杏把碟子放在长青面前,指着最上面一块,“这个火腿馅儿的,用的是我作坊里的火腿,你还没吃过呢。”

长青已经拿起来咬了一口。

他看来是真的饿了,嚼得很快,咽下去才称赞了一句:“味道鲜香,极好。”

“你喜欢就好,晚上做火腿汤你尝尝,我留了两根,咱们慢慢吃。”许杏看他吃得香,自己也拿起一块小口吃着,吃完接着聊天,“我这一批货走完也就不忙了,火腿我还给老家留了两根,等年底的时候再凑些别的特产,让人送回去吧,毕竟出来好几年了,什么都不捎也不大合适。”

长青把一整块火腿吃完,才说:“你说得是,到年下你别忘了提醒我。”

“十一月吧,我叫我镖局的镖师走一趟,一来一回挺远的,得让人家早点回来过年。”许杏道。刚才话说出口,她才觉得略有些不妥,摆明了她的意思就是跟家里的来往是出于礼数,并没有什么感情,好在长青并不挑这个理,还挺赞成的。

长青应了:“好的。说来惭愧,置办东西都从我的俸禄里出,可够?”

打从他上任,俸禄一直都是直接拿给许杏的,因为他说养家糊口是他的责任,便是许杏有钱,他也不能再用了,许杏也不推辞,就都拿着了,真个按他说的,日常开销都从这里头走。www.wxzhiquan.com

许杏就笑了:“范大人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的俸禄不高了?放心吧,咱家生活一向节俭,还有盈余呢,只是一份土仪罢了,尽够的。”

这倒不是安慰他,许杏确实没打算送什么贵重物品,一来长途跋涉并不方便,二来长青在外为官,若是短短两年就出手阔绰,他的家人又不是那么可靠,说不得对长青有什么影响,还是“礼轻情义重”得好。茶叶、火腿这些东西,再配上些本地特色的花布、米酒之类的,也就行了。

“那就好。”长青自嘲的笑笑,“我寒窗苦读靠家人供养,科举考试靠你支持,如今做了官,还是要靠你贴补家用,想想就觉得愧疚。”

“这有什么?”许杏也没多劝解,反正他也不是自苦自伤的人,“我前些日子,光火腿一项,就净得了一百五十两,怎么样?别说你有俸禄了,就是没有,咱们生活也不愁啊。”

“夫人能干,令人佩服。”长青笑笑。

“大人也了不起!那些孩子失而复得的人家,这个中秋节该是真的团圆了。你听见了吗,这几日时不常就有几声爆竹响,跟过年一样,可见是人们高兴呢。”许杏正说着,远远的又听到了几声响动,两人相视一笑。

中秋节过后不久,就有最新的邸报送到了。长青拆开一看,难得的喜形于色,立刻叫衙役来:“拿着这份喜报,去唐家报喜,若得了喜钱,你们自拿着便是。”

今天当值的两个人又惊又喜,大声应着去了。

“那个案首唐九渊中举了?”许杏很意外,接着就拍了拍脑袋,“还真是,今年有秋试呢。咱们大人正是六年前中的举。”

唐九渊得到了长青的鼓励之后,更加勤奋,除了偶尔指点下村中孩童,剩下的时间就全部用来发愤苦读,这次的秋试,他也没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是全力以赴,总算是擦边考中了。

“我看了,名次确实不好,倒数第七八的样子,但已经超出我的预想了。”长青比自己中举的时候还要高兴,满脸笑容。

“恭喜范大人,教化一项总算有所突破,政绩卓著啊!”许杏连忙道喜。

“正是如此。”当着自己人,长青也不谦虚,“世人皆知安龙贫困,出不了什么读书人,如今能考出一名举人,已是难能可贵。”

虽然喜讯已经传来,但是唐九渊本人还在省城,所以长青还没有见到他。据同文听到的衙门里的人闲聊,唐九渊的大哥唐五这两天格外精神,在城门口那儿走路都带风,逢人就笑,很是吓到了几个外地来的客商。

长青见到唐九渊,是十天之后的事情了。对于县令大人依惯例的召见,如今已经是举人的唐九渊却十分看重,言谈之间极是恭谨,和他从前一般。

长青就道:“你不必多礼,如今你已有举人功名,便不再是普通百姓,在本官面前随意些便是。”

唐九渊却拱手作礼,回道:“实不敢瞒大人,学生此次去省城,除了考试,也与其他地方的学子有过些许交流,学生心中感触颇深。”

“说来听听。”长青很有耐心,他也很想知道这位新出炉的举人能说出什么。

“大人,学生此次得中,颇有几分幸运,因为学生跟其他学子比过,许多方面都大大不及,只能说学生勉强算得上勤奋,功课底子扎实些。”唐九渊认真道,“但论见闻广博,君子六艺,学生远逊于人,他们高谈阔论之事,有一些学生根本就闻所未闻。”

“所以呢?”长青看着他。

唐九渊就像回答先生提问的小学童,神色郑重:“学生以为,追根究底,是因为学生家境贫寒,学不起那些,是因为安龙县贫弱,县学里的教学资源有限,许多东西教不了。而学生现在,想要改变这些,还请大人给学生一个机会!”

“你想要什么机会?”长青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什么不悦。站在他身后的同文瞪大了眼睛,心中暗想,考中了举人,确实是可以为官了,这位新举人不会就这么直通通的跑到县太爷跟前要官做吧。

唐九渊顿了顿,像是下定决心一般,站起来一揖到底:“学生请求大人允许学生进入县学,教书育人!”

同文动了动。长青微一侧脸,又转了回来,看着唐九渊,沉声问:“你决定了?”

唐九渊话已出口,就坦然许多:“回大人的话,学生家中有几亩田地,因着学生的功名可免赋税,学生的母亲正要雇人再开垦几亩水田,因此家中温饱尚能保障。学生便想当个先生,帮更多学子考取功名。”

“那你自己呢?”长青问,“明年会试你有何打算?”

“学生不去了,去了也考不上的。”唐九渊说得很坦荡,“学生有这个自知之明。”

“既如此,本官会考虑。”长青并没有当场做决定。

“大人,这位唐举人说的是心里话吗?”等唐九渊走了,同文才问道。他是个本分的人,平日里跟在长青身边,听到政事从不多问,也不外传,今天倒是个例外了。

长青摇头:“不知道。嗯,你跑一趟,悄悄的访听一下,唐举人和唐家人的为人如何。先去把魏大河叫来见我,你再出去。”

魏大河给出的信息和同文私下查访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唐家算不上什么大户,却也不穷,称不上善人,却也门风端正。唐五身为城门官,并没有什么勒索进出百姓的行动,再加上唐九渊确实经常指点村里的孩童读书认字,因此口碑尚可。

长青反复权衡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一个月之后,他把秦远和唐九渊都找来,待二人行礼毕,他就让同文给两人递上了公文,道:“历来一县教谕,非举人以上不可,只因安龙县贫困,教化不足,才令秦教谕以生员之身暂代教谕之职。如今唐九渊已然中举,又是本县人士,由他担任教谕一职更合乎朝廷法度,知府大人也已经批准了。秦教谕,你即日就与唐教谕交接吧。”

秦远来时毫无思想准备,听到这些,再看完手中的公文,只觉得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可长青所说确实无懈可击,唐九渊人家是正经的举人,让他让位合情合理合法。

他这里失魂落魄,半晌没有吭声,唐九渊却是喜出望外。过去的一个月,他始终没有得到县令大人的回复,也就不敢再报什么希望了。他中了举又如何,自家只是平头百姓,大哥不过一小吏,无权无势,大人不理会自己也是正常。可没想到,大人竟是要他做一县教谕!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