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大秦福星崽被读心了 > 第 72 章

第 72 章

作者:江南知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72章

随着老庶长的败退而走,加之君王势在必行的强硬姿态,以隗状为首的大臣们,不得不转而支持科举制。www.huanmengsishu.me

毕竟,嬴政方才话语间,还有意无意提醒了他们另一桩大事秦国高产仙种的背后,还站着一位全力支持君王的神仙。

隗状与王绾不由得顺着这句暗示,霎时想到小仙童素日对王上的无尽维护,他们若惹恼了君王,还会得到个什么好下场?

至少在这个时代,在这秦国朝堂之中,无人敢与呼风唤雨的仙人作对——粮仓中满满当当堆积的两百多万石留种之高产粮食,无时不提醒着他们仙人的真实存在,保不准,这空穴来风的科举制,便是仙人向王上提出的!

如此一来,朝堂剑拔弩张的氛围登时消散一空,君贤臣顺的和谐画面再次呈现,大臣们尽心挖掘着智慧为君王献策献计。数日后,君王在与“老神仙”探讨最适合秦国的细则后,关于开设公学的诏令很快颁布出来。

依据由易到难的讲学程度,朝廷在命人编纂对应教材的同时,又开设划分为三等的地方公学

设立于各乡里的初等公学,免费收容国中所有年满四岁至六岁之男女孩童,且每日提供一顿餐食,由其父母做主自愿入学,修习识字描摹、算学等启蒙内容。

三年后,这批孩童通过县里统一糊名考核,择优录取额定人数,进入户籍所属县设立的中等公学继续学习,一应食宿费用及徭役依然全免。

若有先前在家中求学、因超龄而无法就读初等公学的学子,亦可参加相应统考,而入读对应等级的公学。

同时,朝廷诏书又补充了一条针对各地豪强的“福利”细则

一则,若新归顺的东郡豪强,愿为各地学堂捐赠千石粮食,便能得秦爵一级。

一则,各地愿为县学捐赠粮食千石或黄金一百斤者,县学可破格收容其落选子弟一人,若欲让两名落选子弟进县学,则捐赠倍之。

第一条“以粮换爵”之法,在秦国历来有之,东郡魏地豪强如今随着旧国的覆灭,眨眼就成了惶惶不安的秦国庶民,见此福利怎能不欣然大喜?若非秦法只允捐千石而晋一爵,他们恨不得多捐几千石、多升几级爵位呢!

诏令下达当日,东郡各乡县,便迎来络绎不绝的车马驮着大量粮食前来。

而第一条,亦可为朝廷减缓经费压力,嬴政笃定豪强届时定会捐钱粮换名额。

何也?在“物勒工名”的秦法监督之下,所有官办工坊出产物品的品质,皆比私人工坊高出一大截,更遑论这涉及后世子孙前程之学堂。

朝廷既要开办公学,必会请来最好的先生授学,区区一地豪强,如何能与朝廷争夺当世大儒大才之师?

毫无疑问,这“福利”条款的出台,将吸引众多资产颇丰的地方豪强,出巨资为族中不争气的子弟,向官府“兑换”入学名额。

如此一来,仅收容一名落选豪强子弟的物资,便能为县学数百名

优秀学子,提供数月之口粮。

而另一方面,学堂之中,亦有李斯制定出的严格秦律监督,学子若有不敬先生、欺辱同学、扰乱课室等品行不端行为,最重者,将面临退学的处罚。而纨绔子弟若因违秦法退学,家族捐赠的钱粮却是不退的。

一言以蔽之,无论何人进了学堂,都得安安分分地遵守规则。

五年后,这些学习内容增多变难的学子,将再次面临择优录取——优秀者可进郡学继续深造,进入郡学后第一年,学子可根据自身擅长与兴趣,自由选择主课业为文道、算筹等学科。

同样的,若有豪强欲让家中落选子弟进郡学,则需捐粮两千石或黄金五百斤。

六年后,这些选好学科的郡学学子,将在与全国各郡学子的竞争中,进行最后的角逐——国考。

通过这趟终极大考者,已是板上钉钉的秦吏人选,他们还将迎来最振奋人心的殿试——获得君王亲自召见并提问,最后根据各人所考科目比重与等级,拟定就任职位,正式成为君王门生。

为了配合公学制度的推行,嬴政又颁发了另一条堪称开先河的人口普查户籍制度——秦人傅籍年龄,从十七岁改为一岁,新出生之孩童,需同时登记出生年月。

然而,咸阳君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当开办公学的消息,传至各郡县乡里之时,老百姓用他们最本能而纯朴的行动,表达了对君王最大的敬意——造人!

读书识字,这千百年来专属于贵族阶层、对平民子弟而言难如登天的机会,如今就这般随着君王一道诏令,明晃晃摆在了他们面前,甚至,朝廷不但免了束脩费,还为孩子们免费提供笔墨和餐食。

但凡精打细算一番后,自忖能节衣缩食养活个孩子的人家,怎能不赶紧时机生孩子,赶上这光耀门楣的好机会?

旁的不说,即便自家孩子最后考不上县学郡学,只要能识字写字,哪怕在各地替人写信读信,亦是条轻松谋生的路子。www.dongliwx.com

他们坚信,自古穷人皆是吃了不识字的亏,从未见过有富人吃了读书识字的亏。

...

随着各地户籍的登记、豪强的捐粮、筹办公学的进行,秦国的春耕也在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着。

在三月和煦的春风中,年轻的君王带着扶苏与明赫,在浩浩荡荡的大臣随行下,乘坐五马安车前往关中观看春耕盛况。

明赫一路都在跟扶苏咯咯欢笑个不停,谁不喜欢在春天出门踏春旅游呀!

他站在嬴政腿上,踮脚透过车窗眺望而去,上辈子身为南方人的他,第一回直观感受到“关中沃野千里”的含义这藏身于秦岭四关之间的物华天宝之地,实则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平原,其间星罗密布着数不清的大大小方正水田,远处的水田尽头,仿佛于天之边际相接,何其壮观也!

扶苏趁他不注意,悄悄凑上前香了一口小家伙的侧脸,急忙指着更远处的绵延山麓问道,“来,神童小九,阿兄问你,你可知这关中之地,有哪四座山环绕,又有哪

四座雄关把守?老规矩,答对有奖哦!()”

这话一出,正在一脸嫌弃揉脸蛋的明赫,果然再无心顾及自己说过的今天开始只有父王能亲我()”宣言,连忙悄悄呼喊系统帮他作弊——他近日新想了一个小盘算,正想多找机会挣点钱物呢!

愈发知识渊博的系统很快就搜出结果,明赫笑嘻嘻看向扶苏道,“阿兄错了,环绕关中的分明是秦岭、贺兰山、阴山、六盘山与吕梁山五座大山!而四座雄关,自然是关中东大门函谷关、三面临河的武关、卡住秦岭咽喉的散关、还有抵御游牧民族的萧关...”(1)

说着,他想到系统刚才科普的地理知识,不由在心头暗暗嘀咕道,“商鞅可真有眼光,当年竟让秦国从栎阳迁都咸阳,这关中之地有大片平原沃土,又有一条渭水大河,偏偏还有这么多山脉把它团团包围起来,简直是一块完美的易守难攻、自给自足之地!”

嬴政轻轻摸了摸小家伙柔顺的发丝,小崽倒还真知晓不少人间之事。

但下一瞬,心声里的稚气童声却变得低落起来,“但武关虽险,最后刘邦也带着大军攻破了,散关虽牢固,韩信也从这里暗度陈仓挺进关中了...为什么呢?因为胡亥那狗东西上台胡乱折腾,守关的人不肯卖力了!可见真正能守住一个国家的,只有齐心抗敌的人心...”

扶苏轻轻摇着明赫的小手,阿弟放心吧,我们定能为父王守住天下人心的...

他急忙假装没听到般地笑着夸道,“阿弟好聪明!”

明赫闻言慌忙收回心绪,笑嘻嘻弯下腰,朝扶苏摊开软乎乎的小手心,“我答对了,记得给奖励哦阿兄!”

扶苏好笑地摸了摸明赫嘟嘟的小脸蛋,从钱袋里取出一片小金叶放进他手中,宠溺道,“我们小九很快就能成宫中小富户啦!”

明赫乐呵呵取出衣襟里的小钱袋,珍惜地将小金叶放了进去,这还是他特意托云夫人帮他缝制的。

嬴政俊朗的面上顿时浮现出讶异之色,小家伙不是向来最喜欢扶苏吗,怎的忽然朝他要起财物来?

扶苏看出父王的疑惑,担心他不赞成兄弟姊妹间谈论钱物,而对明赫生出不喜之心,忙笑着抱过明赫,主动解释道,“父王,小九近日想体验如何挣银钱,便与我兄妹签订了互惠盟约,通过替我们干活或答题来挣点小钱,小孩子好奇嘛...”

前些日子,在君王与大臣们商议开办公学之事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小家伙便主动不往章台宫跑了,反而找到扶苏商量,想帮他干活换点银钱。

扶苏的第一反应不是嫌弃他贪财,而是——我的仙童阿弟,果然比任何孩童都聪慧,小小年纪便知钱财之宝贵!

于是,在嬴政不知道的日子里,在扶苏的牵桥搭线下,明赫已经在后宫当起了以劳力换财物的“小商人”,自然,他每回收的财物都很少,众人不过陪他玩这过家家的游戏呢,只有扶苏出手最大方。

明赫忙点头如蒜,“对呀,我想多挣点钱,不过若是父王想请我干活,是不用花钱

()的!”

嬴政听着这奶呼呼的童言,心头却似猛地被撞击了一下,有些生生的酸胀。

是寡人疏忽了,竟让他一个这般小的稚子,要以这等方式讨要财物!

他会因为明赫的举动而产生这种念头,自然脱离不了眼下的时代背景——这时期,是奴隶社会朝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莫说明码标价的奴仆们没工资可领,便是列国君王的后宫夫姬嫔们,亦无后世按月发放的“月例”可领,因为,眼下压根没出现“月例”这个词。www.lequyd.com

宫中能为她们提供的,无非是足额的衣食日用之物,再有君王的赏赐,日子便能过得有滋有味,若诞下孩子的姬嫔,获得的物资也会更加丰盛,但姬嫔与子嗣皆不会有“月例”。

如嬴政这般重视儿女的君王,更会不时以内帑私库财物赏赐各宫,加之夫人们从娘家带来或多或少的嫁妆,秦国公子公主的日子,是过得相当惬意的。

譬如扶苏母亲是楚国公主,虽并不受楚王喜爱,但她远嫁秦国之事涉及两国邦交,楚王总不肯失了颜面,便为她陪嫁了极其丰厚的嫁妆。

而楚国盛产黄金,楚夫人的陪嫁之物中便有数车高纯度的黄金,扶苏身为秦国长公子和母亲唯一的孩子,不但有秦国按例发放的物资,还有楚夫人留下来的一大笔丰盛遗产,如今皆由宫中内务保管,以嬴政的性子,他自是绝不会打姬嫔嫁妆和孩子母亲留下遗产的主意,这些遗产全是归扶苏的。

但明赫跟他们都不一样,他是宫中唯一没有母亲贴补的孩子,扶苏再怎么疼爱他,又如何比得上亲生母亲事无巨细的贴心关怀?

他是羡慕旁的兄弟姐妹有母亲疼爱,才会想出为他们干活攒钱的法子吧?可怜的小人儿!

想到这里,年轻的君王压下溢满心间的疼爱与愧疚,从扶苏怀中接过明赫,轻轻亲了亲他两侧软糯糯的脸颊,抚着小家伙的头顶,声音有些沙哑低沉道,

“寡人的明赫如今还很小,远未到能干活挣钱的年岁,吾儿若想攒钱,往后寡人每月为你发些黄金可好?唔,眼下是三月,待寡人回宫,便从三月开始给吾儿发放,可好?”

扶苏忙高兴地鼓掌道,“好呀好呀!儿臣知道父王最疼小九了!”

系统也惊喜提醒道,“天啦,秦始皇大大对宿主太好了!宿主,你现在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领“月例”的王族公子呢!”

可明赫却茫然抬起黑葡萄般闪亮的眼睛,脑袋摇晃得跟拨浪鼓一样,“孩儿不要父王发的黄金。”

嬴政一怔,“吾儿这又是为何?”

明赫抿了抿唇,虽然他想给父王一个惊喜,但父王既然问了,他还是提前说吧...

小家伙扶着嬴政的臂膊站起来,附耳悄声道,“父王要办公学,朝廷开支大增,孩儿有些着急,我想学会挣钱,日后好让父王可以随意花销,阿兄说,我近日挣的能换一两黄金呢,不过,其中大半皆是阿兄请我答题挣的...”

他知道这点钱对君王来说微不足道,忙又郑重承诺道,

“孩儿从挣小钱学起,往后就能挣大钱给父王用了!但是,父王不要告诉阿兄哦,孩儿担心他听闻此事,会将楚夫人留下的财物全捐出来...()”

这一瞬,嬴政心中涌起的感动、震惊、赞叹等情绪,堪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小崽竟能从公学一事,看出朝廷财政之重担,又能从秦国财政,转而主动想为寡人挣钱解忧...有这样一个聪慧、又与寡人心连心的好孩子,寡人与秦国何其幸矣!

他温柔地摩挲着小崽胖嘟嘟的小手手,心头的温情毫无保留地溢满于笑容之间,柔声道,好!10()10[()”

为大秦殚精竭虑的小崽,即便他有朝一日想要这储君之位,寡人又如何能吝之?

扶苏有些酸涩地羡慕看向父王,噫,小家伙跟父王说悄悄话,这是不想让我听见呢,看来我这阿兄做得还不够好,仍需继续努力哦...

他不知道的是,明赫是故意瞒着他的。

以明赫对扶苏的了解,眼下他没想到这茬便罢了,一旦他知晓自己挣钱是想送给父王,定会执意将楚夫人留下的遗产充公。

若扶苏是个心智成熟的一十岁青年,将母亲的遗产赠与国库问题倒也不大,但眼下他只有十岁,在后世还是个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学生呢!

明赫坚决认为,扶苏在这么小的年纪,不应该冲动做出这么大的决策。

再者,若扶苏公然为国捐财物,各宫夫人听闻后,为了面子是不是也得跟风?以扶苏那笔资产之巨,夫人们只得咬牙掏出家底大捐一笔...

可后宫女子囿于那方狭窄的天地,能得到的财物进项本就不多,生活本已不易,他又何苦这般折腾别人?再说了,挣家里人这点钱算什么本事,真正的本事,是学宋朝那样大力发展商业,出海搞贸易,挣大把贸易顺差的银子,让朝廷和民众都能赚得钵满盆满!

所以,在他的设想里,待秦国安定下来,一定是要尽快走商业这条路的,农业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而工业也需要大量原始资金的注入,唯有商业,依靠流通而层层牟利,堪称投入最少而获利最多的一行。

秦国想要摆脱对靠天吃饭农业的依赖,便要以商业之兴盛来养工业,最后才能成为三大产业均衡发展的超级强国。

眼下,他能想到最好的主意,就是先在后宫小打小闹,攒点经商人的思维和经验,待以后时机成熟,再提醒父王开商禁,到时,他会设法帮父王赚到第一桶商业之金...

这件事,在秦国也只有他最适合做,被父王寄予厚望的扶苏,将来自然是要做储君专心于政治的,而根据他平日对兄姊们梦想的试探,将闾想当大将军,阴嫚想做女官,子高想做文臣...没有一人想做商人!

相反,因先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压制父王之事,热爱父王的孩子们天然就十分排斥经商,如今不过是嘻嘻哈哈陪他闹着玩。

如此一来,为父王充盈国库钱袋子的重任,便被一岁多的明赫主动揽了过来——恐怕孔明在世,亦要称赞他一句

()为大秦鞠躬尽瘁了。

数辆马车停于农田道旁,因秦国新得宝物而再次精神矍铄的治粟内史,笑着指向一侧为播撒水稻而一遍犁水田的农人道,

“王上请看,这曲辕犁之犁身可调节摆动,比之往年耕田之耒稆,不但能省人力与牛力过半,还可调整耕地之深浅,满足了不同作物对深耕与浅耕的需求,真乃神物也...”

君臣们立地仔细观看了半晌,农人犁至田垄边缘时,这曲辕犁便可灵活掉头转向,无须再耗费人力将之抬起来转弯,着实方便不少。

治粟内史又笑呵呵带着众人,来到另一侧未蓄水的田地间,指着一垄垄播撒得整整齐齐的种子道,“臣在按岁轮耕之基础上,又命他们今岁施行间作套种制...”

隗状惊讶道,“栗大人,请问何为间作套作制?”

明赫笑嘻嘻在扶苏怀里暗暗嘀咕道,“这种增产方法,原本要到西汉时期才会出现,现在被大秦提前学到了,赚大了...”

能听到心声的隗状王绾等人,顿时肃然起敬,原来这法子,又是九公子赠给秦国的宝法,幸好九公子是我秦王之子...

治粟内史笑眯眯解释道,“回隗丞相,这间作呢,便是将高植株作物与矮植株作物,以分垄之法在同一块田土间混种...”

有大臣听着,不由担心地惊呼道,“如此一来,作物岂非互相影响而减产?”

李斯等知情人听完这话,纷纷不满瞪向那大臣,无知!这小仙童赠与我大秦的法子,怎可能减产?

治粟内史指了指天上,耐心解释道,“这是那位...给的法子,如今我等以玉米与菽豆、小麦与花生间作,由于作物高矮悬殊极大,通风透光便会极好,老夫认为此法定会高产!”

那质疑的大臣这才恍然大悟,连连暗中祈祷“还请仙人勿要怪罪小人之失礼啊...”

嬴政素来不喜有人质疑小崽,便抢先在治粟内史前,淡淡开口道,“至于这套种之法,要待夏秋之时,在前一种作物生长之末期,于其畦垄之间,再播撒另一两种生长周期较短之作物,如此两三种作物共同生产,既不影响先前作物之产量,亦能多出后种作物之产量。”

“旁的不说,若在菽麦结果之际,再于田间套种些胡萝卜、白菜之仙种,百姓总能多吃上几把蔬菜。”

君王亲自开口,大臣们自然不敢再有质疑,扶苏悟出父王此举之意,高兴地亲了一口小家伙,父王越喜欢阿弟,他便越高兴!

哪知明赫眨巴着清澈的大眼睛,伸出一个短短的手指,悄悄道,“阿兄若要亲我,记得发奖励哦!”

说完,他高兴地拍手夸自己,无利不起早,这便是商人思维吧?

扶苏揉了揉他的头发,对这钻到钱眼里去的小家伙宠溺道,“好,阿兄亲一下可爱的小九,便给你一片金叶子。”

便是让他把母亲留下的遗产全送给这小家伙,他也很乐意的,谁让这是他亲手从奶娃娃带大的阿弟呢,他与明赫,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明赫听他这话,却觉得有些愧疚,那自己岂不是成周扒皮了?他忙笑嘻嘻道,“亲十口给一片就够啦!”

话音刚落,扶苏又激动地亲了他一口,好一个为阿兄着想的乖宝宝哦!

嬴政看向亲密无间嘀嘀咕咕的两兄弟,面上情不自禁露出些笑容来,又问治粟内史道,“那些仙界甘蔗,在关中可有种?”

治粟内史一听这话,立刻高兴得合不拢嘴来,“种了种了!还请王上与列位大臣随老臣前来。”

说着,他便风风火火在前带路,一行人走了约摸超过一炷香的路程,来到另一片宽阔的田地前。

农人们正在举着砍刀,将长长的紫皮甘蔗砍成两三尺宽的一截截,这会儿见身穿礼制之袍服的君臣到来,急忙放下砍刀与甘蔗,想要翻上田埂来行礼。

嬴政忙大步上前,扬声道,“诸位只管好生干活,不必拘泥于这等虚礼,寡人与大臣们皆未看过种甘蔗,站一旁看看便是。”

治粟内史见农人们还在站着发愣,忙大声道,“行了,王上既然开了口,尔等赶紧忙活起来!”

农人们这才重新拿起砍刀,飞快干起活来。

趁着大臣们兴致勃勃观看的间隙,治粟内史扭头解释道,“王上,这是去岁耕种水稻之田,此地土肥而深厚,据仙界所附说明书所言,稻蔗水旱轮种不但能减少虫害,还可互相促进增产,达到稻蔗双丰之效。”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