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明朝末年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破张献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破张献忠

作者:夜二十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廖添丁平复了这一股叛军之后,带领着家眷来到了北京城,住进了皇帝封赐的大院,好不繁华。廖添丁弓着腰,一手扶着她的母亲一只手自然的摆动这,“母亲,这乱世就是孩儿大显身手的时候,爹从小就让我习武,如今孩儿,为朝廷建功立业平定了一伙土匪,你看,这就是皇帝赏赐给我们的大院,孩儿终于光宗耀祖了。”

“儿啊,你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繁华,这京城要是和我们那乡下一样我想这大明江山也保不住了,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几个皇帝荒废国政,昏庸无道,明朝只是一个烂摊子了,你们这些将军王侯就是那糊墙的纸,怎么可能抵挡住暴风雨的侵蚀呢!儿啊,我不求你光宗耀祖,但求你平平安安,为我们廖家传宗接代就可以了。”廖母亲一脸的担忧,他当然担心自己的儿子了。

如今的明朝内忧外患,短短几年,巴蜀地区的张献忠起义自命为王,拥兵几十万盘踞在巴蜀地区,这巴蜀地区可是不简单,自古以来易守难攻,相传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得到巴蜀地区,制作了两个能吐钱的大水牛,说是能吐钱其实就是在牛肚子里放了黄金,骗巴蜀地区的君主说,我秦朝愿意与蜀国结好,这两个大水牛可以吐钱,每日能吐千两黄金,献给蜀国。蜀国的特使当然答应了,但是秦王说,这大水牛太重了需要四个大力士来搬运,不知道蜀国可否愿意。就欣然打赢了,蜀王派了四个大力士一路遇山开洞,见水搭桥终于把两个大水牛运回了成都,于是秦王顺着这道路进军蜀国才灭到了蜀国。这张献忠依托巴蜀的地理优势,派了一小队精锐的军队住手剑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这剑门关就能保住巴蜀就能保住张献忠的政权,但是张献忠并没有停手,精兵驻守北部他的主力却挥师南下,张献忠亲自带领军队出了横断山脉进军云贵高原,他的第一站就是贵阳的贵州,贵州太守措不及防没想到这张献忠竟然越过了横断山脉,贵州大乱,守城的两三士兵怎么可能是几十万士兵的对手,贵州就这样不战自败了,地区首府都被张献忠占领了,贵阳地区大小县城纷纷投向了张献忠。明朝得知张献忠造反之后,崇祯皇帝大怒。

紧急召集大臣将军开会如何对付这张献忠的叛乱。

“诸位爱卿,相比你们都听说了吧,四川地区的张献忠造反了,而且占领我们贵阳全部的地区,前方来报道说张献忠手中五十万大军,在山地地区竟然也能骑射,甚是难以对付,又加上地理优势,这是我们朝廷的大患啊,我们要如何应对这股叛军?”崇祯皇帝双手紧紧抓着龙椅,虽然内心十分愤怒但是这朝堂之上怎么能失龙仪。

“起兵皇上,臣虽然是锦衣卫,负责皇宫之事,但是面对这叛贼造反危机到国家的利益臣不能袖手旁观,根据臣的消息,张献忠说是五十万大军其实只不过二十万而已,并且张献忠就两只精锐部队一只在剑门关,是重装步兵,作战不比我们大明正规军差,另一只就是进攻贵阳的主力。是重装骑兵,手中持有火器,就好比我们的关宁铁骑,但是装备落后数量稀少只有五千人马,其他的就是布衣百姓,作战落后,装备差人心涣散,战场形式不妙就只会逃跑。这张献忠迟迟不肯发兵继续出战就是这个原因南方的桂王,和云南府的吴三桂手中都有重兵,而且装备精锐,尤其是吴三桂,这几年养精蓄锐招兵买马恐怕手中的军队,怎么也有十万了吧。如果桂王和吴三桂合力打击贵阳的张献忠,张献忠必定失败,我们朝廷可以派五万大军进攻剑门关,再派一万大军逆黄河而上,直接切入张献忠的腹地,巴蜀的敌人自然可以破了。”周世显多少对明朝末年的历史有些了解,他破坏了李自成的起义,没想到这张献忠竟然起义了。

“臣十分赞同周将军的观点,臣愿意带领五万精兵进攻剑门关”说话的这位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

“臣也愿意带领一万水师切入叛贼的腹地。”廖添丁立功心切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

站在右边的众多文成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两只手搓来搓去不知如何是好。

“范爱卿,为何愁眉不展啊,有什么想说的说出来。”

范景文向来就是保守之人,他当然不同意周世显的出兵建议,“

启禀皇帝,自从您登基以来为我大明朝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但是经过上几任皇帝的荒废我们大明朝经不起折腾了,眼下最要紧就是搞好民生,中原地区的叛乱刚刚平定,我们应该抚慰人民,我听说河南地区黄河有决堤了,那里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如果这个时候出兵讨伐张献忠,不但劳民伤财,而且——”范景文不敢说了,他把头没在了袖子后面

“而且什么,大胆地说,朕恕你无罪。”

“臣就直言不讳了。而且一旦中原地区的人民一旦再次造反,恐怕会投入张献忠的怀抱,这对于朝廷更是威胁啊。我们没有兵力来镇压中原的反贼就会危机到京城啊。”

崇祯皇帝也皱起了眉头,范景文说的不无道理。

“范爱卿说叫我如何做啊?”崇祯皇帝只好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范文景。

“依臣所见,不如我们暂时放弃四川地区,发展中原经济等待国力强盛了我们再出兵不迟。”范文景的声音响彻金銮殿,右边的大臣无不点点头,在心里为范文景竖起了大拇指。

崇祯皇帝看着朝堂之下大臣们纷纷议论这也没没有办法了。他也是安静的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的争论。

“周将军,前日山东兖州大火,农民损失惨重。”

“周将军,河北多地也是闹蝗虫啊。”

……

崇祯皇帝听着朝堂之上的言论,甚至陷入了绝望,“唉~难道上天真要我大明朝灭亡吗。”崇祯皇帝眼前开始模糊,他真的好累。

“启禀皇帝,臣有办法将大明从生死的边缘解救出来,臣愿意为我大明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周爱卿说吧,如果真的是对我大明朝有利朕自当答。”崇祯皇帝有气无力的说道。

“臣!周世显愿意降职山东巡抚。”周世显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

“什么”

“周世显想干什么”

朝堂之上又炸开了锅。

“臣的老家就在山东济南,臣愿意为我的家乡进微薄之力,臣降职之后会从事吏治,改善民生让美丽的山东变得富强,让山东成为我大明朝最后一块坚实的土地。希望皇帝能够满足的的愿望,臣保证,不出十年,我大明朝又会成为这华夏土地最强大的存在。”

崇祯皇帝两眼放出了精光,面对朝堂上的奏折崇祯夜以继日都忙不过来,这里有一个人为他分忧,他当然高兴了。

“难得周爱卿一片爱国之心,好朕就答应你,封你为山东巡抚,赏土地五千,黄金十万,周爱卿免税三年,可以招募士兵、发展教育。但是盐铁这些行业必须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此外,每个一个月都要向京城启奏山东发展的情况,袁崇焕、廖添丁你们二人给我好好帮助周爱卿,如果辅佐的好朕一定不会辜负你们。”

就这样这次早朝开到了中午,最终,崇祯给南方的桂王和吴三桂下旨,让他们先抵抗张献忠。

但是吴三桂和桂王怎么可能消耗自己的兵力真心对待朝廷呢,他们收复了贵阳之后就拒接继续出兵北上。

崇祯八年,就是第二年春天全陕天赤如血,血红色的天仿佛世界末日。五月大饥,六月大水,七月秋蝗、大饥,八月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月旱蝗,十月秋禾全无,十一月冬雪蔽天……十二年大旱……来年 年旱”。终于李自成起义了,李自成在太原,国号大顺,口号,“顺天意应民心,扶正道灭蛮明。”明朝是南方起家起初的首都也是南京,自古人们就称南方为蛮夷之地,南蛮子就是这么说出来的。

陕西地区的人纷纷相应李自成的号召,拥护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城市,在大同地区,太守张黄英本来整装待发准备对抗李自成,没想到张黄英在鼓舞士气时竟然被自己手下在背后用利剑捅死,底下的士兵纷纷大喊道“顺天意应民心,扶正道灭蛮明。”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