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七十九章 有使天上来

第七十九章 有使天上来

作者:徒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取经队伍终究还是告别了宝象国,继续上路西行。m.591taobaonet.com

夏去秋来,雪融柳绿,岁月是最不禁过的,在无数次的日升日落中,磨平了人的棱角,却也让少年人逐步变得老成。

转过年头,李治的个子又上蹿了一大节,甚至都高出了唐僧半头,用后世的标准,已经长到了一米八五的高度。

十七八岁的大小伙了,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妥妥的成年人。

当然,李治的个头,还是要低于猪八戒和沙和尚,那两个人……呵呵。

「九郎,你说为何这西牛贺洲,居然处处都能碰到精怪,而我南瞻部洲,尤其是大唐境内却少见妖魔?」

越往西走,唐僧的疑虑越重,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提出类似的问题。

原本万里迢迢地到西天大雷音寺,求取大成佛法,就是为了「普度众生,拯救世人」,可为何这西牛贺洲之地,反不如大唐境内安居乐业呢?

对于唐僧的疑问,李治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可是,他真的「敢」说实话吗?

「族叔,很多事情,结果未必重要,一切重在参与。佛法也好,道法也罢,您只有亲身经历一遍,才真切地知道孰好孰坏。」

「九郎只希望族叔始终秉承本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当然,您的修为如果越高,那么能看到的、能想到的也就会越发透彻。」

「即便到了某一天,您发现过往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徒劳,也能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机会和能力。」

李治不便于「教唆」唐僧去做什么,却也不妨碍他在唐僧异变的道路上,温柔地助推一把,仅此而已。

佛道之争,那是真正大佬们之间的博弈,他们无力去抗争,顺从也许是最好的姿态。

不过,偶尔小小地思考一下,总还是可以的吧?

从宝象国出来这大半年,一路上也遇到了十数起妖魔,可惜都不成什么气候,一向好斗的孙悟空都没了什么斗志,反倒是让唐僧做了几次怒目金刚。

佛家的「六字真言」,如今唐僧用的是越来越熟练了,结合他手中的「九环锡杖」,孙悟空甚至还传了一套「伏魔棍法」给唐僧。

有「锦襕袈裟」护体,挥动手中的「九环锡杖」,一个尚未到达「渡劫期」的唐僧,居然能打出普通「天仙」境的战力。

不过,唐僧只伤不杀的做派,还是让猪八戒觉得不够过瘾,他还嘴馋那些妖怪的肉体呢。

取经一行人并不急于赶路,唐僧自己都萌生了「怀疑」的念头,其他人就更加不会积极了。

狂热的修炼潮,这大半年来就没有停止过,彼此之间的日常切磋更是如同家常便饭,好在路过之处,大多数都是渺无人烟的旷野荒郊,倒也不用担心惊世骇俗。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的境界也再次得到了突破,冬日里他就已经正式进入了「真仙」境。

一入「真仙」境,「沧溟诀」也升到了第五层,「破妄金瞳」更是进展神速,已经追上了大师兄孙悟空的进度,同样达到「绿色」级。

到了「绿色」级,竟然又多出了一项「新生」的功能,润目之处,凡人重伤可愈、白骨生肉,这样的特性,如果用来救死扶伤就真是派上了用场。

可惜,「沧溟诀」的晋升,意料之中的并没有给李治再带来什么新的福利。

看来,只有在晋升双数级的时候,才会有额外的惊喜。

一如「沧溟诀」二层时的「大力」特性,以及四层时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修为上有了晋升,肉身的锤炼却似乎到了瓶颈,依然停留在「金仙」巅峰的状态,自打在「五庄观」突破之后,这么久了都不曾

有过寸进。

本来,李治还幻想着等他渡「真仙」劫的时候,可以借助「真仙」的雷劫,再次好好锻造一下肉身。

可惜,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了。

「真仙」劫来的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九九雷劫」罢了,与之前渡过的「紫霄神雷」相比,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尽管在李治看来是「普普通通」,也让猪八戒、小白龙等人艳羡不已,好歹那也是「九九雷劫」啊,劫后的赏赐还是很可观的。

君不见,李治刚刚突破到「真仙」,就理所当然地来到了「真仙」后期,这也许是天才们的惯例,外人恐怕是无法理解的。

李治还是有些不满意,为了想在雷劫中锻造肉身,他甚至整个过程都不曾动用兵器或「太阳真火」,宁愿耗费大量的「人参果酒」来续力,也在所不惜。

最终,「人参果酒」被生生用掉了三十斤,让渡劫后的李治心疼不已。

如今,取经队伍的实力,算是整体上得到了提升。

大师兄孙悟空已经到了「太乙金仙」中期,毕竟他是在恢复自己的修为,即便如此,还是耗费完了李治送他的二十斤「人参果酒」。

再往后,只能靠他自身的修炼了。

不过,李治却很清楚,在另一个时空里,一直等到最后到达灵山之时,孙悟空也不过才达到这个境界而已。

最终,还是借助着西游的功德,才一举突破,真正晋身到大罗之境。

如今不过是取经刚刚出发四年而已,李治有理由相信,大师兄的前景会比另一个时空里,更加的广阔。

二师兄猪八戒,虽然为人慵懒,平时又总爱占些小便宜,结合他自身的经历,又受到了这个队伍大环境的刺激,他的修为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曾经在鼎盛时期不过「太乙玄仙」中期的猪八戒,如今修为也来到了「太乙玄仙」初期,这让老猪的干劲更足,整个人也变得勤快了许多。

再有就是小白龙了,化为白龙马之身,整日里最多的就是行走,默默无闻的,却也为他提供了最好的修行状态。

而白龙马还有一个其他人都不曾具备的优势,或者应当说是西行取经赋予他独有的福利吧,背上驮着行李,每向西行走一步,白龙马就能感觉到大地给予他的回馈。

那一丝丝一缕缕大地的气息,饱含着浓浓的土元素,让白龙马的肉身日益凝实,真论起肉体的强悍来,孙悟空、小白龙和李治可位列三强,远远地将其他人甩在身后。

最不可思议的,却是要数那位三师兄沙和尚了。

加入取经的队伍也快两年了,不再像在「流沙河」被囚困的日子那样,每日需要遭受飞剑穿心的痛苦,更是也跟着吃掉了两个「人参果」。

可是,沙和尚的修为却依然停留在「金仙」境界,哪怕已经是「金仙」后期。

发生这样诡异的事情,自然看在孙悟空和李治的眼中,二人却没有多说什么,似乎就当它不存在一般?

说到三师兄沙和尚,李治才想起了在流沙河时,曾经被他私自扣下来那「十三把飞剑」。

既然知道那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李治就一直没敢轻举妄动,直到晋升「真仙」境界之后,他才开始打那十三把飞剑的主意。

可是,自己修炼的「天地剑诀」,所需的是一把宝剑,这十三把飞剑虽说不是凡品,真论起来也就那样。

作为行刑的器具,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可惜,无论是李治,还是取经队伍中这几位,就没有一个是精通炼器的。

这十三把飞剑,很明显又是属于「赃物」,更加不能轻易示人。

在「走投无

路」的情况下,李治也只能走走老路子,去向识海中那尊器灵大神求教。

「你小子真的可以啊,连太上那老货的东西你都敢去抢啊?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不过我老人家就喜欢你这种作死的样子,哈哈哈——」

看到李治拿出来的十三把飞剑,器灵一眼就认出来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

太上出品、必属精品啊,这十三把飞剑品级虽说不高,在同级别中却是佼佼者的存在。

「小子,这件事老夫也可以帮你,不过却需要耗费老夫一番心血,你总得给点儿补偿吧?」

器灵何时居然变得市侩了起来,这是「近墨者黑」吗?

「不知器灵前辈有何吩咐,但凡小子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不过小子向来穷的很,这点儿您老是知道的……」

虽然看不到器灵的脸,李治却能感觉到那一定是一副「大灰狼」的面孔,正不怀好意地看着他这个小鲜肉呢。

「哈哈,不要在老夫面前玩花活了,你身上还有二十斤「人参果酒」吧?拿出来分给老夫十斤没问题吧?」

「哼,每次用到老夫的时候,你前辈长、前辈短的叫着,吃「人参果」的时候,你怎么就没能想起老夫来?」

大黑枪的器灵很是不满的口气。

这还真是要怪李治的疏忽,大黑枪是他最后的依仗,为别人谋划了那么多的「人参果」,「人参果酒」更是送出了不少,李治却单单就忽略了这位器灵前辈。

被人当面抓住了把柄,李治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乖乖地献上了十斤「人参果酒」。

当「人参果酒」在识海中现身时,香气四溢,那两块不规则的玄黄碎片,竟然一改之前的沉默,在半空中莫名地兴奋了起来。

「喂,这种酒你还有没有啊?不就是想「炼剑」吗?只知进攻,不懂防守的剑,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你也给我来十斤这种酒,我也能帮你一起「炼剑」的……」

一道尖细的声音,李治还是没能听出来是男是女。

玄黄碎片突然插言,却没有引起大黑枪器灵的不满或反驳,李治很是不解。

难道,这二人是狼狈为女干了,还是同流合污啊,是想一起来谋害我这清纯可爱的小鲜肉吗?

腹诽归腹诽,心疼也是真心疼,李治还是乖乖地拿出了最后的十斤「人参果酒」,再次又变成穷光蛋了。

哎,这遇到的都是什么人吗?帮了一点儿小忙都要这要那的……

嘴上不敢多说,还不让人在心里吐槽两句吗?

「好了,你小子就等着吧,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你再来此取剑吧。对了,把你那「太阳真火」召唤过来,让那小子也出出力。」

好嘛,这自己要出材料,还要付酬劳,最后连「火」都得自己出啊?

李治感到自己完全上当受骗了,却也无可奈何地,只能是心甘情愿的被它们一骗到底了。

「三弟,今日不知是怎么了,俺老孙怎么总感觉心慌慌的,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这一日,取经众人行走在山岭之间,这样的情景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了。

好在如今是初春时节,满山遍野透露着一丝丝生机,春草开始吐芽,就连时而拂面的春风,都已不再那样的寒冷。

「大师兄,你这都已经是「太乙金仙」中期的修为了,不说能横行整个西牛贺洲,至少大多数的妖魔都不可能是你的对手,你还心慌慌什么啊?」

李治还没有接话,却被走在后边的猪八戒听到了。

这几年的相处,老猪一直在试图融进孙悟空和李治的「小圈子」,却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他甚

至觉得,大师兄和小师弟,似乎对那匹白龙马都要比对他好?

「俺老孙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哎,当初学艺的时候,要是能从师父那里多学一门占卜之术就好了。」

没来由的,孙悟空竟然又想起了授业恩师来。

「孙大圣,且慢行走——」

就在这时,猛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一道呼喊,众人急忙抬头观瞧。

「是你这老倌啊,一向少见,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行骗啊?」

这时,从天空中飘下来一位老者,唐僧和李治都不认识,猪八戒和沙和尚却对此人熟悉无比。

「哎呦,是太白金星啊,您这匆匆忙忙赶过来,可是玉帝他老人家想俺老猪了,想重新招俺老猪回天庭吗?」

来人正是太白金星,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右手拿着拂尘,左手中却托着一卷黄色的绸绢。

这就是太白金星吗?

听到猪八戒的话,李治很是一个激灵,不免对从天而降的老者多看了两眼。

人言太白金星是天庭第一智者,更是玉皇大帝驾前第一红人,虽然没有人知道此老到底修为如何,三界之中却也没有人轻易去招惹他。

「呵呵,大圣说这话,小仙可不敢接啊,就算是小仙偶有差池,想来也不曾坑害过大圣吧?」

「大天尊倒是真的有些想念天蓬元帅,可惜,元帅有自己大好的前程,大天尊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这老太白,说话时始终笑呵呵的,先是回答了孙悟空的话,又对着猪八戒一番恭维。

在李治看来,此老处事左右逢源,说话滴水不漏,骨子里应当也是一位难缠的主。

太白金星冲着孙悟空和猪八戒二人说话,眼睛却时不时瞥向李治这边,看得李治心头发毛,心想不会是来找自己麻烦的吧?

「哈哈,这位应当就是大唐的晋王殿下吧?——」

果然,太白金星跟孙悟空、猪八戒二人寒暄完毕之后,迈步向着李治走来。

因为李治根本就不认识他,大师兄、二师兄上前迎候的时候,李治就跟唐僧站在了后边,没想到此老真是冲着自己来的。

「太白仙长有礼,小子正是大唐李治。」

人家都笑脸相迎了,李治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虽然心中满是疑问,却也没失了礼数。

「不错、不错,不愧是镇元大仙的拜弟,光这份气度就不是寻常人能有的。」

要说李治的长相,充其量也就算是中上等,尚赶不上化为人身的小白龙。

不过,他本身就是大唐的晋王殿下,又有着后世独有的心态,更加在修炼了「沧溟诀」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就被拔了起来。

一举手、一投足,自有傲人的气度,既不显得张扬跋扈,又不显得唯唯诺诺。

别说面对太白金星了,就算是在观音菩萨和镇元大仙面前,李治依然可以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仙长谬赞了,小子愧不敢当,仙长之名小子在大唐时也时常听人提起,向来是赞不绝口的。」

这倒不是李治在恭维,天庭中的那些神仙,对于凡间的人族来讲,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遥不可及。

要说内心熟识并真正感到亲切的,眼前这位太白金星,绝对是可以排上号的。

「老倌,你不会是没事做了,特意私逃下界,来寻我兄弟开心的吧?」

看到太白金星居然找上了李治,孙悟空原本心慌慌的感觉,似乎更加强烈了。

难道,自己今日的心绪不宁,竟然会应在了太白金星身上?

修炼到了孙悟空这个境界,即便没有刻意修

行过什么占卜之术,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变故,总会有蛛丝马迹的预判。

更何况,他的本体还是那灵明石猴。

「哈哈,大圣说笑了,小仙又怎敢私逃下界?今日来此,小仙却是受了大天尊所差,前来传旨的……」

说完,太白金星将左手那卷黄娟高高捧起,寓意很明显,这就是他口中的圣旨。

这个举动,让众人更加的费解,不过很快答案就揭晓了。

「晋王殿下,大天尊有旨,大唐晋王性行淑均、仁德于世,且有天辅之才,如今已然成年,自当为出来三界效力,特宣李治上天听封——」

一席话,顿时将在场所有人都弄愣了。

这一幕,孙悟空却感觉好生的熟悉啊?

「仙长,您是否搞错了?小子顽劣,本是凡间一俗子尔,更有前些年当众得罪观音菩萨之举,被我父皇依律判以流刑。」

「如今,虽然三年之期已过,小子自觉尚未改造明白,还想着继续跟着族叔一路西行,一则增长见闻,二则也能修身养性。」

「仙长却突然降临此地,手持大天尊天旨,要招小子上天听封?这又从何谈起啊?」

李治的确给整糊涂了,貌似自己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啊,怎么就无缘无故地捅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了?

李治虽然不明就里,不过这旨意却是不能轻易接的。

后世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哪天要真掉馅饼了,那不是陷阱就是铁饼,更何况这掉下来的还是一个太白金星啊?

「晋王殿下无需多虑,当年大唐水患,您有亲赴灾区之举、活人无数;后来圣僧西行,您更是随护左右、殷勤服侍,种种善行大天尊可都看在眼里的。」

「如今大唐蒸蒸日上,人族百姓安居乐业,大天尊自然也会降下赏赐,如此叠加起来,恩德就落在了晋王殿下的头上。」

太白金星又岂是易与之辈?

三言两语之间,便将李治的「功劳」给做实了,更是上升到了大唐国运的高度。

「即便仙长所言是真,可是小子尚有父母在堂,如若远去天庭,自当先行禀告父皇、母后才是,需知我大唐向来以孝治天下,小子也不得有违啊。」

李治再次推脱道,他却没看到太白金星,嘴角那道不为人察觉的浅笑。

「呵呵,晋王殿下果然如传言所说仁孝双全,此事临来之时大天尊也考虑到了,因此让小仙特意先行去了一趟大唐皇宫,如今有大唐帝后亲笔书信在此……」

太白金星说完,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封书信。

信封的封口并没有糊上,似乎其中的内容也并不担心被外人窥探。

「连这都准备好了吗?」

李治有些惊奇,暗自腹诽道,但还是恭恭敬敬地从太白金星手中接过了信封。

书信的内容并不长,看笔迹正是唐皇李世民亲笔所书。

先是关心地询问了一些儿子的近况,毕竟长安一别,已经过去四年了。

后边有些话,像是出自母后长孙无垢之口,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两个嫡亲妹妹的事情。

最后话锋一转,就说了天庭玉帝有旨意降下,擢李治上天听封。

至于说李世民的意见,李世民能有什么意见?

自然是惟天命是从,他甚至还替李治高兴了一番,嘱咐他务必依命而从,光大李氏门楣。

「晋王殿下,这下您总该放心了吧?上有大天尊之命,又有你父皇母后的叮嘱,您总不会让小仙白跑一趟了吧?」

太白金星依旧笑呵呵的站在那里,一副完全吃定李治的感觉。

一旁的孙悟空看见

了,直觉告诉他,这里边一定有着什么猫腻,可是苦于他毫无证据啊。

「阿弥陀佛,九郎啊,从长安到现在,你一路相随贫僧四年了,此恩此情,贫僧自当谨记在心。」

「如今既然大天尊有旨,更有唐皇之命,我想是时候说再会了。西行之路茫茫,贫僧一定会记住九郎曾经的嘱托,证道雷音。」

唐僧也过来跟太白金星见礼,虽然满满的不舍,他也不想因此而阻碍李治的天庭之行。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缘法,唐僧选定了西天,千里万里、矢志不渝。

而远上天庭,也许就是李治目前该走的路吧。

李治有些惆怅,看着眼前的众人,四个和尚、一匹白马,应该这才是真正的西游组合吧?

这种感觉,李治也曾经有过,今日里没来由的更加强烈了。

「好吧,小子多谢太白仙长亲来相招之谊,且容我跟族叔和众师兄相告别。」

既然要离开了,有些话李治还是想嘱咐一番的。

每个人的修为都有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