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风城 > 第23章 唐高祖七

第23章 唐高祖七

作者:叶慕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宇深这几天的日子非常不好,本来联系一个导师,而且导师也已经同意了,谁知等报名简章下来的时候导师的招生名额被取消了。www.zhaikangpei.com打电话问了一下。反正就是今年不招生了,希望无端的破灭了。本来可以在之前就可以报名的,那么的话,现在已经在学校了,可能正在干什么自己也不太清楚,有过这样太多的经历,宇深感叹命运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存在无限的挑战。给以前的一个导师打电话,人家的名额已经预定出去了,还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打电话,晚了。太苦了,宇深只能自己咽了。有联系了一些导师,看样子都要够呛,有没有峰回路转的可能,也只有坚强的活着了,每一天醒来或许就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多看些励志的文章,麻痹一下自己的神经。

想完了这一切还是接着去了解唐高祖的生活吧,高祖的日子所面对的困难怎么也比自己的多,自己的根本就不算什么。

对于大好的关中是龙兴之地,这是一场关键的战斗。眼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稳定下来了,如果安于此,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人先占了,就会对自己非常不利,恐怕原来有可能是自己属下的人都来进攻自己。能不能活着都是未知数。

基本把所有的部队全带上,只留下李元吉作为太原留守,再给封了一个镇北将军。

这阵子只能号称三万大军,其实有多少自己清楚,而且都非久经战阵之人,能跟着出发的都是盼望将来取得天下有幸能成为关陇集团这种利益分配方式中获益的。

等大军开到灵石县,算是可以先住下来了。打仗嘛,必须的派出一部分驻扎在外面以进行攻城掠地。就把前锋营放在了贾胡堡,看看隋炀帝的守城官兵怎么样,最好能直接投降,那样是最好,关中的粮草、棉花等财物就可以去召集更多的人来投奔,那么也就会有更大的胜算。

此时的隋帝国由于隋炀帝还在扬州。一些重要的大臣也跟随而去,完全沉浸在江南的一片美好之中,花团锦簇,莺歌燕舞。而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都已被截断,对广袤的大地上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大队人马也只是被困在一座座孤城之中。但是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而且武器装备也是当时最好的。在长安留守的是代王杨侑,杨侑是杨广的孙子此时年龄尚小,能继承而肩负留守的重任也是因为其父杨昭去世的太早。杨昭二十三岁就去世了。对于他的评价是节俭朴素,但矛盾的是又说他身体太胖,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不乐意回长安,估计是对跟在皇帝老爹身边过的太悠闲,还是什么原因。就是不乐意从洛阳回到长安。一生气就病了。然后就死了,这隋炀帝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可见身体好抗折腾的重要性。

宫中相信巫蛊,这些巫蛊之人大多对皇家的事知道的门清,再加上一些小道消息,对隋炀帝说这是以前的太子就是你哥杨勇的鬼魂在作怪。把好好的一个杨昭弄得言语平静,也没个君王的样子,对谁都那么的好,结果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最终结果就是自己得了一身病。

隋炀帝本来对自己能继承皇位心里就虚,一听也就相信了个七七八八。而且这帮巫蛊都是借助神明的大树,你看不是我说的是某神。某某又下凡了。你说我是瞎说没事,但你不能说神仙也是瞎说吧。隋炀帝叫这帮巫蛊之术一说还真就没招了。这也就是其性格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人死了,谁也没办法。于是隋炀帝就下令找虞世基给写祭祀的哀悼文章。虞世基就是虞世南的哥哥,而虞世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所以说隋唐的用人体系基本上是有衔接的。虞世基文采很高,一直在隋炀帝的身边最后也是与隋炀帝一起被宇文化及所杀。但虞世基所做的的一些比如《区宇图志》对后世的影响很广泛,是一部较早的全国性的区域志。

为了表达哀思,以及对爱子的愧疚,隋炀帝随后就封了杨昭的三个幼子为亲王,可见在这方面帝王与普通人也是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竭尽所能的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也会加重下层人民的负担,而这些没有尺寸之功的小王爷的成长经历也不见得是一件多么好的事,难免会有一些骄横。而且也就缺乏像李世民那样的危机感。对于得到容易的东西将来失去也就会更加容易。

这还不算完隋炀帝又在杨昭的陵墓旁边建造了大量的寺庙对其缅怀。同样的结果也是不应该有良好的预期,加重群众负担这是肯定的,寺庙当然也需要人员去看护,房屋建筑的维修这都需要大量成本,而且既是隋炀帝自己估计也不会经常去,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费用,同时四野的百姓每当看到这些巍峨的建筑群想想自己漏雨都没钱维修的家,也只有啸聚山林了。那样的日子还能安定一点。这每一桩每一件小事都是隋炀帝将来命运的提前预告。

杨侑自己恐怕是不能对谁去迎战李渊下决定,只能是由留守的官僚系统去任命,派出的是武牙郎将宋老生。与前面说的高君雅是同一个官职,隋炀帝的唯才是举,不得不承认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帝国的军事体系还能够正常运转。宋老生有二万人,但这两万人的战斗力应该是还可以,跟李渊此时的由流民、穷乏之徒,以及募兵是没有办法比的。毕竟是专业的军人,从训练到武装都强过太多。

但战争的胜负还是要各方面因素的综合,绝不是简单的武器装备那么简单。宋老生的带队出征,在那套隋炀帝唯才是举的官僚体系中一定会遭到各种掣肘,对于时局的判断,各种意见一定是会满天飞。如果此时能有一个类似三国时的司马懿一类的人物,坚守霍邑。重新制定一套治国的良策,收拢流民,对粮草、财物进行合理的调配挺个三年两年则李渊的叛军也就瓦解了。但是历史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就算这样也好悬让李渊的这次西出无功而返。老天给李渊设置了一些障碍。下雨,前一阵子还要祈雨而这会好了不用祈雨了,没完没了的下。

即使从今天的太原到现在的霍州也要有200多公里,虽然现在被称作为霍邑,距离会有一些不同但也绝对不近。这么远的路程中间又是人烟稀少,而且烽烟四起,在当地筹备军粮已是不太可能,只有从太原往前线运粮,打仗从来运粮都是一个难题,刘邦时期的萧何就是因为运粮而得到头功,即使有人不服,也难以撼动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前线的拼杀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合格的决策者来说,什么最重要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而且当时都不能跟下属说,只有得到全部胜利时才可能向前线的人员提起来,如果当时说了一定会影响士气。

而现在的李渊也处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绝对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李渊已经开始考虑退兵了。他要整体考虑这次战斗能达到的效果。而且这个决定也不太可能是他一个人下的,因为还有幕僚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后世为了强调李世民的重要性,在这里加了一段戏,说是太宗切谏乃止。基本上是为了强调李世民的重要性,不太可能。在整个决断过程中大将军府的董事局意见一定会一致,至于为什么会有所改变,出现的白衣老父有可能起到关键作用,至于是覆山神拜皇帝的说法也有点太扯。

在决定撤兵之后,有可能四处走走,了解一下民情。发现百姓已经深受其苦。如果那点有限的资源换点粮食还是能换到,对于传言刘武周已经袭击了太原本部,将士的家属还在太原已经达到了军心动摇的地步,不太能说的过去,这是出来打仗,谁都知道有可能有去无回,将士们这点操守还是应该有的。于是李渊决定先往回撤点,看看能不能先给对方一个错觉。毕竟战场形势 千变万化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随着慢慢的退兵,霍邑的防线构筑的防守阵地既是再无作用。宋老生对于李渊的撤兵这时有些大意了,终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李渊的这个时候真可以算上是穷寇了,无非自己给自己加上一点好听的称作义师,但对于深受隋炀帝政权荼毒的百姓来说或许真可以算作义师。毕竟隋炀帝的改革过于激进,弄得民怨沸腾。

冒雨撤兵的李渊发现雨终于停了。手下募集的兵士因为原来就是快吃不上饭的穷人,忍饥挨饿的本领可强于那些官军,而且作为流民找吃的的本领则更强。战斗力有所下降但还是可以有一战的。

于是宋老生的出击也是太想立功以报隋帝国的知遇之恩,忘记了他的对手是李渊。反正经过艰难的战争最后还是将宋老生这位武装到牙齿的武牙郎将消灭了,这就是有名的霍邑之战。霍邑之战的取胜是一次重要的胜利,不仅仅是鼓励士气那么简单。它开辟了通往长安的道路,给隋炀帝的统治体系狠狠的重击,重新凝聚了关陇集团的向心力,使这些豪强以及下层民众都看到了希望,知道该为谁出力。以及一些地方割据武装也知道李渊集团的强大,从而为以后的传檄而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标长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是唐代杜牧的《过清华宫》绝句三首中其中一首的开头两句。这是在200多年后对长安的形容和溢美之词,现在的长安应该是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但这也能够看出李渊的远见。

长安自古都是帝王,用现代人的视角一朝看尽5000年,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曾经埋葬了七十三位皇帝,古文明渊源不断的流传至今,处处印刻着历史的烙印,经久不衰。

从最开始的周朝开始被称作丰京和镐京,周文王营建的丰京,而周武王营建的镐京被合并称作丰镐。以沣水为界分别建立在西岸与东岸遥相呼应。这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第一座布局整齐合理、规模空前巨大、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虽然并不是在现在的城市基础之上。但直线距离还是很近的。虽然具体位置还有许多争议,但坐落于此是毫无疑问的。

接着就是秦朝,秦朝的城市首都是咸阳,在今天看来则位于西安与咸阳之间。其地理位置优越,紧紧的扼住渭水的渡口。地势平坦背面有九峻山做其依托,一旦占据则易守难攻,形成一座天然的屏障。南面与渭河相邻,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又和西周的故都丰镐之城相邻。由于农业开发的较早,农业技术得到优化,使农业的生产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在此处可以遥望终南山,此地物产丰饶。处于南北交通的要地之上,交通便利,战时可以大规模调动人员与物资,便于指挥。则可以无往而不利。是秦王朝几代君主所选择的风水宝地。

选址的过程异常复杂,光迁都就经历九次,可见对咸阳的重视程度。迁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战略考量,自然条件要优越、考虑多方面社会原因、对于政治问题的解决要协调各方面的政治意见。照顾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政治影响、这些都要进行艰难的取舍决断。当然对于秦王朝来说还是由边陲向内地的转移。因为秦王朝的最初 崛起就是一个戍边的部落为了保护周王的政权。

路线大体上是从西陲就是今天的甘肃省东南部开始。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