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残卷中的一页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太监的晚年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太监的晚年

作者:山居中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太爷爷知道吴东升的儿子已经走进了院内,备好了南方人喜欢喝的西湖龙井毛尖,坐在内院的石亭子里等着吴方琪的父亲。www.tecleading.com毕竟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从朝中一退下来,就更加力不从心了。平时也就在后院的空地上走走,接接地气,德贤一般情况下都在后院陪老人,年纪老了,胃口也不太好,一天两餐还都是流粥,更多的时间喝茶,偶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糕点。

尽管如此,他的精神还比较饱满,从永乐年开始,数十年的宦官生涯,阅人无数,看尽了人世间的跌宕起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在他没有退下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结果,所以早早地在这个远离故宫的虎坊桥置办了一所庭院,安度晚年。

扶持吴方琪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意义也是从这个方面考虑的,在他的宦官生涯中,拍马屁的人数不胜数,有在任的封疆大吏,也有刚刚出道的官宦子弟,个个都是出手阔阔,但他都不悄一顾。

有吴东升这一层关系也只是一个桥梁,一个诱因,因为当年在靖难之役中留下来的后人也遇到过不少,要说仅凭这种关系,恐怕也轮不到吴方琪,也可能会再次让他失望。吴方琪刚进入殿试的时候,也就是他刚发现吴方琪是吴东升的后代,并不对吴方琪寄予这种厚望,只是引起他的注意。

他受宣德皇帝的重托,通过东厂对吴方琪的家庭进行了考察,得到的结果是信安城的一家宅心仁厚,实实在在的老百姓,没有任何背景。让吴方琪到云南去担任承布政使司也是他向宣德皇帝建议的,以考察吴方琪的忠诚度,有意把吴方琪放在火上烤一烤,其实不用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的弹劾,东厂已经向他报告了吴方琪与段王爷已经结盟,吴方琪与彝族小女联姻他也是在第一时间知道的,远比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知道得早,弹劾四起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经过了这一系统的考察,他又让皇帝把吴方琪调到了山西担任治河总督,多一些经历,对于他未来有好处。

让他欣赏吴方琪,并寄予厚望的原因是因为吴方琪两次回京都没有向他屈膝逢迎,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后台背景的人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明知道有这一种显贵的后台背景却处理的那么从容不迫,让他另眼相看了。

他对吴方琪寄予厚望也是这样慢慢形成的,让吴方琪到辽东担任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辽东都司是为吴方琪担任户部左侍郎的铺垫,这期间,他也不少关注辽东半岛的情况,处处都放开了门户。

在他快退下来的时候就让皇帝把吴方琪调任京官,担任户部左侍郎,一切都是他预先设计好的,也是先帝对正统皇帝交待过的。

吴存义走到了后院,看到了他,就向他跪了下来,德贤也早就准备好了,高高的一个坐垫一下子就塞到了吴存义的膝下,扶住了他的身体。

太爷爷对吴存义说“都这个年纪了,还这么多的礼数,免了,免了,德贤把你吴老爷扶起来。存义,你一路来也辛苦了,到这里来坐,这茶刚刚切好,我们喝茶聊天。”太爷爷虚抬了一下身体,招招手,让东升的儿子吴存义坐到自己的身边来,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吴存义不由地坐到了他的身边,好似父亲的化身,可敬可畏。

太爷爷说起了当年在靖难之役中一些吴存义不知道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近六十年了,吴存义当时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当年发生的事情母亲又未能向自己详细说过,恐怕有些事情就连母亲自己也不知道,听太爷爷说起当年靖难之役中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突然从信安赶到山东,又从山东转到了北京通县,父亲的师兄郭小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常遇春是怎么样告诉父亲不要随军的原因,燕王朱棣是在什么情况下坐到皇帝的位子上的,永乐皇帝又是怎么样对待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牺牲的烈士。说得吴存义两眼止不住眼泪俱下,以前很多的不解之缘,顿时茅塞顿开。

因为吴存义才刚刚到,太爷爷也没有多说了,让吴存义先好好休息几天,让德贤带他到居庸关外去给吴东升扫墓。吴存义在来的时候,带来了一株百年老山参,给太爷爷,作为晚辈给长辈请安祝福了。

在太爷爷和吴老爷说话的时候,德贤跑到了吴方琪署理朝政的地方,让管事的人传话,告诉一下吴方琪,吴老爷已经到北京了,在家里等他回去。

因为吴方琪在忙的时候经常睡在户部,德贤提心又有什么事情耽搁住了,让管事的传话让他即使再晚也回家一趟,不要让吴老爷等久了。

吴方琪得到了从门口传的话,知道父亲已经到了家里,幸好手头上的事情也不是很急,就早早地回来了。到了家里见妻子王丽华已经做好了饭,见过父母,很是高兴,让父母先吃饭,自己到后院中给太爷爷请安。自吴方琪从辽东回到北京住在了这个院子里,吴方琪每天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太爷爷请安,天长日久如一日。太爷爷让他快去陪父母说话,先不要管自己。

吴方琪回到了中院,坐在父亲的身边,见父亲看着自己,十三年没有看见了,眼神中的目光注视着自己,还有母亲和年贞姐姐,一下子控制不了自己,向父亲诉说起自己在外面处事的艰难和对父母家里的思念。

吴存义想不到儿子这十三年是这样过来的,以为在朝中做官应该是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荣华富贵,锦衣绸缎,前呼后拥的日子,从云南承布政使司到治河总督,又从山西调到辽东都司,直到回京担任户部左侍郎,那是步步高升,在大明的官员当中也很少有这样升得快的,想不到曾经在山西吃糠咽菜,风吹日晒,衣不遮体,屋不避雨的日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