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家事业 > 第122章 浓浓师生情

第122章 浓浓师生情

作者:静易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且说孟令光在艾华父亲的庆寿仪式上,说:

“是申校长您把我从水塘里,不顾危险救了上来,这恩情使我、我终、终身难忘!”

说到这里,孟令光动了感情,停顿了下来,说不下去了。www.pantays.com

“令光,你坐下。”只见陈小九站了起来道:“我来说吧。”

“申校长,马老师,有句话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没有当年您们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我们山里的孩子最需要老师的时候,您们扎根在那里,用心血浇灌我们。

您们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身上留有您们的体温,性格上烙有您们的印记,思想里有您们的智慧。

您们对乡村学生娃真挚无私的爱,永远深藏在我们心中,充实着我们的人生。您们就像一盏盏灯,照耀了我们的前程。”

她拿起杯子呷了一口茶,接着说:

“记得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契珂夫有句名言,‘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伟大’。

您们把青春奉献给了贫穷的山乡,把希望留给了孩子,这就是您们那一代教师的伟大之处。”

父亲虽然耳朵有些背,但因他们的声音大,能够听得见。

待小九说罢,父亲忍不住了,说:

“令光,小九,英兰,还有张成明,人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我们老俩口福份不浅,已经都是九十岁人了,并且仍很健康。

听了你们一席话,我万分激动,没想到,你们今天能来这里,把你们幼年时的老师放在心上。

这让我的生日增添了极大的光彩。

你们说感谢我们,说实话,哪个扎根山乡的老师们不是这样的呢?

国家需要老师,农村需要老师,当时坚持在大山里教学,我觉得是值得的,那里走出了你们这些优秀学生,我深为自豪。”

停了停,父亲问:“不知道荡谷大山那里的农民,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小九,英兰,你父亲三勇他们都还好吗?”

小九兴奋地说:

“申校长,他们身体都很好,日子很不错呢。

那里修了公路,通了汽车,牵了电线,家家用上了电灯。

当年马老师您们走的弯曲山路,早不走了,重修的路,也直了,也宽了,大变样!”

母亲忽然想起来,说:“哎呀!小九,英兰,要不是你们父亲三勇在夜里路上赶走了狼,我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说起来,还要感谢那些大山里的乡亲们哪!”

他们正说着,这边,艾华的侄女艾春蕊在《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代表全体孙子辈致辞。

然后点燃生日烛光,所有人齐唱《生日快乐》,父母同时切开生日蛋糕。

接着,春蕊将她的那架古筝调试好,弹起了《渔舟唱晚》曲,众人皆鼓掌。

至此,祝寿仪式准备结束,但不知是谁将《今天是个好日子》曲子放响了。

父母亲一听乐曲,不禁兴致大起。他俩不约而同来到屋中间,拉起手跳起了交谊舞。

看到两位高寿老夫妇跳起舞来,春蕊又弹奏起《女儿情》来: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常相随。

见此情形,没人召唤,包括孟令光他们,一齐走向前来,集体共舞。

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一幕。

直到跳得累了,大家才搀扶着艾华父母,一齐来到预订的酒店聚餐。

餐桌上,父亲这才奇怪地问大学教授张成明,说:

“小张,你怎么今天也来了,咋知道的?”

张成明说:“老校长,艾华早将你们家今年准备给您老庆大寿的事告诉了我了。

我还给您写了一个条幅呢。”

说着,他站了起来,将一幅已裱好的条幅从背包里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只见上面的字是:

“三千美景添筹算,

九十风光乐有余。”

众人见了,齐拍手叫好。

看到艾华跟孟进祥说着话,父亲问:“这个年轻人是谁呀?”

欲知详情,且看下章。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