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家事业 > 第31章 “这俩孩子的学杂费,我替缴了吧!”

第31章 “这俩孩子的学杂费,我替缴了吧!”

作者:静易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这次省教育厅的领导到贤城来,不是检查工作,而是一次工作调研,重点放在偏远农村学校上。www.junyiwenxue.com

带队的是孟令光,他只让厅里一位基础教育处的工作人员跟随。

到了贤城,地区教委的的干部们十分重视,准备接待、汇报和听取指示,再陪同到油子寨松树沟中学。

可孟令光说:“这些汇报什么的,就不必要了,我只是做一次工作调研,去荡谷大山吧。”

教委的干部一愣,不是说到油子寨大队的松树沟那边的中学吗?他们早做了准备,但没说出来。

原先,孟厅长是准备到松树沟中学去的,顺便看望一下老家的乡亲们。

后来一想,自己从那里出来没几年,那时妻子也在学校任教,对学校的情况多少了解些。

加上本乡本土的,开展调研,有诸多不便。弄不好,还会被人误解为显摆。

于是,他临时变更了计划。

贤城地区教委的主要领导要陪同前往,孟令光说:

“不用不用,忙你自己的事吧。”

最后,教委只好派一名工作人员随从。

孟令光带着两个人,来到自己当年上学的清水塘学校。

那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全部换了人,没一个认识的。就连周围农民,都很陌生。

老校长很紧张,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孟令光请校长把教师们召集起来,说一起开个座谈会。

看着校长和老师们一个个神情严肃,孟令光笑着说说:

“咱们是同行嘛。人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同行见面话就多嘛。哈哈!都坐下,坐下。”

气氛这才缓和一些。

“我们这次来,不是检查工作的,是想了解一下咱们农村的教育工作情况,主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没老师发言,校长也呆呆地坐在那里。

“咱们随便聊,说到哪是哪。不要怕说错,我也是犯过错误的。改了,自己思想认识就会提升一步嘛。”

许久,没老师发言。

孟令光笑着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吧,我小时候,曾经在这片大山里上过学。

具体来说,我就是你们这个学校的学生。怎么样,都不是外人吧?”

这时,一个年轻女教师站了起来,道:

“省领导,我说说吧。我头一次见这么大的官,也头一次跟大领导作汇报。

你们不辞辛苦,能来到山里,的确不容易啊。我说的不对之处,请领导批评原谅。”

孟令光的右手往桌面方向按了两下,仍然笑容满面道:

“坐下说,坐下说,不是汇报,是座谈,聊聊天。”

“好吧,孟厅长,我叫张秀梅,是小学三年级班主任。

我们这里经济落后,你也知道。但一落后,教师就难当了。

不说别的,就拿收缴学杂费来说吧。

那一次,不是缴不上学费的家长不好意思,而是我不好意思了。”

她停下来,望一眼孟令光,继续道:

“我说了,您孟厅长別见笑,我那一次眼泪快出来了,真想大哭一场。”

说着,这位张秀梅老师眼圈红了。

孟令光边听,边做着记录,见张老师这样,心想,什么事让她如此激动?

校长见张老师说不下去了,这才接过话头,说:

“孟厅长,是这样,张老师汇报的是学校收费问题。

我们这里,每学期,每个学生要缴的学费标准是,初中生,每人2元。小学高年级,每人15元,小学低年级每人1元。

可她这个班总有一两个迟迟缴不上学费来的学生。”

张秀梅平息了情绪,接着说:

“守着吴校长我不该直说的,您要求,各年级的学费由班主任收缴,再上交给校总务。收不上来的,由班主任自己掏腰包。

所以,我要负责将班上28名学生的学费全部收上来。

但有个别学生的学费就是一直缴不上。

我问学生刘光荣,你为啥还不缴学费呢?

光荣同学说:‘张老师,我每天都回家向爸妈要,他们说没钱。后来我就哭,他们说,你先去上吧,跟老师求求情,过一阵子补上。’

可一个月过去了,她还是没缴。

我跟吴校长诉苦,校长说,收不上来钱,你自己垫上吧。但两个学生没缴,我一个民办教师,也没钱啊。

没办法,我只好直接去这位学生家。可去了几次,仍无功而返。

后来,我到一个叫沈忠霞的学生家,进门一看,四个大小不一的女孩子,齐齐望着我。

可是,从里屋也传来孩子的说话声。我问家长:“你有几个孩子?”

沈忠霞的母亲说:

‘多呀,到底几个,我也不清楚,你进去看看。’

屋里暗得几乎什么也看不到。

待眼睛适应了,才看清一张大床上,四个孩子躺在被窝里,一个挨一个,像排红薯母似的。

我问:‘他们为啥不起床呢?’

母亲说:“那几个女娃子没裤子穿,等这几个玩一会儿,上床去,她们几个再起来。”

见此情况,孟厅长,你说说,我还能提收学杂费的事么?

但沈忠霞的母亲知道我是去干什么的,说:

‘张老师,我家真的没钱。要不,我那丫头就不去上学了’!

此情此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扭过脸去,忍不住泪流满面!”

孟厅长听到这里,沉思起来。

跟随孟令光来的两位年轻干部,听了张老师讲的事,心想:

“偏僻山区重男轻女思想太严重了,若她家下一次又生个女孩子,还会再生吗?”

这时,那个张老师又说话了:

“孟厅长,您们这次来,我大着胆子提个要求,厅里能给真正困难的学生定一个减免政策么?

孟令光一直在静静地听,心里酸酸的。见张老师说出她这建议,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说:

“你介绍的情况,我已记下了。至于减免政策,以及其它地方学校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小学义务教育问题,因涉及面广,不是我一句话能解决的。

不过,我要谢谢你呢,张老师,没把我当外人看。”

吴校长这时也不局促了,介绍道:

“刚才张老师汇报的沈忠霞同学情况,我后来了解到,她家目前一共九个孩子,而且都是女孩,怎么能不困难?

生产大队的干部也向上级反映过,民政上也救济些,但只够吃饭,买油盐。

对于这种个别十分特殊的情况,我们建议,咱们教育上最好能想办法帮一把。”

孟令光带着问题出了学校办公室的门,从衣兜里掏出六元钱,把张秀梅老师叫到一边,说:

“这俩学生两个学期的学杂费,我替缴了吧。”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