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家事业 > 第2章 半个“教师之家”

第2章 半个“教师之家”

作者:静易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艾华他们回忆起当年写关于农村分配制度调研文章的事,看到小荷在跟前,“琼花”不想聊这事了,对他俩说:

“今天你们别走,我去铁路公寓的乘务员食堂里,去打点饭菜,咱们一起吃个工餐”。www.nmghmwl.com

艾华还在想那个帮“琼花”小舅,了解生产小队分配的事,见“琼花”不想让小荷知道这个事,也就不再问。

他心想,她舅舅在那个情况下,还能安心研究农村分配制度,真不容易。

艾华不知道的是,当时正处于全面整顿时期,各个行业都在思考如何恢复秩序、加快发展的问题。

省农业问题研究所在学大寨的形势下,想把大寨经验与各地农村具体情况相结合。

于是,就选定了《当前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下荡谷山地区的分配制度解析》的调研课题,并把课题项目交给了她舅舅。

结果,调研还没交上去,形势发生了变化,全国开展了活动。她舅舅也就没把研究成果拿出来。

直到形势再次变化,她舅舅何光亚担任了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后,舅舅想起了那篇文章初稿,是外甥女写的,他们研究室里如果有这个才女,也是难得,就想把她调到所里去。

听舅舅这样一说,“琼花”笑了,只好说了实话,把艾华如何帮助她撰写调研材料的事告诉了舅舅。

她舅舅大为惊叹,你那个知青小组中,还有这样的人才,难得呀!

他问外甥女“琼花”:

“那个艾华如今在哪里?”

“琼花”说:“离开松树沟后,我们就没再联系。当时招工走的时候,听说好像是在哪个城的一个机械厂工作。”

听了这话,她舅舅也不再追问了。

艾华见“琼花”的个人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突然想起,相邻大队知青点的汪大春,当年当兵走了,后来复员,安排到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工作。

不如哪天问问大春,看他的婚姻问题解决了么。

结果他一去信,大春说谈了几个都没成。

艾华就跟大春说:

“当年松树沟生产小队的“八朵花”之一,插队知青“琼花花”,还没对象,你若有意的话,我可以从中牵个线。”

汪大春知道这个知青“琼花”,印象还不错,觉得挺合适,便回信说:

“可以考虑。”

得到回音,小荷和艾华就跑去跟“琼花”说了。

“琼花”原先也知道徐庙生产小队插队知青汪大春。

因他曾多次到知青点找艾华玩过,长相可以,说话斯文。

听说如今他在铁路学校当老师,心里想,人的变化就是大,在部队大熔炉里,他的文化水平提高了?

加上她们又在一个行业工作,就满口答应,说:

“可以跟这个老师见面谈。”

结果,艾华和小荷促成了他们的这份婚姻。

婚后,汪大春老师很快把“琼花”调回到贤城,在一起生活了。

后来的生活,也令他俩很满意,都表示对艾华和小荷的感谢之情。

琼枝觉得很有意思,对艾华说:

“你还记得吗?当初插队时,“大事队长”介绍你是老师的孩子,我说还有一个也是教师子女。

真没想到,我今生会与老师有缘,成了半个教师之家了!”

艾华说:“以后你们的孩子上学方便了,家里就有人教,他们也成了老师的孩子了啊!”

说得琼枝大笑起来。

艾华又想起来一件事,说:

“当年,因我透露出你晚上与杨红兵到村外,被‘快嘴’吴其玲发现的事,硬要我给你精神补偿。

如今,我大大地补偿给你了,对不对呀?”

“琼花”说:“你不说,我想不起来,是有那么一回事。

真是天不转地转,地不转人转呐。

你的补偿让我改变了一生命运,感激不尽。

这样好了,哪天到贤城来,我和大春请你俩的客吧。”

接着,艾华他们又问起杨红兵,“琼花”说:

“他与在松树沟插队的那个脸上有一层雀斑的女孩徐桂荣成了家。”

小荷问:“徐桂荣在哪工作?”

“琼花”说:“徐桂荣也可怜,她在松树沟一直没被招回城。

在有了知青全盘端政策之后,她安置进了贤城市一个街道上办的竹器编制厂。”

小荷问:“她没找当年的做饭对子周红霞帮忙换个好工作吗?”

“琼花”说:“别提那个周组长了,她早把我们给忘了,就连‘大事队长’求她,给三小子安排个工作,她都没答应。

她还唱高调说,不能坏了风气。

‘大事队长’热脸对个冷屁股,红霞要招待他吃饭,他气呼呼地走了。

你说,徐桂荣这个当年的做饭对子,找她办事,能行吗?”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