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后来,他长大了,父亲把自己的梦,说给二儿子听,志远笑他:“昔日有梦见黄粱米饭的,您那时,却梦见了木梁青竹、茅草新居。www.591taobaonet.com”
父亲告诉他,当年,咱家根本没钱购买建房材料。
是的,他们夫妻俩,一年到头即使不误一天的劳动,到秋后不仅没从生产队里分到一分钱,还因二男四女六个孩子一个个出生,要向生产队缴人头粮款,“倒找钱”。
同时,他们家喂猪,年年发猪瘟;养鸡发鸡瘟。偶尔剩余两只鸡,下的蛋还不够换个吃盐钱。
在广大农民生活日趋好转的时候,他因劳动力少,挣工分自然也少,却需要养好几个孩子长大和供上学,负担实在太重了。
“他是全队最勤劳的,又是最贫困的。”村里的人都这样说。
虽然身材高大,但他有气管炎。到外头去拉架子车、扛麻包、搞装卸挣钱,他干不了。
做买卖、搞生意,他广土这个生产的小队长又不允许。
他只能每天在大集体的田地里干活,在自留地里种些菜。
他起得比鸡早,提着筐,东山西村的捡拾牛粪猪屎攒肥料。
他讲一口麻山土话,社员们称为“蛮子”音,有人觉得好听又特殊,便免不了学上一两句。
他看见妻子的外甥朱方林来家,便微笑道:“来了哦,国华。
“国华”是朱方林的小名。
那“华”字本为第二声,但他那麻山腔则发成了第三声,拐个弯儿。
然后他说:“我喊你姨回来做午饭。”
这个“饭”字也发成了第三声。周围的人听了笑他。
遇到春节他家宰杀了小猪时(因易发猪瘟,猪养不大),妻子的外甥去了,他总是夹起了肉放在外甥碗里,并不住地用麻县口音劝:
“国华,咽菜”。那“菜”字也是第三声,拐个弯儿的。
时间一长,村里的年轻人人称他为“老三声”。
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孟爱英突然得病,去世了。
从此,他独自带着几个孩子,既当爹又当妈的过日子。
忽一日,朱方林听说“老三声”姨夫柳厚生盖起了新房了,地址是位于舅舅家隔个山头的一个山坳里。
真的?方林惊喜地从大老远赶去看了,新居果然呈现在眼前:
三间正屋,还有一小间拐角偏屋作厨房,且拉起了一圈子泥巴搭起的院墙,还垒一个院门楼。
方林替他高兴,一个劲儿祝贺,这可是姨夫几十年的梦想啊。
方林看到了,此时“老三声”姨夫柳厚生脸上,现出了难得的灿烂笑容,深深的鱼尾纹紧挨在一起。
“老三声”姨夫告诉方林,尽管盖房子借了一点债,但总算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了。
但是,这房子盖好后,并没有给“老三声”柳厚生带来好运。
原来柳厚生想省些饭食和酒钱(农村人相互帮工不付钱,只管人吃饭),集体活儿干罢,就立即拖着疲倦的身子,独自一人和泥插墙,一人苫茅草个子盖房。
除了上梁架檩,凡一个人能干的,他决不请人帮,几乎想承揽盖房全部活儿。这样干干停停,时间竟长达两年半之久。
自打用毕生力气创出的杰作——茅草屋出现在徊河北岸、天沟山之南后,他那越来越瘦俏的脸上,一下子不见了往先拼劲儿,没有了精神头。
即使是这样,老父亲柳厚生还天天在队里上工干活,让几个儿女继续上学,至少也要上到初中毕业。
后来大儿子柳志杰参军走了,这位有文化又能吃苦的志远他大哥,很快提了干,嫂子也随了军。
尽管家里仍缺少劳力挣工分,缺油少盐衣裳破,厚生老汉还是供小儿子志远去读高中。
这样的男人有资格做父亲。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