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虽然计算机所测算出可能会形成的蛋白质合成组合有多达十五种,但只有一种蛋白质构成方案可以解释该未知器官内与大脑内侧颞叶的神经细胞高度的未知神经细胞。这种未知神经细胞在意识还原状态下会紧密连接,细胞膜的流动性受到限制,激活的阀值相对较高。但在意识互换状态下,这些细胞却呈现通讯连接,胞间有连丝,已经处于激活状态。当时胡科长就推断出,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激活的逻辑记忆器官。
如果真如胡科长所言,在两人意识互换的案例中,随同意识一起发生转移的逻辑记忆,通过特殊脑电波的作用,分别被复制到这个器官中,激活了这个特殊的记忆器官,让这些神经元细胞的连接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了逻辑记忆的互换。那在本案例中,该器官也完全有可能被某些物质所激活,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机制,把已经被嵌进去基因中的陈鑫的记忆,复制到这个器官中,成为李世兴记忆的一部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李世兴在胎儿时期就已经有陈鑫的记忆这个现象。
但这毕竟是推测,下一步他们的研究重点就放在对这个器官的深入研究上,以及通过实验的手段去发现和证明这一系列的生理机制的作用。天一记得,当时他在查看胡科长的手册时,附有大量中国特异功能研究所出具的关于意识互换的两人的大脑器官结构报告。该所当时用了一种被他们称之为“切片成像”的大脑成像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一种特制的扫描设备,把两人的大脑分成十九多万个29nm的冠状位薄切片。
该所通过对这些切片染色以区分出不同的组织后,采用自动化电子显微镜来拍摄每个切片的照片,然后用计算机给各个结构指定不同的颜色,组合这些图像生成了3D图片。他们还利用独立开发的叫做VAST的程序,分配不同的颜色标记,并区分了各个研究对象,例如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细胞等,从而建出了三千一百万个突触的注释目录。手册上特别注明,这些图片是纳米级分辨率的图像。其中也包含了该未知器官的纳米级分辨率的3D图像。
既然现在无法对李世兴的脑部进行研究,那如果能调取到这些资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胡科长曾经对这些资料有过深入的研究,那这些资料存放在本所的数据库中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而他们三人都具备调取已故研究员研究资料的权限,如果这些资料确实存在,那找到它应该问题不大。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他们在胡科长的一份叫做“类松果体特异器官”的目录中,找到了这份资料。在3D图片中,整个器官色泽较灰暗,是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在其中的某些区域色泽较白亮,正是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图片中也清晰地显示出神经元的形状,从外形上看这是肽能神经元,这类神经元所释放的物质总称为神经肽,这是一种神经调质,这种调质是长期增益效应的关键物质,而长期增益效应被普遍视为构成学习与记忆基础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由此可以基本断定,这是一个记忆器官,在意识互换案例中,以特种脑电波为传播途径,扮演着记忆互换的功能的载体。而在本案例中,极有可能是带有陈鑫记忆的未知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后直接形成的,是李世兴的第19号染色体上比正常人多了12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4个假基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果这个猜测能够被证实,那就是基因科学的跨越式突破,跨度可能达到三四百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应该在几百年后才会被提上研究日程的课题。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