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游戏侵入现实 > 960-980

960-980

作者:清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961章 江山如此多娇

七月流火。www.wenyizhihun.com周帝国西陲,河中。

酷暑正渐渐的从这片曾孕育出辉煌文明的土地上退去。纵横千里的大地,正逐渐的迎来初秋。同时,自三月份以来燃烧的战火,亦徐徐的熄灭。

三月初,波斯帝国十万大军发兵河中,为报报木鹿被夷为平地,呼罗珊五万大军战败之辱。亦是,波斯萨菲王朝皇帝阿巴斯对贾环派使者到巴格达“训斥”他的回应!

主不可怒而兴师。作为执掌波斯帝国多年的皇帝,阿巴斯大帝得知在西域主事的贾环、齐驰返回东方帝国的京师后,精心准备将近半年,悍然出兵。

一路从呼罗珊四镇泥沙布尔,越木鹿,兵锋直过阿姆河。一路从土库曼地区,越过卡拉库姆沙漠,攻入阿姆河下游的咸海三角洲。连战连捷。连克重镇布拉哈、希瓦城。

但,贾环稳定朝局后,拥立新帝登基。于三月二十五日,任命西域守备司主薄曾季高为左佥都御史、总督河中事,节制诸将,全权负责对波斯战事。

这封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发往碎叶。十日即到。曾季高接管军事指挥权后,调动军队,在河中各地与波斯军队交战月余,并未取得胜利,遂率三万周军主力撤离坚守多日的河中重镇撒马尔罕。

这几乎可以认定是周王朝的失败:丧失对河中地区的控制。果不其然,随后铁门关、塔什干、恒罗斯等城失守。粟特人、乌兹别克人倒戈。

但是,周军的补给线由此得以缩短数千里。曾季高退至俱战提时,碎叶、疏勒、吐火罗支援的兵力,军事物资早就汇聚此处。西域左布政使汪璘、吐火罗总督庞泽鼎力支持。

六月初,得到物资、兵力补充的曾季高,总计兵力六万人,在俱战提,与追击而来的波斯主力五万人决战,一战而胜,并击溃其十万仆从军,俘获无数。

曾季高令麾下诸将,分掠河中诸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战小战连绵,连破波斯军,遂光复恒罗斯,塔什干等地。

其军事指导思想为:结硬寨,打呆仗!充分发挥周军的火力优势。又有:缓进急攻!行军避免被偷袭、包抄;战斗则尽可能的杀伤波斯人的有生力量。

七月初,曾季高率周军主力五万人,抵达撒马尔罕城外。

“呜呜——”苍茫的号角回荡在这座千年名城的城外。驻守撒马尔罕的波斯军队早就撤离。这座河中的中心城市,就如同不着片缕的美女。城门大开。

漫漫的红潮,出现在天际边。如同绚烂的烈火!一队队的周军将士,以行军的队列,出现在这黄沙古道、烽火边城的画卷中。军容鼎盛、雄壮!

大军徐徐的停下来。信使往来于阵前。曾季高一身绯袍,骑着白马,在军中前列。众将簇拥着。

总兵乐白心中感慨难言!跟着周军撤退,至碎叶的康国国王等人,是无法再回来的。烽火连天。今日又重新打回来。但这并不是此战的结束。

少顷,城中投降之事沟通完毕。曾季高勒着马缰,骏马嘶鸣,马鞭前指,意气风发的下令,“进城!”

西域前后三位统帅风格不同。齐总督不会出现在战阵前。他自认是治政之臣。贾环素来是书生装束,他信奉的是主席那套。不挎一枪,打遍天下。

曾季高则是一身绯色官袍,注重官威。他的性格是如此:精熟方舆,晓畅兵略,恃才傲物,矜功自伐。

在曾季高的命令下,周军徐徐向前,气势逼人!这是无敌的雄狮。

此刻,统帅着大军的曾季高心中正在思考着贾环的信。俱战提之战击溃波斯主力,大胜的奖赏朝廷很快就下发。同时,跟着圣旨来的,还有两封书信。一封是齐相的,一封是贾环的。

国朝的军事指挥权,在贾环手中。

贾环在信中明确的要求,要狠狠的教训波斯人:将河中、呼罗珊地区支持波斯作战的贵族,全部处死。占其地,得其民,纳其财。将呼罗珊四镇全部纳入国朝的版图中,并伺机攻打波斯的重镇库法。

这是他在未来十年的任务。

……

……

八月,在西域连续的传来好消息后,岭南也传来好消息。张四水率军攻进广州。斩杀楚王。历时近半年,永兴朝的地方叛乱,就此平定。广州十三行商加入大周中央银行,发行纸币。

地方、边境都安宁下来,朝政开始徐徐的走向正轨。东阁大学士齐驰以独相宰执天下,开始实施改革,革除雍治朝的弊端,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八月中秋刚过,京城里似乎还飘着桂花的香气。无忧堂的梧桐树,叶子渐黄。

午后时分,贾环在前院书房里招待来访的同年好友刑科都给事中范锡爵。书房中,陈设精美、雅致。墙壁上挂着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两人坐在画下的桌椅处闲谈。茶香袅袅。

范锡爵三十四岁,其貌不扬。脸颊消瘦,下颚突出,显得嘴有些尖。穿着便服,今日朝廷休沐。喝着茶,道:“子玉,唐元徵的性子和翁兆震类似啊。你打算何时召翁兄回朝?”

贾环的同年,南直隶华亭唐道宾,字元徵。为人仗义执言。对贾环弑君强烈不满。正在国子监中的学习班学习。学习班由小人周慎行执掌。当真是令官员们“谈虎变色”。

学习班从来不进行体罚。但,不允许迟到、早退、辞官,天天上课,写思想汇报。种种规矩极多。触犯规矩的处罚是增加在学习班的时间。令人苦不堪言。

范锡爵特意来为唐道宾说情。其学习班的年限,已经一年的学习时间,罚到十年。他特意绕个弯,问贾环要不要召回清流的代表人物:翁状元。

坐在椅子中,贾环笑一笑,摇摇头,道:“元驭兄,我召翁状元回来骂我啊?”正人君子,装点门面这种事,他真没想过。他要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跳出五千年的王朝兴衰循环。

范锡爵沉默下来。贾环这是拒绝了。他和贾环是多年的交情啊!权力果然会改变一个人。

贾环看一看范锡爵,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再道:“元驭兄来关说,我不能不近人情。唐兄当年也曾为我直言。我回头和周玉绳打个招呼。外放江南的府县如何?”

范锡爵顿时大喜,起身拱手一礼,道:“谢子玉。”心中感到惭愧:贾环还是当年的那个会元!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贾环就笑,“别忙着谢我。还要请元驭兄带个话。唐兄在学习班里说了很多过头话。结束学习之前,走个形式,在学习班的机关报上发篇文章。不能老拆我的台嘛!”

范锡爵点头,道:“理当如此。”

……

……

谈妥唐道宾的事,贾环和范锡爵随意的闲聊着。谈的很愉快。范锡爵为都给事中,拥有廷议资格。到他这个位置,再和贾环谈的比较愉快,那很多事,就不言自明。

稍后,钱槐来报,卫阳来了。贾环便送别范锡爵,到前院一处小厅中见卫阳。

卫阳时年二十五岁,官任礼部主事。他正在幽静的小厅中喝茶。一身白衫,身姿修长,俊美异常。还是一如当年那个唇红齿白的少年神童。他娶的是刘大学士的孙女。

见贾环进来,卫阳笑着站起来,拱手道:“子玉……”几个月前,闻道书院落成典礼,他亦到场帮忙。碍于他爷爷的关系,他无法明面表态支持贾环。但书院的事情,他责无旁贷。

贾环笑着做个手势,示意卫阳落座,走到厅中的主位,坐下来,道:“卫相还好吧?”在来往十三次“乞骸骨”后,朝廷同意卫大学士已经致仕。卫弘准备南返华亭老家居住。

卫阳微笑道:“还行。”

闲话两句后,卫阳道:“子玉,如今辽东、岭南叛乱平定,西陲边境也安宁下来。有些事情得做一做啊!弑君的名声终究不好听。”

现在的舆论引导,仅仅在限于:爆一下雍治皇帝的黑料。遗诏,简直是齐驰和群臣们发泄对雍治皇帝末年乱搞的不满。和徐阶给嘉靖皇帝写的遗诏差不多。

但,这对于贾环而言,还不够。要把乱臣贼子的名声给洗掉才行。现在洗的太厉害,自是适得其反,但日后呢?宋太宗连“烛影斧声”都洗得白!可以慢慢来,但事情要开始做。

贾环想一想,道:“元皓,你有心了。”以他现在的政治地位,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只有当日在书院里和他一起救灾的同学会和他说。有些事,他心里有数。戈培尔说过一句话:谎言重复了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卫阳笑一笑。和贾环聊起不久前纪澄和史湘云的婚礼。心中微微有些惆怅。那是哪一年的事啊?

……

……

永兴元年,冬。天阴着,看着将要下雪。

午后时分,贾环在府中的正院厢房中,和妻子宝钗、黛玉说笑。奶妈们刚抱着几个不满周岁的哥儿、姐儿们出去。薇薇、诗诗、韵儿、玉华都在。各自的大丫鬟们俱在。

一屋子的美人,珠翠摇动,花开正好,如若阳春。

炭盆里烧着上好的红木无烟炭,上放着一把精美的铜壶。铜壶中煮红茶。茶香四溢。晴雯、香菱、如意、莺儿四人时不时的添水、倒茶,拨弄着火炭。

“夫君,这下午茶,又是何种来由?”宝钗抿一口茶,目光落在贾环身上,轻笑着问道。

产后四个月的宝姐姐,更添风姿,珠圆玉润,肌肤如雪。时年二十五岁,穿着湖绿镶边的棉袄,头戴纯金嵌红宝石打造的飞凤钗略显丰腴,风情无端。

几双美眸都看过来,贾环正惬意倚在软榻上给黛玉看手相。林妹妹轻嗔薄怒,妙语如珠。她产后身体有些虚弱,穿着厚厚的刺绣暗色棉袄。于明媚的风姿外,平添一股贵气。

至于,贾环到底是真的看手相,还是别的,这自然另说。听宝姐姐问,他笑着给妻妾们说起英国下午茶的典故。

正聊着,鸳鸯挑起门帘,略一弯腰,白皙的鹅蛋脸蕴藏着幸福的笑意,道:“三爷,奶奶,宝二爷要出家,正在栊翠庵里。太太派玉钏儿来请三爷和奶奶过去劝一劝。”

贾环微微蹙眉,和宝钗对视一眼。

……

……

从贾环无忧堂的正房里出来,往东走,便是黛玉的院子。这里和大观园相通。

贾环、宝钗、黛玉都准备去看看。众人纷纷起身,丫鬟们帮着添衣物,穿斗篷。

林千薇对这种琐事没兴趣。林芝韵则是不怎么上心。那年宝二爷不闹一闹?听说去年林姐姐被太医诊断出怀孕时,宝二爷在怡红院里大哭一场。

苏诗诗、石玉华则是留在家里照看几个孩子。石玉华帮贾环系着斗篷,梦幻般的剪水双瞳落在贾环脸上,调侃道:“相公,想好要怎么处理了吗?”

淡淡的香气传来,看着纯净妩媚的大美人,贾环很自然的扶着她的细腰,低头吻着玉华香软、光滑的脸蛋,笑着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一屋子的美人,丫鬟们都笑起来。

……

……

贾环、宝钗、黛玉三人带着丫鬟们,一路进大观园,顺着人工河,到栊翠庵。寒风凛冽,吹拂着大观园里的树林。

栊翠庵中,王夫人、宝琴、李纨、王熙凤、薛姨妈带着丫鬟们,不断的正劝说跪在庵堂中,双手合十的贾宝玉。满满的一屋子人。王夫人给彩云扶着,泣不成声。

贾环三人进来,和众人寒暄几句。宝玉回头,看到出落的更加美丽的林黛玉,想着她嫁人、为人母,眼泪就流下来,温声道:“林妹妹,你来看我了?”

黛玉一阵无奈。这份情意,她如何不知道。但她不会接受。螓首轻点,细声劝道:“宝二哥,你这是何苦呢?你要为琴妹妹想一想。”她和宝琴的关系极好。

“林姐姐……”薛宝琴正在宝钗怀里失声痛哭,闻言再哭。她上个月才查出有身孕。宝玉就要出家。

这情形,看得贾环摇摇头。大脸宝就是这尿性。带着晴雯、如意到旁边的偏房里稍坐。妙玉正在这里等候着,正殿里人太多。她在欣赏着窗外含苞待放的红梅。

“见过三爷!”十几个小尼姑们,纷纷小声向贾环问好声。贾环现在是何等的地位:帝师。

“贾三爷……你是来劝宝二爷的吗?”妙玉转过身来,双手合十,微微鞠躬行礼。她一身白色道袍,长发如云,身段修长婀娜。时年二十七岁。明眸,粉唇,雪肤,细腰,长腿,灿若春华。不愧是十二金钗。

她这里都是女子,如何能接受宝玉在这里修行?妙玉性情高傲,但和贾环的两个妻子:宝钗、黛玉私交不错。

贾环摆摆手,表明态度:“法师收不收徒,随自己的心意即可。”他对大脸宝的想法,一清二楚。给二房留后之后,就遁入空门。大脸宝做一个富贵闲人,还是出家,他并不想干涉。就像他刚才给玉华说的:随他去吧。

妙玉微微错愕,吩咐小尼姑上好茶。等茶上来,亲手将茶端到贾环旁的桌子上,道:“请!”这个举动中,微微透着尊敬。并非因宝钗,黛玉的缘故。

小尼姑们只道贾环是帝师。以她的见识,自是知道,这是未带帝冠的皇者。十年前,她师父去世,留下遗言:不宜回乡,在此静候,自有结果。

而结果,早出来。当日,贾环受人委托,带话给她:可以回乡。她还未返回蟠龙寺。

晴雯和如意两个对视一眼,心里藏着笑。妙玉有多么傲,她们可是知道的。

贾环点一点头,“谢谢!”

忽而,倒想起妙玉的判词来: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她的命运,应该是也被改写了。

……

……

永兴元年,十一月初七。冬至。大雪纷飞。

西苑,太液池东面的朝霞居处,修筑了一座高达六楼的木石建筑。这是工部郎中乔如松在集合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一年半,研制出的水泥的功效。

今日冬至大朝结束后,永兴天子宁淅,邀请老师贾环在此饮酒、赏雪。越国公宁澄做陪。

大雪无声,覆盖着京城,一片琉璃世界。六楼的正厅中,温暖如春。美酒佳肴,陈列在小桌上。贾环、宁淅、宁澄三人在窗前,俯瞰京城、天下。

宁澄兴致勃勃的道:“登高望远。皇上,你这里赏景,可为京中第一。如此美景,贾先生可有佳作?”要搁在以前,他未必敢这么问贾环。但是,他姐和贾环都有一个儿子了。他自是要放肆得多。这是他姐夫。

宁淅一身黑色的龙袍。做皇帝快两年,他身上的气质慢慢练出来,偏向稳重。微笑着道:“澄哥儿,水泥最大的作用是军事用途啊。”又略感伤的道:“先生,你真的要走?我……”

贾环一身水蓝色的棉袄,负手而立,扭头,温和地笑道:“子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况且,我还要在东庄镇住几年。”又笑道:“眼下确实有一首词比较应景。赠给子文吧!”

轻声吟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八卷 谁主沉浮

第962章 永兴八年

雍治二十一年,贾环杀雍治皇帝拥立永兴天子宁淅。改年号为永兴。至第二年为永兴元年。

永兴元年冬,贾环在西苑的石楼中和宁淅赏雪、道别。在东庄镇闻道书院“隐居”三年,悉心为大师兄之子公孙杰开蒙。于永兴四年春,待京中政局平衡、稳定,子女们都长到约三岁左右时,带着妻妾,南下金陵。

在这天下、江湖中,他的身影、名字仿佛消失在江南美丽、朦胧的烟雨中。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过几年悠闲的日子。正所谓:携钗黛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时间,匆匆的流逝。

……

……

京城,东外城。距离东直门约六七里的信丰街上,人流密集。二里长的街道上,高楼林立,各种商铺汇聚。酒楼(书生食府)、茶馆、戏院、米行、银号、药铺、铁器店、瓷器、丝绸、书铺、果铺、煤店、南北货等。无所不有。

这里是京中除:棋盘街、崇文门外、灯市、内市之外的第五处繁华之地。

傍晚时分,一辆马车徐徐的自京中最知名的戏院:满庭芳中出来。贾琏坐在马车上,看着这繁华的街市,微微遐思着。

信丰街就如同一个聚宝盆。这里都是贾府的产业。

这些年,普通人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米价还维持在八年前,雍治二十一年的价格:十元一石。如信丰街这样的街市,京中还有数处。背后俱是权贵人家。

街上的各种议论传入耳中。贾琏惬意的闭上眼睛,靠在马车中的软榻上。马车后,兴儿、昭儿等长随骑马跟着。

……

……

夕阳之下,荣国府的门庭依旧如故,宾客来往。政老爹毕竟是九卿之一的通政使。当然,随着贾环归隐三年,南下金陵将近五年,贾府来往的都不再是顶级的文官,多为世交子弟。

贾琏从东角门进府。候在二门处的五六个小厮问好,“二爷听戏回来了。”

“嗯。”贾琏点点头。迈步进了垂花门。他一身蓝色的长衫,四十二岁,依旧是英俊潇洒的富家公子。一路穿堂过室,到贾府东路的正房。贾赦死去,贾母去世后,他便有贾府西路搬到东路来住。

王熙凤和平儿都在屋里说话,丰儿等丫鬟、仆妇带着贾菩、二姐儿在一旁候着。

王熙凤时年三十八岁,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脸上画着淡妆,依旧美丽。丹凤眼,柳叶吊梢眉。峰峦挺拔。但,当年“俏丽若三春之桃”的美人,终究是挡不住岁月的流逝,眼角有着皱纹。

见贾琏进来,王熙凤带着平儿,儿子,二姐儿和丫鬟们起身问好,然后吩咐摆饭。丫鬟们下去忙碌着。

凤姐搂着儿子贾菩,问道:“薛大傻子的事,外头怎么个说法?今儿姨妈还在太太面前哭。”

她如今依旧协助着王夫人管着贾府的内务。和贾琏的关系,都到这个年纪,渐渐的平平淡淡,吵架的时候少。当然,压还是压贾琏一头。

贾琏富贵公子,保养的很好,英俊潇洒,坐在椅子上,喝着茶,随口问着二姐儿话。他很喜欢这个女儿。答道:“呵,还能怎么样?赔钱道歉。薛呆子如今这把年纪还没活明白。现在可不像以前那样好糊弄。现在报纸上什么事儿都敢登。甄二爷帮着抹平的。要是环兄弟在京中,他只怕又要脱层皮。”

他的长女巧姐,已经出嫁。嫁的是北静王的嫡子。二姐儿是平儿所出。

次子贾菩为凤姐所出。凤姐是小产后,再得子,宠溺的不行。慈母多败儿。十二岁的年纪,还在族学里读书。尤二姐为他所生的长子贾苗,已经在闻道书院就读。

甄二爷便是甄宝玉,当今甄皇后的哥哥。在永兴三年,科场连捷,高中北直隶乡试第七名,殿试二甲第十名。选翰林庶吉士。如今永兴八年,官任翰林侍讲,日讲官,南书房行走。是京中炙手可热的权力人物。

甄宝玉和兰哥儿是一科的进士。兰哥儿如今在鸿胪寺任职。

王熙凤听得这话,禁不住掩嘴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