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冲喜小夫郎 > 226

226

作者:四夕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219章素斋和供灯

梁家的事刚过去两天,庄庆泽脸上有伤口的地方刚结痂,颜色瞧着更红,同时他被梁父打了一巴掌的位置嘴角还是肿着的,还由红色变成了更为可怖的青紫色。m.jingsiwenxue.com

庄庆泽一把推开赵红梅,面朝大门,冲外面吼道:“你们什么意思,当初借钱的时候已经说了,等我出去一趟回来就把钱和利给你们,要是你们这么担心那就把钱拿回去,以后也别再同我庄庆泽来往。”

“庆泽!”赵红梅的脑子是清醒的,她惊讶地叫道,当她看着门外的人面色变得奇怪后,脑子里只想着两个字,那就是——完了!

眼前这些人都是借了钱给他们的人,不说把人怎么哄着,至少别现在就把人都得罪了啊!

揉了下被推开时扯痛了的手腕,赵红梅不知道自己身上哪里冒出来一股力气,她把庄庆泽拉到柱子后面,提高音量慌乱地说:“庆泽,你那天摔到了脚,都让你这两日好好养伤,过几日好些了再出门,你说你着急过来做什么。”

她这样是想提醒庄庆泽冷静,同时也是想告诉一下外面的人,她男人身上的伤是摔的。

但是在场的人都不瞎,一眼就看得出来庄庆泽这是被打的,否则这一跤摔得也太有水平了,一张脸上好几种不同的伤。

门外的人默了一瞬,没有拆穿赵红梅,因为他们看着庄庆泽这样也猜到了为什么庄庆泽会躲着,换做是他们也会躲着点外人的。

由于庄庆泽刚才的样子对大家的冲击有点大,一个个都假装没有看懂庄庆泽的伤,冲他们的背影寒暄了两句就赶紧离开。IX。UY

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到底是多大的仇怨,才把人脸打成那样,离开之后这几人忍不住好奇地讨论了两句。

说来奇怪,先前没有谁听到过一点庄庆泽被打消息,因为那天庄庆泽和赵红梅被梁茂送回城时没有人看到。

正是因为没有一点消息,大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庄庆泽整日说他能挣多少多少钱会不会骗人的?他虞唏们把银子借给他到底靠不靠谱?打他的人会不会之前被他骗的人?

转念又想想庄庆泽已经修好的酒坊,和这个他们一家住了多年的宅子,众人心头稍安,不管怎么说这些家产是庄家的,如果庄庆泽给不出银子,那大家就拿着欠条去官府告他,用他的宅子、酒坊来抵银子!

思来想去大家还是觉得不够保险,就算有庄家的这些家产在,刚才庄庆泽的样子也让他们有种翻脸不认人的感觉。

为此,这几个借了钱给庄庆泽的人在心里多留了个心眼,他们知道除了他们借钱给庄庆泽,另外也有一拨人。

或许他们应该去联系一下那些人,大家商量一下,是不是轮流找人留意着庄庆泽这边的动静,有了情况大家及时互相通知。

庄庆泽不会知道,就因为他一次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导致了借钱给他的人不再愿意相信他,最终让他有了后来的那些遭遇。

赵红梅等人走了立马把自家大门一关,看着眼睛泛红、怒火中烧的庄庆泽,她的内心疲惫,有一瞬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不知道是因为庄庆泽在外面挣了钱脾气大了还是怎么的,现在他越来越难哄了,稍不高兴就甩脸色,从梁家回来这三天动不动就摔东西。

以前那会儿,赵红梅轻轻松松地就能把庄庆泽哄好,还能不动神色地引导着他按照她的意思来,现在却不容易了,她多说两句庄庆泽就很不耐烦。

想着儿子们最近觉得家里压抑都不愿意回家,天天都很晚才回来,赵红梅叹口气,放软了声音:“庆泽,你同他们一般见识什么,一群没魄力的东西罢了吗,咱们是做大事的。”

想让一个人高兴,最好的办法就是称赞他再贬低旁人,除了部分脑子清醒能认清自己的人和少数自卑的人,大多数人听了这样的话都会心情更好的。

“得了得了,用得着你教我!”庄庆泽想着自己的样子刚才叫人看到了,烦躁得不行,一点都不想听赵红梅说话。

往日赵红梅百试不厌的法子失效了,庄庆泽脸色更加阴沉:“不是你跟他们磨磨唧唧地不快点打发走人,我怎么会出去!”

赵红梅被庄庆泽的话气着了,刚才如果不是他跑出来,那几个人听了她的话已经准备走了,怎么在他嘴里自己好像才是添乱的那个。

想反驳,但是看着还在气头上的庄庆泽,赵红梅又不敢说什么,憋了一口气索性不管了,跨上篮子出门买菜去。

庄庆泽一肚子的气发不出去,他回屋往床上捶了好几下,结实的床板没什么事,倒是他的手被膈到了,吃痛地收回拳头。

“去你娘的,%¥#@¥&……”在家里不用顾忌着,他骂出了一连串他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话。

大概是骂的时候太投入,他不小心扯到了自己嘴上的伤口,气急败坏之下抬脚就踹。

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他高估了自己的脚,低估了面前那个箱子的硬,一脚踹过去,箱子纹丝不动,他的脚趾传来一阵剧痛。

庄庆泽在自己家里怎么发疯暂且不提,庄氏他们离家之后倒是很顺利,赶在午饭之前到达净光寺。

大概是因为净光寺的位置相比仙明观更好,所以这边往来的人更多,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午时,吃斋饭的位置已经坐满了,要稍微等会儿。

庄氏他们不怕饿,曲薏在来的路上吃了些东西也还没饿,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后决定等着,据说净光寺的斋饭味道很好。

当前面的人吃完了他们终于等到位置坐下,小沙弥拿出菜单给他们看时,曲薏一眼就看到了菜单最上方用稍大的字体写着的“红烧肘子”,他眨了眨眼,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

曲薏自从发现怀孕起就再没有碰过猪肉和鸡鸭肉,肘子是猪肉的一种,他心想难不成自己这是想吃猪肉出现幻觉了?

梁康生看着菜单上明晃晃地写着肘子,仔细往下看还有凉拌鸡丝,很快明悟,这些写着是肉的菜,其实都是素的。

以前梁康生以为只有比较大的佛寺才会有这样的菜,没想到净光寺这里也有,难怪这里的素斋这么受欢迎。

小沙弥见几位施主都盯着菜单看但是迟迟不点菜,想了想提醒道:“几位施主,我们净光寺的饭菜都是素的,几位可以放心吃。”

梁康生看了眼不确定点什么的爹娘和还在震惊中的曲薏,想了想:“小师傅,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今日是悟道师傅掌勺,他老人家最擅长的是红烧肘子,来的施主几乎都要了这道菜。”小沙弥显然是经常被问这个问题,所以他回答得很顺畅。

想了想,梁康生指着菜单,点了四菜一汤,分别是红烧肘子、凉拌鸡丝、酸菜白肉、鲜炒时蔬以及蘑菇汤。

庄氏在梁康生点菜的时候什么都没说,等小沙弥走了才有些担心地问:“康生,这肘子和鸡丝薏哥儿能吃吗?”

曲薏早就从惊讶中缓了过来,他也想到自己没看错,就是写的各种肉,赶忙回答道:“这些都是用素菜做成的,没有肉腥味,我应该能吃,就算吃不了也不会觉得难受。”

在家里时,曲薏闻着猪肉或者鸡鸭肉做成的菜都会不大舒服,这会儿坐在净光寺吃斋饭的屋子里,饭菜的香味从四面八方传来,他不仅不难受,还有些馋,想必应该是能吃的。

庄氏听了曲薏的话稍微放心了些,她还是提醒道:“这样,等会儿上菜了你先吃一点,不能吃咱们再吃别的。”

上次去仙明观,观里的菜曲薏是能吃的,主要是道观虽然不强制要求食素,但饮食需要清淡,自然没有什么肉味。

这回到了佛寺,反倒是这些必须要求食素的和尚们拿素菜玩出了花样,做成肉菜的样子,让庄氏更加担心。

等着菜上来后庄氏的顾虑消除,因为曲薏看着冒着热气、色泽诱人的肘子,毫不犹豫地夹了一大块放进嘴里,他没有一点难受反胃的感觉,只觉得唇齿留香,又伸筷子夹了一块。

看他吃得这么香,庄氏才放心地跟着吃起来。

净光寺的素斋味道确实不错,这几道仿肉的菜不仅长得像,味道也同样很像,但是少了肉的血腥味,吃起来味道好像还更好,难怪这里的素斋这么受欢迎。

当然了,这样一顿饭可不便宜,如果用真正的肉在普通酒楼饭馆里,可能一两银子都不用,但是在这里,足足要二两银子,翻了一倍有余。

贵是贵了点,但是曲薏吃着胃口大开,庄氏便临时决定他们一家人在净光寺多住几天,来一趟不容易。

因为多住了一阵,庄氏不仅在净光寺供了保佑他们一家人平安健康的灯,犹豫了再犹豫,还供奉了梁家先祖和她爹娘的长明灯。

她想的是,她爹娘在庄族的墓地弟弟一家都未曾打理,恐怕更不会想着在佛寺给爹娘供灯,那就她来吧。

第220章科举前夕

在佛祖跟前虔诚地跪了好几天,庄氏离开净光寺后像是放下了什么包袱一样,整个人看着轻松了很多。

梁父全程陪着庄氏一起处理的佛寺的事,他觉得应该是妻子给岳父岳母供了灯后想明白了一些有关庄庆泽的事。

之前最让她放不下弟弟的一点就是爹娘的嘱托,给爹娘供灯后了她把心里想的事全都在佛前默默地告诉了爹娘,这让她了却一桩心事。

此次净光寺之行还有另外一个收获,那就是在净光寺吃了几日的素斋后,再回到家里,曲薏居然能吃猪肉和鸡鸭肉那些了。

是回去之后曲薏主动找庄氏提的,他先是照常吃了两天鱼肉,虽然肚子能吃饱,但是脑子里总会回想在寺里吃的素斋,油亮的肘子、麻辣鲜香的鸡肉、颜色白却味道十足的白肉……

他觉得自己可能已经不讨厌猪肉和鸡鸭肉了,只是之前一直以为他还不能吃,家里就没有准备罢了,现在他有点馋。

曲薏想吃,厨娘当然就听庄氏的吩咐给他准备,当经过厨娘精心烹饪的肘子摆上桌后,曲薏看着那晶莹剔透的肘子皮,食指大动,立马尝试着吃了一点点。

果然他已经不排斥吃猪肉了,太久没有吃到真正的猪肉,一个肘子他一口气吃了一半才解馋。

能吃的肉类多了起来,曲薏身上总算多长了一点肉,看得庄氏欣喜不已,跟着张罗起来其他的,要知道曲薏如今可不是一个人,他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吃得越多越好。

在梁家人都因为曲薏能吃开心时,庄庆泽沉着脸出发了,他实在等不及了,在家里待着就会让他想到自己在梁家受到的屈辱,他想要出去,挣了钱回来对付梁家。

赵红梅给他准备好了行礼就把人送出门,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些失落,因为她之前已经找人打听过了,说是梁家人都从佛寺回来了。

之前赵红梅和庄庆泽第一次去梁家的时候没有见到人,听门房说梁父和庄氏他们去了道观,还顺便知道了梁家人之后要去佛寺。

有了这些消息,庄庆泽和赵红梅就有了对付曲薏腹中胎儿的计划,他们打算是先找梁家人和好,等到他们出发去佛寺时他们夫妻两人跟一起,然后见机行事,出门在外想找机会比待在家里容易。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两口子去梁家只找了一顿屈辱,什么一起去佛寺就想都不别想了,梁家的大门他们都没能进。

对梁家众人而言,庄庆泽和赵红梅的心情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如果非要说什么,那就是他们越难受,梁父和梁康生就越高兴。

三月上旬去了道观和佛寺,时间便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下旬,梁康生收到方俊彦的信,说是马上就要开始今年的院试了,他有些紧张。

梁康生提笔写回信,告诉方俊彦他的水平足以通过院试,无须过于忧心,受到梁康生的信,方俊彦放松了不少。

不仅仅是方俊彦紧张,所有今年打算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的学子都紧张,因为每一次科考都关系着他们的前途。

这段时间因为庄庆泽已经出门,梁父也基本都带在家里,梁康生就稍微调整了一下他的时间安排,每天上午在家里读书、写文章、读邸报,下午如果不去尤夫子那就去自家书馆。

南楼书馆建成至今已经有近十月,它的经营模式特殊,在县城独一份。

其他的书铺想要学都学不过去,谁叫他们的铺子没有南楼书馆那么大,又处在闹市比较吵闹,没法让众多学子安安静静地读书。

而且那些书铺的东家并不认可南楼书馆,他们觉得南楼书馆只卖一些科举的书定然不挣钱,因为蒙学和四书五经一般人买一套就能用多年,不像话本子,很快就会有新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不仅阳安县没有,其他地方也都暂时没有同类的,就只有南路书馆一家。

到了三月下旬距离科考开始已经非常近了,要去省城参加院试的学子已经出发,去府城参加府试的学子如果想省点住客栈的钱能再缓两日,只有参加县试的不用赶,等到了四月报名开始了直接去报名即可。

看着自家书馆座无虚席的样子,梁康生冲正在翻阅账本的掌柜拱拱手:“掌柜,还忙得过来吗?”

“少东家。”掌柜赶紧把账本放下,他也是没想到,进入三月后书馆的人能有这么多。

不仅书馆里的凳子坐满了,连外面那些原本没有放桌凳的地方,也在掌柜发现有人来书馆没位置后摆上了桌凳,如今也已经坐满。

掌柜有些奇怪,现在县城的读书人都在书馆看书了,那他们不去学堂吗?

“挺省心的,书生们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交了押金就安安静静地去看书或者抄书,我和伙计只用偶尔泡一壶茶或者添点茶水。”掌柜走出来,跟着少东家一起往门口走,不影响正在看书的书生们。

大概是因为开的书馆,打交道的人都是读书人,大家都是讲道理的,掌柜觉得自己有时候太闲了,如果不是书铺必须要有两个人交换着随时盯着书铺的书,他觉得自己可能会提议东家把伙计带回梁家,他一个人打理书铺就行。

梁康生对掌柜的话不意外,来他们南楼书馆读书的基本都是贫寒人家的学子,他们珍惜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捣乱。

他继续说:“书铺的书卖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卖完了要加的,我全段时间找来的几本书抄好了吗?还有,如果有书被大家翻看得旧了、破了,掌柜记得添上新的,旧书可以低价卖,看旧书不用给押金,这些事你灵活处理。”

一开始开这个书铺的时候梁康生没想挣多少钱,就是想给娘找点事做,顺便让那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能多读两本书。

毕竟自家的酒坊、果酒、田地这些的产出已经够他们一家人用,也够自己读书赶考,只要这个书铺不亏就成。

没想到书铺在娘和薏哥儿的打理下不仅没亏,还挣了不少,当然这是因为铺子是他们自己的,不用额外出一笔租金的缘故。

同掌柜说了两句,梁康生示意掌柜去忙他的,同过来找自己的田书生说话。

田书生是南楼书馆的第一位客人,也是南楼书馆的常客,去年和前年他已经参加过两次县试了,都落榜了没过,今年他如果再不过,他家里人就会让他别读书了,好好找个营生养家。

但是他不甘心,他想要读书,他也喜欢读书,他问过夫子了,知道自己的文章写不好是因为他读的书不够,眼界太窄了,所以他省吃俭用就想着多买两本书回去钻研。

去年夏天,他正好碰上了梁家的南楼书馆开业,原本可能只能读两三本书的他,在南楼书馆开业后的这十来个月中,读了近十本。

一开始他读一本书要一个多近两个月,后来读的书多了,半个月就能读完一本,当然想要完全吃透还要花更多功夫。

读书多了的好处显而易见,他再回头看自己之前的文章,发现以前写的东西确实只有一个空壳子,根本没有内容,难怪他的县试会落榜。

这时候,他终于知道自己这种出身贫寒的学子同那些大家族的学子区别在哪里了,人家有一屋子的书可以随便看,而他想要看一本书都艰难,这就是差距。

除了南楼书馆的书对田书生帮助很多,南楼书馆的少东家梁康生对田书生的帮助同样不少,他看不明白的地方人家稍微指点两句,就能让他茅塞顿开,在他心里梁康生就是第二个夫子。

“田学弟,你参加县试可有把握?”梁康生瞧田书生精神奕奕,眼神都带着光,觉得他这样应该是有信心。

“多谢学兄关心,小弟这次参加县试抱着破釜沉舟之心。”田书生虽然有信心,但是他心底还是有一份忐忑,毕竟前面两次都没过,所以话不敢说太满,“如果今年还是过不了,那我便放弃读书,听家里人的安排找活做,担起养家的责任。”

“不必忧心,我观学弟有厚积薄发之势,此行定能如愿。”梁康生拍了拍他的肩,给这个小学弟一些支持,“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之处,尽管来书馆找掌柜,掌柜解决不了会去找我的。”

梁康生很看好田书生,县试考场上自然帮不上忙,但是如果在县里出了什么事梁家多少能找到人相助一二。

田书生虽说出身贫寒,但是他脑筋不死板,努力上进,不卑不亢,梁康生认为以他的资质如果多读书开阔视野,考中秀才没问题。

说了两句题外话,田书生不浪费时间,赶紧把自己的困惑问出来,梁康生没有直接告诉他是什么,而是旁征博引让他自己想出答案。

坐在门口的人听到了他们的话,感兴趣地加入其中,大家站在门外低声地讨论起来,等到讨论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收获。

第221章孟氏的为难

经常来书馆的人都知道,田书生是南楼书馆的第一位客人,所以不管是书馆的掌柜还是有秀才功名的少东家都对他另眼相看。

会来这里找书看的人几乎都是正在努力考秀才的,在大家看来,能得梁康生的指点肯定对县试有益,所以有些人见到梁康生一来就被田书生等人围着,眼神有些莫名。

梁康生留意到了那部分人的眼神,但是他没有理会,他经常来书馆,其实和书馆的很多客人都熟悉,大家如果愿意开口问他问题他也都是会回答,并没有特别优待谁,端是看他们敢不敢开口问。

自己不努力争取,还总想着让别人主动扶一把的人,梁康生不认为那样的人值得他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三月便过去,进入四月,书馆的客人越来越少,就算是参加县试的学子也都不怎么出门了,担心出门遇上意外耽搁了考试。

县城的街道好像也比之前安静,县试即将开始。

县试即将开始,意味着府试和院试也是一样的,曲耀文已经在几天之前,由曲志才陪着前往府城,郑信也同另外的同窗结伴前往省城,等他到了省城再去找方俊彦一起。

梁康生找了春光明媚的一天,陪着小腹更明显,像是在腰上绑了个小枕头的曲薏回了趟孟家大屋。

“薏哥儿,你还回来做什么,你要是想爹娘了找人捎个话,我和你爹去看你就成,路上这么远。”孟氏看着梁康生小心翼翼的扶着曲薏下马车,忍不住教训他道。

“娘,我能吃能睡身体好着呢,你放心,路上也都是坐马车,不碍事的。”曲薏站稳了,冲他娘讨好一笑,面对长辈他不会有孕夫的小脾气。

上个月他跟着梁家人又是去道观又是去佛寺的,耽搁了些时间,就没有回孟家大屋,这个月可不能不回来,不仅仅是想爹娘他们,更重要的是回来看了大家他会更放心。

“康生,薏哥儿胡闹你也不说看着他点,你们两人可真是,都是要做阿爹和阿姆的人了,还像孩子一样。”孟氏见自家哥儿说不听,就拉着哥婿絮絮叨叨地说。

梁康生自然是站在曲薏这边的,但是他可不能把话说得那么直得罪岳母,一边扶着曲薏往屋里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