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炮灰科举兴家(穿书) > 第28章 28:二合一

第28章 28:二合一

作者:作者明光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28:各家知道后的惊喜和吴氏嫉妒,被家里男人打,顾思安慰她,又劝她男人。m.xinyishuwu.com

顾名从苏贡生家里出去就到酒楼里定菜去了,顾思和曾祖父拉着苏贡生聊了一会儿往后学习的事情。

苏贡生说随便吃一点,也不能真随便了,好的、要特意定的那种东西因为时间紧店里没有就算了,但店家里有的、他们能买的起的,一定要定。

聊了一阵,顾思听到他爹好像回来了,跑出去看。

苏贡生见他走了,这才对顾家曾祖父感叹:“顾思真的是我见过的学生里,学习最勤奋最用心的一个了,也聪慧极了,一点就通,要是继续努力,运气好了,以后很有可能考个举人出来啊。”

“那就先谢先生吉言。”顾家曾祖父心眼不多,没说客气话,笑得乐开了花的道谢。

顾思见他爹回来,请先生和他曾祖父上车,一起去吃饭。

他们坐的是那种没有车厢的车,一路上能看见四周,有很多认识苏贡生的就和他打招呼,随口问他去哪里。

“学生过了府试,非要请吃饭呢。”苏贡生含笑回答,听到的人有些意外,再看到顾思,顿时吃了一惊。

苏贡生不收年龄大的学生,这么小就过了府试?!苏贡生又变得厉害了啊,不但又教出了个童生来,还教出了一个这么小的童生来!

车速快,赞叹的话来不及说,人就有些走远了。

但脸上的吃惊和佩服,却是明明的表现了出来。

苏贡生看着,心里舒坦的自豪之情升了起来。

八岁就过了府试的童生,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呢!

请夫子吃饭完,送他回去,三人回家里歇了歇,打算下午去府衙里,拜访知府。

府试这一发案,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井秀才提着酒和一包花生米,去找自己的同案,老熟人冯秀才。

冯秀才的秀才等级是增生,两人坐定,他看井秀才一副兴致不高的样子,有些意外:“你这是……”

“唉,别提了!”井秀才接过冯增生递来的酒,给两人倒了两杯酒,叹了口气,“原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吹了,我这心里难受的啊。”

井秀才就对着冯增生说起了儿子井利仁在考场上因为慌张,弄脏了卷面而落了案的事。

冯增生就安慰他:“利仁学习好,这么小就能在县试里得了前拨,明年再考也定是前拨。他年龄小,考场上谎一点正常,这次受了教训,下次一定会小心谨慎,说不得到时候就是个小三元,不见得是坏事。”

说到最后,冯父还开起了玩笑来,原以为井秀才会失笑,没想到他并没有被安慰到的样子。

井秀才一口闷了酒:“唉!年龄小,还能小过别人家八.九岁的孩子?你不知道啊,那个寿童顾宿有一个曾孙,县试得了第三,府试得了第十!第十啊!人家怎么不见在考场上慌张!这要是没有对比,我还不会这样失落,这一对比,我这心里啊,就太不是滋味……”

冯增生听了后很吃惊:“九岁就过县试了!真的?他几岁开的蒙?”

这事秀才倒是不知道,懒懒回道:“没问过不清楚,左不过两三岁就开蒙,难不成还能一半岁开蒙不成?”

冯增生心里快速的计较起来,就算两岁就开蒙,那读书读了七年就过了府试,这般聪慧,十有八.九院试也能过,到时候可就是稳稳的秀才了!

年纪轻轻要是成了秀才,以后可能当廪生,不愁生计。要是运道好学的好,说不得能考个举人出来呢。

冯增生又问了一些关于顾思的事,井秀才知道的也不多,没说多少。

等井秀才一走,冯增生就去找自己娘子,向她说起这

件事:“九岁就中了童生,以后定然前程无量,要不找人去问问,人品没问题,把咱家老小定给他?”

林氏听了,想起了一件往事,问:“顾家?西乡县的顾家?哪个镇的?”

“茶园镇。”冯增生回答,看妻子一副思考的样子,忍不住问她,“怎么了,你知道他们家?”

林氏回了神,这才道:“我早年好像听奶奶说过,咱们家以前好像和西乡县顾家有亲,就不知道是不是这家了。”

冯增生意外极了:“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林氏失笑:“这时间长了,你肯定没听过。我刚进门时,有一次跟奶奶聊天时说起了姑奶奶,她说姑奶奶原本是说给了西乡县顾家的,后来曾祖考中了举人,曾祖母就不太想结这门亲事了。”

冯增生没想到还有这一出,要这样的话,这亲怕是结不成了,他有一点扫兴,问:“最后是退亲了?”反正他姑奶奶最后没有嫁到西乡县去。

“哪有啊!”林氏笑了,解释着,“原本只是口头说定,换了个信物而已,请媒人要庚帖问八字一个都没有,更别说过礼了,算不得定亲。这顾家也是个和善的,曾祖中了举人后,他们就主动把那玉配还了回来。”

冯增生有些疑惑:“就算是没有定亲,这说好的事也不可能随便的就改了去,咱曾祖中了举人,顾家能和咱们定亲,家里应该也有秀才,怎么就……按理说不是应该快点把亲事定下来,结一门好亲才对他家有利。”

“所以说顾家是个实在和善的嘛。”林氏笑了,想了一下,又不太确定的道,“不过我听奶奶说,顾家那时好像没有秀才,只是家境好,有钱,又帮助过曾祖,才口头说了这门亲事。或许是因为这个,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才送了玉配回来。”

这样一说,冯增生倒是能理解了,对于顾家也有了好感,立刻去书房,找自己的两个友人送来的院试同案秀才名册。

果然,在上上一科里,见到了顾墨耕的名字,上边写着西乡县。

他拿着名册去见妻子,很高兴;“你看,顾家又有人中了秀才,家里现在铁定不差,女儿嫁给顾思将来一定好。”

林氏少见的识字,看过后便道:“这顾家现在应该家里人多,也不知道这顾秀才和顾思关系远近。”

夫妻两个就聊起了这事,冯增生出去找人打听顾思去了。

林氏坐在家里,担忧这件事。

一会儿想,冯家家境现在府城里也算好的,要是顾家不太富裕,顾思又一直考不中秀才,耗费钱财,女儿受了委屈怎么办?

一会儿又想,冯家就算好,顾家看不上怎么办?

顾思自然不知道,已经有人想找他做女婿了,而且还不止冯家一个。

他这个时候,正到了府衙的礼房,去交浮票,验明自己的身份。

他第一次来报名的时候,府衙礼房的人都不知道顾思是钱谷师爷的侄外孙,对他就是一般人的态度。

这次府试结果一出来,说起他的人多了,大家就知道了这件事。

顾思一到,大家都满面笑容的看他,热情的很,验浮票的吏员还硬送了顾思一包坚果:“别人送的,我不爱吃,你们小孩子最喜欢这种了。”

是松子,顾思就接过了,道了谢。

有一个年轻的看他礼貌,就打趣道:“这么年轻就中了童生,长的这么好看,以后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姑娘。”

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连同另个四五个也来验明身份的人都跟着笑。

有一个就问:“顾童生,可定亲了?把我家姑娘说给你好不好?”

“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当然是玩笑话,他们知道以顾思这么小的年龄就中了童生,他们

钱谷师爷一定会给他找一个读书人家做姻亲,不会让他同他们这些胥吏结亲。

没想到,顾思却没有不好意思,很认真的告诉他们:“我还小,先不急着定亲,等大了再说。”

礼房的人没有觉得无趣,反倒是感兴趣的问他:“几岁就大了?”

这势头,大有长聊下去的意思,顾思连忙告辞,去往了二门处。

守门的门子这次热情极了,直接就请他们进:“公祖在二堂呢。”

顾家曾祖父连把手伸到衣服里做个掏钱的样子的机会都没有。

两人进去,里边已经有了两个童生了,他们就告辞退下去。

顾思双手送上礼物,道了谢。

这本来也就是一个流程,最多说几句话,知府忙的很,哪里有功夫挨个聊天。

顾思原以为他放了礼物说两句话就能走,没想到知府却拉他聊起了天来。

“都读过什么书”、“几岁开的蒙”、“初学八股文觉得难写吗”。

顾思一一答了,知府又考起了顾思一些学问上的事。

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聊了半个小时了。

些时二门外,已经等了八个同案的童生了。

一个着急道:“怎么还不出来,上一个进去是谁啊?”

“不知道啊,这时间太长了吧。”

“许是知府有事。”

“出来了出来了。”

顾思一出二门,看到同案的童生见了他,一副恍然的样子。

有个三十多岁的上前来,问候过顾家曾祖父,感叹着对他道:“我们还以为进去的是谁呢,没想到竟然你家孩子,这可是我们这一案里,将来最有出息的一个了。”

这也不是恭维话,大家一致觉得,顾思这么小的年纪就中了童生,以后定是秀才的命,举人说不定也考得。

这话听得顾家曾祖父一阵舒服,连连谦虚起来:“大家都一样,你们也不差。”

出了府衙,坐在车上回家时,顾思对他曾祖父道:“进去见知府时,我可以自己进,或者你让我爹陪我也可以。”

“你太小,我不放心你一个进去。你爹也年轻,见得又是知府,我怕他办事不牢靠。”

顾思听了后,叹了一口气。

顾家曾祖父失笑:“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做什么。”

顾思望着他曾祖父,有些话放在心里,还是忍不住说了:“你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办了,这样孩子什么都不会了。”

顾家曾祖父年龄大了经历的多,一听就懂,有些怔住了。

他也曾想过,明明他的孩子都挺聪明的,除了小儿子老九顽皮不太爱念书,大儿子老三和二儿子老六都是稳重不浮躁的,怎么就都读不成书了?

大儿子品性好,却是养的懒惰没上进心。

原以为是年轻时管得少了,仔细看来,是他管的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地步。

大儿子是他的长子,他在他身上付出的心血多,却最没上进心;二儿子三儿子管的少,别说懒了,干活都勤劳的很。

猛然发现真相的顾家曾祖父有些难受,再一想孙子,发现各自都跟了他们的爹娘,只有顾思不同。

不,也不是顾思不同,是他娘不同,他娘就是个爱读书的,才带得孩子不同。

这个孙媳妇娶得好啊!

前边的顾名听了,回了一句:“什么都替你办了,也没见你什么都不会。”

顾家曾祖父听了,哈哈笑了起来。也对,顾思是天生的读书命,其他子孙就算好好教,也不一定有这命。

笑过以后,顾家曾祖父就认真考虑了起来。

顾思小小年纪就这么有主意,顾家以后交

到他手里,他就放心了。

那他想给顾思单独留一份遗产,怎么分才不会让家里人有意见呢?

路上,顾家曾祖父还买了零嘴,顾思送到他娘屋子里,舒颖见了,惊喜的问:“你曾爷让买的?”

顾思点头,疑惑的看着东西:“怎么这么高兴?”这是他娘爱吃的吗?

舒颖心里自在极了,嘴角就收不住笑:“你曾爷是长辈呢,以前可没出过这种事。”

顾思懂了,笑着问:“是不是我中了童生,你得到了家长前所未有的认可,觉得在家里的地位提升啦?”

舒颖伸指头敲了顾思额头一下:“贫嘴!”

骂完,她又笑了:“那当然!”何况她还是个二嫁的,能得大家长主动给她买东西吃,可不是认可了她?

“那娘,我这是给你长脸面了吧?”顾思拉住他娘的袖子问。

“这还不长怎样才长?”舒颖笑问,想起一些事,笑得收不住,“你等着,回去后,村子里可没人敢在我面前废话了!”

“等咱们回去把我中了的消息一说,我爷他们肯定高兴的要死。”顾思想到家里人知道他中了的消息,就忍不住笑。

“不用回去,说不定现在就知道了。”舒颖猜着,看顾思不懂,给他解释,“你大伯过了院试初试,就有人到家里报喜,你以为没人到咱们家报喜?”

顾思惊讶:“这么远?府试也报?”

舒颖笑了:“那可不!府里的吹鼓手和给你大伯报喜的可不是同一批人,他们是县里的。”

舒颖仔细讲了,顾思才懂了。

府里的可以说是钻空子,县里的是从府上跑回去或者骑驴骑骡子回去的,虽然也有点钻空子,但赚的真是个辛苦钱。

猜着家里人知道自己中了时的热闹景象,顾思忍不住就觉得荣耀。

与他娘聊了几句,顾思出去,就见他曾祖父向外走,就问他干什么去。

“我找个人问个吉日。”

“什么吉日?”顾思疑惑。

“挑个好日子,家里办宴席。”顾家曾祖父喜滋滋的。

“童生也办宴席吗?”顾思想起了他大堂伯中了秀才办的宴席,又想起了他曾祖父以前生病的事,旧事重提。

“那一块儿走吧,顺便让大夫给你请个平安脉。刚来府里时你说我要府试忙着呢顾不得,现在闲了。”顾思堵住他的话头。

顾家曾祖父嘴上很不满意的抱怨,心里却很享受曾孙的关心,自在极了,就带着顾思一块儿出去。

这个时候,顾家人大都在茶园里采夏茶。

顾家茶园不小,还雇了一些村里人,男人一边,女人一边,大家都边采边聊。

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刚开始有些人没听清,很快那声音就按了。

“谁家娶媳妇啊,怎么从这边过?”有人疑惑的问。

大家都张望着向那边望。

男人那边也都向着那边望。

顾思一直没有回来,前一些日子,顾三爷就猜着他应该是中了。

顾爷爷却是个谨慎的,摇头反驳:“说不来,要是没中,说不定就在府里继续念书去了。”

嘴上这样说,他心里也想孙子中,此刻听了声音,脸上就期待了起来。

顾三爷望了一眼他,心里升起了浓重的期待来,等了一下,觉得那边走得慢,拨腿就向着那边跑,比顾爷爷还要急。

他跑过去问直接问:“是我家顾思中了吗?”

那鼓乐声大,大家都没有听清,都停了音。

顾三爷又大声问了一遍:“娶媳妇不从这边走,是不是我家顾思中了童生了?!

领头的到了顾家,却发现家里:,,.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