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319章、花式种植

第319章、花式种植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赵木生转任镇长几个月,他的工作就打开了局面,他和基层干部打成了一片。m.churuyunkt.com

才开始下乡的时候,他到每个村,村民听说是镇长来了,都躲得远远的,仿佛在看外星人似的。

可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才发现这个镇长很特别。

他到了村里,和村干部考察项目,不管多难走,道路再泥泞,他挽起裤腿就往前冲,弄得村干部也不敢太讲究,只好硬着头皮跟在他身后。

村民看到这个拄着棍子,满山跑的家伙,还以为他就是一个老农哩,哪有一点镇长的样子嘛!

包括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能够马上解决的,木生就和村干部一起坐下来商量,立马解决,不准再推、再拖。

一时解决不了的,他就马上记录在笔记本,回到镇里协调有关站所帮助解决。

后来,赵木生再到村里的时候,村民就会主动凑过来,把他让到家里,和他拉谈一阵子村里的事。

每次,赵木生都虚心地聆听,从不小看人民群众,群众也愿意和他讲实话。

群众的想法和观念是最代表基层声音的,木生能从他们的说法中,抽取出问题的关键,加工和整理成新的观念。

赵木生把下乡变成了走亲戚,把自己变成了小学生,这些老一辈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

这一阶段,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根本就见不到木生的影子,他成了一个纯粹的“泥腿子”,奔波在村里的山水间做调研,打造产业项目。

不得不说,这些年,赵木生在妻子刘慧敏的熏陶下,变得愈发好学和上进。

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让他成长得很快,更掌握了基层工作的方法。

自我提升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的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学知识。

这些日积月累,让赵木生的心灵变得更加丰盈,工作方法更接地气。

木生的走访是非常有意义的,他顺便把许多信访积案都化解了,让农村变得更加和谐。

作为基层干部,工作的主战场就应该在田间地头,在老百姓的家里,只有与群众的距离近了,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更会有大起色。

通过下基层,赵木生也发现

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村干部“撞钟”思想浓厚,没有积极谋划村里的发展,更没有很好地给村民服务。

甚至,有个别村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把低保给了不应该给的人,而真正的贫困户,却没有享受到低保待遇。

更让他气愤的是,有的人家几个儿子,银行里有存款,家里有汽车,居然把家里的老人,给办成了低保户,享受着低保的待遇。

如果不是深入基层一线,这些问题和情况,赵木生是不可能掌握的。

当赵木生发现这些问题之后,他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给干部以改正的机会。

这时,他想起了妻子的说法“教育孩子不能通人百众地训斥,要一对一,单独交谈,这样效果会更好。”。

木生找了个单独的房间,把村干部叫到近前,就有关情况,直接交谈,一针见血地指出村干部的问题所在,并要求他们立即整改。

随后,赵木生赶回到镇政府,他要对这项工作进行调度和纠偏。

回到镇里后,赵木生又把民政所的负责人叫到办公室。

先是给他列举了几个违规的实例,都是他经过调研后,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名有姓,家里情况一清二楚,说得十分精准。

接着,他严厉地批评民政所长,指出:“今后,你必须严格审核把关,不要只听村干部的一面之词,要深入基层一线,用嘴去问,用耳朵去听。”。

民政所的负责同志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自己的偏听偏信,让手头的扶危济困工作没有了准头,在基层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他立即表示:“赵镇长,请您放心,我马上组织详细核查,把不符合条件的取消,把应该纳入的纳入保障范围里。”。

“我也请你认真对待手上的工作,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好,不要再出偏差。”赵木生语重心长地嘱咐民政所长。

第二天,民政所长就开始下基层进行摸底核查,他要举一反三,避免再出现工作偏差。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民们已经做好了春耕的准备。

不过,今年的北塘村,却在准备一场花式种植。

此前,刘慧

敏老师派出的美术老师,已经按照晚生给的设计图纸,为春耕种植划出了轮廓线。

这种新式种地方式,让这些老农民感觉很新奇,也从来没有见过。

哦,原来地还可以这么种,这里面还有美学种法,真是把地种出了新花样,将来,北塘村就是一个大花园了。

比起着急赶路,更重要的是,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摸清底数,并制定好缜密的计划。

不得不说,赵晚生找人设计的北塘村新种植方案太专业了。这个方案是有主题的,更有文化元素在里面,把美学和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李显贵不敢马虎,此前,赵木生已经嘱咐过他,说:“我现在工作比较忙,你一定要盯紧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种植,别做任何更改。否则,就没有效果了。”。

这哪是种地啊,分明是在土地上作画和绣花,特别是北塘新村周围的油葵勾边,这图案很“中国”,更符合东方的审美习惯。

再看稍远处的田野,也做了种植调整,图形上设计了许多文化符号,用金黄的油菜花作为主色调,更别具一格。

几个老庄稼把式,虽然年纪有些大,他们也能明白赵木生的良苦用心,这些新式种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村里,游客的入村消费,就是村里致富的财富源泉。

因此,这几位老人干起活来,格外地认真和负责,不折不扣地按照设计图纸,完成了这次新式种植。

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先明确目标以后再出发、再努力,结果就一定是好的,也必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北塘村的庄稼苗一萌发,就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和谈论。

哇塞,这庄稼种的太带劲了,谷子地里套种着油葵,这油葵还是按照精美的图案种植的。

等到油葵开花的时候,这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北塘新村就在这幅图画中,这必定要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游玩和消费。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赵木生的高瞻远瞩,和他做出的顶层设计,再次,给北塘村乡村旅游创造了机会,让父老乡亲们充满了期待。

人们仿佛从这精心的种植中,看到了游人如织,更看到了大的商机。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