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217章、步入正轨

第217章、步入正轨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木生到任之时,正是镇里总结上一年工作,制定来年工作计划的忙碌时候。m.zhaikangpei.com

前任武装部长,早在半年前,就被调到县武装部工作。

因南场镇武装部部长空缺,才有了这次遴选的机会。

部门负责人空缺,也导致相关工作,没有人抓,木生赴任伊始就面临着巨大挑战。

武装部的工作堆积,这需要木生尽快消化和处理掉。

可木生的手下,就一名武装专干,人手明显不足,领导的指示是想办法克服困难。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头三脚不好踢啊!

好在,蔺书记比较器重木生,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嘱咐他“不要着急,慢慢来,捋顺好了就好干了。”。

虽说木生是考任干部,镇里的人普遍认为“木生当村干部没问题,干这个武装部长,肯定吃力!”。

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人家赵木生,自家偌大的建筑公司,都能管理得井井有条,他把与甲方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实,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是大同小异的,聪明人都能触类旁通。

就拿木生在文件传阅签上签的字来说吧,字体苍劲有力,带着笔锋,这倒是颠覆了镇里干部的认知。

过去,大家同木生是上下级关系,大多数人没见过木生写的字。

当木生带着专干,加班加点把民兵整组资料弄完,报送给蔺书记过目的时候。

蔺书记也很吃惊,木生的字写得太好了,在镇里至少能排在前几名吧!

现在,木生在领导同事夸赞中,终于明白了妻子刘慧敏,督促他练字的良苦用心了。

人生中,迈出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次努力精进,都会收获成功与惊喜。

年少的时候,木生就曾有过参军的梦想,可是被爹逼着学了木匠,没能走进军营。

这次遴选,命运圆了他的军人梦想,尽管他不缺好衣服,可就对这国防绿情有独钟。

当赵木生穿着军装,出现在北塘村的时候,自然引来一片赞叹声。

村里人艳羡的眼神,只有个别本家长辈还叫他“木生”,大多数人都改了称谓,把“赵主任”变成了“赵部长”。

我们的木生出身草根,虽已是身价不低的“大款”,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和谦逊。

只有刘广发心里冒酸水,他总是皮笑肉不笑地,说:“赵部长

,有啥指示,你就直接吩咐!”。

木生还是继续谦卑,说:“刘书记,您就叫我木生吧,村里的事就得您多费心了!”。

前几天,镇里蔺书记找刘广发谈过话,谈话的主要内容就是赵木生同志入党的事。

这次,县里遴选干部,拿出两个职位给村干部。

为了扩大遴选面,让更多优秀村干部有参加遴选的机会,在政治面貌上没有规定必须是“中共党员”。

木生考中的职位,应该是武装部长兼党委委员的。

可因为他不是党员,现在还不能被任命为党委委员,这也算是一个特例吧。

为此,蔺书记指示刘广发抓紧时间培养,如果时机成熟,赵木生同志够格,就尽早发展他加入党组织。

其实,刘广发心里不乐意,可他答应得很干脆。

转念想,人家木生都成了镇里的干部了,不可能同我争这个村支书了,他的心里倒舒服了一些。

索性,他把李显贵叫过来,又叮嘱了一番,具体材料和流程的事,他才懒得管呢,有时间,他还哄孙子呢。

最近,刘广发干脆把孙子接到家里,他怎么琢磨,还是不能让赵广合多碰孙子,怕孙子学出坏毛病。

老两口在家里,换着样给孙子做吃的,刘广发没事就让孙子“骑大马”,在炕上来回转悠。

为了公公溺爱孙子的事,赵英芳和他闹过了几次半红脸,英芳想让儿子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男子汉,想让他经历一些风雨。

赵广合硬着头皮,登门来看过两次外孙,刘广发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知难而退了。

临近年关,木生除了潜心工作之外,他一直十分惦念儿子赵子路。

一九八五年,桂红给木生生下了儿子赵子路,在木生到北京落脚后,赵子路就生活成长在北京。

这小子从小就聪明伶俐,特别是在学习上,很能吃苦用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虽比不上他三叔赵晚生那样的“学霸”,可他在班级里基本上在前五名之内。

因为母亲徐桂红的意外离世,对赵子路的打击很大,他一度十分消沉,经常暗地里哭泣,导致他失眠严重,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降。

实在没有办法,木生只好找到学校班主任,给子路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里休养了大半年,导致孩子留级。

现在,这小子已经十九岁,正在读高三,明年即

将高考。

他这个做父亲的,总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岳母,长期不管不问吧。

可现在木生是官身不自由,又不能请假回北京陪着儿子,他只能在周末,开车急匆匆回到北京家里,和儿子团聚,给儿子以鼓励。

因此,这个春节,他打算回北京去过,只能把家里的两位老人,交给妻子慧敏来照顾了。

镇里一放假,木生就开车急匆匆地回北京去了。

这几年,多亏徐月仙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木生心存感激,回到家里给老岳母买这买那,还给王大咧咧买了不少吃穿。

老两口把俩孩子照顾得非常好,这也算是给木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不过,这次回来,木生也获悉了一个新消息。

徐月仙告诉木生,说:“姑爷,你上次带过来的刘思慧,没几个月就开始和赵艳国狗扯羊皮了。”。

“赵艳国这小子,看着是个蔫巴人,本街本土的,居然闹出这种事来,混账王八蛋!”木生十分气愤。

“我听你王叔说,工地上有些风言风语,就让他把刘思慧叫到家里来,掰开揉碎地给她讲。”徐月仙接着说。

“妈,那现在怎么样了?”木生问。

“这不,前阵子,我让咱街坊给她介绍了个对象,现在俩人处着呢!估计差不离。”徐月仙把结果告诉了木生。

听老岳母这么说,木生总算长出了一口气,他该干的事太多了,这丫头真不让人省心啊!

这个春节,木生除了把两个合伙人,还有公司会计师叫在一起,吃喝开会,商量公司的业务和发展。

在利润分配上,木生主动让步,给两位合伙人都多分了5%,他对于钱财看得很淡。

木生认为,自己常年不在公司里,两位合伙人虽然拿着工资,可是也十分辛苦。

为此,他不想严格按照股份分红,而是多给了合伙人一些。

其实,人都是自私的,张文浩和张大鹏也有过怨言,想过自己单干。

无奈,他们的人脉有限,木生有晚生这个弟弟帮衬,公司的项目才如此的多。

他俩也分析评估过,如果挑摊单干,很可能会失败,最后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其他时间,木生都在陪着儿子学习。

新的工作岗位,也需要木生不断充电和提升自己,现在,他很享受看书学习。

他能够从书中汲取营养,来充实自己,获得成长。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