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197章、剧组来村

第197章、剧组来村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庄稼茂盛,树木葳蕤,鲜花怒放,芳草碧绿,六月份是北方最富诗情画意的季节。www.wenyuanshu.com

疫情影响不了地里的庄稼,今年,北塘村地里的庄稼,在农家肥的发力下,长得绿油油,格外的带劲。

五月中下旬,非典终于被国家控制。

六月是繁忙的季节,农作物拔节生长,已经开始进入繁茂的夏季。

这让一直着急上火的老蔫,总算松了一口气,我的宝贝闺女,今年可是要高考啊!

国家决定提前举行高考,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时间定在了6月7日和8日。

高考突然提前,倒是让老蔫有些措手不及,他再次收拾东西,赶奔县城。

他要为自己的宝贝闺女,去加油助威。

交通恢复正常以后,北塘村迎来了一小股“返乡潮”,村里一些在外务工人员,急匆匆返回北塘村里。

听闲话中心的人们述说“这些人是觉得在外务工太辛苦,受非典影响,没有赚到钱。”。

现在,各家各户的土地都统一租给了村里,人们不用去地里干活,只管拿租金即可。

这么多富裕劳动力,一下子囤积在村里,每天就是喝酒,再就是去杨爱莲的小卖部打麻将。

因为赌钱的事,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动过手干过仗,给村里带来了新的问题。

北塘温泉娱乐城再次开业,原有的工作人员够用,不能安排这些人。

甚至,有个别人喝醉酒,跑到赵木生的家里闹事,要求给安排工作,要不就耍酒疯,撒蛮不走。

这些新的问题,一度困扰着赵木生。

木生也曾去找过几次村支书刘广发,想和他商量一下解决办法。

没想到,刘广发给出的回答是:“甭管这些王八蛋,让他们闹吧,村里不欠他们啥!”。

也是,现在早已责任制了,发家致富,从事啥产业,都是自己说了算,村里没有义务来管太多的事啊!

更让木生生气的是,这刘思慧找到了发泄出口。

她和这些返乡的男人们,整天厮混在了一起。

刘思慧已经知道木生和刘慧敏相好了,她彻底没了希望。

她处于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抑郁的状况有所缓解。

可是,她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和这些男人一起喝大酒,简直是不像话。

喝多酒后,刘思慧不是站在大街上放声唱歌,就是和一些男人搞暧昧,摸摸索索、搂搂抱抱,实在是不成体统。

为此,刘思慧的父亲曾经给木生跪下过,求他来劝劝闺女,或

者给她安排点事做。

老话说“温饱思淫欲”,在吃饱肚皮不是问题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是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这很正常。

作为村里的带头人,赵木生的站位具有一定高度,他认为他不能坐视不管。

有时候,好人和坏人就是一念之间,有好的环境,再有好的引导,坏人也能变成好人。

北塘村曾经的坏人赵广合,现在牛场里干得很起劲。

没事的时候,他就订购点鲜牛奶,跑回家里,给怀孕的英芳送过去,让赵英芳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赵广合开始关心自己的闺女啦!

这也曾经一度成为大榆树下,那群妇女们谈论的话题。

在赵木生的心中,这些人都是北塘村的子民,不能再让他们这样瞎胡闹下去了。

随后,赵木生做出一个决定,就是把刘思慧安排到北京的建筑公司做事。

当木生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刘思慧的老父亲再次给木生跪下了。

流着眼泪说“谢谢赵主任,你可是咱村的活菩萨啊!要不,我这丫头就真完蛋了啊!”。

木生赶紧搀扶起了老人家,老头好一阵子哭,然后收起了眼泪。

“大叔,这个事呢,不能由我直接提出来,您去找刘广发,让他去和刘思慧谈,记住了吗?”

老头忙点头答应,随后转身出门去找刘广发去了。

刘广发和刘思慧毕竟是本家族,他更明白赵木生的良苦用心。

刘广发立马去找了刘思慧,连训带劝地和这丫头谈了一个小时。

最后,刘思慧终于答应去北京打工了。

在刘思慧打工走的时候,赵木生还亲自去看了这个小妹,给她拿了一些钱,嘱咐她好好干。

刘思慧也有几分感动,心里更是五味杂陈,既有伤心,也有对未来的几分期待。

赵木生的岳母徐月仙,现在北京全职照顾木生的两个孩子,每天都是很忙碌。

徐月仙接到了姑爷的电话,木生在电话中说:“妈,你没事给留意一下,有合适的,给刘思慧介绍个对象。”。

徐月仙欣然答应,她对这个姑爷十分满意,木生给钱给物的,对王大咧咧也特别好,

赵艳国同样也接到木生的电话,木生嘱咐他要格外关照本村的刘思慧。

赵艳国也痛快地答应了,说“老板,您放心吧,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我会照顾好她的。”。

村里的疯癫女子刘思慧走了,去往北京打工了。

这帮老爷们多少有些失望,甚至,心里暗自恨赵木生,坏了他们的好事。

就在刘思慧走后,北京的拍摄小组,开车来到了北塘村里。

当赵木生领着他们进入五组老宅的时候,负责外景地的人,立刻被惊呆了。

这里的时间,仿佛被老街旧宅给凝固了,这里面没有任何现代元素。

石墙、夯土墙掩映下,古老的宅院,六七十年代的门窗,一切都还完整地停在从前。

就连院子里的牛棚、猪圈,鸡舍都是古老的模样。

再加上老物件的悬挂和陈设,使得这里的老味道显得原汁原味。

转了一圈后,摄制组找了一间屋子试了镜。

随后,他们几个负责人开了一个小会。

就在木生焦急地等待的时候,摄制组负责人笑眯眯走出了房门。

“赵主任啊!我们刚才商量好了,就用你这来拍摄,看看咱商量一下价钱吧!”。

木生听到这个结果,也十分高兴,便说:“都是朋友介绍,价格好商量,您瞧着给吧!”。

这负责人扶了扶眼镜,然后说:“好,赵主任慷慨,我们绝对给你市场价,不会亏着你们的。”。

木生迟疑了一下,接着说:“不过呢,我有一个小条件,现在村里有几个富余劳动力,看能不能安排点事,给他们做?”。

负责人拍着胸脯,说:“好说,好说,我们需要有人帮着搬道具,也需要群众演员,一定能安排好的。”。

其实,这些搞影视剧的,都是格外精明之人。

在这里,他们只要按照剧本和剧情,对这些老宅院,进行简单的布置就可以开机拍摄了。

如果,他们自己搭建,会花费很多钱财,效果也不一定有这些真材实料的宅院效果好啊!

摄制组人员走后,北塘村立马轰动起来。

赵木生家再次被踢破门槛子,大人小孩来了一大群,都来挂号。

给钱不给钱无所谓,这些人都想上电视,过一过拍戏的瘾。

木生只能回答说“这个我说了不算,得看人家相中了你不!”。

当然,木生也算是给那几个返乡的男人,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差事。

在剧组里打杂,搬一搬道具,跑一跑腿,咋也比在建筑工地轻快。

随后,人们都处于热切盼望剧组入驻,开机拍摄的状态中了。

至此,木生给故乡北塘村,又置办了一个新的产业项目。

这可是当年设计的时候,几个村里老人的玩笑话。

没想到,今天真的是梦想成真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