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183章、谋划牛场

第183章、谋划牛场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过了端午节,正是草长莺飞,作物生长的好时节。www.wenqishuku.com

今年的天气十分给力,雨水调和,北塘农场里的各种作物,在春季底肥助力下,疯狂地生长着。

用两位老顾问的话说,我俩已经十来年没见过这么带劲的庄稼了。

二人断定,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一准是个丰收年。

赵主任,你就等着瞧好吧!

木生听了两位老人的话,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底,他开始为明年的农家肥张罗起来。

今年的大部分底肥,都是从别处的养牛和养羊场,购买回来的,不能每年都外出去买肥料吧。

经营北塘村农场之初,木生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农药。

木生知道,如果要种出好米来,就得下苦功夫,还得使用纯天然的肥料。

在田地松土、培土环节,木生也使用了机械化,这次,观望的人明显见少。

人们已经习惯了,赵木生倒腾出啥样的新鲜玩意,都不足为奇!

此时,西南沟的养牛场已经完成建设,只是一头牛都没有,还是个空场地。

木生通过北京的朋友打听,获悉廊坊的三河有一家养牛大户,设备先进,养殖规模大。

为此,木生带着村里的几个骨干,开车去往三河参观养牛场。

前期,晚生帮忙联系过了,有地方政府官员打了招呼。

当木生一行到达的时候,三河李家养牛场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木生一行。

木生他们在养牛场参观后,非常感慨,人家这规模太大了。

养的都是膘肥体壮的大肉牛,设备和圈舍都十分先进,咱一个小村庄根本养不了这么多牛。

当养牛场李场长,听说木生想养牛是为了农家肥的时候,当场就笑了。

然后说:“还用费事养牛啊!我这牛粪有的是,你们来车随便拉,不就得了!”。

木生道了谢,说:“这运费太高啊,算成本,还是我们自己养划算些。”。

人家李场长也是性情中人,当场就拍了板,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你培养养牛技术人员,可以让我的供应商,低价卖给你们设备。”。

木生听了这话后,自是十分兴奋,忙说:“太好了,我回去就派人过来,在您的场子里学习。”。筆趣庫

木生回到村里,开始物色养牛场的负责人,别的好找,这牛倌还真没有人感兴趣。

在北塘村人的认知中,不就是一个牛倌,天天喂牛,闻牛屎味嘛。

现代化养牛,不单纯是体力劳动,文化素质低的,不一定能够胜任,有文

化的人,又不愿意干!

春节前,上门要求木生给安排事干的人很多。

可是,这次木生要找养牛场负责人时,这些人都有各种理由,说自己不合适。

木生为这件事郁闷了好几天,在本乡本土干活,还可以照顾家,竟然也挑肥拣瘦,这人啥时候都是自私的。

木生反复琢磨了十来天,终于,有一个人选进入了木生的视野。

这个人,就是木生本家的一个小老叔,名字叫做赵广文。

赵广文年少时,聪明好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霸”,深得老师和校长喜爱。

在赵广文十几岁读中学的时候,放暑假回家的路上,遇见了本村的大马车。

好心的车老板,让赵广文坐上马车,在快进北塘村的时候,马受到惊吓,狂奔之后翻车。

把赵广文这孩子的腿砸成重伤,送到县里医院,治疗了两个来月,他的腿总算保住了。

可遗憾的是,赵广文落下了残疾,他的右腿不再灵便,走起路来踮脚。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广文的右腿就好像停止了生长,比左腿短了一截。

勉强读完初中后,赵广文回乡务农,开始和老蔫学过一段时间木匠,后来还学过家电修理。

因为身体残疾,赵广文一直未娶妻,光棍一个人。

后来,他领养了一个女孩,取名为“妞妞”,这孩子从小有兔唇,官名为“赵美妞”。

赵广文靠走乡串户干零活,上门维修电器,含辛茹苦地抚养着赵美妞,爷俩相依为命。

为了给孩子治病,赵广文拼命赚钱,先后给赵美妞做了两次手术,孩子总算能够开心地微笑了。

木生想让赵广文来负责养牛场。

他看中的是,赵广文的心灵手巧,还有他自强不息的敬业本色。

赵广文的这些特质,都是北塘村养牛场,最佳的负责人选。

木生等了两天,才在赵广文家里,见到了他。

这些天,他一直在外面跑,修理家用电器,赚钱。

“老叔,我可等您好几天了,您挺忙的呗?”木生开了口。

“木生啊,我这几天忙着给人家修了两台电视机,又去买了一趟配件,快进屋。”赵广文一看是侄子来了,十分地客气。

木生坐下后,给赵广文递上了烟卷,赵广文说“不抽了,肺子不太好喽!”。

“老叔,我就直说吧,我想请您去给村里管牛场,不需要您干太多体力活,您就负责学习技术,指挥人干活,就行。”木生开门见山。

赵广文一愣,然后说:“我没有养过牛,

恐怕干不了吧,咱是本家子,可别让人家有看法啊!”。

“老叔,我选您,就是因为您心灵手巧,学东西快,我安排您去三河学习两个月,您是咱们村最合适的人选了。”木生解释说。

“真的吗?那我就试试吧,不行的话,你再另外找人。”赵广文眨巴着眼睛,他没想到自己在侄子的心中,还是个聪明人哩。

“老叔,您好好学,好好干就可以了。美妞找对象这事,您就交给我吧!”木生想给老叔解除后顾之忧。

赵美妞已经28岁,这在农村可算是大龄女青年了,因为有残疾,婚事一直还没有着落。

第二天,赵广文放下了手里的修理工具,坐上班车,去往廊坊三河。

在赵广文走后,木生又组织了两次讨论会,安排人在附近村招聘牛场的工人。

另外,木生还有了新想法,那就是除了养肉牛之外,还要在养牛场养殖一批奶牛。

将来,生产出来的鲜牛奶,不对外出售,主要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喝。

这个内部会议讨论的消息,被嘴贱的村干部给传播了出去。

人们抱有怀疑的态度,在背后议论纷纷“这木生想象力太丰富了,啥日子啊,能天天喝牛奶,穷人喝得起吗?吹牛呢?”。

咱们的赵木生没时间去解释这些,他要干的事实在太多了。

就在赵广文外出学习之后,县里有关部门突然来人,有领导,也有技术人员。

原来,这个部门的一把手是晚生的高中同学。筆趣庫

李局长从镇里的报表里,见到了北塘村要发展种养殖业的信息,他也知道晚生的大哥木生当村主任。

这位李局长,带领着局里的业务骨干,亲自到北塘村来视察,也算是送服务下乡。

当然,这里面也有晚生的原因,现在的赵晚生在北京正春风得意、官运亨通。

古往今来,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因同学关系和晚生目前的位置,他这位老同学自然愿意给北塘村锦上添花。

李局长一行,在镇里蔺书记的陪同下,视察了北塘村农业生产基地,还专门去了养牛场。

走的时候,李局长撂下话,过一阵子要给北塘养牛场解决一批养牛设备设施。

等赵木生致谢过后,李局长又说:“赵主任,我今年把你们村作为重点扶持村,回去就向上级申请养殖专项补助,不过,这得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看来,北塘村的养牛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木生每天,都在盼望着赵广文学成归来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