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171章、半仙修庙

第171章、半仙修庙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秋天来临,北塘村大部分土地都种植了中草药,再也见不到往年秋收,忙碌、喜悦和热闹的景象。m.wenyuanshu.com

村里几个偌大的打谷场,此时成了闲家用,见不到几根庄稼。

用个别老顽固的话说“这他妈哪是正经庄稼人啊!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是啊!庄稼人倒还是庄稼人,可现如今都不再种庄稼了。

田野里盛开的中草药花,在寒冷的催逼下,已经全部枯萎,静待来年的再度盛开。

那些紫色的桔梗和黄芪,素雅的柴胡花,已经成为了经年往事。

小南河的水还在欢快地流淌,只是有一部分被引进了北塘新挖的鱼塘内,变成了鱼儿欢畅的家园。

木生安排赵福贵专门管理这些鱼塘,还派了一个人,给赵福贵打下手,全面负责垂钓乐园的各项管理工作。

人们又给赵福贵这个杀猪匠,赠送了一个新的职称,那就是“北塘村鱼塘塘长”。

穷苦了大半生的赵福贵,自是乐不可支,没想到,老了还讨了个“官差”。

赵福贵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他每天起早贪黑,把鱼池规整得井井有条。

早晨,地上已经开始结霜,个别老人已经棉衣加身。

一些爱看热闹的老人,穿着老棉袄棉裤,凑到鱼塘和赵福贵拉话,个别人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这么好的稻田,不种稻谷养鱼了,败家啊,糟害土地啊!”持有怀疑态度的人,继续发出各种感慨和牢骚、怪话。

因为没有了秋收这个节目,村里的闲人开始多起来。

中午太阳火热的时候,北塘村的各个闲话中心,自然就成了闲人们光顾的地场。

大家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着太阳,边唠嗑边交换着各种信息。

现在,再也不用去受累鼓捣地里的庄稼了,吃粮变成了用钞票买,而且都是大米白面。

农忙的时候变农闲,现在又赶上冬闲,自然会有许多人闲得蛋疼。

北塘村的娱乐场,也再度热闹起来,各种节目轮番登场表演。

现如今村里有了木生的产业规划,人们对美好未来,愈发地憧憬起来,心情好,自然要唱上几嗓子。

只是,娱乐场上很少见到,资深票友老蔫,他极少到娱乐场照面。

秋天水果下树后,木生强收了他的浴池和果园,村集体没有给他一分钱补偿。

看着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

的浴池,精心打理过的果树,老蔫怎能不心疼啊!

翠花安慰他说:“老头子,儿子已经给了咱二十万块了,不少了,够咱俩养老用了,知足吧!”。

“你他娘的,就是头发长见识短,那是木生拿咱家自己的钱,大拇哥卷煎饼,有个狗屁用啊!”老蔫高着嗓门训斥翠花。

因心情不悦,北塘村娱乐场上,自然就少了赵老蔫这一号。

用别人的嘴来说“人家老赵儿子当了村主任,就开始拿捏,摆起干部家属架子来,不愿意与民同乐了。”。

他们哪里知道,赵老蔫还是在和木生较劲呢,一直耿耿于怀中!

是的,这个村庄已经有了新的一代领袖,来领导着它走向新的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有些时候,忙碌未必是坏事,贫穷反而让人们的日子更有奔头。

现在,这个村庄的人们,已经不再为吃饱肚皮,而去发愁,再有木生新产业项目的建设。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人们,需要一个新的兴趣点,来给单调的生活加点调剂。

刘广发坐在支书的位置上,不愿意操心,享着清福,当起了甩手掌柜的。

他每天来到村部办公室,泡上一杯好茶,翻看几眼报纸,就算他工作了。

甚至,已经很久没有组织党支部会议,教育学习活动也组织不起来。

索性,刘广发就成了“躺平”式干部,出工不出力。

每天,他把小孙子领到村部,干起了哄娃娃的营生。

而过去的牛逼人物,王大军已经病得直不起腰来,每天靠大把的药片,来续命。

空闲的时候,赵木生也会去小学走一走,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太熟悉了。

年轻的时候,他是王校长家里的常客,为了和王素梅套近乎,小学里的大小活计,都是木生来做。

现在,木生的发小刘慧敏,当了小学校长,他更要经常光顾了。

前期,木生给小学购置了电脑等教学物资,可他的目光定在那七八间教室的时候。

他的内心不免一颤,是啊,在这里读书的,可都是北塘村的娃娃们。

更何况,现在是自己的发小在当校长,这个不幸的知青后代,带着自己的娃娃,在教村里的娃娃们。

对,必须改善小学的办学条件,等别的项目获审后,自己出一点,村里出一点,把小学的教室拆掉,一定要盖起教学楼。

这人

啊,一旦闲下来,就会生出许多事端来。

精于装神弄鬼的杨半仙,在外边跑了小半年,回到北塘村的时候,这家伙大变样。

不知道,杨半仙在哪里弄了一身行头,穿在他身上,还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模样。

更让村里人惊奇的是,他从胳肢窝下的公文包里,居然拿出了一个证件。

打开给大家伙看,上面赫然写着“某某教协会理事”的字眼,哈哈,这家伙貌似找到了组织。

当人们问及这个证件的来源时,杨半仙欲言又止,闪烁其词,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就在赵木生一心一意,谋划北塘村发展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也在背地里悄悄地进行着。

杨半仙以某协会的名义,开始张罗着,要修复北塘村,在破四旧时期,被拆毁的寺庙。

因杨半仙手里的证件,村里人眼中,那个装神弄鬼的老杨,俨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人物。

当杨半仙以修庙的名义,开始到处敛财的时候,响应他的号召的,还真大有人在。

据知情人透露,这家伙短短几个月,就聚敛了一大笔财富。

许多人都把艳羡的目光,投向了杨半仙,这家伙确实有两下子,不服不行啊。

这个冬天,因为杨半仙张罗修庙,赵木生审批产业项目,使北塘村不再寒冷。

无论是娱乐场上,还是几处散落的闲话中心,大家谈论的都是这两件事。

杨半仙是个聪明人,过去都是大家求他,他靠装神弄鬼混吃喝,骗钱财。

而现如今,他却变得异常大方,三天两头请村里头面人物下饭馆。

当然,这些被请的人物里,没有赵木生,却少不了村支书刘广发。

每当刘广发酒足饭饱后,他就想“爱他妈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赵木生对杨半仙那套鬼把戏,一直很反感,不过这次他却没有吱声。

他赵木生,自是有他的想法。

你杨半仙张罗得正好,如果把庙修起来,村里又多了一处景点。

也算是给北塘村发展,做出了一项贡献吧!

因为,杨半仙有了村里主要负责人的默许,他的修庙工程已经到了备料阶段。

杨半仙掌握着财政大权,他又找了几个小喽啰,给他帮忙。

各种沙石木料陆续拉到了废弃庙宇的遗址,全都堆放在一起,但等春暖花开,破土动工。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