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北塘村往事 > 第111章、全村动员

第111章、全村动员

作者:楚风文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自从乡里来了赵书记,王大军的脑袋“开窍”了很多,他似乎找准了工作的方向。www.czyefang.com

回到村里后,他第一时间去找刘广发,此刻,刘广发还在半醉半醒之间。

自从武书记离世,老支书定下的规矩被破了。

现在,正是正月天,村民有请客的,刘广发照吃不误,他就好喝几口酒。

有些人,天生就是帅才,而有些人只能做将,听别人指挥,去干下属的活,刘广发就适合做副将,他不适合做主帅。

王大军向刘广发汇报的时候,刘广发基本都是“行行行,是是是”,最后,他交代让王大军去组织开会落实。

王大军心里不高兴,碍于两人一起搭班子,就没说啥,他想:还是我自己张罗弄吧,他刘广发除了吃喝,也干不了啥事情!

其实,刘广发想的是:你王大军上蹿下跳,老往乡里跑,给领导打进步,我就选择耷拉手,我不管,看看你怎样唱好这出独角戏。

但是,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王大军肯定是要费一番周折,也需要他发挥聪明才智,他更清楚村里有几个“老顽固”,会和他作对。

第二天,王大军把“村委”成员叫到一起,召开了临时会议。

当他把项目一说出口,两个委员都摇头,直说:不好弄啊,现在都分给个人了,咱们又没有啥强制力,人家就是不种,你有啥好办法哩!

王大军一看,在村委的会议上,反对的声音都这么强烈,他很生气,厉声说:“现在,张罗点事,怎么就他妈这么难,这个项目是乡里开会定的,弄也得弄,不弄也得弄,行不行不是今天咱们讨论的话题,主要讨论怎么落实吧!”。

其他人一看,王大军急了眼,也就不敢往这方面说了,思路转向村里的具体情况上来。

一个可怕的现实是,许多吃饱饭的村民,现在很逆反,有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想,这十年,他们过惯了信马由缰的日子,不愿意听从行政命令,或者说被别人所左右。

简单地说,就是我明知道种大棒子,卖几毛钱一斤,刨去化肥种子和人工,基本剩不了几个钱,可是有钱难买我乐意!我的土地我做主!

唉!过去的集体主义观念,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以自我为中心了。

不得不说,人家王大军是有两下子,他把村民的心理揣摩的很透,他更明白“牵着不走,打倒退”是怎么回事,这是绝不能行政强制的。

以,王大军作为村长,他必须要顶住压力,拿出大主意。

他眨巴眨巴眼睛,说:“我看,这件事,这么办,你们散会后,先放出风去,就说乡里搞玉米制种实验,给咱们村里一点试种指标,指标很有限,项目还特别赚钱。”。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图,这叫欲擒故纵。

最后,王大军让人去乡里拿回了协议,他把登记表发给了村会计,回到家里等消息去了。

起初几天,村子里基本上是风平浪静,没有啥动静。

甚至刘广发支书都认为:王大军做不下去工作,这个项目彻底流产了。

可三天以后,村里还是起了一丝波澜,人们私底下都在言传“玉米制种”这个项目。

也有个别与王大军关系不错的户,跑到他这里咨询,王大军说得轻描淡写,就说乡里给的指标有限,要想扩种,还得去求乡里领导。

第四天,就有人带头找王大军,要求把自家地作为玉米制种试验田,急着签订协议。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有人拉了头锄,剩下的事就交给蝴蝶效应了,人们奔走相告,有的人恐怕把自己家给落下。

不到三天,全村签订协议户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这时,王大军又找人放出风去,说乡里给的指标已经没有了,再也签不了协议了。

哈哈!他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几个没签上协议的,蜂拥而至,把他围在当中,纷纷指责他“优亲厚友”“徇私舞弊”,各种的语言加持,开始攻击他。

姜还是老的辣,人家王大军依然不露声色,一脸无辜,说:“上边,就给这点指标,再说了,人家种子公司也准备那么多种子啊!只能谁先签谁就种,你们等明年吧,明年要是继续制种,就早点来签协议。”。

这下子,可惹恼了一众人等,这些人赖在他家里不走,要求给个说法,甚至有个别人口吐莲花,骂出了脏字,问候了王大军的祖宗。

王大军冷眼观察了一阵子,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说:“你们先都回家去吧,在我这里没有用,我也没有种子,明天我跑趟乡政府,再去求求领导,看看能不能给咱村倾斜一下,再给加点指标!”。

这些人一看,再堵在村长家里,也没有实际意义,就做鸟兽散。

第二天,王大军骑上摩托车,到大集上转了一大圈,买了不少东西,然后

再返回村里。

当他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人在等他了,而且都十分焦急呢。

“村长,你可算回来了,今天去乡里,领导咋说的?”

王大军把头盔放在了柜上,找茶碗倒了水,喝了几口,然后慢吞吞地说:“嗨,今天领导去开会了,我等了老半天,这次见上领导,我软磨硬泡,说了半天,领导答应再给咱村点指标。”。

听王大军这么说,一屋子人都见了笑模样,连饭都没让王大军吃,叫来了会计,立马就开始签协议,这活干得,确实漂亮!

一直签到深夜,这些人总算都达到了自己的心愿,纷纷拿着协议离开了村长家。

一夜无话,天明后,王大军找来会计,还有五个小组长,把签协议的户进行统计,发现还有三户,没有签协议,其中,有刘万山,还有刘广发他爹家,还有赵二狗家。

王大军和二组赵组长找到了赵二狗,赵二狗的答复是:我家里从来不种玉米,每年都是小米和其他杂粮。

刘万山是在窑厂侍弄他的制砖机,正在急急忙忙地安装调试设备,不知道村里要做制种项目,王大军揪着刘万山,在窑厂签了协议。

等到刘广发他爹家,这老头可是老顽固,他的理由是“我就爱吃煮玉米,我要种粘棒子。”。

王大军再劝说几句,老头开始骂人“王大军,你个小王八羔子,当个破村长,你想发号施令,在我这不行,我儿子还是支书呢,我照样揍他个狗日的……。”。

“刘叔,您是长辈,广发我们都是为了大家致富,您应该支持我俩的工作才对。”

“少他娘跟我来这套,谁爱富谁富,我都不眼红,反正我就是不种。我没功夫跟你扯闲淡,我还要干活呢,赶紧给我滚!”这老头太倔了,一句正经话不说。

王大军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退了出来。

其实,王大军心里反而暗自高兴,他想:这个难剃的头,我可以交给刘广发,反正这老倔头是你刘广发的爹,摆不平,我倒要看看你刘广发怎么去乡里解释!”。

目前看,村民参与玉米制种的积极性,被王大军巧妙地调动起来了,剩下一个刺头,正好甩给刘支书,那是他的家事,让他们爷俩去内部斗争,内部消化去吧!筆趣庫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北塘村做好了准备,就等上级派驻的技术员到位了。

注定,这个春耕是个不同寻常的春耕!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