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 > 崩坏坍塌,自我重建

崩坏坍塌,自我重建

作者:抱月惊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女主角,当然要撑得住戏,才配做女主角。www.591taobaonet.com

当然,不是说艾娃演得不好,她只是演的不够好,或者说是对人物的分析不够透彻,从而导致薇尼这个角色的人设全面坍塌。

薇尼前期和后期的性格差别是很大的——这也正是艾娃会选这个本子冲奖的原因?。基本上,嫁给三个丈夫时,薇尼完全是不同的性格:

嫁给初恋贝里,薇尼就是个天真的小姑娘。

嫁给第二任家暴男,因为贝里的改变和为母则强的信念感,薇尼有种自我奉献的冷硬。

嫁给第三任真爱,薇尼因为年近三十,已经慢慢被岁月打磨的温和,就像一个真正的英国伯爵夫人。

这个本子真的挺好,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艾娃承受不住。

她演不出来。

就拿她彻底垮掉的,在收到贝里死讯时的这场哭戏来说:薇尼这个时候的性格还是温婉的,她的前期情感也是细腻的,可在这里当她深爱的丈夫死了,艾娃却用尖叫和痛哭流涕来表达人物情绪,根本没有一点别的情绪用来过渡,这就显得很突兀。

可能粉丝会说,你看她哭得气都喘不上来了,这不就是演技炸裂吗?

当然不是这样!

情感的铺垫呢?转变呢?以及到后期的升华呢?你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哭,看着真的容易让观众出戏。

这里艾娃的表演,真的让人有一些不舒服。

李幼荣甚至觉得,可能是导演内瑟尔的问题——当然,拍摄这一幕时,他已经不在剧组里了,也不知道在这段发生了什么。又或许可能,艾娃有铺垫或者酝酿,只是剪辑剪掉了?

他宁愿相信是这样!

其实童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把角色情绪完全概念化的毛病,尤其是当业务繁忙和收人吹捧过多的时候更加容易养成。艾娃就有一点这样,或许她已经意识到,正在努力改,可是效果微乎其微。

如果只到这里还好,可是后来在演绎薇尼处理贝里的后事和生孩子这一段里,艾娃又完全用了一副怨妇脸。

她浑身都散发着【我刚死了丈夫,我好可怜】的气息。

然而不该是这样的。

如果薇尼没有自己的人格,她可能在失去贝里之后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可是她已经蜕变了啊。她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坚强的,有韧性的,因为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她马上就要做妈妈了。

只有这样的薇尼,在孩子出生后,为了维护孩子和贝里的家产通下决心决定再婚,才说得通啊。

没理解好人物,艾娃不合时宜的“怨妇”处理法让这一段再次垮掉。

真的,李幼荣曾经对这部片子怀抱过奢望的,可是现在,他明白过来了——

好莱坞里照样有演技不行的电影咖。

或许说,是艾娃太年轻了,她没有结过婚,根本不知道丈夫和孩子对一个妻子和母亲的意义。

你可是想去争金棕榈奖的“影后预备役”,你清醒一点啊!

听着在薇尼和第二任丈夫吵架时现场媒体露出的笑声,李幼荣郁闷了。

经过国内各种爆炸信息的洗礼,他已经预料到这一次会发生什么了。

《美国佳丽》,烂片预定。

全体剧组群嘲预定。

这简直,太完美了。

等影片放完,灯光亮起,主创起身时,李幼荣看到了饰演薇尼第三任丈夫,也是戏份最多的男主角科文脸上来不及收起的苦笑。

他拍了拍导演内瑟尔的肩膀,话憋了半天才说出口:“我们真的不应该着急的。”

内瑟尔估计也是第一次看到成片,有些一言难尽:“我,我剪的版本根本就不是这样!那些该死的发行……”

说起发行,这回caa可算是赔大了。

尤其是制片,在上台致谢时,全程黑着脸。

从现在开始,他们将花费更多来公关,好让影响更低。

可是就算你塞更多钱,也有不配合的影评人啊。

还没到第二天呢,凌晨网上就有了关于《美国佳丽》的恶评:

“一部超合格的粉丝电影!”

“导演内瑟尔用他一贯以来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副20世纪初的绝美画卷!”

“恭喜市场再度迎来一部除了画面能看其他全部不行的神剧。”

“怎样看待《美国佳丽》?我很庆幸它盯住的是戛纳而不是奥斯卡颁奖季,不然它可能连柯达剧院的门都进不去的。”

“一流的服装布景,二流的剧本,三流的演员。”

一些学院派的老爷子们甚至亲自站出来,把男主角科文喷了个狗血淋头:

“要是想演电视剧,直接去演,何必上一个不伦不类的电影坏名声?”

“科文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不说演技,这个选片的眼光就跟被狗屎糊了一样。”

李幼荣当然也没落得好:

“我收回希望能在奥斯卡提名单上见到你的话!”

观看过试映的观众说法更直接:

“艾娃不仅好看到我,也丑到我了。”

“她的演技是一直这样吗?我怎么感觉比她小时候差了好多,连少女时期的那一部《寻爱》都比不上。”

“她就不能演那种情绪要求高的前段!我觉得她的演技甚至连演她哥哥的那个龙套都比不上。”

“当初《美国佳丽》立项时为什么要请艾娃来演?电视剧里的那几个女主都演得比她要好。”

“一流的男主,二流的剧本,三流的女主演员!这部戏最开始定的就是女主角,要说可惜,三个男演员才可惜。”

“可怜的科文,他已经连扑三部了,再加上这部《美国佳丽》,我估计他都要跌落A-list。”

“《美国佳丽》扑为什么要怪科文?科文他只是因为名气大,所以才是男主好吗?而且他又没有演得很糟糕。”

“反正最糟糕的是艾娃。我是真的对艾娃有些失望,尤其是收到贝里战亡时的那场哭戏,我在电影院里都比她哭得有层次。”

“贝里那么好的男人,居然死得那么早。我其实觉得和第一任的感情线演的很不错,就很甜啊。”

“这部戏烂成这样,导演也有责任。不过内瑟尔本来就是以画面见长的导演,呵呵,我建议以后再请他拍戏,多给剧组配一个能看到演员演技的副导演。”

“A-list科文都没能把艾娃扶起来?”

“搞笑,艾娃自己不争气,关科文什么事?”

“迪伦也很可怜啊,他去年才拿金熊,来好莱坞第一年上的第一部电影就因为女主扑了。”

“我受够你们了,不要什么都往艾娃身上甩好吗?剧烂也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的,导演不是也有错吗?其他三个男演员个个都是影帝说得那么厉害,不也没把艾娃带起来吗?我还觉得她演技最好呢!”

总之,不管怎么说,《美国佳丽》上映第一天,这部片子的评分就被稳定在了6.3分。

文艺片向,6.3分真的不高。更不要说现在人人皆知这部片子还想冲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一时,更多的恶评接踵而至。

连新闻都爆了:【《美国佳丽》网评6.3,坐实烂片】

艾娃的个人主页甚至因此遭到攻击:

“《美国佳丽》网评6.3,金酸梅最佳女主角预定艾娃。”

这种情况下,本来还有一个月的宣传计划,因为影片的口碑不行被砍掉了一半——其中就有中国的宣传部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国内的自媒体,引起热议:

“一哥在美国拍的第一部剧好像扑了啊。”

“不是吧?这好像是他第一次成绩不好。吓到我了。”

“是真的,美国的学院派都在骂他了,还有男主角科文,有几个老爷子感觉要气到暴毙了。”

“这片子真有那么扑?电视剧不是挺好的吗?不是故意黑吧?”

“我刚好在北美,为了支持堆哥就看了。简单说两句吧,我也看过很多评论,其实都挺客观的,没有故意黑。三个男主角都没毛病,尤其是堆哥演的贝里,全是好评集中点了(因为人设好有几幕是真的甜)。片子的口碑烂成这样,主要是女主演技问题,她撑不起角色,导致整段垮掉。再加上,为了拿这个片子冲戛纳,她的团队前段时间吵得特别凶,营业过度惹人反感了才这样。”

“我也看了。感觉一哥很可怜啊。他戏份说实话也不多,可他占着男二的名,用了宣传资源,剧扑了就得挨喷,这点欧美还是很公道的。”

“真的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好,是它作为一部冲奖片太垃圾了。全员几乎都是女主角的工具人,三位影帝给女主作配,居然还能演成这个样子……极度失望!艾娃简直现实北美版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有点好奇堆哥一个金熊影帝怎么能有资本占另外一个的男二资源?”

“发行为了捧戛纳评委啊。你可以上推特看,堆哥在欧洲其实很有人气的,天天有杂质主编和影评人之类艾特他跟他表白的。可是他还是国内那副高冷的毛病,理都没理。”

“堆哥不是高冷,他就是根本没看。上次金球奖红毯是其实就看得出来那群欧洲来的都很喜欢他,但是能怎么着,扑了就是扑了。”

“欧美那边演员扑剧很正常吧?”

“正常,但是最好不要连着扑。像这回的男主角科文就是真的实惨,加上《美国佳丽》连扑四部,他的A-list估计真的就这样扑没了。”

“一哥下一部剧怎么说?是男主吗?女主怎么样?”

“是男主,他说过的,片名叫《第一次》,独立电影,女主新人。”

“哦豁,完蛋。”

因为有以前的口碑在,国内对李幼荣这次的失利还算温和,不是没有酸的损的……

不提了,就当无事发生。

总之,《美国佳丽》最终也只在院校上映了两周,拿到800万美元的票房后匆匆下映。

这部电影,光宣传支出就超过了500万美元,拿这点盈利一算,没做账都能看出这是caa近年做得最亏的剧了。

瞬间,caa插手过的暑期档影片有了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任务突然变重。

4月中旬,也就是《美国佳丽》下映前期,戛纳电影节颁布了奖项提名,《美国佳丽》堪堪提了一个最佳服装设计。

这下子,最后一点希望也没了。

李幼荣是从西蒙那里听说了艾娃承受不住压力,三次入院的消息。

他也不意外,因为这姑娘濒临崩溃的情绪从首映礼上就能看出来了。

吃演员这碗饭,真的需要内心强大。不仅要经得住夸,还要受得住骂。

这一次,李幼荣觉得自己还算挺得住的。

片子确实是不好,该骂。

他挺看得开。陈家河和周济怀前两天还打电话过来问他感想,都被他用轻松的态度驳回去了。不过第一次演“烂片”,总归有些不好受。当然,这种心情他也很快调整过来。

宣传部分被砍,正好给他留了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剧本。李幼荣这段时间除了和莉莉见面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全部花在研究《褐色的衣橱》上了。

他去上课,去像计划里的那样请教玛丽,玛丽再把他介绍给另外一名演员来给他论实想法,沉寂在学习里简直不亦乐乎。

他这段时间通过这部电影其实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剧本这种东西,凭的完全是运气。剧本,导演,制作方,合作演员,甚至是宣发,这些都是游离在他力所能及范围之外的东西。除非是自己做导演组局,否则他根本不能跟谁保证电影的质量。

既然那些都不能保证,那他就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就算是在烂片里,他也要塑造出一个被人挑不出来错处的角色!:,,,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