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世子夫人日常 > 第二百六十三章 防盗勿点

第二百六十三章 防盗勿点

作者:徐其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罗娘子轻笑一声,略有得意。”

罗元娘的手指在赵诚的身上乱窜,像有魔力般点着他心头一簇簇的心火。

“罗娘子没解过男子的衣衫,情急之下更解不开。索性粗鲁的扒开他的衣服,露出整个胸膛。

一阵风吹来,两个红点点在风中颤然挺立。

罗娘子好奇的仔细看了看:“这和我的一样诶。”

她凑近的呼吸扑在壮汉的胸膛上壮汉的心中一阵阵的潮热。

壮汉的脸黑,但身体却是不太黑。

罗娘子说:“以后把衣裳裹的紧紧的,不要让身体晒着了,我不想给别人看,男的女的都不可以。”

她紧盯着壮汉,壮汉踌躇,仿佛在思考。”

罗元娘紧盯着赵诚,赵诚从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声音,尽量让自己忽视在身上作乱的小手。

“我尽量。”

罗元娘说:“壮汉思考良久,又仿佛只有一刹那,终于说:“好吧,只有你能看。””

她手中力道没控制好突然重了一下,赵诚再也忍不住,把她按进怀里。罗元娘还没来得及反抗,就沉进去,脑中一片空白,眼前仿佛有星空闪耀。

怕被和谐,所以蠢不敢写,这大概算是肉渣吧。千万不要打我。

☆☆☆

赵诚并没有涉及到贪污案中,然而承平帝大约下定决心要调查冗官之事,所以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抽调人手,赵诚也在其中。

朝堂如此大的动静,军队也绝不可能避免。其中的油水和灰色地带,也要认真整检一番。

由不得承平帝不紧张,前朝末年就是上层奢侈糜烂,普通百姓连失立足田亩,食不饱腹,官逼民反。

万国来朝的前朝最后失去了对朝廷天下的控制权,江山落于赵家之手。

前朝不可谓不强大,百姓们活不下去,官员们却活的很自在,他们集权力与财富与一身,势大后连皇室也不放在眼里,操纵皇帝废立。

本来富裕的朝廷被诺大的冗官集团拖垮,令人唏嘘。

大梁是个新兴皇朝,她的年龄还很年轻,承平帝绝不允许在自己的执政生涯梁朝发生不可逆转的腐烂倒退。

他一下铁血手段,百官面对这个强势的皇帝也只能俯首。

问题当然是很多的,承平帝正所谓承平帝,承平日久,人们早已忘了早先的艰难。建国功臣们高高之上,寒门更难出贵子。

随着时间过去,权贵们只会越来越富有,百姓们越来越贫穷,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永远不能够避免的最的一个问题。

赵诚回来,这些天都很忙碌,身体并不累,然而心累,他脸上露出难得的疲惫。

罗元娘看到他很心疼,跟在后面忙前忙后,把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不漏在他面前,想让他在家里轻松一点。

赵诚漱洗好,坐在靠椅上。“这段时间我忙吃空饷的事情,家里事情注意不到,你多受累一点。”

罗元娘说:“你放心,我必约束家人,你在外面忙,不用担心家里,也没多少事。”

赵诚对罗元娘做事一向很放心,既然罗元娘说不忙,他也没有多问,相信她能够处理好。

罗元娘问:“那吃空饷的事该怎么处理?严不严重?”

所谓吃空饷,就是军营在编多少人,实际上人数只有它的十之八-九甚至一半,朝廷发下的粮饷,自然被从上到下的军营官员们收入囊中。

罗元娘有点担心。

赵诚安慰她说:“不用担心,这件事不是很严重。我们家向来在这种事参与的不多,不过有时候难免要和光同尘。基本的军官都有份,陛下最多杀鸡儆猴,杀几个最嚣张的,我们家应该不会有事。”

罗元娘知道赵诚一向稳重,不会有故意说好话来欺骗安慰他,也就略微放下心。

心里轻松一点,罗元娘也有心思闲话。

“我看圣上这一招对整个国家还是有好处的。清一清杂草,庄稼长得更好。”

赵诚说:“他们未必不知道,但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到底是杂草还是庄稼呢?”

现在这最着急的上蹿下跳的,无非是承平帝的举止动作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想保着自己的利益,就不会再管对国家是有利还是有害了。

罗元娘轻舒一口气,庆幸自己嫁入的是靖安侯府,要不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该站什么立场,家族还是国家?很难抉择。

罗元娘道:“这场风暴越来越大。我看最露头的那几个必定不能久存,到时候旧贵族下台又有新贵族上来,也是换了一批新血液。”

赵诚道:“家族长存何谈简单。”

罗元娘说:“何必话语中有颓丧,我觉得我们家一直做得很好。

不求一枝独秀,也不随波逐流,虽然不显眼但也总不容忽视。

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赵诚笑说:“不过偶尔迷茫,也被你听出来。”

罗元娘斜眼看他:“你身上有哪里地方我不知道?”

赵诚讪讪,目光远视,罗元娘偷笑。

罗元娘说:“这世上朝代有更替,日月有轮转,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无愧于心。

这世上哪有长久不衰的家族呢?”

赵诚说:“是我着相了。”

罗元娘说:“时不时换换血对国家也有好处。梁朝初立时秀才都可以谋一个小官职,举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做官。

而现在,连进士都可能在京城三五年之久,我看再过几年也可能会有进士被搁置一辈子都没领到官职的。

朝廷初立时,要分封功臣,商铺田亩人口都是,瓜分的差不多。代代皇帝都有新功臣,再瓜分之后给普通大众剩的越来越少了。有权的又喜欢隐田,不给国家交税。

阶层固化,寒门越来越难出头,土地兼并,百姓越来越难活命。到了那时,朝廷再想力挽狂澜也不大可能了。

生在末代真是可怜。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我很庆幸我生于盛世,长于盛世,我也希望能够终于盛世。”

赵诚说:“尽我所能。”

深夜中的京城,到处也是静悄悄,只有几处灯火通明,歌舞通宵。白日里的勾心斗角涛翻浪滚,仿佛也看不见了。

吴县丢失的物资压根就没到吴县,去年赈灾时因为京城周围的山倒塌堵住了路,所以当时调的是南部的粮食到那里。

先从水路运河,再转运走陆路,几番辗转,不知道是从何时被人调的包。

详查之下,齐王监管的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的有物资短缺的情况,不过没有吴县严重而已。

四皇子也被列入怀疑调查表。众所周知的黄知府是四皇子的人,然而他作为知府,下辖的吴县却因为物资短缺,死亡近有上万人。说他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吴县知县不敢担责任,他没有权利上达天听,于是向直属上司上折哭诉,据实禀报,然而黄知府并没有反应。

不知黄知府是被人蒙蔽,还是知情不报刻意包庇。

而黄知府更是感觉自己冤屈,他整天风花雪月,那些烦心琐事全都扔给带来的幕僚办,除非天塌就别来烦他,要不然要他们何用。

他怎么知道会捅了这么大的蒌子,而且吴县的事情他知道,但也以为是赈灾不利或者是房屋不好砸死的人太多,不知道还有这层缘故。

无论如何,他现在说的话并不能令人信服,而且就算是他被人蒙蔽,他的罪行也绝对少不了的。况且他也没有有力地证据洗清自己的嫌疑。

四皇子这段日子过得不轻松,齐王这段日子过得更不轻松。然而两个人并没有同病相怜,反而更加仇视对方,觉得一定是对方设的诡计,陷害自己。

四皇子一直是朝中的小透明,如非他是唯一的嫡子,恐怕早就朝臣的眼中。他的学识不深,在被教授时没有表现出学习天赋。早已加冠,也没有被允许到朝堂参与政事。

作为唯一的嫡子,他并没有被理所当然的封为太子。承平帝高高在上,心思不明。朝臣们举棋不定,尤在观望。

如果说这件事对他有好处,那么就是使他在朝臣和天下中有了些许存在感。

罗元娘也是第一次在心中对四皇子有了明确的印象。在之前他在罗元娘的心中,大约只是一张模糊的剪影。

四皇子面容朗朗,行事有度,说话做事一举一行无不符合规矩。

当他出现在天下的面前时,他就像山石般沉默寡言,不招风头,然而紧紧地扎根,也不容忽视。

他从不咄咄逼人,在相处之后会发现他亲和稳重,令人不由自主地放下戒心。

他没有令人如沐春风的气质,也没有举手投足间挥洒天下的霸气。然而跟着他做事,会发现从头到尾配合他的想法,心中却无不悦。

这大概便是嫡皇子与生俱来的的风度魅力。

众朝臣们也松了一口气,虽然承平帝没有立太子,也时不时有人会上折请立,他不过是仗着自己的威严在阻挡,总有一天挡不住的。

承平帝虽不愿也不能够不承认,皇朝的继承人十分,立太子稳人心。

四皇子生为天生的唯一的嫡子,在天下心中就是隐形的太子。纵然承平帝将他忽视众人注意不到他。然而他出现在大家面前之后,就能第一时间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他的表现令人放心,作为与臣子百姓,并不希望对方是一个十分有才能,但是异常暴戾的君主。

四皇子性格稳重,没有天资聪颖,却也不愚笨蠢钝。他不迂腐懦弱,也不骄傲自大,正是大家十分中正平和的仁君脾气。

至于才能,如果他做了皇帝,不管他有无才能,臣子们都不太重视的。因为他如果胡乱指点,臣子们势必不会同意,如今还没有到后世的君主高度集权,君主也不能够罔顾臣子意愿一意孤行。

罗元娘也送了一口气,就算看过之前之后有些王朝几乎没有一个太子上位,但如今还没有礼乐崩坏,以及前几任皇帝都是嫡长子顺利上位,这些都给罗元娘对于四皇子的不低信任。

罗元娘对赵诚说:“我看四皇子为太子也很好呀,前面几个我看都没有成器的。

齐王自大骄傲,又没有非凡的才能,只是占个长罢了。上蹿下跳,上位可能性非常低。

韩王透明惯了,他可没有嫡子身份,听说又是一个喜欢清谈的闲王。”

罗元娘翻了个白眼,她向来就觉得清谈误国,对一个喜爱清谈的领导者,天然没有好感度。

“接下来的人也没有特别出众的。这么一说,不选四皇子为太子选谁呀?”

因为承平帝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们都蠢蠢欲动,人数也不少,但好像和康熙的九龙夺嫡比起来,激烈度小了不少。

成器的都没几个。

赵诚说:“皇上从来没给过他们机会。”

短短的一句,罗元娘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些皇子都默默无闻。承平帝不仅没有立太子,这些王爷皇子们也没有给他们很多的锻炼,顶多让他们做一些小事,去年的赈灾算是他们参与政治生涯中难得的一件大事了。

罗元娘明白过来,又担心的说:“如果皇上久久不立太子,我担心会有变故。”

承平帝在黄位上坐久了,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利,然而他的儿子们都大了,争端肯定会越来越多。

他们的争端对国家天下的影响罗元娘暂时没法想象,但是对他们这些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到了竞争很激烈的地步,他们就算不站队也要被迫站队,新皇上位又是一场血流成河。

罗元娘的脸色发白,赵诚看她把自己吓到了,有些心疼,连忙安慰说:“放心吧,现在皇上还是壮年,船到桥头必有路。我们家不会有事的。”

罗元娘埋怨的说:“我怎么可能不担心。皇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攥着紧,又不能多活几年。”

赵诚严肃道:“噤声!”

罗元娘吓了一跳,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