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河流 > 7、从贫瘠到肥沃

7、从贫瘠到肥沃

作者:张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张琴琴

那年,是一个夏天,沸沸扬扬。,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哎!我说他二大叔,这样分公平不公平啊?”

“公平!咋不公平了?同一个人写出来的纸条子,揉成个团,不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吗?谁能认出哪个是哪个啊?”

“那写的那个人呢?”

“他的那份就是最后一份了,没得挑啦。是好是坏,就要看他的运气喽!”

村里人依次抓完纸团后,周围依然熙熙攘攘,议论纷纷。

“怎么样啊?”

“凑合着吧!幸亏没有分到河边那片穷地啊!你家的呢?”

“好着呢!呵呵……”

……

有人笑得合不拢嘴,黄牙露出了两个排。有人面无表情,只是手里抓着个纸团,嘴里时有叹息,父亲抓住大碗里最后一个纸条,看也没有看,直往家里去了。

“爸爸回来了!”听到妹妹的叫声,院子和屋子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只剩下小鸡啄米的声音,随后便都向着父亲跑了过去,我们好似一群顽童看到了一个新奇的玩意儿似的都围到了一起,想要看个究竟。父亲一副严肃的样子,我知道,父亲这回真的捏了一把汗,因为我们期待的目光几乎同时落在了父亲展开的纸条。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只听父亲轻轻地念出了声:“十八号,河滩边。”所有的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祖父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好好干!”母亲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者丈夫说:“我们可以的。”孩子们什么也不懂,对爸爸笑笑,又去玩过家家的游戏去了。

中国的很多农民自古以来都是“靠天收粮”,而到现在,我的家乡依然如此。我美丽而苦难的家乡就坐落在黄河边上。不难想像,他因黄河的壮观而美丽,也因黄河的无常而患失。两岸的土质并不肥沃,浅浅的一层土壤盖着坚硬的沙石。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不长东西的石壳子”,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分到河滩那片地,肯定很宽广,但是收成却丝毫没有保障。分到地的第一年春天,我不清楚种进去了什么。我只知道,夏天,黄河发了一场特大洪水,两岸什么也没有留下;那年秋天我们没有在那片土地收获到米粒大的东西。那几天,父亲很少说话,大部分时间只是蹲在院子里,时而无奈地摇摇头,时而发出长长的叹息声。等到河边那片地渐渐干硬起来的时候,父亲对母亲说:“没了就没了吧。来年在种,那么大一片地,总不能让他荒着啊!我去河滩上走走。”奇迹原来也可以这样发生。当父亲来到这片让他心痛却用热爱的土地时,却惊喜地发现,“母亲河”送给我们的是一层厚厚的、肥沃的泥土沉淀——这是一份多么丰厚的礼物啊!父亲激动地说:“泥土,可是咱农民的命根啊!”

就这样,一块没有人要的穷地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在河边,土质肥沃,自然是种庄稼的好地方了,但这片土地毕竟分给了极少数人。于是,只要乡亲们开口,父亲总是会欣然同意,给他们一块地种,却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只是在秋收之后,当憨厚的乡亲们用丰收的果实聊表谢意时,父亲才会乐呵呵地收下一部分。

中考完了以后,父亲从老家捎来信说:“琴儿,最近家里有些忙,我就不来看你和姗姗了,你们姐妹之间多照应些,有时间好好看看书,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担心……”尽管不止一次看到父亲平常而又亲切的笔迹,我还是泪眼模糊了,心里默默念叨着:我要回家。

经过一路的摇晃与颠簸。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土窑洞,看到了父母饱经沧桑却带着欣喜的脸庞。

第二天一大早,估计是五点多,天还暗沉沉的,东方才有些泛白。我就和父亲一起下田去了。起初,坚持不让我去,因为知道我晕车,他硬让我休息一天,母亲也劝我不要去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去,父亲就没有再说什么,便拿起农具对屋里人说:“走!”就这样我们出发了。等到达时,天已经大亮了。我扔下锄头,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再也不想站起来了。父亲看见了,笑了笑对我说:“累了吧!还没有开始啦,你先坐一会儿,我去那边看看。”我坐在地上,看着父亲的背影,眼前浮现父亲年复一年的辛苦,一丝惭愧油然而生。不知是什么力量把我拉了一把,我一骨碌从地上站起来,赶上父亲说:“我不累!”我们当时种的是荞麦。父亲刚一开始就脱了鞋。在前面一锄头一个坑的挖着,我在后面一撮一撮地撒着种子。没有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火红,闷热。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我也脱了鞋,丢在一边,赤着脚丫子,心想这下凉快了。继续跟在父亲后面,没几步,我就发现我错了。我根本不应该把鞋子脱掉,因为地里仍有好多沙石。脚每每踏到地上,它们保证会给你做一次“免费按摩”,足以让你时刻注意他们的存在。不知是生气还是无奈,总之,我又气冲冲地跑过去捡了鞋,套在脚上。父亲看见了,说:“没事吧!时间长了就习惯了,等磨出茧子就不疼了。”我勉强笑了笑,说:“没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心里却有一种委屈,或者可能是一种难过,悄悄地,一滴泪水滑过脸颊,滴打在这片父亲曾经而且现在依然耕耘着的土地上。

还是那片土地,由于河水的冲击,总会有一些凹凸不平。农村的生产条件本来就差,好不容易有了那些所谓的半机械化的农具,可就是因为它的凹凸不平,无法利用。面对这样的难题,父亲做了很大的努力,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有过太多的无奈。我不想这些重演,可我又能做什么呢?就在这时候,收到妹妹的来信,说:学校快开学了。就这样,我离开了父亲和那片土地,去县城高中了。

再次回来,已经是一年后了。同样是一个大清早,我去的还是那片田地,但它的模样却令我大吃一惊。昔日的凹凸已趋于平坦了。

直到现在,每每说起那个奇迹,父亲总会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无比自豪。这种自豪让我想起了陈忠实教授在给我们做讲座时讲到的这样一段经历:“每当我向友人们提及灞河岸边的堤坝时,总是会骄傲地情不自禁地说:‘这堤坝是我筑的’。”他的表情充满着无限的自豪,那种自豪,父亲也一样有过,但他不会那么想,他也不知道陈忠实是谁。父亲只是一直在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收获与否。他的双手,因为生活的磨砺,永远都布满着一层抵触伤痛的老茧。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