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河流 > 序言

序言

作者:张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2006年9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迎来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这所古老而年轻的高等学府,将翻开她发展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办办办学学学110年并校50周年校庆丛书百年薪火,世纪传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在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创办于1923年的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建筑系(史称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并校于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土木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师生规模最大的一个系,该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是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其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以及创建于1911年的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科(史称我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追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办学历史及并校半个世纪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既是一所高校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不屈不挠、谋求复兴历程的缩影。组成西安建大的四个母体院校,都是在清末民初为民族救亡而兴办的我国最早的一批高等学府,积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更为重要的是,四所母体院校不仅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危难时期,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而且还将蕴含着中国现代文化思想与民族近现代历史风云的现代高等教育精神,历史性地传承给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并校5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栉风沐雨的创业史。作为1956年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迁并建的八所院校之一,50年来,西安建大扎根西部,面向社会,服务于行业,从并校之初就为落实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998年响应党中央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勇敢地投身西部大开发,实行“中省共建,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因民族救亡而生,依国家发展需要而变,在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历经艰难,痴心不改,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中,竭尽才智,奉献不已。50年来,历代建大师生承接先贤薪火,秉承“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和“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励精图治,严谨治学,先后培养了14万余名志士才俊,贡献了一大批极具影响的科技成果,为泱泱华夏的文明传承,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逐步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理工学科为主体,兼有文、法、经、管、艺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回顾这50年来的历史,不仅有着蹉跎岁月留给我们的艰辛而坎坷的历史记忆,而且更有着激励我们更加奋进的光荣与辉煌,尤其让我们欣慰的是,她锻铸了西安建大人求真务实、不屈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其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的历程中,有希望,也有彷徨,有欢乐,也有痛苦,有着许多让一代代建大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和事件,他们构成了西安建大丰厚而真切的历史。令我们不能忘怀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并校之初,老一代西建大人,带着四个母体院校的智慧和精神,在这当时颇为荒凉的大雁塔脚下,传承薪火,精育桃李。其间,发生了多少饱含老一代西建大人精神情感的事件,涌现出了多少甘于奉献的先辈,他们都将铭刻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历史丰碑之上。尤其让我们感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之后,新一代西安建大人,抢抓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将西安建大带入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进程。

为追溯历史、纪念先贤、展示成就、以报盛世;更是为了推动学校改革、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构筑起学校发展的新起点。经学校研究决定,值此并校5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组织人力编写并正式出版校庆丛书,此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尊重,更是对创业者的纪念和对所有建大人的激励与鞭策。

当我们面对这套总字数超过250万字的丛书样稿时,一种历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一边审阅,一边思绪万千。这250余万字,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代西安建大人生命情感的凝铸。我们审阅丛书样稿的过程,也就成为体味一代代西安建大人生命情感酸甜苦辣的过程,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历史,是一代代建大人用自己的生命与情感、智慧与艰辛写成的。因此,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与其说是在见证和追溯历史,不如说是以今天建大人的身份,在凝聚建大历史生命力量,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建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套丛书包括:《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感悟建大》、《河流——西安建大校园文学佳作选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画册》,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与层面,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风貌。

英国作家马丁·沃克在《报纸的力量》一书中说过:“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本日记。”《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就是由百余年来各类公开媒体所报道的西安建大及其前身在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人和事等老新闻组成,概貌性地还原了学校的历史,基本展现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可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本历史日记去读。百年史料,浩如烟海,富如宝藏,重读这些见证并记录了一代代建大人理想和精神的“新闻”作品,就如同回望历史,就如同重温西安建大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就如同感悟先哲们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的精神魅力,从中可以体味到建大百年“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精神轨迹,可以体味到建大人“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精神境界和对家国天下的神圣职责。

《感悟建大》收录的主要是建大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所感所悟,记录的主要是建大人刻骨铭心的往人往事。这些文章出自于不同层面的作者之手,有年近九旬的老教授,也有未过二十的新学子,有广大校友,也有学生家长。这个多元的作者群在本书中被建大这一共同的感情纽带联系在一起,共同诠释着建大的传统和文化精髓。

《河流——西安建大校园文学佳作选粹》主要收录的是近年来由师生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此书取名“河流”,寓意着建大师生员工以炽热情感浇灌而成的文学之河、情感之河,这些作品或轻盈、或持重,皆展现了西安建大这所以理工科为主体的校园里蕴藏的人文底蕴,基本真实地展现了建大人的人文思考脉络。尤为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大多体现出了或重或轻的“生活”原味,仔细品读,有益于更深层次了解和认知西安建大的校园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画册》则第一次较为全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建大的昨天和今天。光影里,记录了建大的春夏秋冬;光影里,镌刻着建大的精神风貌。另外,画册在编辑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许多珍贵图文史料,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史资料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这套丛书,它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众多人的辛勤劳动。一年多来,所有参编人员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等种种困难,放弃了节假日,搜集史料,埋头笔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我们即将迎来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之际,校庆丛书得以出版,确实可喜可贺。这些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丰硕成果不仅是我们给校庆献上的一份厚礼,更表达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对历代先贤的敬仰和对今天建大的热爱。值此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参编人员、向校内外关心和支持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学抵人瑞,世纪风雨翻卷过;校知天命,五秩光阴弹指间。面对着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面对着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深知建大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学校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为契机,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为早日把西安建大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奋斗,共同谱写西安建大辉煌的新篇章。

我们作为本丛书的读者,更是建大人,谨此聊作数言,是以为序。

西安建大党委书记西安建大校长高明章徐德龙二〇〇六年八月♂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