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周易原文译解 > 《周易》原文译解 第十八篇《蛊》

《周易》原文译解 第十八篇《蛊》

作者:周易归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原文)

“ ( )蛊、元亨,利涉大川。【漫客文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母之蛊,不可贞。 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裕父之蛊,往见吝。干父之蛊,用誉。 不事王候,高尚其事。”

(译文)

“十八、事业处理得当,大亨通,并利于大业的完成;但这非是一日之功,应有一个过程。

继承父亲的事业,是有儿子在父亲故后所继承,没有过失。鞭策努力,最终事业是吉祥的。若继承母亲的事业,是不应当那样做的。继承父业,虽有小的悔恨,但没有大的害咎。丰富光大父业,向前发展会出现一些困难;但继承父业,会得到赞赏。不谋取王侯的地位,敬重与崇尚所继承的父业。”

(解说)

“蛊(gú)”:《广雅·释诂》蛊,事也。这与《易传·序卦》里说的一样,“蛊者,事也。”“事”:事情,职务,从事,侍奉等意。本篇里的“蛊”当事情,或从事讲,不是“蛊”的本义。

本篇题目内容是“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从“蛊”的判词来看,是好事情,好结果。说明“蛊”是值得去做和称颂的事情。这里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是借题比喻,从“干支”来说,是个“七日”时间。古人认为七日是一个周期,这里是寓意完成事业非一日之功,要经过一个过程,也表明前后工作不可中断性。

本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这里的“干”是求取之意。“干父之蛊”意是接替或从事父亲的事业。“考”:父亲死后为考。“厉”:鞭策,激励。本段意思是“继承父亲的事业,父亲故去后有儿子接替,没有过失,努力进取,最终是吉祥的。”

“干母之蛊,不可贞。”

这一段内容反映了男女主事有别的社会意识,儿子继承父业是吉祥的,若像母亲那样操持家务,就“不可贞”。这“不可贞”,意思是不可以的行为。在西周时期,男女分工已很明确,男主外,女守内,已成社会的意识。

“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本段意思是“继承父业,虽有小的悔恨,但没有大的害咎。”为何有“悔”呢?这是认为儿子继守父业,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但子承父业,会与志在四方有冲突,所以是“小有悔”。然而,承家守业而没有野心,就不会带来灾祸,即“无大咎也”。这就是儒学的思想意识。

“裕父之蛊,往见吝;干父之蛊,用誉。”

“裕”:丰富,使富足。“往”:去,与“返”相对。“用誉”:受到人们的赞誉。 本段意思是“丰富光大父业,向前发展会出现一些困难;但继承父业,会得到人们的赞赏。”

“不事王候,高尚其事。”

本段里的第一个“事”,是指“谋取”,“从事”之意。“不事王侯”:是指不去谋取王侯这些显贵的位置。第二个“事”,是指父亲的事业。即继承的事业。“高尚其事”,这里的“高尚”,不同于后来所指道德情操上的含义,这里还不能当成一个成语来解释。这里的“高”,是指敬重,看重。而“尚”的意思是崇尚,尊重。“高尚其事”,就是说“敬重与崇尚所继承的父业”。这里的“其”,是代指父亲的事业,这才是“不事王侯”的目的与根本。

总之,“蛊”文是围绕着子承父业,不可学母亲所从事的事情而作出的论述,已显示了西周时期男女做事有别的社会意识。“蛊”的本义是指害虫,而本篇里是指子承父业。从最后一段内容来看,“不事王候,高尚其事”,也表露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向往。这种思想也确实对后世“道学”产生了影响。正是《周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无疑是博大而精深。

我们把今本《周易·蛊》卦爻辞附下:

“ (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我们看看南宋朱熹对《蛊》卦的解释。朱熹的《周易本义》一书对今本《周易》每卦的解释是混编了《易传》里《彖》与《象》的解释。除去《彖》与《象》曰,就是朱熹对卦爻辞的解释。

“巽下,艮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先,息荐反。后,胡豆反。蛊,坏极而有事也。其卦艮刚居上,巽柔居下,上下不交。下卑巽而上苟止,故其卦为蛊。或曰,刚上柔下,谓卦变自《贲》来者,初上二下,自《井》来者,五上上下,自《既济》来者兼之,亦刚上而柔下,皆所以为蛊也。蛊坏之极,乱当复治,故其占为元亨,而利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前事过中而将坏,则可自新以为后事之端,而不使至于大坏,后事方始而尚新。然更当致其丁宁之意,以监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于速坏。圣人之戒深也。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以卦体、卦变、卦德释卦名义,盖如此,则积弊而至于蛊矣。“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释卦辞。治蛊至于元亨,则乱而复治之象也。乱之终,治之始,天运然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山下有风,物坏而有事矣。而事莫大于二者,乃治己治人之道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如木之干,枝叶之所附而立者也。蛊者,前人已坏之绪,故诸爻皆有父母之象。子能干之,则饬治而振起矣。初六,蛊未深而事易济,故其占为有子则能治蛊,而考得无咎,然亦危矣。戒占者宜如是,又知危而能戒,则终吉也。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二刚中,上应六五,子干母蛊而得中之象,以刚承柔而治其坏,故又戒以不可坚贞。言当巽以入之也。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过刚不中,故小有悔,巽体得正,故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以阴居阴,不能有为,宽裕以治蛊之象也。如是,则蛊将日深,故往则见吝。戒占者不可如是也。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柔中居尊,而九二承之以德,以此干蛊,可致闻誉,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刚阳居上,在事之外,故为此象,而占与戒,皆在其中矣。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从朱熹对今本《周易》是当占卜书认为了,如对《蛊》解释不离”占”说。

我们再看现代人对《蛊》卦的译文。

“卦辞

【卦辞原文】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译文】很顺利,有利于涉越大河大川;往前开始了前进三天,再往后开始后退三天。

初六

【原文】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译文】做父辈遗留下来的祸乱,有儿子做死去的父亲的事,无所怪罪,坚持下去最终是吉利的。力挽父辈或前任的过失,儿子重整父辈或前任的事业,不指责他们的过失,不抹杀他们的功劳,即使有些灾难,终会避开灾祸,最终会获得吉祥。

九二

【原文】干母之蛊,不可贞。

【译文】做母辈遗留下来的祸乱,不可持久。匡正母辈的过失,治理家事,只可用柔承的方法,否则必无裁。

九三

【原文】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译文】做父辈遗留下来的祸乱,少许有些悔恨,没有大的怪罪。改正父辈的过失,儿子尽管过于刚强,为父辈的败绩焦躁,但仍不失顺承之道,便没有巨大灾难。

六四

【原文】裕父之蛊,往见吝。

【译文】姑息滋长父辈遗留的祸乱,长此以往,定遭侮辱。

六五

【原文】干父之蛊,用誉。

【译文】做父辈遗留下来的祸乱,受到赞誉。匡正父辈的败绩,重整家业,再建雄风,当受荣誉。

上九

【原文】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译文】不服务于王公侯爵,使得他所作的事业高尚。逸民之乐,在为朝廷效命,而专心治家,可以效尤。

上面这是从百度输入”蛊卦译文”,就是排第一的”蛊卦”,说的内容非常多,我们只看对”蛊卦”卦爻辞做的译文。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