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安她俩去的时候正好是艾小姐手下的小崽子们去上课的时间,所以安她们在进到艾小姐的孤儿院之前就看到了正在屋顶晒被单的艾小姐,艾小姐那一头看上去根本不应该存在于地下世界的银发在日环灯照耀下熠熠生辉,夺目耀眼,辨识度极高。http://m.bofanwenxuan.com/1430/1430528/
    “艾小姐!~”
    站在楼下的安呼唤着从小陪伴她成长的亦师亦母的人。
    听到安的呼唤,站在屋顶上的银发女人抖了抖她手中的床单,然后回过了头来,顺着声源看向楼下呼唤她的安。
    “欢迎回来…安?”
    最后的这个变调不用说,肯定是因为看到了安身边的翠星石。少女们交际圈子虽然不大不小,但是却很少有能够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毕竟她们三个人的铁三角很难给旁人插入进去的空间,而且大多接近她们的人都不怀好意。
    安从意志到身体的无情铁手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但是今天安却带人回来了,这可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于是艾立刻收拾好的手头的活计,小跑着下楼去给安和她带来的小可爱开门。
    “欢迎回来,我最勇敢的安!”
    “我回来了,艾小姐。”
    兴奋的艾小姐张开自己的怀抱,把微笑着的安抱进了自己的怀抱中,让她最勇敢同时也是最别扭的孩子把头依靠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然后轻轻的拍打安的后背。
    安把头靠在艾小姐的肩膀上,贪婪的吮吸着她秀发散发出来的芬芳,让这种清新的香味充斥她能够呼吸到的一切。
    当然,安的理智和她坚强的意志并不会让她沉迷在温柔乡中太久,她轻轻的放开了艾小姐,然后推了推站在她身旁的翠星石,把她推到了艾小姐的身前。
    “艾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她的名字是翠星石,关于她的身份和一些具体的情况我等会进去详细的给你介绍。”
    “好可爱的小姑娘,你是叫翠星石是吗?你好~我叫艾,你和安一样叫我艾小姐就可以了!”
    女人都是对可爱的事物没有抵抗力的生物,艾小姐也不例外,所以翠星石这样的小可爱在女性群体中的杀伤力极强。
    “你好,艾小姐~”
    翠星石尝试着让自己的语气更加可爱一点,之前听安的语气翠星石知道,这将是决定她能否用比较和平的方式留在安她们身边的最后一道考研。她尽量让自己现在更可爱一点,来抵消等下艾小姐知道自己真面目以后的落差。
    “好了好了,那我们也别站在门口,一起进去说吧。”
    说完,三人便一起走进了院子里。
    艾小姐的孤儿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除了艾小姐以外加上奈,伊,茜三个小家伙生活起来刚刚好,偶尔栗小姐也会过来凑合一晚,但是因为她总是睡在艾小姐的床上的,所以基本上也没什么影响。
    说起来艾小姐和栗小姐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奇怪,她们两个而有时候表现的很亲密,就像之前安她们在卡丽泽芙船团的度假村里曾经遇到过一起来度假的她俩。但是她们两个却也没有住在一起,艾在航海层养育着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栗却在港口层之外的漂浮村里安了家。
    安她们也不是没有问过艾小姐和栗小姐,得到的全都是她俩含糊其辞的回答,看起来这两人的关系也挺复杂的。
    “坐吧,家里有点乱稍微等我一下。”
    因为看上去安这次不像单纯来放松的,所以艾小姐也表现的比较正式,她把安和翠星石领到客厅,然后把给孩子玩的小玩意儿作业,早上吃剩下的东西全都飞快的收拾好,随后从抽屉里拿出了泡水用的茶叶和方糖。
    说道海里的茶叶这回事儿,就不得不讲一讲深海种植这一高端学科。这个专业甚至在析米克的学校里都有专门的学科,专业和实验室来研究这个课题。每年对于深海种植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发现以及做出的改进至少要占到地下海科学研究界含金量最高的霍尔金丝奖项的三分之一。
    那么种茶和深海种植这一学科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从头讲起了。
    因为地下城里稀缺土壤和土地,所以土壤种植成为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聪明的地下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只得另辟蹊径。在使用日环灯解决照明问题以后,海水种植成为了摆在地下人面前最简单直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养分浓度并没有那么高的海水中种植农作物,还要让农作物茁壮地成长呢?要知道,平常地下海里大部分海面可是连海藻都生不出来,如果要在海底种植的话,光照又成了大问题。
    总的来说,解决营养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基本都是结合了数代地下人智慧和努力的结晶,用无数次的实验和品种改良化不可能为可能,在绝境中摸索出来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也是现在范围最大,收货量最高,基本供给了地下城全部主食和新鲜蔬菜需求的漂浮村种植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理念其实和土壤种植类似,既然把作物种植在海面上以后最大的问题是植物的营养问题,那么只要解决了营养问题,海水种植困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聪明的地下人科学家给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的简单粗暴——既然营养不够,那我们就施肥好了。
    而这个施肥,可就大有学问了。
    众所周知,地下城里任何系统的体系都会非常的巨大,像日环灯照明体系,楼层体系和跨层电梯体系,以及现在我们要讲的漂浮村种植体系。
    虽然看上去大片大片环绕着整个地下城的海田和漂浮村都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但是如果从水下看的话就会发现,海田其实是双层的,除了海面上的灌溉层以外还有在灌溉层之下的营养层,而这双层的体系就是地下海人民经历了数不清次数的研究和作物改良,最终制作出来的种植体系。
    首先上层的灌溉层为作物提供好了种植的框架,确保作为在还未成株的幼苗阶段不会出现被海水冲散这种最基本的问题,就像幼儿园的小宝贝儿们都是有专车接送的一样,否则你让小萝卜头们自己回家,那不得跑的全世界都是。
    其次就是灌溉层中链接着细长的管道,管道中常年运输着作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养料,当然其实也不能全算是养料吧,因为海水毕竟是流动的,直接往海水中喷洒养料的话稀释效果实在是太严重了,作物吸收养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流动的海水中喷洒养料这种做法,作物最后能够吸收的养料实在是太少了,性价比太低,所以管道中大多数时候喷洒的都是驱鱼剂,防止有些像不劳而获的鱼儿们窃取农民伯伯们的劳动成果。
    既然灌溉层不能提供养料,那么作物生长的养料就只能由营养层来提供,营养层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营养层那些铁架子上放着的,全都是各种海兽的尸体。没错,地下人最终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使用海兽的尸体来充当作物们的肥料。如果把作物们当做懒惰的孩子的话,那么地下科学家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像童话故事里一样直接把大饼套到这个孩子的脖子上。
    但是这是童话故事的结尾大家都知道,懒惰的孩子最终只吃掉了他眼前的大饼,他甚至不愿意把套在脖子上的饼转一下,结果就这么饿死了。
    农作物也是同样,它们也不会像一个食腐动物一样去主动吸收腐肉上的养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科学家们在一种名叫槲寄生的植物上找到了答案。
    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别的生物上的植物,但是各位也知道,在地下城里任何生灵想要活着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只要依附在别的生物上就能够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人带着到处跑这样的好事。
    那些身强力壮的生物根本不会给槲寄生寄生的机会,只有那些身残力衰的海兽,行动缓慢经常需要休息才会被寄生,那就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这样本就活不了多久的海兽寄生以后,更加缩短了它们的寿命,这样槲寄生的宿主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
    所以为了尽可能长久的活下去,槲寄生不但能从活着的宿主身上获取营养,它们更能够扎根于死去宿主的腐尸,通过分解腐尸来获得养分。
    而槲寄生的这种特性正是科学家们所需要的。
    科学家们将槲寄生的基因嫁接到了使用价值较高的作物上,在经历过数不清次数的改良和失败以后,终于成功的让一种食用价值非常高的作物成功获得了寄生腐尸的能力,这种作物现在普遍被用作面粉制作原料,这种作物就是现在连个孩子都知道的海瓜。
    海瓜这种作物淀粉含量高,发现于荧光生态之中,当时刚被人类发现的野生海瓜即便在荧光光照和低养分的环境下都可以结出拳头大的果实,在经过人工培育以后这种作物成为了优良的淀粉供应原料。
    种植海瓜的培育成功象征着地下人正式开始海种时代。
    自此在有了方向以后,海种的研究进度可谓说是风生水起,毕竟开拓永远是最难的,锦上添花永远比雪中送炭简单。
    自海瓜以后,梓盐菜,海青菜,各种海种蔬菜与槲寄生的结合改良纷纷成功,地下人终于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了。
    但是聪明的人类怎么会就此满足呢?他们需要更加繁多种类的作物,更加高效的嫁接作物去满足蒸蒸日上的人们在口腹之欲上的追求。
    不过在将作物植株的口感,亩产以及各项指标都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以后,人们意识到再从作物上做文章能够得到的提升已经非常有限了,恰巧此时另一项研究取得了进展性的突破,于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计划为了能够让人民们吃的更饱而启动了。
    这个计划当时被称为【婴儿床】计划。
    听起来很可爱对不对?但是这项计划本身确是非常大胆而又疯狂的,因为这项计划的本体是要猎杀一头名为帝皇蟹的泰坦海兽。
    帝皇蟹这头海兽是成名已久的泰坦级海兽,它的大小即便在泰坦这种听上去就擎天撼地的怪物中也算得上是大块头,更不要说它的甲壳让它的防御力在泰坦中都属于装甲巨兽的行列。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挑选这只深海帝王来进行猎杀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跑不动。
    帝皇蟹是少有的行动欲望不是那么强烈的泰坦兽,而且他巨大的身体和厚重的甲壳也不允许它快速的移动,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帝皇蟹不是那种肉食性的泰坦,对于食物选择的不同造就了它独特的生活习惯。
    帝皇蟹的主要食物是那些生长在海床上的底端植物以及贝壳类的甲壳生物,为此它不但离不开海底,还要一直一直不停的像犁地收割机一样把海床上面坚硬的岩石凿碎,获取其中的食物。
    如果人类要猎杀其他的泰坦的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泰坦极强的机动性,泰坦虽然打不过你的舰队,但是如果你的舰队追不上泰坦的话那也是白扯,而且大多数泰坦的领地非常广泛,行动飘忽不定,想要追踪它们的踪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猎杀帝皇蟹的话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帝皇蟹是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在高强度吃土的泰坦,再有就是它身上极厚的装甲也给了它相当的自信,平常就算潜艇的大口径鱼叉射在它的背上都不痛不痒的,它连跑都懒得跑。
    综上所诉,人类决定比起猎杀那些灵活狡诈的泰坦,性格温和,动作迟缓但是防御力高的帝皇蟹似乎更好猎杀。
    为了猎杀这头地下海里已知的最为庞大的泰坦,当时负责进行【婴儿床】计划的欧佐夫出动了三艘小旗舰,一艘超旗舰,二十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这种小型舰艇更是不计其数,据说当时有近三分之一的舰队都出动了。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一艘超旗舰就能驱赶泰坦级海兽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豪华的阵容,携带了数不清基数的武器弹药,也是经过了一整天的三天的鏖战才最终杀死了帝皇蟹。
    当时的人们把猎杀帝皇蟹的过程称之为攻坚,整个攻坚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在引起帝皇蟹注意之前先悄悄的趁它进食的功夫,在它的8只蟹足的关节处安装上定向爆破的炸药,削弱帝皇蟹的行动力,随后用数不清的弹药火炮的轰炸削减帝皇蟹的生命力。
    但是即便如此,最关键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具体击杀帝皇蟹的灭杀阶段至今也依旧是机密中的机密,看来是动用了一些不方便公之于众的方法。
    可见要杀死一头泰坦到底需要花费多少工夫。
    在杀死帝皇蟹以后,后续的‘战场清扫’工作都进行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舰队甚至比攻坚帝皇蟹付出的代价还要大,因为帝皇蟹总的来说是没有太多进攻手段以防御为主的碉堡式生物,但是那些被帝皇蟹的尸体吸引来的千奇百怪的海兽生物可就不一样了,据统计在那次行动结束后,总共有十三种之前从未被记载过的深海兽出现在了人类的眼前。
    最终人类成功把帝皇蟹的尸体大卸八块,运回了地下城。当然后面得到的一切都告诉人们,这次付出了如此之多的代价的猎杀是有价值的。
    之前说过,【婴儿床】计划是另一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后的产物,那么到底是什么研究取得了进展,能够促使高层们下定决心即便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也要猎杀一头泰坦级海兽呢?
    前因是这样的,异想天开科学家们觉得,将槲寄生的基因嫁接到作物上的这种方式虽然创造了海瓜,海生菜这几种泛用性极广的作物,但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还是太强了,就例如有许多培育价值非常高的作物却根本没有可能嫁接上槲寄生的基因,那么它们就永远没有办法进行大范围的海种了吗?
    科学家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再次从源头上进行了改进。
    既然改造作物不现实,那么改良槲寄生呢?
    就这样,一项将槲寄生土壤化,成为适配所有海上作物的母株的研究就展开了,这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制造出体型巨大,并且能够主动为种植在槲寄生上的作物植株输送养料的槲寄生母株,并且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那么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槲寄生母株虽然有相当巨大的肢体,却没有同样巨大的根系,这就意味着对于槲寄生母株的养料供给就不能像之前的漂浮村双层供养体系一样,把海兽的尸体遍布在大片海域之下。
    把许许多多的海兽的尸体堆放在一起似乎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永远是在朴实无华中向大自然靠近,毕竟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于是他们灵光一闪。
    他们要建立一个生态。
    在地下城之外的野生海域,这些野生的作物们大多是生活在荧光生态中。
    所谓的荧光生态就是以荧光藻类作为光照,邓氏海带之类的大型低等植物作为生态的框架主体,贝类在海带的根系上筑巢,后续的贝类又在之前贝类的尸体上筑巢,最后在海带的根系上形成珊瑚一样的生态,吸引来鱼类进行筑巢,鱼类捕食生活产生的废料又会成为滋养植物生长的养料,这样的一个生态循环演化了几年或者几十年以后,就会慢慢形成拥有野生作物生长的荧光生态。
    而这样的一个生态最初的起因,往往是一具巨大生物的浮尸。
    没错,科学家们就是要利用帝皇蟹的尸体,在地下城的下方,通过时间和人工干预,形成一个既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的大型海种体系。
    前期由帝皇蟹的尸体为巨型槲寄生母株提供养料,人们直接在槲寄生的肢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