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照耀大千 > 第14章 教小孩要乘早

第14章 教小孩要乘早

作者:持之以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虽然林勇有时也会感觉林平之这个小孩有些烦人,但总体来说还真不说林平之是一个熊孩子。http://www.modaoge.com/1516/1516899/林平之并有表现出丝毫的纨绔气息,对待林勇也不见傲慢之色,有时更会亲切的叫一声“勇哥”。就连读书他读书学字时,也没有出现林勇猜想的不耐烦之色。

    有时林勇甚至觉得,让林平之走读书入仕这条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林平之的出身决定了,他没有办法。士农工商,古人还是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出身的。林平之家如果是单纯的商贾之家还好,可惜他家是开镖局的,于江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何况,林平之的外公更是金刀门的帮主,这一层关系就直接断了林平之读书做官的可能性。

    自古以来都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说法,“一入江湖深似海”的道理也是深入人心。朝廷向来忌惮所谓的名门大派,江湖人士。

    “真是可惜,如果林平之是生在一个寻常人家,没准他真能成为一个清官明吏呢。”林勇不无遗憾的想到。

    俗话说“三岁看老”,再结合林勇记忆中关于林平之的事迹。林平之的不幸是时代的不幸,他努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但是整个世界都不给他机会。他一切的不幸都是因为那一次路见不平,他于酒馆中遇到了“不会武功的丑女”岳灵珊。那一次事件中,他失手杀死了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之子余人彦。

    这导致了,在余沧海找上门来时,整个林家和福威镖局都落入道义和法理上的下风,林父林震南没有向他岳父金刀门主王元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虽然后来知道了,余沧海的目标一开始就是僻邪剑谱,就算没有误杀余人彦之事依旧会有这一场劫难,但也于事无补了。

    酒馆中的那一次搭救,是一次纯粹的正义之举,但是林平之在经历过灭门之祸之后,又会有多少次会后悔呢。他又会有多少次回想,如果当时不出手,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惨剧呢?

    结果是现实一次次给他打击,他尊敬的师傅也在图谋自家的剑谱,他心爱的师姐就是那位被他搭救的“不会武功的丑女”,他仿佛被困在一个又一个骗局中,有一只只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的人生,他又该如何贯彻自己的道义呢?

    “刀光剑影,爱恨情仇,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每每想到故事中,那些争名夺利之辈所求的都逃不出名和利两个字。他们也只是单纯的野心家而已,名利就是他们的目的罢了。林勇对于这样的人生可是毫无兴趣。

    相比于那些野心家,林平之只能说是一个偏执的人。林家蒙难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仇,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复仇者并不为过。

    说实话,林勇是并不希望林平之这样的人在时代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一条不归路的。

    “其实林平之的外公家就是一个很好的助力,如果能够加深林家与金刀门的联系,达到不管林家出现任何事,金刀门都会出手的地步,那对于青城派的侵袭也算是有所依仗了。”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林勇继续思索。

    以经济为基础建立的联系,是最不牢靠,但也是最牢靠的。因为一方可以单方面断绝,两方的经济往来。但是如果两方的经济往来足够紧密,那么这时的关系就是最牢靠的。来自内部的压力,就会阻止某一方的部分做出影响整体的决定。

    金刀门在河南洛阳,而福威镖局在福建福州,两地相距甚远。按照此时的交通水平,往返两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于为什么出身河南的林夫人会嫁到福建来,林勇认为即使林老爷与林夫人有感情的基础,当初也是有利益交换的。金刀门和福威镖局一定是有一定经济合作的基础,只是这个基础没有大到能够让金刀门为林家出头撑场子的地步。

    现在林勇就要想办法让两家加强联系。但是林勇自身人微言轻,就算他直接谏言,也不太可能干涉林震南的想法,反而有可能被认为是胡言乱语而赶出林府。

    只有让一个人觉得这个想法是自己想到的,才能不着痕迹的干涉一个人的想法。林勇目前没有太多接触林震南的机会,但是他天天和林平之待在一起。他自然有机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林平之的想法,虽然现在林平之还小,但是日积月累之下,总是会有成果。

    --------------------林勇暗戳戳的分割线---------------------

    “平之,昨日让你昨日让你背诵的那一段三字经,背的如何了?”书房内,林母请的启蒙先生正在考校林平之的功课。这位先生是附件有名的一位老秀才,姓张。虽然他一生功名止步于秀才,但在当地也算是略有薄名。本来这位老秀才是不屑于与林家这江湖人士扯上关系的,奈何林震南给得太多了。

    林勇知道这事后,还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口嫌体正直。挣钱嘛,不寒掺。”

    寻常人家都是在幼童在8岁左右才会开始启蒙教育,但是林母非觉得自家平儿是神童,非要在林平之4岁的时候就启蒙。张秀才一开始还担心年幼的林平之没有耐心,兼心智不全。自己忙活了一场,结果林平之啥也没记住,白白堕自己的清名。

    张秀才后来发现林平之确实天资聪颖,加之小小年纪却能在房中待一整天只为把书文记住,便也欣然接受这份差事。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不错,背诵的还算通顺,确实用功了。可还记得这段是什么意思?这里允许你看着书说。”

    “回老师的话。这段的意思是从高祖记起,分别是高祖、曾祖、祖父,之后是因父亲而有了我,再由我算起,有我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些被共称为9族,代表了亲族之间的长幼秩序,也体现是血脉传承的重要性。”小小的林平之开始回忆昨天先生教过的经验,和课后林勇陪他背书时说给他听的话“遵守长幼秩序和重视血脉传承就是血脉传承,就是孝的一种体现。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祖创业艰难,父亲更是兢兢业业,我将来也要继承家业,并把它好好传下去。”

    看着说的头头是道的小平之,张秀才一时感到有点错愕。4岁的娃娃说什么要血脉传承,说什么传承家业,他怕是连自己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平之,不孝有三这些话是谁教你的啊?”

    “回老师的话,这些事勇哥说与我听的。”林平之毕恭毕敬地回到,丝毫没有注意到他把林勇给买了。

    “勇哥是谁?”

    “他就是勇哥啊。”林平之一脸无辜的指着站在一旁的林勇。

    “小朋友你懂的很多嘛?”

    当林平之提到自己的时候,林勇就知道要遭,奈何他又不能上前捂住林平之的嘴,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回话,“回张夫子的话,在下也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昨日少爷背书之时,突然有此一问,在下便斗胆说了些胡话。若是打乱了夫子的教学计划,在下愿意受罚。”

    “却也要考校你一番,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是一知半解。你且说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有哪三不孝,‘无后为大’又应作何解?”

    “不孝者三事,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也;二谓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也;三谓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也。此三者以无后为最大不孝。如舜不告而取,失之于礼。然舜告则不得取,故舜虽失之于礼,不失于孝。”

    “不错不错,小小年纪也能有此番见解却也不易。你读书多久了?”张秀才见林勇侃侃而谈,对答入流,一时也起了爱才之心。

    “在下是林家家生子,确实不曾读书。前几年随着王管家,到是识了一些字。近月来,随少爷读书,有幸翻阅书房的经史子集,幸得前人标注,也能看个一知半解。”

    “可惜,可惜,是个出身不好的。”张秀才惋惜的摇了摇头,林勇自学便能有这等成绩,如是有个好机会能寒窗苦读十年,未必不能考取功名。

    张秀才没有注意林平之眼里对于林勇的崇拜,林勇却是全部看在眼里。

    “不要迷恋哥。小林子,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呢。”林勇计划通。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