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但是理智告诉刘苏,一定要做第二项选择,一定要找出空气流失的具体原因来。http://m.chunfengwenxue.com/1382662/
    虽然个人、团队空间里的太空救援包的数量在不考虑水和食物的条件下,能在真空环境下坚持近27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刘苏就是100%安全的。
    因为当下这个情况相当诡异,不弄明白很容易死的不明不白,所以现在不是作不作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不作死就不知道是怎么死,作死的话还有可能活。
    思考能力正常的、愿意拼一拼的人都会选择去作一下,面对有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未知,等待其降临,是最看命的选择。
    那他刘苏是欧皇么?
    呵,与其讨论这个问题,不如说一说这个星球的诡异环境:
    这个星球的大气层和外太空之间似乎并没有过渡层。
    完全不符合基础物理上的客观规律,把密度与引力这两个概念摁在地上使劲儿摩擦。
    这个现象被观测到还得益于赤三先,近9年的科学知识学习让她十分费解一个问题,为什么无人机飞行在超过极限高度的时候,上升速度降低得太快,加速度似乎有些大。
    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的结果就好似无人机只有重力加速度,没有浮力与空气阻力带来的加速度。
    她大胆猜测,大气上方就马上是一片真空环境,没有厚度不小的、低压至真空的过渡层。
    所以赤三先十分机智的没有组装热气球,而是搓出来一个略瘪的氢气球,类似于气象球。
    操作氢气球上天,在33m左右的位置瞬间膨胀爆炸,这一景象证明了她的猜想正确。
    这不科学,但是事实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刘苏突然有些怀疑自己最开始的设想——本次考核一定有敌人,可能出错了。
    正常玩家在这种环境下,首先要解决25天内食物和水的问题,接着就要准备将近5天的真空,以及在真空环境下饮水、摄入食物的方法。
    在这种环境下,死亡率可能还真的挺高,因为这是在你提前了解到这种奇异的现象后做出的准备,如果什么都不知道。
    极有可能就是在集装箱里待着待着,整个脑袋突然暴露在真空环境,而脖子以下的身体却在正常大气压环境里。
    场面想必很壮观,在那一瞬间,血液中的溶解的气体瞬间膨胀,脑袋里的几根大血管炸裂,脑组织变成一团浆糊,真空环境抽去玩家肺中的空气,肺泡收缩到极小,皮肤开始鼓胀,这是血液在皮下堆积的结果。
    这还只是真空的气压带来的致命效果,更别提正常情况下的低温,脑袋马上就会变成一个注满水后还给冻上的冰气球。
    值得令人称喜的是,脑组织、脑积液里的氧气第一时间膨胀开,将会摧毁所有成型的大脑组织,第一时间人就会失去意识,并不会感受到血管爆裂的痛苦。
    (纯属作者瞎蒙,请不要上纲上线)
    当然也有可能是赤三先猜错了,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上面有个看不见的屏障,阻挡无人机的上升趋势,但是这个说法解释不了“氢气球爆炸”这个科学实验。
    这么想着,刘苏真的觉得,可能这次考核还真没有敌人,真正的“敌人”是这变态的环境。
    刘苏驱车前往54所在方向,无人机在飞驰的四驱车正上方悬停,这是在实时测量极限高度。
    行进不到九个小时,刘苏成功与54在地表会合,此时无人机距离地面只有28m的高度。
    带上54,全速向前行进18个小时,除了停下来给无人机充电、往车里加油,刘苏连解决排泄问题都是在车上解决的。
    他们的这辆车是在寂寥那儿买的道具,后来又送到战锤头那里改造,除了主要的车架和底盘,套在车上的防弹钢板全部拆掉减轻质量,换上轻薄、减少空气阻力的外壳,以追求更高的速度。
    虽然后果就是,车辆几乎无法为玩家提供任何防护措施,安全带、座椅都没有,只有一个驾驶位上的小马扎,待在车上没抓稳容易被甩飞。
    但是速度没话说,平坦的地面上速度能提到400km/h,这对刘苏这些玩家来说,身体是可以轻松承受的。
    只是这片星球的土地虽然平整,但是过于稀松,都跑不出90以上的速度,车子经过时扬起的灰尘相当壮观。
    车速降低,一人两鼠下车,无人机已经快要降落到车架顶部,这个条件下刘苏都不敢站直身体,他此时正是半蹲着。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队员牺牲一下,探测一下上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刘苏当仁不让的(bei)站(tui)出来,用左手小指试试。
    其血脉·究极生物里自带自愈类主动效果,再加上刘苏的秘法·仙道同样有治伤的效果,即使是被切了也能再长出来。
    果不其然,手指刚升到一定高度,指尖处的皮肤龟裂,血液外涌,涌出来的血液就像可乐一样,自内向外鼓出气泡,马上又冻成冰块。
    刘苏足足坚持了一分钟,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小指,面板上也没异常状态,这就是真空环境造成的伤害,赤三先的猜测完全正确。
    运转秘法,伤口位置泛起光芒,血液开始快速流动,属性面板上的生物能储存数值开始下降,5s不到,刘苏重新感受到疼痛,十秒钟,完全愈合。
    两只老鼠在一边看的啧啧称奇,顺带把车子和无人机,加油充电,塞进团队空间。
    刘苏取出一个太空救援包,啪的一下按在胸口,纳米材料的复合金属蔓延开来,逐渐爬满刘苏全身。
    不一会儿,刘苏体表膨胀起一个淡蓝色保护罩,丝毫不影响活动。
    缓缓抬起手,伸出手指做与刚才相同的实验。
    很好,没有问题。
    站直身体,一人两鼠开始向前进发。
    场景比较搞笑,从远处看去是一个大“蓝”“人”带头冲锋,旁边一左一右跟着两只老鼠,每只老鼠的嘴上还叼着一根线,丝线系着正上方的气球,由于前进速度较快,气球都悬于两只老鼠身后。
    刘苏的速度并不慢,慢跑近五个小时后,两只老鼠叼着的气球同时爆炸,这意味着空气已经降低到70cm的高度。
    让两只老鼠使用太空救援包,继续前进,要说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顺风的风速提高不少,54和赤三先已经能感觉到屁股后面受到一股微弱的、向前的推进力。
    一个太空救援包的氧气在普通情况下能支持刘苏近80分钟,而现在只能保持65分钟左右,更换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好在这东西在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体表的蓝光会变红,这时候再往身上拍一个救援包能续上。
    上限是五个,顶多在身上拍五个救援包,失效的太空救援包会变成碎渣,自动从使用者身上脱落。
    和刘苏不同,54与赤三先两只老鼠可能是由于体型原因,救援包的持续时间几乎是刘苏的两倍,但是使用上限只有两个。
    三道身影在这荒芜的大地上慢跑了近20个小时,终于,他们看到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场景——一个巨大的、风化程度极其严重的岩石环形洞口。
    即使是用强光手电向下照射,根本看不到底,甚至使用求救信号手枪向下发射一枚带led灯的闪光灯头,但是光线最终还是消失在刘苏的视野里,同样不知道通向何处。
    看着漆黑的坑洞,刘苏想起来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
    想到这儿,刘苏立刻收回脑袋,顺带也提溜起趴在悬崖边上的54和赤三先,示意俩鼠挖个洞,对付着先休息一下。
    刘苏与两只老鼠身上都没有装备,这种状态下,他们可以保持充足的精力两三天,但他们已经连续运动了近五十五个小时,此时迫切需要休息一下。
    如果带上装备的话,续航能力就更短,甚至比在普通人的时候更短,只有即将发生战斗的时候,刘苏才会选择穿着装备。
    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认为会发生什么战斗,因为在真空条件下出现的敌人,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肉身硬抗真空,还能够集聚到足够多的能量以供躯体运动,另外一种是以科技手段抵御真空环境。
    这两种可能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刘苏能对付的,前者武力值太高,后者一般都是集体运作,碰见哪一个都等死吧,带不带装备都无所谓。
    两只老鼠动作十分熟练,很快就挖好了一个体积不大但是四通八达、逃跑路线好几条的地下空间,而且他们俩还发现,在地下挖的洞里,居然还能有空气。
    两只老鼠在地洞里做了气球实验,结果喜人,不知道什么原因,隔绝空气与真空环境的那层“膜”与地面的高度大概在3~4cm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气流速度相当大,两只老鼠挖出的岩石瞬间被吹飞,进入坑洞消失不见,风速怕是有近百米每秒,要是没有“神奇”的太空救援包,一人两老鼠能被吹飞。
    应该也是这里风化严重的原因。
    注塑失败了,重新注塑,明天旷一天,还有设计计算过程以及建模过程文档要码,看情况可能旷两天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