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三生有幸 > 第五十二章 奇兵

第五十二章 奇兵

作者:后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简直是可笑,并肩作战?你们这群祸害老百姓的兵痞子,也值得俺张石头并肩作战?

    要论起并肩作战,那还属与杨再兴、李显忠两位哥哥在一起耍的过瘾。http://www.chunfengwenxue.com/1263095/

    张石头这么认为,李显忠更是如此期望。可惜他四月中旬便单人匹马从临安府上路,风风火火的赶往西夏,一路上无人相陪,总算在五月末,赶到了兴庆府。

    西夏的局势,已经危若累卵。

    任得敬的大本营静州,仅距离西夏首都兴庆府百里之遥。这几个月来,任得敬一边不断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边由金国源源不断的自临洮府输送兵力。等李显忠到达兴庆府时,静州大本营已经拥兵十二万。其中,任得敬的人马共七万,剩下的五万金国兵马中,有两万是女真族本部的精锐骑兵。

    没办法,张石头把中原的局势搅得一团糟,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义军,中原本地幸存下来的兵马,其实分散在各地,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重新在中原再招兵,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即便幸存下来的,大多都是北宋降兵和原伪齐兵卒,混有一部分辽国人和渤海人,战斗力不言而喻,更别说招收的新兵蛋子了。为了应付中原的局势,这两万女真骑兵,是去年张石头掀起中原大战后,金国又勒紧裤腰带,从各地聚起来的一只本族兵马,在中原地区坐镇,镇压中原义军和中原人民的反抗。

    如今为了能一举消灭西夏的李氏王朝,这两万本族骑兵又被调到西夏的静州。加上强制征发的民夫及各类辅兵,任得敬对外号称四十万。为了显示自己出师有名,他指责西夏的政权,不是从宋朝分裂出去的,而是篡了大唐的国祚。因此任得敬喊出了“灭夏复唐”的政治口号,打出了“金唐联军”的旗帜。

    形势对西夏国十分不利。西夏国的国境线,基本被金国的势力所包围。西部和北部本来是与西辽和蒙古草原相接壤,但因金国攻打西辽,这两条国境线上,也都有金国的兵力部署。所以西夏全国各处的兵力,黑水镇燕军司、黑山威福军司、甘州甘肃军司、瓜州西平军司、卓啰和南军司等兵力,根本无法抽调回防兴庆府。因为一旦抽调边境兵力,金国必然乘虚而入,西夏境内若是四处烽烟,内外交攻,很快便会亡国。如今只得就近抽调了白马强镇军司的兵马,与翔庆军和兴庆府卫戍部队合兵一处,也勉强有了五万之众。

    就在李显忠到达兴庆府的那一天早晨,任得敬终于拔营,从静州出发,率领对外号称的四十万“金唐联军”,向西夏首都兴庆府攻来,准备一战而定。

    萧合达年近六十,依然领兵挂帅,引五万兵马出兴庆府南门,做势与任得敬叛军决战。任得敬本以为西夏必定固守兴庆府坚城,没想到萧合达敢率领首府全部兵马迎战。为了慎重起见,任得敬将兵马驻扎在了一个离兴庆府不到四十里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桥,名曰“永胜桥”,任得敬认为这是个好彩头。

    两军就在兴庆府外数十里这个区域驻扎了下来。一时间这方圆之内,旌旗滚滚、帷幔绵绵,极目无边,可谓是壮观之至!但谁都知道,一场数十万人生死肉搏的大战,一触即发。

    李显忠马不停蹄,又从兴庆府直接赶到了前线西夏军的帅帐内,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老将萧合达。

    萧合达被李仁孝钦命为全国平叛兵马大元帅,晋王李察哥虽然一身病,也被任命为总监军,拖着病体,跟随萧合达强撑着来到了前线。帅帐中听闻李显忠赶到,萧合达大喜过望,亲自将李显忠迎入帐内。

    到了帅帐,萧合达激动地说道:

    “李将军的到来,实乃天佑我大夏啊!”

    李显忠慌忙摆手道:

    “我李显忠何德何能,岂可担得起萧大帅这句赞美之词?实不相瞒,显忠无能,未能从南朝带来一兵一卒。愧对萧大帅的期盼!”

    萧合达爽朗的笑了起来:

    “李将军无需挂怀,你只身前来,便已经让我萧某感佩无比了。”

    李显忠一听,还要谦词,倒是晋王察哥在一旁问道:

    “李将军,你此番前来,做何打算呢?”

    李显忠道:

    “无它,惟愿和二位大帅一起提刀上马,与任得敬叛军决死一战。我李显忠受大夏之恩良多,身体里也有我党项族的血脉传承,虽只有一己之力,但无惧生死,还望二位大帅准我参战。”

    说实话,察哥虽然对李显忠的武勇十分欣赏,但是始终心存芥蒂。一方面是因为李显忠曾经率二十万西夏兵马前去攻打延安府,结果阵前倒戈,令西夏损失不小,狼狈不堪;另一方面在自己的侄女祁连公主的婚事上,李显忠又出尔反尔,单方面悔婚,这更令西夏王室颜面尽失。

    所以察哥不但心存芥蒂,甚至对李显忠颇有不满之心。但在这五万对阵任得敬十二万的大战前夕,如此悬殊的实力,李显忠仍能够坦然前来参战,这份勇气,也终于感动了察哥。

    萧合达拍着李显忠的肩膀笑道:

    “李将军,在你来之前,我与晋王二人,正在一筹莫展呐!可是你来了,我们面临的困局便大为改观。明日这盘棋,总算是摆活了一些。”

    李显忠谦逊地说道:

    “二位大帅就别这么抬举我李某了,有什么吩咐,尽管讲!”

    萧合达与察哥将李显忠拉到帅案边,指着案上的地图道:

    “今日任得敬之所以陈兵永胜桥,是因为他没有料到我军出城与他决战,一时失算令他心中有些犹疑,故而停下来按兵不动。但是明日,他必然会发起总攻,因为局面对他极为有利。我军五万,叛军号称四十万,其实只有十二万兵马。但十二万兵马已经占尽优势了,尤其国内天灾人祸,我军士气十分低迷。所以,明日之战,不出奇兵,几乎没有胜算。何为奇兵?敌人预料不到的兵力,便是奇兵。”

    说着,萧合达将手指向地图的一角说道:

    “李将军请看!”

    “贺兰山?”

    “不错!”

    “右厢朝顺军司?”

    “呵呵,若是监军司的兵马,任得敬岂会不知,还能称为奇兵吗?在崇宗朝时,贺兰山东面的右厢朝顺军司便因为援助辽国,被金国剿灭殆尽,剩下的少数兵马便并入了白马强镇军司。”

    “那这是?”

    “李将军还记得去年随我萧某起兵反叛的兵马吗?”

    李显忠略一沉吟,恍然大悟道:

    “这是契丹旧部的人马?”

    “正是!去年反正之后,皇上仁德,让他们自行选择去留,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了大夏境内。”

    李显忠点头道:

    “本应如此!大夏境内的水草和气候,比之蒙古草原,要强许多。”

    “是啊,阻朴部族人多,皇上便将兴庆府西北面贺兰山的一麓,也就是原右厢朝顺军司所在地,给了阻朴部,他们解甲归田,放牧为生,不再当兵吃饷,与老百姓无异。本来我是绝不想再打扰他们的惬意生活,但是国内形势危在旦夕。眼看着任得敬在金国的资助下不断地扩充人马,金国又源源不断的从中原输送人马,敌我力量悬殊。无奈之下,前几日我给阻朴部首领阿布里敕去了封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却始终没有回音。本来已经断了这个念想,但是今日一早,收到了阿布里敕的回信,他说已经动员了整个部落,聚合了两万骑兵,等待我的调遣。”

    李显忠高兴道:

    “这两万骑兵绝不同于任得敬刚刚招买的兵马,战斗力不在金国本族骑兵之下。若是投放于正面战场,虽可以扭转我军的弱势,但胜算仍然不大。可若是作为一只埋伏的奇兵,在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杀出,必可收到奇效。”

    萧合达哈哈大笑道:

    “李将军,实不相瞒,你来之前,我与晋王之所以一筹莫展,便是因为少了一个统领这两万奇兵的统帅。你这一来,岂不是上天对我大夏的眷顾么?”

    李显忠慌忙摆手道:

    “萧大帅,阻朴部与他们的首领阿布里敕,都是听命于你,更与你相熟相知,你去统领他们,方可以上下一心、如臂使指。我李某愿意陪晋王留在阵前,明日与叛军决死一战。”

    萧合达神色凝重道:

    “李将军,萧某知道你是一番好意。明日阵前,必是一番惨烈的厮杀,可以说九死一生,所以你不想让我留在阵前。但是明日一战,其实是与叛军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所有的筹码都压上去了,个人生死无关紧要,国家的存亡才是根本!更何况,这两万奇兵的担子很重,甚至比阵前的厮杀更惨烈。你没有来之前,我与晋王一直在权衡,究竟是我去统帅这两万奇兵,留下晋王一人独自守阵,还是我二人都留下来守阵,将突袭的任务全权交给阻朴部首领阿布里敕,但阿布里敕勇武有余,缺乏的是一点儿大局观。明日成败与否,一在这五万人能否坚守,抗住叛军的猛攻;二在这两万奇兵能否对叛军造成致命的冲击,而后两军合力进行反击,方可一战而定。晋王病痛缠身,无法上马。所以,你来之前,我们两人的方案怎么着,都不合适。”

    晋王察哥在一旁点头道:

    “不错!我大夏这一代将星凋零,不然怎会让我这快要入土的病秧子来监军?但皇上派本王来,正是看中了本王与萧大帅在军中的威望。有我二人守阵,将士还是会全力用命的,不至于被叛军一打,便土崩瓦解。只要有我二人在,定能坚守到最后一刻。所以,奇兵突袭这个重任,就拜托李将军了!”

    看着晋王和萧合达的期盼眼神,李显忠豪情万丈,一摆衣袍、单膝跪地道:

    “末将领命,定不负晋王与萧大帅的重托!”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