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管事不仅在讲解,还在做着各种手势,以便于好儿理解。&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看着管事的各种手势,好儿的脑海中出现了各种戈的图景,真实的就像自己使用过一样。
“戈是车战的基本格斗武器。我们大商有上百乘战车,所以戈已被大量使用,矛[又叫鉇(shī,同鉇、铊、鉇)、(cōng)、(shuò)、铍(qí)],是一种装有长柄的尖状刺杀兵器,亦起源于先夏时代的狩猎工具,最早是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作矛头,绑在竹木杆头,用以锥刺。石或骨角质的矛头无定形,以尖削为特点,到我们大商时,才有较一致的形制。我们大商的铜戈有自己的特色,商代的铜矛,矛头呈尖叶形,刃部有双锋,下部是安柄的铜形銎,銎部两侧有环或孔,用以系缨。安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直接透于矛头;一种仅止于矛銎。商代矛头还有一个特点是銎比刃长,。矛柄长一般为一丈八尺(550cm)。矛是古代步兵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有成捆的矛700支,每捆10支。
管事停顿了一会,向前走了两步,指着前面的一排木架道:斧、钺,斧、钺形制相近,区别在于钺刃宽大,柄长;斧刃窄,柄短。‘大者称钺,小者称斧’。斧、钺起源于先夏时期的石斧,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出现而改用铜制。斧、钺安柄的方法,最初为内安柲,这种方法不够牢固,后改为“銎安柲”。斧、钺虽均为砍劈兵器,但钺主要作为军权的象征,因此钺除青铜制作的以外,还有用玉制成的。军事首领在军事活动中常常杖钺执旗以指挥军队。一般来说钺的大小与军权的大小成正比,大型铜钺刃宽近40cm,重达5000克。商汤革命时,武王军中有‘大柯斧’,刃宽8寸,重8斤,柄长5尺多,名为“天钺”。斧、钺在商代已是重要兵器之一。”
钺代表军权,好儿深深的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好儿想,也许以后,她会想妹喜一样,手持斧钺,指挥千军万马,痛杀鬼方,亲手为父母报仇。
管事一边讲解,一边带着好儿向前走。好儿看到前面一排是木棍,削制而成的兵器,就问管事道:“这种兵器是什么?这么没有青铜做利刃呢?这怎么使用?”
“这种兵器叫殳(Shū),又叫做杵(chǔ)、杖、棒。”管事道,看看好儿很专注的样子,继续道:“殳是一种竹木制成的打击兵器。均列为五兵之一,是军队中的基本兵器之一,多用坚木,长丈许,上端有棱、尖,既可像木棒一样击扫,又可以挑刺。因其取材和制作均较简单,因此可以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虽然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已相当发达,但因原料开采和制作工艺都较复杂,所以还不可能完全代替木石兵器。在军中殳类兵器仍大量使用,《书经》中即有载:“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杵即是殳。”
管事顿了顿道:“我们现在也在着手改制这种武器,在木棍上套有尖角形的铜头或铁头,此外尖头后部还有球状铜箍。还在试验阶段,没有得到使用,具体能不能用,现在还不清楚。”
子辛吩咐奴隶拿来了几罐茶,分别递给管事、好儿、丁兕,自己留了一罐,道:“请先喝杯茶,韵韵嗓子在说。”
管事抿了几口,又向前走了几步,这排都是刀,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刀。管事道:“刀,是一种近接肉搏用的砍杀兵器,由先夏的石刀发展而来。但是我们大商的青铜刀数量极少,且型制非常短小,作甲士护身之用,仅为一种辅助兵器。我们制作的铜刀,其形式尚未脱离石刀的特点。但与夏代有很大进步。铜刀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脊的,一种是弯脊的,一种是直脊而首部上弯的,有的握柄上还有抵环。”
说着走着,走到了几排弓箭的前面,好儿很兴奋,因为她学习的一直都是弓箭,也算是弓箭里的高手,见到这么多弓箭,感到很亲切,还是第一次见。
管事似乎看出了好儿的心思,也看到了好儿背上的弓箭,似乎明白了,道:“弓箭(矢),是一种抛射兵器,能在较远距离外杀伤敌人,且命中率较高。弓箭亦是由狩猎工具演变而来。狩猎是先夏时期人们获取生活食物的主要手段,开始是用石块、木棒等向目标投击,但投掷的距离很有限。经过长期与野兽斗争的经验积累,将树枝弯起来用绳索绷紧做成弓,用削尖头部的细树枝或竹子当箭,利用绳与树枝的张力将箭射出,这就是弓的雏形。由于箭能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是戈矛所不能及的,因此,自有战争以来弓箭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但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弓箭的制作也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尤其是箭(矢)的变化极大。人们逐步改用尖利的石块或骨、贝作为箭镞,安在箭杆的头部,以增强箭的穿透力,这样就成为带有石镞、骨镞、贝镞的箭了。
“后来为了使箭在空中飞行时克服空气的影响,以保持飞行方向,人们又在箭杆尾部装上羽毛,于是又有了羽箭,使箭的形制日趋完善。商代的弓箭在夏代基础上,随着青铜冶炼工艺技术的发展,除用骨、石做箭头外,还大量使用铜镞,而且铜镞的形制也不断改进。我们商代的制箭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到了现在,铜镞的两翼夹角增大,翼末的倒刺更尖锐,沿两翼的侧刃铸有血槽,这样可减少箭头穿入人体的阻力,加大创面,提高杀伤力,且难以拔出。铜镞的形制多为长脊双翼式,镞长约5—6厘米,脊伸出翼底,断面呈菱形,翼末倒刺锐利。还有一种短脊双翼镞,长约5厘米,脊较短,不伸出翼底,两翼倒刃弧度较前一种大。青铜镞的制作,是用合范浇铸而成,一范有6—7个镞模,一次即可铸出数枝,因此可以大量生产。箭杆多为木质,长约80厘米左右,箭全长约85厘米左右。当时已有装箭的袋,称作“箙”,有竹制与皮制两种。一般以每10支箭为一组,装于箭箙里。”
“我们商代的弓箭和夏代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其构造已脱离了原始单体弓(用一根树枝或竹子压弯制成)的阶段,成为复合弓。所谓复合弓就是用几片木或竹材叠制而成,将弦解除后,弓体即可反向还直,可保持良好的弹力。但为了保持驰弓弓体的弧度以便于上弦,又往往用青铜弓柲缚于弓体内侧,铜弓柲的普遍使用,标志着商代弓箭制作和使用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商代的弓张弦时长约160厘米,大致相当于Cheng人的体高。这样的弓,张力大,弹力强,射程较远。”
管事对于兵器,是如说家珍,对于好儿而言,这些都是新鲜的事物,很多都是没有见过的。管事看着好儿专注的听,似乎是在听有趣的神话故事一般,从来没有见过对兵器如此感兴趣的人。
管事道:“随着杀伤兵器的发展。为了在杀伤敌人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防身兵器也得到同步发展。防护兵器主要有甲、胄和干盾。甲是穿著于人体和披遮于马身上的防护具,胄是保护头部的头盔,干盾是手持用以抵挡对方箭矢和刺杀兵器的器具。”
“盾主要是用木板制成,也有用犀皮制作的,其形制有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正面涂漆并画有兽面纹,反面装有便于手持的提手或两条绳索。长方形的盾主要装备步兵,称为步盾,圆盾(亦有小方盾)主要装备车兵,叫做小盾。”
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尽头,这么一大圈,把整个兵器库都转完了。好儿也沉浸在这各种各样的武器中,子辛好像还有疑惑,对管事道:“我们不是还有个秘密武器吗?给好姐姐看看吧?”子辛带着请求的语气。
秘密武器?好儿听到这个词,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秘密武器,也带着哀求的眼神看着管事。管事看着两个孩子,不忍心拒绝他们,就从裤兜里掏出了钥匙,插在了最后一个兵器的木架上,呼啦一声,门打开了。
进入秘密的房间,这个房间是和刚才的房间隔开的,如果不是管事带路,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里面有几十个奴隶在劳作,在专心的制作兵器,木架上有成排的铜甲和盔甲,闪闪发光,看得好儿激动不已。
好儿不知不觉中走上前去,看着这些保甲,忍不住的像用手感受一下,正打算用手摸时,管事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不要摸,有危险。如果你出现了什么危险,我可担待不起呀。”后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请记住本站:
♂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