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不灭剑神 > 第39章 以诗会友

第39章 以诗会友

作者:呆呆ing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接下来的十几天,李白都在逸剑殿里渡过,练练功,舞舞剑,期间与卢山和许致喝了几顿大酒,他依旧保持千杯不醉的状态。

李白也有问起初四的情况,许致告诉他初四在完成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那也是其心中放不下的执念。

临出发的一天,景梓露把申义带来并给李白一套道士装备。

换好衣帽,背背宝剑的李白还有点道骨仙风的意思,用他的话讲刚好脱离了卖狗皮膏药的低级阶段。申义则是一副仆人的打扮。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也就李白的五位师兄师姐来送他,几人洒泪相送把李白送到玄江边的竹筏上。

面对此情此景,一首《且行且珍惜》涌上李白心头:

“迎着风向前行,我们已经一起走到这里,偶而想起过去,点点滴滴如春风化做雨,润湿眼底,憎相会、爱别离,人生怎可能尽如人意……且行且珍借……”

歌声伴着流水声,久久不散。

李白选在化身为背包客,游览起千年前祖国的大好河山。

顺江而下,随着旅途的深入,尤其是李白这个境界即是高级武士也算预备修士,凡修都可接触,他终于搞明白,言谈提及的所谓玄唐应该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唐。

唐朝在起兵创业之初就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道教自然受到重视,而玄又可做道讲,玄唐这个提法尤其是在修真界广为流传。

毕竟还有儒门和释门存在,叫道唐显然不合适。那日后天族再来压榨,地族再来骚扰,荒族再来侵犯,你们道门一家扛着好了。

修真界和凡民界的统治阶级显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双方井水不犯河水。我给你提供诸如人口等必要资源,你反过来帮我维护统治,抵御外族修士入侵。

这点从李白在后世学到的任何一部史书和万书楼看到的历史典籍就能看出,两边只谈自己的兴衰成败,对对方只字不提。

由于统治者都尊重道士,加之经济发达,近千公里的路程,李白悠哉悠哉,十分惬意。小伙伴申义就有点惨了,李白把在学校里捉弄同学的手段都移植到他身上,还属于专供专享。

苦寻无应对之法的申义只好提前拿出党翼手抄的道箓术入门及廖晨曦的炼丹入门,威胁李白如果再捉弄他就扔进江水里,后者这才消停下来,并且内心被友谊长存深深打动。

有的人与之天天碰面却形同陌路;有的人只相交一天而彼此心心相印。

长安城下,明德门外!

“哇!这城墙快有丽水涧旁的小山高了。”申义仰头惊呼道的。

雄伟壮观的长安城轻而易举的冲淡了申义一个多月跋山涉水的疲惫。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局壮,安知天子尊。”李白不禁想起骆宾王的一首诗。

“这是观光的帝京篇,不复传唱久矣,没想到小道长年纪轻轻,学问却很好。”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人,翻身下马。

“不敢当,先生是?”中年人的言词冲淡了李白盗版的愧疚,自然的拉进了二人间的距离。

“华州杨炯。”

“初唐四杰呀!”由于前有骆宾王的铺垫,李白一听杨炯的名号便联想起来,他很是兴奋。

初唐四杰是华夏文学史无论怎么讲都绕不开的名片,自诩文艺青年的李白当然知道,未曾想刚来到长安城就见到名人了。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四杰也已不复存在了。”

“愧前耻后?我又见证了一句成语的诞生。”

“小道长这是外游还是学道?”杨炯看着李白,有些疑惑。

要说外游吧,李白和跟班申义都很年轻,不符常规;拜师学道吧,李白已经穿上了道袍,看着不像。

“我要代师傅去玄都观拜见王观主并跟随修道一段时间,算是取经了。”李白略去自己修士的身份,因为路上提过几次也没人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凡民一旦成为修士没有半途而废的,谁不想拥有更强能力,谁不想获得更长寿元。

“玄都观?那小道长走明德门就对了,玄都观就坐落在进门后朱雀大街旁的崇业坊内,我带你去。”

“多谢杨兄。”

三人一马步入长安城。

“哇!好热闹。”申义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看人、看景、看大街两旁的各色花灯。

“二位的运气很好,巧遇上元节,不然城中过戌时就要宵禁了。”

“什么是上元节?”申义自打记事就没出过天门山,不善交际,对话杨炯就全交给李白了。

“小道长即便是长隐深山也不应该不知道上元节呀?正月十五是道教祭祀太一真神的日子,自皇家尊老子为先祖后,上元节除沿袭民间花灯习俗外,还赐大酺,普天同庆,彻夜狂欢。”

vc网(正D《版e首W发¤

“哦,原来是元宵节,难怪有花灯。可是并不冷啊。”李白眼中不是飘过一位位浓妆亦艳抹,抹胸露背的唐代美女。

“小道长真是怪人,懂得凡间的节日称谓却不知道教的说法。”

“这不就被派到玄都观加强学习来了吗?”

“呵呵,长安城已连续多年经历暖冬了,据闻玄都观莲池中开放青莲,被视为天降祥瑞,现在是城内一大胜景所在,风头尤胜乐游园和曲江池。”

“小心……”正当杨炯侃侃而谈、意犹未尽时,后面冲来了几个骑马开路的壮汉。

李白反应快,力量足,加之与杨炯对话过程中闻到他扑鼻的酒味,这才提前判断拉开后者。

其他路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人仰马翻、鬼哭狼号、花灯满天飞。

“都滚开!赵大人要与民同乐了。”

“我艹,哪来这么个赵大人,他是想跟死人同乐?”

“人称装傻赵卿的司农卿赵履温。韦后眼前的红人。”

“韦后?李显的老婆?”李白知道为什么杨炯一听自己念骆宾王的诗就心生感慨,主动搭讪了。

现在已是唐中宗即位,韦后掌权,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已经结束,而骆宾王死于讨伐武逆的叛乱中,是武则天刚称帝的时候,距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

“哟!小道长慎言,这句话就是杀头的罪,咱们快走。”

李白也不逞能了,暴捶肖平等人被逼出走天门山对他还是有触动的,随杨炯快速沿朱雀大街向北走去。

赵履温的手下也朝这边怒目相向,看清李、杨二人的装束后便不再发难。

以貌取人者自古有之,李白的道士和杨炯文人打扮,成为他们的保险。

这下李白总算见到什么是古代的大城市了,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走到玄都观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小道长我们就此别过。”

“多谢杨兄带路,有空来找我……论道。”李白嘴一出溜,差点儿没说出玩来。

“待参加完朋友聚会,定来叨扰。”杨炯上马道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玄都观此刻也是观门打开,人潮涌动,李白知道这是人们来观看杨炯所说的青莲奇观了。

“道友,来访还是游览?”玄都观里有好多维持秩序的小道士,看到普通民众可以不理睬,瞧见李白不能不打招呼了。

“来访。”

“可有牒文?”

“有。”李白正琢磨何为牒文的时候,申义从包裹中拿出一个李白感觉像是电视中看到的奏章样的东西。

“二位稍等,我通知观主。”小道士跑进玄都观内部。

不一会,小道士便跑了出来。

“道友,观主说先给你安排住处休息,他今晚与老友把酒言欢,明日再见二位。”

“有劳道友。”李白和申义也的确累了,观主是否立刻接见倒不十分在意。

♂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