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刚刚进入第三学期后的一个周四的早上。&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多辆巴士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光是一年级学生,二年级跟三年级的学生们也在车上,这是一次全校规模的大移动。我们一年c班全体乘坐的巴士也刚进入隧道,耳朵里感觉有点闷。这次是入学以来第二次乘坐巴士进行移动。我们还没有接到任何关于接下来要去哪里、做什么的说明。在目前这个阶段知道的,就只有接到指示要所有人都换上运动服,以及校方强烈推荐我们在出发前准备多件换洗的运动服和内衣而已。不过,我觉得这次移动最起码不会是旅行吧。
可能是由于路上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左右,学生们在允许的范围内各自带上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手机自然不用说,其他还有书本、扑克、零食点心和果汁。看来有的学生把游戏机也带上了。
巴士的座位按照姓名的顺序分配,坐在我旁边的是『池 宽治』。刚入学的时候感觉跟他还是很融洽的,但回过神来,我跟他的关系已经稳定下来,变成了『有一定来往的同班同学』,最近跟他产生交集的机会也急剧减少。
此刻的他也没有理会旁边的我,而是跪在座位上回过头去跟后面的须藤还有山内他们大声地聊着天。偶尔也能听到女生提醒他们声音太吵了,但他们看上去似乎并不在意。由于车里相当热闹,所以也能理解他们的无拘无束。心里感到有点寂寞,但也没办法。不幸中的万幸便是我通过考试跟启诚和明人他们也拉近了关系。
虽然车里一片和气,但此次移动显然不是单纯的远足。
由于目前正处在寒假之中,所以心里就还能保留一丝期待——这次移动是为了娱乐,然而事实上第三学期已经开始了。
如此一来,最好还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无人岛时那样的特别考试,等真的遇到特别考试时内心也能够保持平静。不过,池他们自然也不是没有任何成长吧。大概。
茶柱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望着这些随意玩闹的学生们。
站在我的座位旁边——也就是驾驶席附近,茶柱目不转睛地盯着学生们。
考虑到跟茶柱对上视线会很麻烦,于是我选择了看向窗外。
这隧道可真长。进入隧道已经过了两三分钟了。
刚这么想着,视野就渐渐变得明亮了起来。
车子穿过了隧道。仿佛等着这个时机一样,茶柱动了。
与此同时,耳朵里的疼痛感增强了。
「不好意思,在你们正热闹的时候打断,都给我保持安静。」
拿着话筒的茶柱向同学们说道。
「我想你们差不多该感到好奇了——这辆巴士开往哪里、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然好奇啦。该不会又是无人岛吧?」
池插话道,茶柱做出了回答。
「看来在无人岛上发生的事情成了你们难忘的记忆。不过你们大可放心。那种大规模的特别考试可没法频繁举行。我们还没残忍到强迫夏天刚考完的你们再去参加那种特别考试。不过,就像你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接下来将要开展新的特别考试。跟无人岛相比,生活本身是极为简单的。」
说是这么说,但这话实在叫人无法相信。至今为止,除了无人岛之外,也展开过其它让一般学生感到困难的特别考试。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得不去跟潜藏在特别考试中的名为退学的陷阱面对面战斗。
「接下来你们d班的学生将要参加的特别考试是——」
说到这里,茶柱停下了。
这个瞬间,同班同学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自豪的笑容。
紧接着,茶柱仿佛为了表现出敬意一般低下头道歉了。
「对不起。你们已经是『c班』的学生了。那么,就让我正式来为成功晋级的你们说明一下特别考试的大致情况。」
闯过了几个特别考试,于第三学期正式晋级c班的学生们似乎正努力让自己冷静地接受目前的状况。在巴士里对特别考试的大致情况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提前想出一定的对策,或者有机会想出对策。目前正处于移动过程中,不允许离开座位,但在巴士里说话大家都能听到,而且使用手机的话也能只跟特定的人进行交流。
平时的话,池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开始起哄了,但他们此刻立即竖起耳朵倾听茶柱的发言。
光是通过这一点就已经看出他们的一些成长了。
「接下来要带你们去某个山中的林间学校。恐怕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吧。我用来说明的时间越短,留给你们『犹豫』的时间就越多。」
也就是说,距离特别考试开始还有大约一个小时吗。
假设茶柱的说明用去20分钟,剩下40分钟可以用来考虑作战策略。而这一行为则被用『犹豫』一词来形容了吧。
「林间学校一般不是夏天参加的吗?」
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山岳地带被一片白雪覆盖着。本来就加入了童子军(boy scout)且对山林很熟悉的池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听人讲话吗?我可刚刚才说过关于犹豫的事情。」
与其说是生气,倒不如说茶柱脸上带着些许愉快的表情这么说道。池挠着头说“抱歉哈”。搞得大家都有点乐了。
林间学校。我不熟悉这个词,就拿出手机查了一下。
『主要在夏天举行,大多选择在天气良好的日子去山林等植被茂盛的地方。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的团体行动。也指相应的教育设施』
原来如此。正如池所说,看来林间学校多在夏天开办。
话虽如此,但林间学校也并非必须在夏天开办。
「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跟高年级学生接触的机会……特别是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接触的机会应该比较少,不过在这次的林间学校中,你们将会跨越年级这一道鸿沟,展开八天七夜的团体行动,就像是体育祭之上的存在。进行的特别考试名为『混合合宿』。光是口头说明可能会让你们感到不安,接下来就给你们发资料。」
茶柱亲自迈开步子,将资料分成一沓一沓之后发给前排的学生。前排学生拿了一份之后将剩下的传给了后排。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厚,得有个20页了。由于没有特别指出不让提前阅读,于是大家各自翻开看了看。资料上还清晰地印有疑似合宿地点场所的照片。
上面印着学生们住宿的房间跟大浴场、食堂等场所。
光看这些似乎还挺开心的,倒是给人一种看旅行指南书一样的感觉……但在重要位置出现的特别考试相关词语却将气氛变的凝重起来,这一事实是没法避免的。说是特别考试,但毕竟有口头说明再加上还算厚实的一沓纸。即便参考不久前只有口头说明的paper shuffle,这次考试的方向性似乎也有点麻烦。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拿到了资料。
确认了这一点之后,茶柱再次说道。
「你们要提前阅读是你们的自由,不过现在我要开始对混合合宿进行说明了。资料会在下车前回收,记得好好把握规则。说明结束后会有提问环节,所以现在好好听着别说话。都明白了吧?」
说着,茶柱再次看向池。池两三次点头并做手势把嘴巴的拉链拉上。
「这次的特别考试是以精神方面的成长为主要目的的合宿。为此,以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为首,确认自己能否跟平时未接触的人建立人际关系,各自在这方面展开学习。」
这样就跟和高年级学生展开集体行动联系在一起了吗。茶柱也说了,虽然参加了社团活动的学生们跟其他年级的学生建立了人际来往,但那基本上也都限于社团活动的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学生根本没有和高年级学生之间建立人际关系。
本来的话不是通过考试或社团活动,而是希望由学生自主地去建立人际关系吧,但现实可没那么简单。不过,校方具体打算如何让我们跟高年级学生扯上关系呢。如果跟对方接触的必要性不大的话,应该会像体育祭时那样没法拉近关系吧。
唉,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才有了这以『合宿』为名、前往山中的移动吧……
不管怎样,如果特别考试的规则制定不好的话就会很容易产生破绽。一年级跟二年级之间在肉体和精神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成长差距。对十几岁的人来说,一年时间意义很重大。相差一年的话,实在是没法实现势均力敌的战斗吧。
「首先,等你们一到目的地,就得男女分开来。然后全学年一起商量,分成6个组。」
「男女分开,各自分成6个组……」
为了把规则记下来,旁边的池小声自言自语。考试的说明才刚刚开始,茶柱继续说道。
「每个组的人数都有上限跟下限。记得好好阅读手上资料第五页的人数情况分类。」
『在构成一个组的基础上,组内的人数有上限跟下限。其人数根据学年以及男女分开后的总人数计算得出。假设同一学年的男生人数在60人以上,则组内人数为8人至13人。人数在70人以上时组内人数为9人至14人。80人以上时组内人数为10人至15人。除此之外,人数在60人以下时参照其他标准』
书上是这么写的。假设所有年级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跟男女比例都一样的话,基本上1个班40人,男女比例是5:5,所以一年级男生人数共80人。
10~15人构成一个组,一共6个组。涉及到学生总人数应该是为了根据全学年的退学人数来调整组内人数吧。
「我想你们应该都明白,男女分别分成6个组的意思就是要跟其他班的学生一起构成小组。并且在林间学校期间,你们要以组的形式通过特别考试。所谓一莲托生、同甘共苦。」
「跟其他班的人一起构成小组,这也太乱来了。他们不是敌人吗?」
大概是没法继续保持沉默了,池又一次通过自言自语来说给茶柱听。
不过可能他很快就想到了好主意,池仿佛脑袋上的灯泡点亮了一般大声说道。
「这样啊,其实没必要担心的。光靠我们c班去构成两个组就行了。没错吧?绫小路。」
池小声向我问道。确实,只要c班去构成两个下限为10人的小组就行了。但遗憾的是,池这个好主意是行不通的。
「你说得很对,但事情可没这么简单。仅靠一个班级来构成小组,这在『规则上』是不允许的。只要组内人数在限定的范围内,跟哪个班的谁组在一起都可以,但每个组至少需要两个班以上的学生参与。最重要的是,小组必须在通过商量得出满场一致的结论、不存在反对者的情况下成立。」
茶柱的发言写在了人数划分项目的下面。
『条件为组内至少存在两个班级以上的学生』
「这是强制我们去跟敌人组在一起考试啊。」
虽然没提出问题,不过池不由得说出了这么一句。
茶柱用一副略显无语般的表情回答了他。
「是这样的。当然,尽可能多地由自己班的人构成小组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哪怕只要拉进来一个其他班的人,小组就能成立。」
就是说,构成两个下限为10人的小组,每组中有9个c班的人。这样一来就能构成『几乎是c班』的小组。
但我不觉得这样的小组能通过商量来让全学年的学生都认可。很少有人会爽快地加入染上其他班级氛围的小组吧。而且还不知道组内自己班的人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亦或是跟人数无关呢。
这次考试要是根据组内人数的多少会产生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的话,人数少的组是有风险的。但在不清楚考试条件的情况下也没法在人数上判断优劣。是吉是凶还得根据考试的本质内容吧。
「组里人数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这一点会给接下来要说明的『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说着,茶柱露出了冷笑。
所有人的思考都朝向了某一方向,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吧。
「请问能继续对规则进行说明吗?虽然也很在意结果,但我首先想了解小组要做些什么。」
感受到了不安定的氛围,平田催促茶柱推进话题。
「说的也是。看来如果每次都回答池的问题,连话题都进行不下去了。」
池露出一副抱歉的样子挠了挠头。
「所谓小组,也就跟仅限于林间学校期间的临时班级一样。只不过,虽然它是临时的,但内容很丰富。以上课为首,做饭、洗衣服,从洗澡到就寝,小组成员会一起度过丰富的日常生活吧。」
得知洗澡跟就寝都要在一起,男生女生们发出了惨叫声。
「跟其他班的人一起生活什么的,我感觉做不到……」
也能够理解池想要发牢骚的心情。我们在体育祭上第一次跟其他班构成了合作关系,但那只是竞技中产生的临时的关系。实在说不上是同甘共苦。
然而走到这一步,我们终于要冲进跨越班级隔阂的考试之中了。
根据情况,小组里也有可能同时存在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
「关于特别考试的结果最后如何,会由林间学校的最终日举行的综合测试来决定。测试的大致内容在第7页。记得提前看一遍。」
被她这么一说,大家必然会同时去进行确认。
『道德』『精神锻炼』『纪律』『独立性』
上面罗列着在一般的学校几乎不会学到的项目。
可以认为是不同于英语或数学那样考查学习能力的考试吧。
麻烦的是,这种考试似乎不存在『明确的答案』。虽然资料上关于各个项目都有说明,但个个都很抽象。
丝毫没有提及具体要进行什么样的考试。
进一步去阅览资料上列出的作息时间表。
起床之后完成早上的课题,接着在道场打坐、劳作(打扫卫生等),然后吃早饭。之后在教室学习各种心得体会。结束之后吃午饭,获得下午的课题后再次打坐。结束后吃晚饭、洗澡,然后睡觉,跟之前的生活完全不同。顺便一提,跟平时的休息日不同,周六只有上午上课,看来休息日只有周日这一天。
「到达林间学校之后会立即发表更加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在最终日会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展开什么样的测试,在目前这个阶段都还无法告诉你们。」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特别考试中随机应变了。最好还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或许会有『打坐』这种项目的考试,每一个姿势和动作都会反映在分数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像『演讲』、『制作』等令人感到不安定的词语。
「小组的构成非常重要。六个小组的内部必须拧成一股绳,熬过这一周的合宿。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允许中途退出小组或替换小组成员。如果有学生因为生病或受伤退场的话,为了填补这一个人的空缺,其他小组成员就不得不以『当做这个学生存在』为前提来做出对应吧。」
也就是说,如果关系不和或者互相敌对的话就干不下去吗。感觉思维越来越朝着阻止其他班级进入小组的方向偏移了。
看来林间学校的正式课程从明天周五早上开始,到下周三结束。然后第八天是周四,全学年一齐进行考试、评分。
「一年级分成6个组之后,在同一时间也分成了六个组的二、三年级会跟你们汇合。也就是说,最终会变成由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约30人至45人构成的6个组。」
光是同一年级的学生构成小组就已经很困难了,还要把别的年级加进来。
茶柱刚一宣布这个事实,车里就笼罩起了异样的氛围。
「简单的来说,可以认为同一年级构成的组是小组,全学年一起构成的组是大组。」
同一年级的学生构成的每个组是『小组』。
一年级的小组跟二、三年级的小组合在一起,最终变成6个『大组』。
「关于重点——也就是结果,会根据分出来的6个大组的所有成员的考试结果的『平均分』来做出评价。也就是说,其他年级的成绩也会给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就是说,要算出由大概40个人构成的大组的平均分。
值得担心的是人数差。虽然平均分会减少不平等的存在,但根据小组人数的不同,形成大组时应该会产生相当大的人数差吧。
最为重要的是『大组的构成』。
如果这仅仅只是比拼学习能力的考试,那显然只要将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个大组里就能获胜。反过来说,被判断为不优秀的学生必定会被上位组排挤出来,进入下位组。
然而,仅仅只是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聚在一起并不能在这次特别考试中胜出。
「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大致情况告诉你们了。接下来就说一说最重要的事情吧。那便是这次特别考试的结果会带给你们什么。」
会有获得和失去什么的风险吗。
或者说并非以班级为单位,而是以组为单位的其他意义会隐藏在里面吧。
「平均分排在第一名到第三名的大组全体学生会获得个人点数,以及班级点数。排到第四名至最后一名的话,可以看做是扣去点数。」
关于结果的详细情况自然也写在了资料上。
『基本报酬』
第一名·个人点数1万点。班级点数3点
第二名·个人点数5000点。班级点数1点
第三名·个人点数3000点
以上报酬按照学生人数逐个分配。
如果人数少的10个人一组中有9个人都是同一个班的,通过获取第一名能够得到27点班级点数。虽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但尽可能多地将同一个班的人聚集起来获得第一名是最好的做法。不过人数越多,输掉的时候损失也就越多。而且人数越多,组里的情况就越难控制。
顺便一提,值得担心的扣分情况比加分情况要沉重一些。
第四名·个人点数5000点
第五名·个人点数1万点。班级点数3点
第六名·个人点数2万点。班级点数5点
以上点数按照学生人数逐个扣去。
虽然个人点数跟班级点数似乎都不会变为0以下,但好像是以累积赤字的形式保留下来,在今后通过考试等方式获得报酬之后进行清算。
可以说是至今为止都没出现过的条件吧。
会觉得从第一名到第三名的报酬很少,大概是因为其中有着重要的安排。
报酬项目中有着这么一句。茶柱率先将其读了出来。
「这个是对应小组内的班级数量对报酬进行加倍的安排。而且构成小组的总人数多的话,之后还能增加倍率。放心吧,接下来要说的规则适用于第一名到第三名的加分,并不适用于第四名以下的扣分。」
如果小组由两个班级的成员构成,则前三名的报酬不变,如果小组由三个班级的成员构成,则两种点数报酬都变为2倍。如果小组由四个班级的成员构成,则提升至3倍。进一步,根据总人数的不同,倍率似乎也会发生变化,10人时是1倍,15人时的1.5倍为最大。作为特例,如果小组由9人构成,则为0.9倍。
理论上第一名的最高报酬是混合了四个班级的3倍再乘上最大15人时的1.5倍(小数点进行四舍五入),每个小组成员对应个人点数为45000点,班级点数为14点。
到这里便是特别考试中好的方面,虽然很棘手,但也很有意思。
不过,可以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部分。
「然后是——排在最后一名的大组,会有很重的惩罚。」
「惩罚……该不会。」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