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德海禅师这是要说出当年阴阳和尚、太一生水和红叶寺恩怨的真相吗?
德海禅师先站起身,出了门,喊弟子来泡茶。&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很快,一个小和尚,端了一炉茶水和几个小碗,他放下后,就退到门口等着。
德海禅师关上了门,给我们几个倒好了茶,说道:我说说阴阳和尚和太一生水的事吧。
我端起茶,喝了一口,说:大师请讲。
德海禅师这才拉开了话匣子。
他跟我说:要说阴阳和尚和太一生水,首先得从红叶寺曾经的历史说起——得先说说,红叶寺是怎么来的。
德海禅师要说的这个,我其实也挺感兴趣的。
红叶寺作为川西的古寺,地位一直都非常高,每年来这儿拜香火的名流,不知道多少,香火鼎旺、香客川流不息,就算是峨眉山的道观,也比不上这儿的香火啊。
不过,红叶寺的香火为什么这么旺呢?
说历史渊源,川西比红叶寺历史悠久的道观、寺庙太多了。
说名寺名人,红叶寺更是少见。
德海禅师接下来的话,算是给我解惑了。
原来啊,红叶寺在大几百年前,是一个叫薪火和尚创的寺庙。
薪火和尚,是个有大神通的人,他十七岁时候,去了密宗讨教佛法。
薪火和尚有佛缘,在西藏宁玛寺里修习佛法的时候,因为聪慧、善良,加上刻苦、勤劳,得到了当时宁玛寺里的哲巴活佛的青睐,成了哲巴活佛的座下弟子。
佛门高人收弟子,讲究一个“器”。
什么叫“器”呢?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天赋、胸怀。
天赋高、胸怀大,能装到“器”里的本事多。
----
佛门还认为,一个人“器”的大小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器”的形状,器的形状会决定一个佛学高人,往后为人的品格。
刚好,薪火和尚聪慧——“器”十分大。
薪火和尚刻苦、勤劳——“器”的形状好。
哲巴活佛评价薪火和尚,说他是“佛门宝器”。
从此,哲巴活佛言传身教薪火和尚。
薪火和尚佛学大成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岁了,一身佛门神通,他告别了宁玛寺,回了川西。
他要在川西布道。
不过,薪火和尚,虽然本事大,但是性子太过于耿直了,这和他的善良有关,是优点,更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薪火和尚呢,利用了他的本事,帮助了很多人,但是,却没人感他的恩德,也没什么名气,更加别谈有许多的追随者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薪火和尚,实在没有心机。
他不懂《孙子兵法》之中的一句话“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善于打仗人取胜时,没人说他聪明,也没人说他勇敢。
这是为什么?因为那些善于打仗的人,一定懂一个未雨绸缪道理,在还没开始打仗之前,心里其实做好了谋略,开打的时候,快速的排兵布阵,然后别人以为他这么打很简单,当然不会说他厉害了,只会以为这仗本来就好打,而不是那人的谋略出色。
薪火和尚也是,他帮助人的时候,是那人还没彻底出事的时候,就已经告诉那人解决的方法,算是未雨绸缪。
那人虽然按照他的方式做了,也确实躲过了劫难,可是——他却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根本没有劫难,还是薪火和尚起了效果,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认为是前者。
有手段的布道者,会如何呢?会在那些老百姓才出问题的时候,根本不闻不问,就算看出来了,也不点破,一直等那老百姓被病痛、阴祟,折磨得快死的时候,他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这时候,那布道者的名声,就扬出去了,信奉他的人也多了起来。
薪火和尚的手段太实在,他到快死的时候,才有了几名弟子,大家用茅草搭了一个寺庙,情况十分凄惨。
他死的时候,跟弟子说:我这辈子耿直,老实,身怀神通却十分不显,布道没有几个人相信我,人快死了,庙也是这么破——我心怀太一,却壮志未酬!
薪火和尚抓起了弟子铺在他身上的一片红叶,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枚红叶,吼道:我诚恳待人,人却不肯陈恳待我?悲哉,悲哉!
----
薪火和尚就这么去世了,他这种老实人,本事厉害却没手段,一辈子都没被善待!
他的弟子呢,则以薪火和尚死前抓住的红叶,把那茅草寺庙,改名成了“红叶寺”。
讲到了这儿,德海禅师抓起了面前的茶,喝了半盏。
我问德海禅师:这就是红叶寺的由来啊?
“对!”德海禅师说道:我还没讲完呢——薪火祖师死了,但是,他对于自己一辈子没有布道成功,相当有怨念,所以,他把自己的魂灵,融在了手抓的那枚红叶里!流传了下来,成了红叶寺的“寺灵”。
德海禅师说,寺灵会自动择主,落降在某个有佛缘的人身上,一旦择主了,这个有心机、有手段、有佛缘的人,便是红叶寺的“太一生水”,身怀佛门大神通!
太一生水负责继续布道,壮大“红叶寺”的名声。
因为太一生水,被“寺灵”落降之前,都是“有心机、有手段”的人,他们布道起来,就不像薪火和尚那么耿直了,有时候,为了布道扬名,会十分有耐心,非得等自己要救的那个人,快要死了,才出手把那人救下来。
说白了,薪火和尚干的都是“未雨绸缪”的事,类似扁鹊给齐桓公治病,在还没显露病情的时候,就给治好了,所以“无智名、无勇功”。
太一生水做的,都是“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事,所以,名声大噪,也带着红叶寺,名扬四海。
德海禅师还说:每一任“太一生水”,在死去之后,他身体里的“寺灵”就会离体,然后寺灵会等待新的有缘人,成就下一任“太一生水”,不停的轮回!
哦!
原来太一生水,是这么来的?
我又问德海禅师,说:那你们红叶寺的寺灵附体后的人,为什么取了一个道教名字?
“其实也不是道教名字。”德海禅师说:薪火和尚生前,总说他是“心怀太一”之才,所以,他化作的寺灵,入了有缘人的身后,红叶寺人才喊那有缘人为“太一生水”。
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太一生水”,红叶寺才越来越兴旺,香火越来越鼎盛。
不过,我想起了“太一生水”的特点,我又想起了白头翁日记里记录下来的一个细节,我遍体生寒。
ps:第一更先发,第二更努力写哈,来得会比较晚哈。
。♂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