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只能扶阿斗怎么办 > 61

61

作者:社会意识研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是。”原来在这儿等着自己呢,其实吧,太子要在自己身边安插亲信也很正常。只是,甘辛暗自祈祷,最好太子派来的监军,不会跟前朝的那几位一样只会添乱。唔,看那个诸葛孔明颇得殿下的信任,也挺好说话的,甚至偶尔还有些让自己都击节赞叹的建议,如果派来的人是他就好了,自己也不用头疼,“不知殿下打算派谁监军?”

“姜维。”阿斗一笑,“外公应该还记得他的吧?”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阿斗只带了诸葛亮入政事堂,姜维的意见也是诸葛亮加以斟酌之后告诉了甘辛,由甘辛提出来的,姜维直接去备战了。但是,毕竟斩首猃狁叶护是多大的功劳,阿斗觉得,自家外公应该是认得姜维的。

“姜维?”重复一遍阿斗所说的名字,甘辛的惊讶倒不是伪装。毕竟战斗一结束他就急着带昏迷的太子回宫,饮过皇帝所赐的庆功酒,然后一边担心自家外孙,一边跟两位宰相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根本没时间去认识什么人。

“阿维人呢,攸之,你知道吗?”阿斗看向郭攸之,“去把他叫来。”

“主公昏迷,姜维和臣等一直在外候命。”郭攸之一拜,起身要去叫姜维。阿斗想了想,笑笑,“还有谁在外面,一块儿叫进来吧。”不见到自己,他们怕是不会放心的。

“姜维?”姜叙皱起眉,看向阿斗,他甚至都没上城楼,自然不可能对太子的亲信有多了解,“殿下您说姜维,这个名字倒是……”

“阿维,的确是天水姜氏的人,”阿斗笑笑,“就是方才斩首猃狁叶护的那个年轻人,怎么,姜相公您认得他?”

“是他!”甘辛和崔颖同时惊呼出声,姜叙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诧异,“这么说来,那孩子一直在殿下身边?”

“阿维和姜相公?”嗯,应该是有血缘关系的,难道是,孙子?

“殿下大概也猜出来了,姜维,是臣的孙子。”姜叙轻轻点点头。

“果然如此。”阿斗一笑,站起身,整整衣冠,深深一揖,“那,小子可必须好好谢谢姜相公,幸亏了阿维,带我找到了先生,我也才能活到现在。”

三位宰相对视一眼,看来,这位太子真的不是在皇宫长大的。他们以前一直对太子出宫的事情半信半疑,觉得这可能是被皇帝丢在皇宫的某个角落自己都忘记了的不受宠的皇子,但……

话说皇子丢了宗正寺怎么一点记录都没有啊!宗正寺十五年前的官员到底都在干什么?统统拉出来秋后算账!

“对了,”军队的事情先放到一边,阿斗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诸葛亮,一笑,“姜相公,崔相公,二位要留镇长安,不知,看我家先生如何?”

“诸葛亮?殿下容禀,毕竟他还年轻,骤然官居高位,只怕也难以服众。”姜叙皱了皱眉,仗着自己生了个好孙子,说话也多少有了点底气。自家孩子沾了天水姜氏的光,就算立刻封个七八品的官都没人会说什么,但是,诸葛亮一没有出身,二没通过任何考试,当然不能做官,“不如,等孔明先博个进士出身,然后吏部铨试之后,再……”

“相公误会了,”阿斗笑着摆摆手,他也知道,像自家先生前世那样一来就是军师的情况,在治世的确不太可能,“我知道先生如今空有才学,无法服众。但,现在国家危急,让先生就因此赋闲也实在是太浪费了。小在国子的意思,有没有什么官,不用考试就能做的?品秩低些也无所谓,只要先生能在政事堂当值,各位集议之时他能在一边听听,也就够了,资历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殿下的意思是,流外官?”崔颖皱眉,“可是,以流外官入仕,实在不是什么好法子,而且流外官的升迁之途……”诸葛亮没有家世名望,没有父祖在朝,不能走品子门荫之路。州县胥吏和平民百姓入流外官,又大多是伎术之辈。先不说在官员队伍中会不会为人鄙夷,就连入流之后所能升任的官吏,也非清流,和科举出身天壤之别。让诸葛亮从流外官入仕,这不是把人家往火坑里送吗?

“无妨,”阿斗笑笑,“先生不会在意这些的,而且……”流外官也好,进士也好,家族门荫也好,都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一位大臣的仕途,皇帝的好恶,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比如何宗和杜琼,明明是同门师兄弟,却在昭烈皇帝称制之后,一个身居九卿,一个沉沦下僚。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是怎么入仕,只要自家先生愿意当官,他就能把自家先生变成华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之一。

“可是,流外官也要选啊,现在又不是铨选之期……”姜叙皱起眉,虽说刚打完仗,死了不少人,但,长安既然没破,其实朝中也就并不怎么缺文官。

“也是,”虽然有“斜封墨敕”授官的先例,但,君子不饮盗泉之水,阿斗知道,自家先生是绝不会同意那样近乎作弊的授官的。阿斗求助的眼神几乎就要投向诸葛亮,但,立刻便收了回来,这个时候只能靠自己,自家先生不方便说话。

“对了!”门外传来几个人的脚步声,甘辛双掌一击,“直官!直官可以自荐,考试合格即可赴任,对官员品秩没有要求,随时可以注拟。中书省应有楷书手四人,抄写制敕,诸葛亮大可借此机会入政事堂,殿下以为如何?”诸葛亮的字他看过,人家也算拔尖的那一批,至于这个人,明显殿下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他进去的。

“好。”只要先生能进政事堂,那,说上两句话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至于说什么,说多少嘛……

“臣等领命。”三位宰相对视一眼,果然,这位太子,其实并不信任他们。

“谢主公。”诸葛亮一拜,阿斗扶他起身的时候,顺势握住诸葛亮的手,咬咬唇,“今后,恐怕要辛苦先生了。”自家先生可是被昭烈皇帝三顾茅庐请来的,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专门抄书的活儿!唔,当年给自己抄书不算,不算!

“臣死且不辞,何况劳苦。”诸葛亮微笑着,轻轻握住阿斗的手,“主公不必为臣忧心,否则,臣心难安。”

“拜见主公。”郭攸之带来的人群里,居然还有陈曦,实在是出乎阿斗的意料之外。而,当陈曦也跟着其他人一起叫主公的时候,阿斗心里,多少还是惊讶了一下的,“好了,都起来吧,坐下。怎么,我看陈祗你伤得不轻啊,也不回去歇会儿?”阿斗的目光淡淡扫过陈祗肩上带血的绷带,眼中的心疼一闪而逝。

“主公贵体不安,臣不敢擅离。”陈祗一拜,三位宰相同时皱眉。这位殿下,若说他身在京都,姜维不会失踪十几年,但若说他不在长安,那他也实在是交游很广啊。陈祗是陈曦最小的叔父,但,因为他动不动想去参军,和陈家诗礼之家的家风不和,因此也没什么名气。不过嘛,陈祗此人八面玲珑,在京城之中朋友不少,而太子跟他,似乎很熟悉?看来这位殿下,正因为身在宫外,陛下看不见,防不着,有些事情,倒是方便了不少啊。

“我没事。”阿斗笑笑,“你手臂上伤也不轻,随军出征什么的怕是不行了,回去休养吧,早点把伤养好了,我还找你有事要办。”

“臣领命。”陈祗很清楚自家主公这是借故把自己拎出去,毕竟,丞相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已经跟刀子差不多了。他再不走,恐怕一会儿就走不了了。

诸葛亮看了一眼陈祗的背影,微微皱起眉,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算了,陈祗的事情,找个没外人的时候再跟主公说吧。现在杀了陈祗当然不现实,他只需要主公疏远陈祗就够了。

“对了,阿维,姜相公是你爷爷?我怎么没听你说过?”眼见陈祗离开,松了口气的阿斗将目光投向姜维,微笑。

“主公当初既然不打算回来,这种事,臣以为,没必要对主公说起。”姜维一拜,“臣请罪。”其实回来的路上他也一直想说来着,然而阿斗一路上都是跟大哥和星彩一起走的,还在怄气的阿斗在星彩杀人之前压根没跟那几个人说半句话,姜维根本就没机会。

“也是,这不能怪你。”阿斗也想起了自己怄气的那一路,不由有些愧疚。见识过战场之后,阿斗才知道自己前世有多幸运,生于乱世,却基本没见过厮杀,就算成都兵乱的那一夜,也不可能祸及皇宫。再想想戎马一生的姜维,虽然这件事的确让自己很生气,但,事后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似乎确实是有点过分了,“行了,你来见见我外公,甘相公总揽军务,接下来的战事由他主持,你跟着甘相公一起去,如何?”反正你也就会打仗了,跟外公出去可比呆在长安好了点。

“殿下!”首先忍不住开口的是姜叙,自家这个孙子失踪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回来了,家门都没进过,这就要去打仗?而且,他姜家历来都是文人,就算有人出能为将,首先也得入能为相!斩首猃狁叶护是因为他运气好,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准?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姜维明明可以依仗家族的威望和父亲的品阶循例补官,没必要跑去战场拿性命来拼前程。

“相公不必太过担心,”阿斗笑笑,“阿维敏于军事,甚解军务,极具胆识,但这孩子却着实不擅政务,把他放在朝中,才是真正的浪费。”那三句评价都是自家先生原话,绝对精准,阿斗其实只是引用了一下而已。

“是。”人家是一起长大的,而且,姜维刚刚斩杀了猃狁叶护,他要说殿下看错了人,姜维不适合上战场,怕是也没人会相信。

“祖父不必担心,”姜维将目光投向阿斗,阿斗笑着点点头。随即,姜维转身,向姜叙一拜,“小子志在军旅,不在科举,还请祖父成全。”朝廷的事情有先生在是不用别人操心了,他还不如去帮自家主公握紧兵权。

“也罢,臣唐突了。”太子下令,自家孙子也愿意去,再加上比起姜家,这孩子明显跟太子更亲近。人家其实是太子心腹,自己再以祖父的身份一定要拦着,也显得太不识相了点,“请殿下恩准,令姜维随军出征之前,回家一趟,拜见父母。”若不是今天这件事,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家孙子回来了!甘相公出征也准备不了太久,他要是不提这件事,直觉告诉他,这孩子只怕直到出征都不会回家一趟。

“也好,阿维你找时间回去一趟吧。”阿斗将目光投向一边的几人,“你们几个,有什么打算吗,阿弋,你要不要跟着阿维出去?”

“臣,唯主公之命。”被点到名字的霍弋一拜。他的确心系战场,但,自家主公在长安举目无亲,先生毕竟还没有前世的积威,他到底去不去,还要主公仔细斟酌。

“那我觉得,阿弋,你还是留在长安算了。”霍弋那点小打小闹,万一真在外面出了什么事,阿斗可不想抱憾终生。

“霍弋?”三位相公隐约猜到了这孩子的名字,毕竟,虽然那孩子一直在外游历的时间比较多,但,他们终究是见过面的。难怪陈曦这么轻易就跟这位太子走了,他跟霍弋从小就关系好,但,太子殿下您怎么认识霍弋的?这孩子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到他家人都未必知道他在哪儿的地步了啊。

“我说,科举考试在什么时候。”阿斗看着收起地图的先生,抿抿唇,直官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殿下不必忧心,”崔颖看了一眼这一群人,多少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人家想给自己人谋个一官半职当然很正常。而且,说起来,甘辛是人家外公,姜旭有姜维在这儿顶着,也是到了自己表忠心的时候,否则,自己这个位置,怕也坐不稳当。毕竟都是第一次见面,太子不能完全信任自己,心存防备才是当然的,“长安大捷,陛下命太子总理国事,太子大可假天子之名开制科,如此,这几位,也就不用等明年一月的科举了。”而且,制科考中,仕途也比普通的科举进士好得多。

“制科?”阿斗愣了一下,习惯性地看向诸葛亮,“先生知道那是什么吗?”

“臣不知。”诸葛亮老实地摇头。阿斗抿抿唇,他当然相信姜相公不会有意贬低先生,但,似乎,制举所得,犹在进士之下?那,自己要给自家先生的,当然是最好的。

“既然如此,那先生还是先考科举好了。”阿斗轻轻点了点头,到明年科举之前的这一年里,让先生熟悉一下华朝的政事,倒也不错,“要不要开制科,三位相公自行斟酌吧。”

“是。”制科嘛,不急,这会儿天下纷纷扰扰,还是稍微安定一点再开吧。

“嗯。”阿斗此刻实在是忍不住了,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几人对视一眼,也该让太子去歇会儿了,不过有件事,“殿下,明天的庆功宴,您……”

“庆功宴,”不去行吗?守住了长安确实是一件大事,但,庆功宴自己倒也不是不能缺席,只要自己那个便宜爹在就好,“对了,陛下有没有说,庆功宴的时候他来不来?”

“陛下御体有恙,只怕,无法驾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崔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陛下年轻的时候可是天纵英才,厉害的人的通病,也多少是有点好大喜功的,这一次,这么大的功劳,他居然闷在后宫不出来?统统都让给太子?陛下转性了?

“是吗。”阿斗微微点点头,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的确,那我是应该去一趟,庆功宴安排在什么时候?”

“明日辰时,在含元殿。”甘辛皱眉,现在已经是黄昏了,太子似乎一直都没休息好,小儿子也给自己大概提过,太子身体不好,刚打完仗的时候就晕了一次,如果再不小心,会不会真病了?

“好,那小子先回去休息一阵,定会按时到含元殿。”阿斗起身,顺便就抓住了扶他站起来的郭攸之的手臂,“跟我一起去。”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