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 第七十五章:朝堂争论

第七十五章:朝堂争论

作者:土豆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诗经云:“夜如何其?夜未央”。

此乃汉家第一宫阙,未央宫名字的来历。

长号呜鸣,在茫茫夜色中回荡。

“呜!呜呜!”

紧接着,钟鼓齐鸣,演绎大汉磅礴之气势。

“咚!”

“咚!”

“当!当!当!”

“当!当!”

借着皎洁明月,在交错的礼乐声中,几十名头顶黑色官帽的两千石重臣,去鞋之后,如同鱼群遨游一般,涌入了承明殿。

刘彻头戴帝王之冠,神态威严,面向南方,端正的跪坐在榻上。

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

承明殿中文武官员,皆跪坐,静静地等待刘彻宣布今日事宜。

朝会的召开,并不完全像影视剧中,每天召开一次。

一般来说,西汉时期,除了在岁首会定期召开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不定期的。

没有哪一位大臣敢保证,下一次朝会是什么时候。

不过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宣帝,也就是刘彻的嫡曾孙子。

这小子开创了常朝,每五天举行一次听政,让文武百官在其他时间,可以放心的在家睡懒觉。

这种体贴下属的行为,应该算得上是西汉好老板的作风,

要不然,大臣们没有被政务累死,先被睡眠不足给毒害死了。

西汉的朝会开始于“夜漏未尽七刻”。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古代日出前二刻半是平旦,平旦是夜漏的终点、昼漏的起点。

夜漏未尽七刻就是平旦前七刻,夜漏未尽七刻则在日出前2小时又9分钟又36秒。

这要是在六月中旬,长安日出时间在五点半左右,大臣们朝会就要在凌晨三点多了。

这几乎堪比学习美术的高考生了。

三个字:要你命!

而今日,刘彻突然派人召集众人在承明殿举行朝会,在场的大臣,已经或多或少的猜测到原因了。

如果是诸侯王入朝觐见,朝会的位置选择的绝对是未央宫前殿,而不是承明殿。

有很多两千石的文官,面带笑容,一副看戏的样子,用眼睛余光,瞥着处在西边,位于武将首位的那一个青年的身影。

那一个新晋权贵——车骑将军。

殿外之陛的下方,主父偃低着头,目光流转,瞳孔中闪烁不断的杀意没有丝毫掩饰。

在得到奴仆回报之后,他就已经连夜派人将早就已经书写好的竹简送到了刘彻手中。

相信,用不了多久,刘彻就会召他上殿,策问答对。

他压低声音,喃喃自语:“竖子!汝不知好歹,休怪吾无情!”

“不肯用钱财买命,那汝就把钱财带入地下,慢慢享用吧!”

主父偃的怒火,随着流动的空气,进入承明殿,点燃了大汉皇帝脾气中的火药桶。

“诸位爱卿!今日朕不想处理其他的事务!”刘彻声色俱厉,洪亮的嗓音在大殿中回荡,“今日!朕,处理的是在前几天发生的全国性仓廪大开之事!”

“也许还有爱卿并不明白这仓廪之事究竟是什么!”

“丞相薛泽可在?”

薛泽急忙的起身,小步快走到中央的位置,俯首在地,“陛下,臣在。”

“汝来向大家讲明,仓廪之事,吾大汉之损失!”

“诺!”

薛泽跪在地上,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卷竹简。

双手捧着,开始仔细的念出来。

“元朔元年,三

月初八,秦赵会盟台仓廪处上奏,其去岁征收之粮皆放于百姓,供给函谷关之粮草,在此事之中亦折损大半。”

“恐函谷关粮草不足,函谷关守备特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入长安,请求调集他地之粮,供应函谷关。”

“三月十六,广川国急奏,其境内郡县开仓廪,放粮于黄河决堤之处,欲救济灾民,平抚大汉之民心。”

“三月二十,衡山国相急奏:衡山国内,各郡县皆响应黾池县,去岁征收八万余石粮食赋税皆被开仓放尽!”

“同日,淮南国亦奏,其境内仓廪剩余恐不足十分之一,短时间之内,无法供应北地出击匈奴之用。”

“三月二十二,长沙国八百里加急,其郡县之中超过十万石粮食,皆放于百姓。十三县之县令自缚双手,入长沙国中尉处请罪。”

“三月二十三……”

薛泽每多说一点,刘彻的脸色就多黑一分。

到了最后,脸色黑的简直像是被用木炭涂了一遍。

反了!

真的是反了!

自己才是皇帝!

没有得到命令,全国各郡县竟然敢纷纷响应,开仓放粮!

难不成都妄图割据不成!

陇西,北地,雁门等地的武将脸色也不太好看。

许多将领已经紧紧的握拳,杀意加身,恨不得将罪魁祸首枭首示众。

竟然没有充足的粮草供应,这让明年的出兵匈奴计划如何实施?

难不成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与匈奴近身搏斗?

如果真的要这样,恐怕还没有见到匈奴王的营帐,就要被炸营地士兵给砍成肉酱。

不让人家吃饱肚子,人家凭什么替你卖命?

该死!

阻挡收获军功之人。皆该死!

薛泽直至说完齐鲁之地,才慢吞吞的将竹简放进衣袖,重新俯首在地,等待刘彻的命令。

“诸位爱卿可听见了?”刘彻猛的站了起来,癫狂一笑。

抬腿,用力一踹。

“砰!”

“咣当!”

面前的案几被他一脚踢翻,滚下去。

他愤怒的脸扭曲成暴怒的狮子,头发上呼呼的冒出热气,眼珠子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抻着脖子,不顾礼节,对着下方就开始咆哮。

“朕临天下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情况!”

“一个四百石的御史,竟然能够号令天下郡县!朕翻遍古籍,未尝找到相似之记载!”

“哪怕是《春秋》之中,亦未曾见过相似情况!”

“哪位爱卿能够告诉朕!此事究竟是何原因!难不成,朕昏庸暴虐如同桀纣?!天下官员争相反叛乎?”

“还是其意图行伊尹放太甲之故事?”

下方文武百官皆大气不敢喘,皆低着头,不敢说话。

哪怕是卫青,也把头压低。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刘彻正处在气头上,谁敢上奏,谁就要被训斥。

第一个说话的,就要有做出气筒的准备。

“怎么都不说话?是觉得朕不值得尔等评价乎?”

刘彻怒哼一声,道:“平日里,一个个的经常偷偷摸摸的打小报告,如今,怎么都一言不发?”

“都哑巴了?”

“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尔等说说,朕要汝等何用!”

下方的大臣纷纷面向刘彻,齐叩首,高呼一声:“陛下息怒!”

刘彻继续咆哮:“息怒,息怒!整天就知道息怒!”

“朕现在无法息怒!朕现在就想知道,此事应该怎么办!”

环视了一圈,刘彻

想要从下方大臣的眼神中寻求答案。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

所有的大臣,通通低着头,不敢与其对视。

全部沉默不语,任由皇帝发着牢骚。

“好!很好!”刘彻怒极反笑,“朝中两千石都不肯说话是吧?九卿都不敢开口是吧?”

“行!朕不逼迫尔等!”

“尔等不愿意说,有人愿意!”

刘彻对着承明殿之外大喝一声:“中大夫主父偃何在?!”

几个呼吸之后,主父偃小步快走,穿过殿门,来到大殿中央。

“扑通!”

俯首叩拜,乃敢说话。

“卑臣主父偃叩见陛下。”

“平身!”

主父偃再拜,道:“谢陛下!”

随后,他站起来,弯着腰,低着头,拱手作揖,等待指示。

“主父偃,汝之奏章朕已阅读完毕。现在,汝来向诸位爱卿讲一讲,汝之看法!”

“遵旨!”

主父偃低着头,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周围大臣的反应。

见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嘴角微微上扬,得意之色浮现在脸上。

整个过程持续很短,不一会儿,得意的神情就被凝重严肃的神色替代。

他拱手,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卑臣之拙见,请诸君赐教。”

主父偃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中的痰。

“自古以来,长幼尊卑有序。孔子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若无尊卑之分,无长幼之别,吾大汉何存?以何教化天下?且牲畜亦知长幼尊卑,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今大汉官员竟不知如此通俗易懂之事,任其为官,大汉岂不乱乎?”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诸君得而食诸?”

主父偃直着身子,高呼一声:“依卑臣拙见,白墨之人,假传旨意,开仓廪,空国库,按大汉律,应判决车裂之刑!且应当立即执行,以彰圣人之明,汉家之义!”

他作揖而拜,道:“请陛下下旨,立刻将御史白墨,行车裂之刑!”

“荒谬!荒唐至极!”还没等刘彻开口,一旁,韩安国率先怒斥一声。

刘彻眯着眼睛沉声道:,“中尉卿,汝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诺!”韩安国急忙起身出列,拱手作揖,跪在地上。

“陛下恕罪,卑臣之所以怒斥,皆因中大夫所言,过于荒唐!”

主父偃将目光中的杀意藏于深处,假笑着询问:“哦?中尉卿大人,君有何高见?”

韩安国鄙夷的看了一眼主父偃,嘲讽道:“高见谈不上,但绝对不会和汝一样,满嘴喷粪!”

主父偃握紧拳头。

“嘎嘣!”

他强忍着怒火,道:“中尉卿大人,卑臣似乎未得罪汝吧,君为何辱骂吾?”

韩安国瞪着主父偃,开门见山的说道:“辱骂?哼!吾还想揍汝呢!”

“颠倒黑白,以管窥天之辈,竟然还振振有词!荒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