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这一出故事说得跌宕起伏, 成功将魏王塑造成了一个好男色养戏子,终日厮混不学无术的草包, 听得食客议论纷纷。
“陛下是千古名君, 几位皇子也都是人中龙凤,只可惜出了个魏王。”
“可不是, 哪个大英雄都有那不肖子。”
“也就是这摘星楼敢编排这样的故事。”
“这摘星楼的东家可是宝郡王, 我听说圣上宠爱他胜过亲儿子。”
“嘶——莫非……”
孔明无聊地开始听邻桌人闲谈,当日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但王爷为了听完这故事, 愣是来这酒楼听了三天的书。
就为了那几句说他骁勇善战, 十四岁代天子镇守边疆的话?
虽然这书是宝郡王写的, 但这也太……孔明一时找不着词来形容他们家王爷,只是若真这样惦念, 当初何苦那样招惹人?
算了,左右这事轮不到他置喙。他爹说过,燕王殿下几位皇子之中最肖似圣上的, 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他爹的原话是“我原以为圣上是被奸人蒙蔽, 如今看来, 他什么都知道,倒是我想得太简单。”
燕王也一样, 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宣和回府时正好在门口遇上了赵诚,赵诚正要同门房交流就见那头王府正门开了, 郡王爷骑着马跨入王府大门。
门还没合上, 宣和又纵着马出来了, 在赵诚身边停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赵诚瞧见郡王爷这审视的眼神都有点发虚,冲他拱手行礼硬着头皮说出谢淳吩咐的话“郡王爷日安,我们王爷说您不爱见他,派属下来讲黑棋带走。”
宣和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挽了个花“他倒有自知之明。”
随即控着玉哥小跑着入了王府,留下赵诚和那门房面面相觑。
这是让进还是不让进啊?
过了一会王府里头出来了个穿青衫的管事,带着赵诚进去,黑棋是一贯高冷的样子,赵诚上去小心翼翼地顺毛,又拿甜豆饼哄它,才算是哄着它走了两步,然而这时一阵哒哒哒哒的马蹄声传来,就见不远处玉哥将马奴甩在身后自己跑了回来。
赵诚原本都快牵走黑棋了,一见玉哥,黑棋又不动了,这下子不管赵诚怎么喊大爷都不顶用了。
牵着玉哥的马奴笑着跟他说“将军不知道,这马也分高低贵贱,如今玉哥和黑棋是这里的老大,它们斗了几天没有分出胜负来,自然不会随你走。”
赵诚看了黑棋半天,怎么也想不通还有这种事,好在王爷还说了,若是带不走也不必强求。
宣和一回来就进了水帘洞里纳凉,林安说赵诚求见。
“不见。”
王爷如今不待见燕王府,林安也不奇怪,他正要走又被宣和喊住“等等,什么事?”
林安笑着说“奴才听说是黑棋不肯跟他走。”
宣和想了想黑棋那高冷的性格,很有可能只听谢淳的话,那他让赵诚来做什么?
谢淳自己的马,跟不跟人他自己还不清楚吗?他玩的什么花样?
宣和如今轻易不揣摩谢淳的心思,谁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看小说的时候觉得主角高深莫测,很有王者风范令人膜拜,现在只觉得这人不按常理出牌,难以捉摸令人头疼。
宣和不在水帘洞里见人,换了衣裳再出去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
赵诚做个称职的传声筒“王爷还说了,若是黑棋当真不肯随属下回去,就留下银子,劳烦郡王爷代为照看,王爷他过几日便来。”
谢淳这是找个由头再来王府一趟?
没必要,事到如今,不是随了他的意,就是随了谢淳的意,他们俩想要的结果绝对不是同,所以跟谢淳反着来就对了。
“本王缺他那几个银子么?”
赵诚想到他们刚回京时郡王爷给的那十万两银票,确实不缺,但王爷就是这样吩咐的,他自然照着说。
“不过,”宣和话锋一转,又说,“你们燕王府的马,本王也没有白养的道理。一个月,一个月后若还不领走黑棋就留在我郡王府吧。”
赵诚委婉地说“黑棋性子烈,除了王爷的话,它都不听。”
言下之意你昧下也没用。
宣和暗自冷笑,果然是故意的。他一脸的玩味“谁说我要骑了?这样好的品相,看着也养眼,况且骑不得还不能拿来配种么?”
赵诚“……”
算了,他就是个传声筒。
燕王府原本是个郡王府,还是多年没住人的那种,如今成了亲王府,不单是要修缮,还要扩建,这半年时间也就是修好了前院,王府的后半部分还在动工。
赵诚一路向里走,一边左右看看,这里和凉州的燕王府比不知道好了多少,但是和方才的宝郡王府比,那又是云泥之别。
燕王府是按制建的,郡王府却在不违制的前提下尽可能精巧奢华。
赵诚一来谢淳就停下同孔明的谈话,叫他先说,听完什么都没有说又转头跟孔明说当年粮饷的事。
赵诚也不明白王爷什么意思了,去的时候要他连郡王爷当时的表情都要描绘清楚了,可怜他盯着人看了许久,生怕看漏了。真的传回来了消息,王爷又什么都不说,王爷的心思越来越难猜了。
难不成真让黑棋去做种马?
“当年白师兄同家父传过消息,他已经找到了当初兰州向西州买粮的账册,之后再传来消息就是他私自出京被下狱。”
一般人犯罪不是大理寺审,只有皇亲国戚朝廷命官才由他们审理,大理寺的牢房也不是长期羁押人的地方,里头的人大多待不了多久就会被流放,大雍轻易不杀文官。
一般人犯事进不去大理寺,一般人想进大理寺探望也没那么容易,能进去探望的都要圣上手谕,宝郡王拿来容易,旁人可就行不通了。
谢淳在兵部这些日子,将能看的文书档案也都看了遍,一切都自然合理,还是要从当年白大人的事入手。
当初白大人是负责督查粮草押运的钦差,途径兰州时,十万大军的粮草被意外焚毁,白大人畏罪自杀,这事处处透着蹊跷。
历来粮草看守第一个要防的就是火,怎么会着火,二来白大人并不是那样的人,说他在大火中丧生还更可信些。
然而他不但畏罪自杀,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孔明说“不若查一查刑部?”
当年案件审理完毕,所有物证判决书都已经在刑部存档,白大人的遗书应该就在那,只是他们在刑部没有人。
而如今赵王就在刑部,是不是要同赵王合作,这事得王爷定夺。
摘星楼里的先生连说几天,当真是叫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皇上是个千古名君,只是有个不争气的儿子,竟当着众兄弟的面和一个戏子厮混。
御史向来是闻风而奏,如今这丑事都传的这样远了,自然不可能不动。雪花似的折子就飘向了御前,都是告老五私德不修,身为皇子,却不能为天下表率,请圣上下旨斥责。
皇上将这事拿到了朝堂上说,朝上有告谢涟的自然也有为他脱罪的“魏王殿下酒后失德,圣上确实应当降旨斥责,只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却有居心叵测之人将此事传遍了京城,望圣上明察。”
两拨人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宣和难得来一次大朝会就听他们吵吵了半个多时辰。不过也没白吵,至少看出来了为谢涟脱罪的几位大人身后基本都有二皇子的影子,
退朝之后宣和喊住他“二哥留步。”
谢泯自然知道那天的内情,宣和一向和老七走得近,他直接就将宣和划在了老七那一边“宣弟好算计,为了帮他,不惜连自己都压上了?”
他对付老五初衷原本只是揍老五一顿出出气,但如今在他们几个眼里怕都是认为,那天是谢淳设计叫老五出丑,而他拿自己当饵诱老五犯事好推着皇帝责罚老五。
宣和自己都差点信了,但这事没法辩解,索性认下,总比叫人知道谢淳连着他一起算计了的好,宣和有些憋气,说话就更冲了“这么个草包,二哥这样费尽心思也要保下来,莫非是有什么把柄在他手里?”
谢泯的表情没什么破绽“都是自家兄弟。”
宣和便说“魏王府的随侍在大理寺,不单单供出了威胁我府上车夫意图劫持我的事,还交代了当初魏王派刘全出去的事。”
怕谢泯不知道刘全是谁,宣和还特意提醒他“刘全就是买凶意图截杀裘老的魏王府随侍。”
这事到底还是皇帝说了算,皇上拍板说了要彻查便彻查。
这一回根本没有顺天府的事,是真正意义上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
旧案复审,认证物证具在,比第一次审理效率还高些。结果呈上,皇帝便下了圣旨,魏王不忠不孝,私德不修……连着当初将皇帝气得昏迷的罪一起算上直接夺了爵,圈禁在府中,无诏不得出。
倒是没有从玉牒除名贬为庶人,王府也还给他留着,但他也是大雍重新建朝以来第一个被夺爵的亲王。
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重,圣旨一下满朝哗然。
但圣旨中罗列的罪名,有一项是弑君谋逆,这罪状常人沾上一星半点都要诛九族,倒没人再为谢涟开脱。
便是二皇子也只向皇帝求情,希望能偶尔去王府看看弟弟,这个时候老三倒是同他站在了一处,左右已经不成气候。
老五被夺了爵,宣和却没有多少畅快,解决了老五还有老二。他一个一个地对付,说是要同他们清算去年皇帝昏迷时的账,客观上却也在帮助谢淳扫除障碍,这算什么?
林安捧着一张请柬请宣和过目“这是赵王府上送来的。”
老三?他来找自己做什么?,,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