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秦国这次的主帅是王翦, 和他打配合的是他儿子王贲,王离这个亲孙子虽不能得到第一手消息,却也不时能从家书里读出战局的紧张。
只要李牧还在, 赵国基本就固若金汤, 不时还能反咬一口。可秦国这边兵卒一批批地派过去,每天都在烧钱, 王翦作为攻赵总指挥挺发愁的,家书越写越少,基本是让人代笔报个平安。
相比之下, 嬴政对这一战倒是谜之自信。
要说六国之中嬴政最想搞掉谁, 那当然是赵国无疑,一想到自己在赵国过的那些日子,再想想曾经相依为命后来却反目成仇的太后, 嬴政就觉得赵国根本不该再存在于世上。
因此, 王翦那边屡战不利,嬴政不仅没发飙, 还亲切友好地派人去问王翦“人够不够, 要不要多派点”“粮够不够, 要不要多运点”, 他的要求很简单甭管什么人不人钱不钱的, 你把赵国给我打下来就成了。
王翦隐晦地回信表示, 人和钱都够了, 就是赵国的李牧还在,这仗不好打。
嬴政收到这个消息, 也没着急, 只是暂停往前线输送更多人,静静等待转机。
这个转机来得还挺快。
早已携重金前往赵国王城的顿弱搭上郭开这条线了。
郭开这人, 一般人可能不认识,不过在赵国他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在如今的赵王继位时立下过拥立之功,赵王把他当老师,也把他当心腹要臣。
他干过一桩大事逼走廉颇。
就是当初和蔺相如来了一出“将相和”的那个廉颇。
赵王没继位之前,廉颇很看不上郭开这个小人,曾经当众斥骂过他。
有这样的过节在前,郭开得势以后自然在赵王面前拼命排挤廉颇,逼得廉颇只能外逃自保。
后来战事频起,赵王想起了这位老将,想派人去把他请回来,委婉地派人去看看廉颇身体如何。
郭开知道后又收买对方使了点小动作,让人回禀赵王说“老将军饭量倒是挺大,不过肠胃已经不太好,一会的功夫就去了三趟茅厕。”
赵王一听,廉颇这是身体不行了啊,肯定打不了仗了,因此没再让人去召回廉颇。
廉颇最终在楚国抑郁而终。
这样一个人,一看就是实施离间计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最看重的是他自己、最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绝不会追求什么家国天下、名留青史。
顿弱悄然派人接近郭开,在郭开耳边散布“李牧扬言打完这一仗,第一个就要求大王砍了你”这种话,又制造了几次惊险的“意外”,吓得郭开夜不能寐,渐渐对李牧有了忌惮。
随着李牧的威名越来越盛、胜利的消息越来越多,郭开彻底陷入恐慌之中。
没办法,李牧如今如日中天,连大王都要让他三分,大王最宠爱的小舅子都要被大王打发去向李牧赔礼道歉,区区一个臣子的头颅又算什么?
郭开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这时候时机彻底成熟了。
顿弱携重金与郭开秘密相见,怂恿郭开要么不干,要么干个大的。
顿弱还站在郭开的角度替他抱屈“你为大王修直道,百姓怨声载道,个个都恨你入骨,可大王要修,难道你还能不修不成?你为大王背了骂名,最后得到了什么?”
郭开听了,觉得顿弱简直是自己的知己,他虽然在中间捞了点钱,但是修直道可是赵王的意思,怎么能怪他呢?
现在战事吃紧,李牧又对他有偏见,回头军用不足了,说不准大王会抄了他家补空缺,那他辛辛苦苦为谁忙?
郭开便问“先生觉得我该如何是好?”
顿弱当即给郭开讲了自己的建议,叫郭开整个叛国罪把军中两个主将调回来问罪,要是他们不肯回,直接说他们抗旨不遵把他们杀了;要是他们肯回,回来后按照罪名把他们杀了。
至于罪证什么的,这个很好糊弄,反正赵王相信你,你只管自由发挥就是。
到时李牧没了,你就劝赵王投降,最好由你当代表去投降。这样一来,你就等于给秦国送上了整个赵国,谁的功劳能比你大?以后你肯定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赵国百姓再恨你,他们国都亡了,还能奈你如何?
郭开能因为私仇把廉颇逼走,个人品德自然不会有多高尚,他想想最近的心惊胆颤,想想赵王可能会惦记他的家财,再想想自己这些年挨的骂,越琢磨越觉得顿弱说得有理。
反正哪怕让赵国亡了,也不能让李牧继续得意下去。
而且,由他去降秦确实是无人能比的大功一件!
郭开回去后立刻召集心腹秘密谋划起来。
郭开一入场,秦国针对赵国安排的间谍计划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这个时候的秦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华阳太王太后病逝。
华阳太王太后是楚国人,当初她十分受宠,但没有儿女,所以在吕不韦的游说下将嬴政的父亲记在自己名下。
这位太王太后在秦国经营多年,让许多楚系官员在秦廷牢牢扎根,也让两国关系一度缓和。
嬴政不管于公于私,都得敬这位嫡祖母三分,对于朝中的楚系官员也十分宽和,连楚国公子昌平君都大方地委以重任。
现在,楚国在秦国王宫中扎着的定海神针倒了。
许多政治嗅觉敏锐的人都意识到,有些事要变了。
嬴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反而十分恭敬地亲自操办了华阳太王太后的葬礼,看上去神色十分悲戚,接下来还开始吃素食避荤腥,停朝三日以后再上朝,他还穿着一身素服,看起来是忍着悲痛重新开始处理政务。
朝臣自然纷纷劝慰嬴政,让嬴政不要太伤心,都说逝者已矣,大王千万别熬坏了身体。
扶苏也全程参与了这次葬礼,许是因为重活一世的原因,他小时候没有与华阳太王太后有太多交集,后来又忙着外头的事,与华阳太王太后见面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前世他倒是曾养在华阳太王太后身边一段时间,但也只是养着而已,他的衣食住行都有专人伺候,并不需要长辈经手,区别只在于他要时常去问安而已。
后来经历了那么多变故,他对华阳太王太后的印象已不太深,如今乍然听到华阳太王太后病故,他心中仅是有些怅然。
所有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
不过,连嬴政都要摆出悲痛万分的姿态,扶苏自然也老老实实跟着戒了荤腥,平日里还穿着嬴政的同款素衣。
消息传到前线,王翦那边也暂时停了动作,命士卒返城扎营养精蓄锐,准备等丧事结束再动兵戈。
这种情况下,李牧也暂且命人收兵,没命人突袭秦国。
在别人治丧期间打上门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当初秦国在楚国国丧期间和另一个国家开战,打到激烈处没看仔细,不小心扫掉了楚国一座小城,惹得楚国举国上下拿起武器上阵杀敌,直接把秦国几个将军都俘虏了。
战事停了,最高兴的自然是边境百姓,他们自发地给李牧军中送酒菜,让他们也好好歇一歇。
李牧当然不会收,和气地让他们拿回去自己吃,要是他们需要酒菜会统一去采购。
周围的百姓听了,对李牧更加敬服,回去后逢人便夸李牧如何如何好。
李牧送走百姓,一时没有睡意,带着偏将登上一处高岗,只见天上明月皎皎,照得大地霜白一片。
李牧和偏将感慨“许久没见过这样的月亮了。”
偏将应和道“将军天天打仗,还跑来跑去的,哪里有空看月亮。”他立在李牧身边跟着看那天上的圆月,免不了有些思念家里的妻儿,“不知道我家那小兔崽子现在长多高了,上回见着时他还没到我胸口,长得也忒慢了。”
李牧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王翦父子俩太难缠了,这一仗他也不知道会打到什么时候。
秦国那边粮草源源不断,兵卒也源源不断,相比之下赵国难免有些抓襟见肘。他虽不怕吃苦,却不知手底下的兵卒能不能一直这么苦战下去。
前路茫茫。
李牧在高岗上远眺了许久,领着偏将下了山。他还没回到军中,一个亲卫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满脸焦急地说道“将军,大王派人过来了!”
李牧眉头一跳,不知大王这时候为什么会派人到军中。他领着人疾步回到军中,却见一个将领打扮的中年人大马金刀地坐在那,神色隐隐透着几分得意。
见李牧回来了,对方马上先声夺人地抓起一道诏令说道“李牧,你可知罪!”
李牧认得这人,这人叫赵葱,和他有点过节,以前曾因为战事不利被他替换下去。
听赵葱劈头盖脸就质问他是否知罪,李牧怒从中来,却不能立刻发作。
他认出了赵葱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那是赵王的诏令。
李牧忍怒问道“不知我何罪之有?”
赵葱冷笑一声“这就要问你自己了。我说你这么了得,应该有余力反攻秦国才是,结果你一直没动作。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你早已勾连秦国!”他疾言厉色地表达自己对卖国求荣之人的痛恨,“大王待你不薄,你居然这样回报大王,我真是为大王不值!大王命你立刻交出兵权回邯郸,你若不从命可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账中之人见赵葱言语间满是轻蔑,一时都怒火攻心,抬手就把剑拔了出来,要杀了这个得意便猖狂的小人。
他们将军怎么可能勾连秦国?!
一直以来在与秦国作战的难道不是他们将军?!
反观邯郸那些酒囊饭袋,除了拖后腿之外他们还做了什么?现在,他们还要说他们将军通敌叛国!
赵葱丝毫不惧,反而厉声喝道“你们是不是要跟着李牧造反?!”
李牧示意其他人收起剑,上前接过赵王拿到诏令。
看到上面的话与赵葱所说别无二致,李牧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他收起诏令对其他人说道“你们且留在这里,我亲自回邯郸一趟,只要我和大王说清楚就不会有问题了。”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