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林宛蓉听了这话, 高傲的仰起头说道“最好是这样。”说完这话转身就走了。
安然无语的看着走远的林宛蓉, 她嘀咕了一句“真是莫名其妙。”这林家人一个个的就没有一个正常的。眼前这位倒好, 未免把自己看的太重了。
安然可不会给她们兜底,回到家就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她叮嘱道“娘, 大利, 二朝,我看她们一家子脑子都不太正常, 你们在家可千万别靠近。”
林胜朝说道“姑, 要不要我去收拾她一顿?”在他眼里世上只有两种人, 自己人和外人。对外人他可不管你是男是女, 只要惹了他照揍不误。
安然敲了他的头一下, 没好气的说道“你这动不动就打人的毛病能不能改改?咱们都是文明人, 要讲道理, 打架不好。”
比起老大, 老二林胜朝要冲动的多。为此, 她特意嘱咐林胜利多照看着弟弟。
林胜利点点头, 保证道“姑你就放心去学习,我会照顾好奶奶和弟弟的。”虽然他不懂小姑为什么这么忌惮林宛月一家, 不过他本是就没打算跟这家人有过多交集,就算小姑不说他也会远着他们的。
林宛月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安然内心的平静, 她仔细的搜索脑中的记忆,只是如今三年过去, 她能记住的情节不多。跟她家有关系的就更少了。
为此, 她有时间就给家里写信, 旁敲侧击的了解林宛月的情况。
当然安然虽说忌惮林宛月,自身的学业并没有放下。工业大学有专门的图书馆,里面好多的图书,尤其是关于动植物的。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安然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其他时候都泡在了图书馆。图书管里有很多外面买不到的书籍,看到有用的,安然就会抄下来寄回去。
书籍成了她最好的掩护,植物改良剂和配方也被她用这个理由寄了回去。
临川公社都知道安然现在是有本事的人了,听到东西是她寄来不少人都称赞她仁义。虽然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这些人终究占了少数,举手表决之后,临川公社还是决定麦收之后用上这个配方。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原本一亩地产玉米最多不过五百斤。用了这个配方选种之后,当季的玉米亩产直接翻倍,达到了上千斤。这可高兴坏了公社的一众人。
不少人回家甚至偷偷立了长生牌。
玉米的丰收林谷雨也很高兴,这次不用他说,公社的人都催促着要把剩下的植物改良液用在小麦上。
此外,林谷雨也没有藏私,再县城的会议上,他直接把配方交了出来,甚至还说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林谷雨虽然没有因此升职,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将来书记退位,能上位的十有八、九就是林谷雨了。
安然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帮上了家里人的忙,她看书的时候更加用心了。
除了农作物方面,安然也会把动植物学里面关于养猪的知识整理出来交给林胜利,尤其是疾病方面。
安然很忙,她专业成绩好,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暑假的时候直接带着她去了养殖场。用老师们的话说,学的在扎实,不实践也没用。
是以,等她再次回到临川公社已经又是一个年关了。
从京师到临川并没有直达的火车,她要先坐火车到市里,然后转乘客车到县城,之后再由县城坐车到临川公社。
也就是今年年初,林冬至因为表现优异,跟着陆闻一起转到了市里的运输队。
安然刚下火车就见到前来接她的七哥。
“七哥。”
林冬至顺手拿过她手里的行李,一边给她挡住人流。两人小心的往前走,“路上累了吧。”
安然摇摇头,“七哥,你等很久了吗?不是跟你说过了,外面冷不用等吗?你看看手都是凉的。”
学校里有电话,她来之前特意跟家里通了气,七哥担心她一个人回家,非要等着跟她一起。
林冬至笑笑没说话。自己的妹妹,等再久都是值得的。
市里的宿舍不如县城那边,他在这里是跟陆闻一间的,不过陆闻早几天已经回家去了,如今宿舍里只有他一个人。
值得一说的是,市里的宿舍通了暖气,不像县城宿舍里冷冰冰的。
安然进了宿舍就拿过行李一通翻找。“找到了,七哥,这是我闲着没事织的手套,你带上试试。”她们宿舍有人织毛衣,她见那毛线不错,特意花高价跟人换了点过来。毛线不多,大部分是深蓝色,还有少数红色。织毛衣肯定不够,于是她就估摸着给家里人织了手套。
刚才她见七哥的手冰凉,这才找出来先给七哥带上。
林冬至拿过来就戴在手上试了试,大小正好。他夸赞道“我小妹就是手巧,瞧这手套织的,带着就是舒服。”
今天天色已经很晚了,林冬至决定先住一晚,明天在坐车回县城。晚上他特意带着小妹出去吃了一顿好的。
等回到家,安然自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天气太冷,安然就提议吃火锅。
林家做饭的锅有两个,一个大锅平日里用来蒸馒头,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用来炒菜。小一点的锅还可以放在煤球炉子上使用。正好堂屋里就有炉子,就由安然亲自下手,一家人吃起了排骨火锅。
因为有小孩,安然炒的底料就是清汤锅底,她还额外炒了辣椒油出来。谁要是喜欢吃辣就自己放辣椒油。
锅子里炖着排骨,一家人围着炉子说话。
说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安然邮寄过来的植物改良剂了。
因为这个改良液,今年秋收可是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倍。
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今年大家能敞开肚皮吃个饱饭了。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咱们隔壁大队知道咱们今年的粮食产量,差点惊掉下巴。如今咱们公社那是蒸蒸日上,多少姑娘巴望着嫁过来过好日子呢。”
姚春花说起这事就是得意,她是社长的媳妇,去年一年就有不少人家找她来做媒。就连她娘家那边都在打听临川公社,想着把她侄女嫁过来呢。
只不过她那个娘家嫂子有点痴心妄想,居然看上了她家大侄子。
姚春花跟这个嫂子平日里就有些不对付,才不愿意给她说这个媒。因此毫不犹豫的给怼了回去。
要是以前她敢这么不客气,她那个嫂子早就生气甩脸子了,这次居然没有。姚春花每每想起这事就得意。
说来说去,这些都是因为她有个能干的好小姑子。
姚春花一高兴,那嘴巴就停不下来,她巴巴巴的,倒是让安然听了不少八卦。
比如林雨水一家。
如今家里不在避讳他家的事情,反而是当做笑话一样每天讲几遍,每次讲过他家的事情,林老太都能多吃两碗饭。
说起林家,那真的是挺奇怪的。
你说你都回来了,户口都落户在农村,那就老老实实的跟着村里人上工呗。他偏不,每次上工都一副指导江山的样子,仿佛他有多大本事似的。
可好笑的是,林家人哪怕是他都分不清麦苗和杂草。他们一家干过的活需要别人返工不说,那苗子都稀稀拉拉的。你要是不让他干这个活吧,他那个小闺女就跟你侮辱了她似的,在哪儿流眼泪。
当然,这不是说他家就没有好人了。
林家六个大人,三个孩子,除了阮玉以看孩子为借口不上工,林雨水经常指点江山,林宛月动不动就流泪。
其他的三姐妹倒还好些,老大闷不吭声,让干什么干什么,哪怕干得不好,人家态度不错,村里人也不好说什么。
老二嘴巴甜,虽然事情同样干不好,可人家会说话,一张巧嘴张口婶子闭嘴大娘的,喊的人心里甜丝丝的。就冲着这个也有人愿意提点。
老三呢,年纪小,也是话不多的性子,不过这孩子知道观察,一开始做的也不好,如今到有模有样,反而成了赚取公分最多的人。
“那林宛月呢?”安然好奇的问道。
她记得书上说林宛月在纪越的帮助下做了公社的小学老师。林宛月比她还小三岁,来临川公社的时候最多也不过初中毕业。那时候她就好奇过,纪越的名声有这么大,能帮着她争取到这份工作?
“她?”姚春花撇撇嘴,有些不屑的说道,“人家可有本事了,也不知道走的谁的门路,居然应征上了咱们公社的小学老师。”
临川公社就只有一所小学,学校一到五年级,除了最低的两个年级,其他的都只有一个班。他们这里虽然有文化的人不多,可就这么七个职位,也是有不少人抢破头的。
老师不仅仅是正式职工有工资可拿,说出去还体面。除了四五年级要求必须是高中毕业,其他的年级要求并不高,初中生教导一二年级完全足够了。临川公社初中毕业生至少也有二三十个。
作为公社为数不多的初中生,整个公社谁不认识,他们当初都防备彼此了,谁会想到半路杀出个林宛月。
如果不是看到小学贴出来的告示,他们谁知道林宛月是谁。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