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零开始的星球开拓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变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变

作者:使命召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原本曹川的打算是,建设完成这座原型以后,马上损毁,沉入木星,原型到底是原型,还不够成熟,但是在研究部门员工的坚持下,他们还是把原型保留了,25万千瓦时的免费电能啊,能够让他们干多少的事情,干嘛要浪费掉。∏∈,

下面,曹川考虑的是进一步缩原型的方案,以及飞船用氘氚反应堆的事情。长宽高5米是何等庞然大物,放在真空中还好,起码没什么重力,放在木卫三,月球怎么看都觉得有些风险。

于是经过新的几轮的研讨与摸索…实际上已经是在之前完成的,只不过如果在实现时一下子跳跃到成熟版本,无疑会让许多本该由研究部门吸取到的宝贵经验消失,再原型的成本也就是1万功绩,所以他们还是按部就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建造着反应堆原型。

3个月后,空间站的规模已经扩大到2万平方米;多出的一座巨大天文望远镜,是跟灯塔国前些年建造的TT一个级别的;多出一片建设有多家工厂的工业区,专门负责提取,分离采集用飞船带回的液态氢氦,氦3,氘和氚会作为聚变能的燃料,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氢气,氦气,其实也是有着工业价值的,再通过空港,借助飞船运送到木卫三,甚至是送到行星带,乃至月球本土;再多出的是两座标识着“原型二”“原型三”的巨大球体空间站。

而原型三的尺寸已经被压缩到15米的长宽高,电量还是保持25万千瓦时没有给削减,不得不,这种跑步式的研让人振奋和鼓舞。

再后面,虽然反应堆的尺寸还是异乎寻常的庞大,让人们怀疑,他们究竟要怎么把它放置在飞船上,难道得建造3米长尺寸的飞船来解决问题?

而他们光是为了建造三座原型便花费过半年时间,期间木卫三的能源供应依旧紧张,在全面铺开新型氘氚聚变能电站的压力面前,研究部门联合世外天堂市,优先在木卫三地表,距离城市15公里远的地方建设了第一座位于地面上的氘氚聚变能电站,来解决电能供应问题。

25万千瓦时的电量是什么概念?截至23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夜兔国最繁华的魔都市,电量不过是2万千瓦时,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要是供应日常生活,乃至工业生产是何等的充裕,况且在木星空间站,还有另外3座同样是25万千瓦时电量的原型,如果有办法利用,还会更多。

曹川还时不时的往返木星空间站与世外天堂市之间,虽然他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为研究部门提供指导,身处木星,绝对不可能对木星开拓的事情不闻不问。

“嗯…看起来能源问题解决的差不多,我们有办法充分利用木星这么个大气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所以,该是研究后面许诺的两项技术了。”

当初允诺的第二项技术倍称为快式聚变,本质上还是氘氚聚变能,可是要求更迅猛的能量输出效率,之所以会跟反应堆产生区别,因为快式聚变涉及到对他们极其重要的东西——第二世代宇宙飞船。

到目前为止他们使用的飞船最多满足他们在太阳系腹地内横行,一旦跨到1到5个天文单位的太阳系边疆,星际航行的时间又会漫长到以月计算。

况且上面讨论的还是太阳系,如果把目光稍微放远,到太阳系的边界线奥尔特云,距离骤然增加到5万个天文单位,这个时候,飞船起码得拥有1万公里/秒的,才勉强算得上橫行自如,哪怕前往是再远点的4光年外的比邻星,花费的时间约为12年,一个不怎么巨大的数字。

“所以,1万公里/秒是个临界点,要是我们没办法跨越,人类的展会被限制在太阳系内部…”曹川自言自语道,这是他一以来担心的事情,只因为跨实在有些长,按照娜娜女王号的极限1公里/秒,跳跃到1万公里/秒,差别太大,当中肯定存在了无数的技术壁垒,包括来自材料的,航行理论的,人类自身条件的,未知宇宙规则的…

但是,这项影响到第二世代宇宙飞船极限的快式聚变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样在他出来到木星前,已经通过规则模拟花费5天时间解决。

木星空间站,一艘由简易飞船外壳,控制装置,还有氘氚聚变能应堆构成的飞船模型起飞了,飞船模型长是25米,其中的应用快式聚变的反应堆,占据了1/3的体积,该数字让曹川脸色不是太好,觉得得考虑聚变能反应堆微缩化的问题,哪怕长宽高再缩一半,就可以轻松塞进恒月级飞船,再缩一半,甚至是容纳在5-1米长的中型宇宙飞船内部。

“总之,这个神圣的使命交给研究部门…”他对在场的研究员们提了下,让这些员工们不得不承接下来,至于这个问题到底要5年,还是1年,甚至5年解决,要看后面的研究进展了。

“我们还是先来测试…”曹川把话题拉回来。

研究员调整参数,赋予飞船模型1米/秒的加,经过3时,飞船模型的到了娜娜女王号的极限1公里/秒。

不过,因为模型里没有人,再加上此次飞船模型采用了强更高的材料,以及更大的出力,这个时候,测试的精彩部分才刚刚开始。

“切换到1公里/秒加,验证船体变化,还有飞船内无人单位的状态…”

曹川下命令,满怀希冀,如果他们的实验成功,意味着他们距离跳出太阳系的封锁不远了。

“船体仍然保持稳定,但是遭到稀薄物质流冲击,呈现出更快的磨损…”一名研究员颤抖着声音,显然,他此刻太过激动,以至于不怎么会讲话了。

“经过固定的无人单位由于加过大,出现各种逻辑判断延迟的症状…”……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