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随后的几天王家庄在忙碌着,毕竟麦子在返青的时候,是需要大量的水的,晚浇水一天,就意味着夏收的的收获减少一分,因此王家庄的水车几乎日夜不停的在转动,村民日以继夜的抓紧时间浇灌田地。
在村民们忙碌的时候,王元则是在自己家的石榴树旁沉思者,来到这个变异的时代已经一个多月了,对这个时代一些生活习惯也已经基本适应,现在是该考虑以后需要做什么了。
通过以前王元的记忆和自己翻的史书,王元知道这个时代在唐末发生了扭曲,原来的宋朝没有出现,代之的则是唐朝的延续——东唐。
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军阀割据,互相混战,大唐王朝风雨飘摇,这时候一代帝王李翔出现了,通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剿灭宦官和军阀,迁都洛阳,使大唐王朝,重新恢复了生机,可惜在其五十二岁的时候,因早年的伤病复发,溘然早逝,正因为其早逝,燕云和河套地区才一直没有收回来。
另外通过史书王元知道,东唐第一任皇帝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后代,玄武门之变之前,有一宫女与李建成有一夕之欢,但没有在皇家起居注上记载,玄武门之变之后,这宫女发现怀了李建成的后代,后在在建成遗党的帮助下,偷运出长安,产下一子,此后,李翔的祖辈一直隐藏在嵩山附近,以务农为主,史书记载,武帝李翔前三十年基本碌碌无为,甚至有点痴傻,史书称为“憨厚”,但李翔从三十一岁开始,好像突然开窍,变得英明睿智起来,借助唐末乱世,先后击败多路军阀,最终继承李唐国祚,是为武帝。
但王元认为,李翔是跟自己一样的倒霉蛋,一样穿越来的,只不过王元穿越在一个秀才身上,李翔穿越在一个傻子身上而已。为什么他这么认为呢?
这是因为史书记载李翔改进了印刷术,改调版印刷为活字印刷,使印刷成本大幅下降,普通人也能读起书,打破了世家对读书的垄断。他还改革官职,设立内阁和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李翔还完善了科举制度,设计了跟后世完全一样的晋升渠道——秀才、举人、进士。李翔在起家的时候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控国内和国外。
看着后世熟悉的东西,王元基本肯定那个李翔就是跟自己一样穿越而来的。
而最后让王元肯定武帝李翔是穿越而来的是因为李翔的一首词,史书记载,武帝一生只做过一首诗词。那年冬天,武帝继位,大宴群臣,宴席中,天降大雪,武帝借酒兴,作词一首《沁园春雪》,看到这王元急忙的看词的内容,当看到这熟悉的词之后,王元已经完全肯定那个李翔是跟他一样的倒霉蛋.一样穿越来的。
大唐官方史书记载的这首《沁园春雪》与自己记忆里的词大部分都一样,只改了两个地方,把唐高宋祖改为光武唐高略输文采,成吉思汗改为冒顿大汉。
看着后世这个家喻户晓的诗词,王元想起了以前的种种,眼睛不自觉的湿润了,沉浸在以前的过往中,久久不能自拔,就连春莲什么时间过来都不知道。
“相公是想母亲她了吗”
听到春莲的声音,王元才从以前的记忆中醒过来,接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在昏黄的油灯下,一个青年正在看书,一个慈祥的妇人,面带微笑,看着读书的儿子,借着微弱的灯光在缝补着衣服,王元知道,这是以前那个王元的母亲。在以前那个王元的记忆力,基本没有父亲的记忆,只知道自己的父亲过世很早,完全是母亲自己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供他读书,实际上在在王家庄,大部分人是不识字的,只有少数的人可以读书,当然也就是可以写字罢了,比如二爷爷。但王元的母亲却供养王元读书,家里困顿可想而知,更何况是她自己一个妇人,村里也有一些人劝过,让王元别读了,进城找个活干,贴补家用,但王元的母亲听了之后,一笑了之,继续供养王元读书科考。好在王元也争气,十几岁就成为秀才,而且还成为廪生,中秀才之后,准备与春莲结婚的时候,谁知道天不遂人愿,一场风寒,让老母亲逝世,临去世前,留下遗命,命他们的婚礼照常举行,不要守孝,本来王元是不同意的,但在二爷爷和村老的劝说下,才答应成婚,就这样,没有举行盛大的婚礼,春莲低调的嫁到了王家。但因为是遗命结婚,王元没有跟春莲圆房,说要为母亲守孝一年,从这里也看出王元对自己母亲的深厚感情。
“恩啊,一周年了”为了不让春莲发现异常,王元道“今年辛苦你了”王元轻轻的把春莲搂进自己的怀里。
王元的妻子春莲来自离王家庄十里外的林庄,其父生前与王元的父亲是好友,随约定成儿女亲家,春莲跟王元可以说是亲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王元父亲去世较早,这些年也多亏春莲之父的帮助,他们只有春莲一个女儿,因此把王元当自己的儿子来疼,在王元躺在床上这一个月,他们不仅自己来看过好几次,还好几次托人带来了许多吃食,对此王元对他们是非常尊敬的一直以父适之。
当年王元母亲病逝留下遗命,命他们不用守孝就结婚,这也得到了春莲父亲的同意,就这样,春莲进行了一个极为简单、没有亲朋、没有喜酒的婚礼就进了王家门,之后就操持起了这个家里的一切,甚至在王元生病的时候独自支撑起这个家。王元心里感觉亏欠春莲许多。
过来一会春莲道“相公既然已经好多了,是不是要去看一些秦先生”
秦先生,王元的老师,在隔壁的邻村居住,他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只知道二十年前迁居到此,现在附近几个村的孩子都在他那里读书。秦先生对去他那读书的孩子只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教的内容也以识字为主,唯一的区别就是,对王元的教育。
开始的时候秦先生对王元也跟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也只是叫他识字,只是以后慢慢发现王元对大部分字都认识,而且对书里的经义有一些了解,就问王元谁给他启蒙的,当知道王元是从自己的母亲哪里学的,并且读书是为了科举之后,秦先生沉思了很久,对王元说,可以收你为弟子,就走了。
当王元回去跟母亲说先生要收自己为弟子的时候,王元母亲很高兴,连夜给他准备拜师礼。第二天王元就去拜见秦先生,献上束修,有腊肉、红豆等。其实完整的六礼束修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只是当时家里贫困,只能准备这些东西了。
之后,王元开始跟着秦先生读书,直到现在。在王元卧床的时候,秦先生还自己来看过王元。
“等过了母亲的周年忌日,陪你回娘家之后,我就去看老师”自从结婚以来,因为守孝,王元还没有去过岳父家呢,再不去,也实在不像话了。
“不用的,我父母不会怪你的,要不先去秦先生哪里,先生已经欠人来看过好几次了”听王元那样说,春莲其实心里很高兴,但还是觉着先去老师哪里更好,毕竟相公能考上秀才,除了王元自己努力之外,还要多谢先生的指导。
“不用,先生能理解的,等着忌日之后我就跟你一起去岳父家”王元轻声对着怀里的春莲说道。
“那就听相公的”
看着怀里这个柔弱但坚强的女子,王元不由的将她搂的更紧一些。
春风无痕,谁也没有发现,石榴树的嫩芽冒出来了。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