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大殿之上出现了短时间的沉默,所有的文武大臣在此事上都取得了默契。
“诸位爱卿,难道你们没有别的话要对朕说吗?”嬴政颇为轻松地问道。
听到嬴政将话题转到别处,大家顿时觉得没有什么话题可说了。丞相王绾却走了出来对嬴政说道:“皇上,如今天下初并,原先六国所辖境内之民心绪不稳,常常聚众为乱,又加其地僻远,王命难以抵达,臣请分封诸侯,一为彰显皇上之威恩御赐,二来也能够使诸侯统驭各地,以保天下平安。”
王绾的这一番话早已在家中琢磨了半天,便是嬴政不问,他自己也会说出来。他本以为自己这番话一俟说出,秦皇嬴政必定会欣然点头认可。因为周代武王初立,便行分封大礼,从而才有周代之八百年基业,自己的皇上既欲万世享大秦之福,那么必定会师古而行分封之策。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说完这番话,偷眼往上看的时候,却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嬴政刚才还轻松惬意的脸上忽然浮上了一层焦躁忧烦的脸色,眼睛里也充满着怒气。
紧接着,王叔子康、子德等几位王室大臣和几名老臣也都进言力劝嬴政实行分封制。这里面数子康王叔的嗓门最大,力主分封的愿望也最强,但他却没有去注意一下嬴政的反应。嬴政非但没有同意他们的进谏,脸上的焦躁忧虑和怒气反而越来越浓重起来。
嬴政的目光大部分都投注在了王叔子康的身上。哼,分封,分封,你寸功未立,可分封却能分封到你的头上,你当然会极力赞成分封了。你知道打天下是怎么一回事吗?当初不就是因为你和几个老顽固抓住郑国修渠一事不肯放手,竭力怂恿本王将所有的客卿逐出秦国,朕才头脑一热而颁布了逐客之令的吗?若不是李斯冒死上谏一封《谏逐客书》,朕几乎失去天下贤才了,又怎么会取得今天的统一大业呢?你们只知道贪图享乐,却一点儿也不为朕的江山社稷想一想。
王绾及子康等人劝谏嬴政实行分封制的时候,李斯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一直在偷偷地察言观色,在观看嬴政的反应。虽然他没有得到丞相的官职,但他并不死心,他也有耐心等下去。在这些文臣当中,有谁比他更有贡献于大秦国呢?他有这个骄傲的资本。从他的观察来看,李斯知道自己的君王并不喜欢或赞同分封制,否则他就不会一直对王绾等人阴云密布了。皇上喜欢法家的理论,自己也是法家学派的传人。法家学派主张天下为君王一人之天下,君王掌握着全国的最高权柄,通过统驭自己的臣下而获得对于全国大小政务的把握,而不是让自己的亲族和功臣去建立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王国。也许君王设想的就是这样的形式,只不过没有人提出来罢了。想到这里,他连忙禀奏道:
“启禀皇上,臣李斯不同意分封制。”
李斯此言一出,王绾和子康等人颇多怨愤的目光便刷地一下子都投到李斯的身上,那样子仿佛恨不得立即把李斯给轰出去似的。李斯坦然受之,这些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反应他都会欣然接受的。因为他看到了嬴政脸上的阴云正在逐渐变淡。
“皇上,臣以为如果仍旧采用中古之时所用的分封赏国之制,将会不利于统一大国的发展。周代文王与武王封了许多同姓宗族子弟为诸侯,以示恩赐,然而其后代却越渐疏远,相互之间征伐诛戮宛如仇敌一般,而周王也无力禁止。现在,四海之地一统皇上神威之下,则天下皆为皇上治下郡县,至于宗族子弟以及开国功臣,皇上可以用郡县之赋税重赏之,使其生活富足,则不但功臣子弟可以安乐饱足,而且整个社稷都会执于皇上一人之手。整个天下志向归一,不相对立,则安宁必定可以唾手而得,但如果分封诸侯可就很难求得安宁了。”
“嗯,李爱卿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周朝先王倡导分封,初时还能依赖血缘关系而治,两代之后便即疏远,因而纷争不断,朕初并天下,只应求得安定,若是再行分封,那不就是再分兵马以树敌吗?这样的情况下还去求安宁,那不也太难了一点儿吗?好啦,分封之事大家都不要再提了,朕决定实行郡县制。”嬴政语气坚决地说道。
“大王,李大人所建议的郡县制虽然也不错,但比如燕、齐、楚之僻远之地,如果仍实行郡县制,那要是其长官拥兵自重,犯上作乱,或者居官乱法,鱼肉乡民,那该怎么办啊?”王绾不无担忧地说道。其实他所担心的也很有道理,就是近处地区的官员如果居官作乱,那么照样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宁。
“丞相所忧虑的事情也非常有道理,不过下官早就想出对策来了。”李斯洋洋自得地说道,“各地郡县官员居官日久,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很正常,不过如果措施得当,相信应该能够避免的。”
“李大人,你说得倒简单,天高皇帝远,怎么避免?皇上难道天天盯着他们不成!”王绾冷笑着说道。
“这个简单的问题当然不用皇上去费心劳神了,只要能够让郡县官长之间权力互制,同时将其屡屡调遣,避免他们勾结成一股势力不就全都解决。”
“是啊,这样不就把官吏渎职之弊解决了吗,此外朕每年再派遣巡行御史督察各地官员的政绩,同时暗访其是否有渎职之罪,如此一来,问题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了。怎么样,我的丞相大人,现在你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嬴政略有点儿挑衅意味地盯着王绾问道,王绾当下也哑口无言。当然,他也知道嬴政已经有心行使郡县制,自然不敢再坚持。其余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一见自己的主上赞成郡县制,便都连忙进言实行郡县制。
随后,文武群臣和嬴政一起进行了分配郡县的工作。他们将全国的疆土共分为三十六郡。这三十六郡的名字分别是:
长沙郡(治今湖南)、黔中郡(治今湖南)、蜀郡(治今四川)、巴郡(治今四川)、代郡(治今山西)、上郡(治今山西)、汉中郡(治今陕西)、北地郡(治今甘肃)、陇西郡(治今陕西)、雁门郡(治今山西)、九原郡(治今山西)、云中郡(治今内蒙古)、太原郡(治今山西)、邯郸郡(治今河北)、巨鹿郡(治今河北)、辽东郡(治今辽宁)、辽西郡(治今辽宁)、右北平郡(治今河北)、三川郡(治今河南)、河东郡(治今山西)、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郡(治今湖北)、九江郡(治今安徽)、鄣郡(治今河南)、会稽郡(治今浙江)、颍川郡(治今河南)、砀郡(治今河南)、泅水郡(治今江苏)、薛郡(治今山东)、东郡(治今河南)、齐郡(治今山东)、琅琊郡(治今山东)、上谷郡(治今河北)、渔阳郡(治今河北)。
这些郡总共是三十五郡,还有一个京官,负责管理咸阳及其周围地区,本应为“咸阳郡”。但如用“咸阳”之名,恐怕会与作为都城治所的咸阳相冲突,因此便用一个官名“内史”来执掌咸阳及其周围地区,即可称为内史郡。
郡中设三个官职,即郡守、郡尉和监御史。郡守负责打理一郡的政务。郡尉是郡守的助理,负责掌管一郡的军队。监御史负责督察郡中的大小官吏。郡中之官的任免、调迁权力都决于皇上。
郡下设县、乡、亭、里。
县内有令、长,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万户以上的县官为令,万户以下的县官为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丞是县令、县长的助理。县尉负责一县之内的军队,县内各官的任免、调迁也都决于皇上。
乡有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司法和征税;游檄,负责巡逻和追捕盗贼。
亭内有亭长和求盗。里内有里正和监门。
亭里以下还有乡村的最基层组织,即“什”和“伍”。10家为什,有什长;5家为伍,有伍长。通过这些看起来很烦琐的工作,嬴政便把地方的特权完全抓入到自己的手中。
郡县制完善之后,又有一人从文臣之列走了出来。嬴政一看,原来是博士淳于越,他是一个齐国人。却听淳于越说道:
“皇上,微臣以为皇上英明神武,终并天下,然先祖乃是周朝先王所封,终至为我大秦,所以应行周德,尊周为宗,方为华夏正统,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嬴政一听,差一点儿被淳于越气炸了肺,不禁冷哼一声,对淳于越说道:
“淳于越,先祖虽为周王所封,然周朝正室逐渐衰败,其王更是日渐荒淫无道,难为诸侯敬服,所以才引起不断的纷争,如果朕一统天下之后仍旧尊周为正宗,那岂不是自招天下人的白眼和嗤笑吗?”
“皇上,臣惶恐,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淳于越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皇上,微臣不同意尊周为宗。”嬴政听后这才觉得无比畅快。寻声望去,却是博士仆射周青臣。只听周青臣继续说道:“皇上,五行学说之鼻祖邹衍曾有五德始终之说。每个朝代占一德,其德衰则为其后德代替,则其国亦亡。五德相克,循环往多,并没有哪一个肯定是正宗的说法。尧舜时主土德,夏时主木德,殷商主金德,而姬周则主火德。虞、夏、殷、周交替更亡,就是火、金、木、土相克的结果,此四个时代都可作为正统。而今四德已过,只余水德,则皇上所建之大一统国家便代水德。昔年吾大秦文王狩猎之时曾捕获一条黑龙,恐怕已为水德的祥兆了。”
“嗯,爱卿说得甚好。朕以水德代替火德,以盛而代衰,所以才能攻无不克,无往而不利,终致天下,此乃上天赐朕统一之大业,现在也就是水德的开始了!”
而后,嬴政就下发了诏令,将河水的名字改为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因为水具北方、冬天及黑色诸多特征,所以他下令衣服旄旌节旗都崇尚黑色。法律也尊北方、冬天之严酷寒冷为特征,讲究刚毅暴戾、急法严刑,务去仁恩和义,罪即无赦。同时宣布新的正朔,以每年的十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以示新国家的确立。还以六数为正统数字,车宽是六尺,一步是六尺,六匹马为一乘。
随后,他又命令王翦等武将把原来六国的豪强遗族都设法迁到咸阳居住,削弱他们的势力,使他们不再聚党为乱。
宣布完此令之后,群臣再也没有什么进谏的了,嬴政便说声散朝。群臣也随即散去。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