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秦始皇传 > 第十五章 老将灭齐国 秦统一天下

第十五章 老将灭齐国 秦统一天下

作者:石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不愿做亡国之臣,哈哈哈,这都是天意,天意注定这天下终将落入强秦之手,我项燕区区之力又有何用,难道我能扭转天意吗?”

说着,项燕猛地抽出旁边一名秦军将军腰下佩戴的宝剑,自刎身亡。王翦等人也对其颇为敬佩,命人妥善安葬。而后将昌平君押往咸阳,但嬴政随即便命人将其斩首。王翦领兵乘胜出击,一举占领了楚国全境。此时是秦王政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

次年,嬴政又命令王翦之子王贲同在伐楚行动中蒙受巨大挫折的李信共同出兵北进,征讨远远地龟缩在辽东僻地的燕王喜和代国一隅的代王嘉,而王翦则继续向南征伐楚国以南的百越之地。

到这个时候,统一已是大势所趋,无可逆转,北征和南讨的步伐都相当稳健且顺利。王贲一路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便攻破辽东和代国,将燕王喜和代王嘉生擒活捉,送往咸阳,而王翦在对百越的战争中也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两方胜利的消息传到咸阳,秦始皇非常兴奋,因为统一大业眼看就要在他的手中实现了。秦国历代帝王,不管贤愚不肖,不管其政绩如何,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他这样的功业,他当然有理由兴奋。五月,嬴政下令天下大庆,让自己统治下的百姓与自己同享即将统一的喜悦。至于齐国,他已经用不着担心了。

先行前往齐国的顿弱和姚贾有效地利用了齐王建的宠臣——齐相后胜的能力。从他们一入齐国,他们就想方设法地结交后胜,利用金银财宝收买贿赂后胜,而后对后胜危言耸听地分析秦必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大趋势,并许后胜以安乐宫足的生活,但条件是必须在齐王建面前多多施展一下他的功力。后胜本来就知道齐国难保全于秦军攻势之下,正为自己找出路,如今姚贾和顿弱给他送上门来一个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的。

在后胜的百般谗言蛊惑下,齐王建将自己国内的兵马几乎全集中在都城西线的长城上,用以抵拒秦军的攻势,而且还把楚、韩、魏、赵等国四处流亡而不肯屈服于秦国威势之下的志士仁人都拒绝在国门之外。而后,后胜依旧陪着齐王建高枕无忧地在宫中宴乐饮酒,乐而忘忧。齐王建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北方正面临着秦军的威胁,或者他也意识到了,只不过不想去管了。

在齐国上下一片安宁祥和之中,王贲和李信早已经悄悄率兵隐伏于齐国的北部边境。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嬴政以齐王建屯兵于西南,有意挑衅秦国为由,命驻防齐国北境的王贲起兵攻齐。王贲没有受到齐军什么像样的抵抗和防御,便顺利地挥师齐都临淄城下,齐王建立即开门投降。

嬴政极其厌恶齐王建的昏庸无能,令手下兵士将其徙往共地,困其于松柏林中,将其活活饿死,而那个屡进谗言于齐王建的齐相后胜也被嬴政给杀了。

自此,秦王政穷10年之功发起的东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行动终于齐国的彻底归服。但是,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帝王,他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

咸阳城整个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全城的居民,无论是长幼尊卑,都高兴得忘乎所以。天下统一了,战争也终于结束了。平民高兴,是因为他们可以不再忍受兵役之苦及战乱的折磨;商人们高兴,是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地四处行商,而不用担心被人当做奸细给抓起来了。不过,最为高兴的却还是那些并没有在战争中起到多少作用的王室公子们。因为按照先朝的惯例,每有天下统一之事,便将四方之土分封于王室公子及诸多重臣,以为封邑,特许其在封邑内享有很多特权。但是,为他们所热盼的分封活动却始终没有消息。有些王孙宗室开始向宫中打探动静,但结果令他们很失望,因为还没有开始议论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此刻的秦王政心中在想着什么。

这些天来,嬴政的长子扶苏过得并不太痛快。他不痛快是因为没有人来关心他。由于母亲怀雪夫人早死,所以他对自己的母亲一点印象也没有。寥寥一些情况,他也是从其他宫女内侍口中得知的。在他的印象中,父王嬴政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但是,父王在他的脑海之中的形象却是严肃冷峻,不苟言笑的,所以他对自己的父王嬴政总是充满了敬畏。

他所居之地距离咸阳宫不远,名为长翠富,宫中栽有无数的垂柳,每逢夏初,垂柳之絮随风飘扬,倒也蔚为壮观。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自己在长翠宫中闲坐读书,除了太傅蒙毅每天来给他讲授治国之道,他和宫女内侍也基本上无话可说。有时候他也想骑上马出城去打猎,试一试自己的勇武之力,但大多时候都一点儿兴趣也提不起来,他不喜欢那些东西。

这一天,他正在自己的屋中闲坐,极其无聊地翻看着桌上的竹简,但却一个字儿也看不下去。正想站起来出去走走,忽然一名内侍跑进来,对他说道:

“王子殿下,五大夫隗林求见。”

“好啊,那就快让他进来吧。”

隗林生于北部戎狄之地,现在和扶苏的关系非常好。扶苏生性柔弱刚正,而隗林也是心细如发,所以两个人也倒也颇为投缘。而且,嬴政近日也有意让隗林多多接触扶苏,虽然蒙毅仍是太傅,但隗林也经常与扶苏议论国事。

其实,按周室正礼,北部戎狄羌蛮之人是没有经过圣人礼乐教化的粗野之人,在七国之中颇受冷落与歧视,一般是不能或是不可能入朝为官的。但在嬴政这里,隗林是一个特例,他不仅获得了官职,而且爵封五大夫,是大夫之中的最高爵位,而且嬴政还嘱他多与长子扶苏多多接触,而长子一般是继承王室大统的最佳人选。

若按隗林的个人治政辅佐之功,他绝对不会官居如此高位的。其实,这都是嬴政的别有用心。他之所以会如此做,是因为虽然他并吞了六国而统一了天下,但秦国的北部却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而且他自己也曾身受其苦,这个敌人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虽然他统一天下,其威仪神勇令六国之人闻而丧胆,但匈奴人并不买他的账,照样骑马掳掠,在其边境无恶不作。北方的守将不断派兵来报告匈奴人的凶悍骁勇,他们根本无力抵御。

嬴政也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与匈奴对决的时候。他虽然统一了天下,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朝内朝外还有许多的不安定因素存在。不过,任用隗林为官就是他日后要与匈奴决战的一个表现。

隗林是戎狄之人,对于匈奴的情况相当了解。通过隗林他就可以知道匈奴的情况,而且隗林的在朝为官也有可能吸引一部分北境戎狄匈奴放弃与他的对立,甘愿纳入他的治域之内。至于扶苏,虽然嬴政到现在还没有立他为太子,但其王储之位几乎是确定了,所以,嬴政要让扶苏多与隗林在一起,从隗林的言行中了解戎狄之人的习性。六国既灭,大敌已除,他们父子二人以后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在自己国境北部神出鬼没的匈奴了。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声音甚为急迫,扶苏便知道是隗林来了,连忙迎到门边。

果然,过不多久,隗林便迈大步走了进来。隗林生得高大威猛,一脸的络腮胡子,而且精于骑射,但其行事却甚是谨小慎微。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朝中毫无根基,不像王绾、李斯、王翦之辈根基甚广,所以他说话做事总是不与人争,给自己留有三分余地。不过,他与扶苏倒是甚是相投,说话也没有太多的遮遮掩掩。扶苏等隗林坐好,而后连忙开口问道:“隗大人,不知朝中近日情况如何?”“怎么,殿下,难道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吗?”“这几日我也没有去拜见父王,所以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不知道分封之事是否有了眉目?”

“分封之事丞相王绾早就和大王提起过,不过大王好像对此并不太关注,而他今天早朝之时却又突然决定将丞相之职分为两个,而且还亲定了左右相的人选。”

“噢,不知这左右相之职由何人担任?”

“殿下不妨猜上一猜。”

“嗯,若论朝中诸多文臣,比及权势威望以及受父王的宠信程度,恐怕没有人能够超过李斯和现任丞相王绾了。”

“哈,殿下果然聪明睿智,不过你却只猜对了一半,王绾为相没错,可大王却又命我为右相。”

“如此说来,那扶苏还要恭喜大人位居丞相之职了呢!”

“好了,好了,殿下你就别取笑我了,我刚刚入朝不久,并未对大王统一天下大业尽多少力,但大王现在却让我位居李斯之上,这不是故意要让我与李斯树敌吗?一个大夫之职已经让我尽才而用,若要再让我身为右相,那不是虚占其位吗?殿下能不能替我在大王那里说上一句,把我这个相位给罢免了吧。”

扶苏对于自己的父王命隗林为相也甚为吃惊,因为按他的设想,左右相的位置非李斯和王绾莫属。但随即他便明白过来,因为近来他也开始研读韩非的著作,体会其中关于法、势、术三者合而为一的思想。虽然他觉得其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暴戾,但为了和自己的父王取得共同的语言和观点,他只能将其一一读下去。而这其中就有关于统御臣下的策略,即分权之法。

王绾和李斯都是辅政重臣,在朝中是权重势显,若是再让他们占据左右相的位置,那么朝中的权力便会过分地集于他们两个人的身上,这可就非常不利于王权的统一。将隗林提拔上来,压制权欲十足的李斯,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隗大人不用担心,以大人之才,并不下于王绾和李斯,而且大人又独独对匈奴人颇有了解,而这也正是父王所需的,所以父王才弃李斯而用大人。匈奴的问题是我们早晚需要面对的,既然父王任用大人为右相,就是对大人能力的一种认可,大人又何必推辞呢?只要大人能够辅佐父王解除匈奴之患,别人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不敬之辞了,以后扶苏还要请大人多多指教呢。”

隗林对自己在朝中的情况十分了解,自己的势力远不及李斯与王绾。现在自己要找到自己的靠山才好。目前自己已经成功博得嬴政的信任,自己现在最要争取的就是扶苏公子的支持,因此听见扶苏要支持自己,自是非常高兴。于是马上向扶苏保证一定会辅佐嬴政北定匈奴。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