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初来挪威,曾一度把吃饭当做世间头等重要的大事。黑面包不习惯,黑咖啡喝不惯,比萨虽好,多食无味且上火。牛排三文鱼北极虾性价比高,但赤贫如我,毕竟不能拿来日日果腹。资本主义高级发展阶段物质极度丰富,可琳琅满目的食品超市让人哭笑不得,看似堆积如山,种类繁多,实际上,挎了篮子晃来晃去却找不到华联里随处可以捡到的什物,整个超市的四分之一卖的可能都是往面包上加夹涂抹的各类选择物:果酱、肝酱、肉片、鱼子酱、虾酱。放眼望去延绵一墙高低错落的冷冻货架上,清一色的奶酪。
可是,如果放弃面包做主食呢?
只能去开在印巴人聚集地的越南店。
越南不再是大唐的藩国,里面售出的商品并不尽如人意。亚洲超市里,中国食品虽然是主流,但也不免要埋没在无数其他亚洲国家的瓶瓶罐罐里。更可气的是,中国食品都是为了进入日本、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市场而做了口味改良,贴着周边小国层层叠叠蝌蚪文,几经辗转到了挪威,再卖给华人。价格高、分量轻、种类少、味道差也就认了,可是一不留神买到的都是和《重庆森林》的爱情一样不保鲜的过期产品,实在让人郁闷得很。
起初以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是像我们这般受苦的,于是心安理得跑越南店,以为“食之苦”就是海外求学必吃的苦。后来周游欧洲,发现原来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比我们幸福,人家有唐人街华人区,吃喝和国内无异:随便都能买到李锦记、甜面酱、恰恰瓜子和旺旺雪饼,价钱公道出厂新鲜,更重要的是正宗的中国味道,不像我们,冰天雪地坐二十分钟地铁跑去黑咕隆咚的越南店花二十块人民币买国内两块八的冠生园,还不一定不是过期的。人家花二十欧元三十欧元可以肉山酒海大撮一顿,我们跑到中餐馆,一杯啤酒六十元人民币,吃一只鸭子三千元人民币。
根据我的总结:来挪威生活的华人有两种,一种或乐天知命、无可奈何或善于接纳新鲜食物崇洋媚外,早早放弃每天中餐的梦想,拿起面包涂果酱的人。一种是坚持立场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心中国胃但几经抗争终于还是不得不放弃中餐的人,只是这后者拿起的面包上涂的是国内带来的老干妈辣酱或小绍兴玫瑰腐乳。
我承认我懒,但后来放弃“我手到我口”可以连续吃一个星期的黑面包生菜叶而眉色不动,最大的原因不在乎做饭难,而在乎一人做一人吃的难:难不在“做”,难在“一人”。如果吃饭做饭是必然生存基础或者不可推卸的任务,却不能成为一种享受,那么无异于苦役劳刑。加之时间成本过高,索性不如滑雪滑冰享受人生。
不记得何时接纳西餐,但是不自觉地发现接纳西餐最大的障碍不是胃的习惯而是心的转变。也就是说是否能够调节自我主动接纳。自己是最难了解自己的,所以并不能过早给自己下定义:我不习惯。人应该鼓励自己,我应该接受并习惯。
现在想想,人生的道理就在这每天的杯盏箪筷。
其实不单玫瑰腐乳好吃,鱼子酱也别有味道。好好的果菜生蔬何苦要煎炒烹炸,如果可以生吃,为什么不趁不用担心农药超标的情况下吃它个水灵新鲜?国人尚且要追赶欧美口味上午肯德基下午必胜客,我虽不齿这邯郸学步一般的用餐,但也不用人在欧陆却死抱着筷子。
当自己吃面包从不皱眉,做五六个中菜不嫌麻烦,游刃中西餐之间颇有余地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那一箪食可以吃得出更多更好的味道,那就是:讨自己欢心。
高兴什么吃什么和拿吃讨自己欢心对我来说是两小层次体验。第一种重心无非还是一个吃字,第二种却是把吃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也许后者更是一种乐观独自生活的精神体现。吃不是人生全部,但是却不能否认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它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何苦不好好待自己?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何苦意兴阑珊心绪慵懒,何不给自己备下一餐盛食丰宴?生命是自己的,哪怕这个阶段,只是自己的。
吃饭是件高兴的事,国内做研究生时读“食色,性也”故意读成:“食、色、性,yeah!”
一人做饭一人吃不能成为怠慢自己的理由。
享受自己当下的生活,知道番茄熟吃比生吃好就做蛋汤,知道生菜色拉健康就不炒,火鸡翅膀用中国卤料腌泡也许是个不错的尝试。有时候在网上闲逛,翻翻食谱菜肴,发现食的要义千变万化,派系如同武林,也别有一番天地,于是不免开始找个好玩的菜谱细细依笈而循,随手练数手菜式伺机显摆:跟erike学烤pizzar,跟veumud酿啤酒,跟eve学烤蛋糕,跟小菜学上海菜,跟兔子学武汉菜,跟大宝学京酱肉丝,杂七杂八倒是自己学得自得其乐,把个烹饪界武林宗师级别的老爸放在家里顾自郁闷。
不辜负自己的每天一箪食,才不辜负每天想和你一箪食一瓢饮的家人。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