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增广贤文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韩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原文”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释义”

庭院生长出吉祥的草。这样的好事不如没有的好。

求得生前的富贵,必须拼命地付出努力。

想做成功一件事花费百年还怕不够,而在一瞬间毁掉它,却会有余力。

若说人心像铁,那么国家的法律像冶炼的熔炉不讲情面。

“阅读链接”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家司马迁为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是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的太史令。父亲过世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志向,于汉武帝时入朝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开始著述《史记》。

为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夜以继日忘我地写作,并拒绝了一切应酬,全身心投入其中,但一场大祸却突然从天而降。公元前99年,与司马迁同朝为官的李陵,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因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援兵不到而战败被俘,最终投降了匈奴。这个消息传回京城,汉武帝听了大怒,认为李陵贪生怕死,有辱大汉颜面,即下令杀了李陵全家。

司马迁为此深感不平,他与李陵虽无深交,但对李陵的为人一向很敬佩,再则司马迁又是一位仗义直言的人,因此,在所有官员都畏首畏尾、退避三舍时,司马迁却挺身而出,细数李陵之功,认为汉武帝的做法太过分。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把司马迁投入大牢,判以死刑。

当时司马迁的《史记》还未完成,他心急如焚,担心自己死了无人接着著书。依汉朝法令,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用钱赎罪,一是“减刑一等”,受宫刑。司马迁官小禄薄,家中无钱,而宫刑又是对人体的摧残,对人格的侮辱,面对如此现实,司马迁悲痛欲绝,但他转念想到编写《史记》的重任,便决意接受宫刑。他曾在狱中给好友任安写信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体现了他当时心中的不满及隐忍苟活的原因。

接受宫刑之后,司马迁极度痛苦,他几番想到人生无味,欲自杀以求解脱,但撰写《史记》的崇高理想激励着他,令他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不久,汉武帝冷静下来,觉得对司马迁的处分有点过分,就赦免了他,让他做中书令。司马迁接受了这个卑微但可以为他提供便利的职务,因为中书令为皇帝掌管文书,起草诏令,可以随时接触到皇家书库收藏的大量图书和档案资料。就这样,司马迁继续忍辱发奋、昼夜不眠地辛苦了八个春秋,历史巨著《史记》终于完成。成书之日,司马迁已是花甲的老人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