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人性的弱点全集. > 永远不要与人狡辩

永远不要与人狡辩

作者:卡耐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每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都会反击一句“我以为……”,而不会说“对不起,我再试一试!”人们往往会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找到各种理由。其实错了就是错了,我们就要从内心深处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卡耐基课程的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有许多人站出来否定他、攻击他。当然卡耐基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学中的弱点,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可能总是完美无缺的。

对卡耐基的刁难首先来自于一些评论家评论卡耐基的教学方法。而正是这个时候,卡耐基总结了一些其他演讲秘诀,如:勿事先写演讲词,切莫逐字背诵,讨论中应穿插解说及范例、著作,与朋友对话时训练你的演说,不必担心你的演说,不要试着模仿他人,要忠于自己等。

不少学员遵循卡耐基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正因如此引起了评论家的争议。

评论家莫卡因认为卡耐基的课程造就了一些社会投机分子,他的毕业生能巧妙地处理事物而爬上那些不曾学习过卡耐基基本方法的伙伴头上,造成社会的不平衡。

卡耐基则反驳说,他的课程是解决一些人处理问题上的方法,而且每个人都有富有的权利,不应该贫穷。社会本来是不平衡的,无须他来制造不平衡。他还邀请许多评论家听听他的教学课程的一节或两节。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参与者解除戒心。在几节课后,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像一场精神振奋的集会游行,但若对这种课程作出评价,那就是观察者感受到教室内充满诚挚的气氛。

又有些评论家则批评卡耐基对于有关真诚的问题似乎显得过于天真。例如在《影响力本质》这本书中,他描述约翰·洛克菲勒对于历时两年的流血、痛苦的罢工事件,仍是以善待罢工者的方式取得喜剧收场。卡耐基只提到他的友善使罢工者回到工作岗位,而只字未提罢工所提出的加薪问题。

这位评论家说卡耐基把问题的事实作简单化的评价。他提出洛克菲勒的确对工人发表直接且具有信心的演说,但是,他也提出了实际解决之道,游说罢工者支持他,那便是很有威力的一项对新工资、工作生活气质及训练雇员的特别契约。

对于这种批评,卡耐基承认他对洛克菲勒罢工事件的确存在器重,但这种器重恰恰反映出卡耐基的信念。他说他相信洛克菲勒取得优势的原因在于善用人际关系技巧。

卡耐基认为和平地处理罢工问题就是成功。工人们是否获得提高工资可以不问,因为结果不如方法来得重要。如果工人在相同的友善方式下加了两倍的工资而停止罢工,他认为洛克菲勒仍然是赢家。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卡耐基又举出了许多实例来驳斥这位评论家的观点。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卡耐基虽然受到很多抨击,但是他从不狡辩,如果是对方观点有错误,卡耐基会用实例来说服对方,如果真是自己的观点错误,卡耐基也会欣然地接受,自己主动找原因改正错误。

卡耐基认为,如果你争强好胜,喜欢与人争辩,以反驳他人为乐趣,或许能赢得一时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毫无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下面是发生在茶馆里的一件事情。一对夫妻在谈论关于近期自家买什么样的轿车。男的说:“买本田2.4好,因为适合自家的经济条件,并认为自己应当开本田才有气派。”而女的说:“买帕萨特1.8好,因为油省、修理费省,并且实用。”就为这个话题,男人谈本田的好处和气派,女人谈帕萨特的实用……反正声调是越来越高,最后女人说了一句:“从嫁给你到现在,从来都是你说了算,你从来没听过我一句,你非要买本田和我来说什么?你自己定好了,你就去买,反正又不是我出的钱,我也没想过要坐!”男人一听火气上来了:“早知道不和你说了,就知道你会反对,反正跟你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为此,夫妻俩真的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女人说自己有事,先走了。留下那男的一个人在茶楼……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狡辩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还会使双方变得不愉快。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要避免狡辩。

胡顿在纽纽城的一家百货公司买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穿起来实在使人太失望了,上衣会褪色,且把衬衫领子弄黑了。

他把这套衣服,拿回那家百货公司。找到那个当时跟他交易的店员,告诉他经过的情形。那店员反驳说:“这种衣服,我们卖出去已经有几千套了,这是第一次有人来挑剔。”

正在争论激烈之时,另外一个店员插嘴进来,那店员说:“所有黑色的衣服,起初都会褪一点颜色的,那是无法避免的。那种价钱的衣服,都有这种情形,那是料子的关系。”

那时,胡顿先生满肚子的火都冒了起来:第一个店员,怀疑他的诚实;第二个店员,暗示他买的是次等货。胡顿先生恼怒起来,正要责骂他们时,那家百货公司的负责人走了过来。

这负责人似乎懂得他的职业,他使胡顿先生的态度完全改变过来。他把一个恼怒的人,变成了一个满意的顾客。这位负责人从头到尾听胡顿先生讲了经过,没有插进一句话。当胡顿先生讲完那些话后,那负责人,站在胡顿先生的观点考虑问题。认为衬衫领子,很明显的是这套衣服染污的。他坚持表示,这种不能使客人满意的东西,是不应该卖出去的。他承认不知道这套衣服,会这样的差劲,而是坦直地对胡顿先生说,可以依照胡顿先生的要求去办。

数分钟前,胡顿先生还想把这套讨厌的衣服退掉,可是现在却征求这位负责人的建议。

胡顿先生同意把这套衣服带回去再穿一星期,看看情形如何。

胡顿先生满意地离开那家百货公司,那套衣服经过一星期后,没有任何毛病发现,对那家百货公司的信心,也就恢复过来了。

卡耐基认为,在你与人争辩的时候,或许你是对的,甚至绝对正确;但你若想改变对方的想法,你可能会一无所得,正如你错了一样。

某家公司的财务总监因为一项30万元账目发生了问题,与税务局的一名税收稽查员争论了一个多小时。财务总监认为:这30万元其实是应收账款的一笔呆账,时间已有3年多了,是永远也不可能收上来了,按我国税收免征标准三年以上的呆账可以免征税收,所以不应征税,并拿出一部分国家关于呆账的免征税收政策和税务局的记录。而那个稽查员不同意财务总监的看法,认为这种说法没有依据,这税款必须缴纳。作为一名稽查员,可以通过争论中对方的疑点来分析该公司是否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概念。作为财务总监,从公司的目前利益来考虑,有据可争也不是没有道理。就这样,一个人征税,另一个要免征税。最后吵到公司老总也出来了,老总一方面和稽查员的上司沟通情况,一方面和稽查员说到税务局核查档案,再来决定是收还是不收,另一方面又示意财务总监少说几句。

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出,无谓地争辩丝毫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要不是老总出来协调,这个问题可能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卡耐基认为,你赢不了争论,要是你输了,你当然也就输了;如果你赢了,可你还是输了,真正的推销精神不是争论。人的内心不会因为争论而有所改变。

在生活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做事风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习惯,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当大家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们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无意义的争辩。狡辩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胜利是让对方心服口服。所以,让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放下自己的理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也正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