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齐王李祜的叛乱给李世民的打击很大,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圣明的君主,所有遇到自己的人都会臣服在自己的威严之下,直到现在李世民才知道,在自己的统治之下,自己并不是那般的高大,就连自己的儿子也要反自己。正像魏征所说的,自己已经不像贞观初年那般进取,善于听取别人的劝谏了,也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能对自己心悦诚服了。自己是不是要在改变一下,像当初那样,将人人争相诤谏的风气再开创出来呢。
李世民一边走一边思考着这个问题。就在自己沉思之时,忽然听到一阵跑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褚遂良正匆忙地向自己跑来,于是就问询问他有何事。
褚遂良看皇上的眼中透着不耐烦,于是赶紧禀报说:“启奏陛下,齐王此举乃大逆不道之行为,让人心痛万分。想必陛下也十分心痛。微臣见陛下神色忧郁,但是却无力为皇上分忧,乃是为臣之罪也!”
“唉,是李祜让我生气,与你们又有何关系,朕并不想加罪于你们,不要太过自责,朕沉思一会儿就好。”
“望陛下以国事为重,切莫操劳过度,刚才微臣和另外同僚商议了一番,反正现在国事安定,不如请皇上明日到西山之上打猎为乐,散散精神。”
“这个建议不错!”太宗听后立即转忧为喜,随口说道,但随即却又精神黯淡下来,极不情愿地说道,“算了,算了,还是不去的好,魏征曾在其‘十不克终’中说畋猎之好亦为懈怠骄奢的一个标志,而且还有不少爱卿也都劝谏朕不要去打猎,还是算了吧!”
“陛下,前世帝王并无哪一个因为好于打猎而失却天下的,只不过各有所好而已,当日之中讲究劳逸结合,难道治理国家就不是这样了吗?按照有些人的看法,非得穷思竭虑,连饮食起居都得心忧国事才行,隋文帝是那样,可结果又怎么样了呢?陛下雄才伟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功业之著,非前代君王可比,打一次猎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何况陛下您也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纵横驰骋了。”
“是啊,朕得天下于马上,可现在恐怕连马都不会骑了,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好,朕听从爱卿的建议,明日朕就带着你们到西山之上打猎游乐!”
“陛下圣明,微臣这就下去准备。”
说着,褚遂良高高兴兴地下去准备第二天打猎的事情去了,而唐太宗则径直又前往后宫。
入夜,皇宫内一片漆黑,却只有李承乾的屋中还亮着灯。李承乾虽然污辱了玉茹,但唐太宗却只是免除了他的太子之位,仍旧赐予他宅邸,使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此刻,他的屋中灯光昏黄,只有李元昌和他在屋中。李元昌阴沉着脸对李承乾说道:“皇侄,你放心吧,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赵节的军队已经化装潜伏在长安城外,听说明天皇上一早要去西山上打猎,到时我们在那里设伏,定可以一举杀掉皇上,届时大事成矣!”
“一切都有劳皇叔了,只是至今仍然没有杀死李泰那个混账东西,侄儿只怕他会兴风作浪。”
“没事,李泰那小子现在早已成了丧家之犬,躲避唯恐不及,他不会也不可能来和你争天下了!”
说完,两个人端起桌上的酒杯,将其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便得意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日上三竿,李治读了一段《史记》,忽然想起还没有给太宗皇帝请安,连忙整理衣冠,前往后宫。
然而,到了后宫之后,他转了一圈,却没有找到太宗皇帝,后来才听一个宦官说太宗皇帝已经带着文武大臣们到城西西山之上打猎去了。李治听后顿时如释重负,因为最怕看见太宗那张阴沉严肃的脸,也害怕太宗跟自己说教个不停,道理左讲右讲,没完没了。一看今天可以免去此种折磨,他当然是万分高兴了。
出了后宫,他步履轻快地往回走,忽然看见对面有一名少妇向他这边跑了过来。等到对方跑得近了,他看清了那少妇的容貌,心中却不由得一颤!这不是在大哥那里看到的那个裸浴的美人吗?
他的心不由得怦怦地加速跳了起来,脸也有些发热。其实,自打那次窥见对方裸浴之后,他就时常地在自己的记忆中回想起对方那丰腴润泽且凸凹有致的肉体,而且这种回想也往往让他心动不已。这时他便会对李承乾心生妒意,为什么大哥会有那么好的运气,他身边的女人都那么漂亮动人,而自己这边的女人却要逊色许多。
正当他紧张地不敢抬头的时候,对方却径直跑到了他的面前。来人正是已为李承乾生了一个儿子的如意。如意气喘吁吁地问李治道:“请问,你是不是晋王千岁?”
“是,请问姑娘有什么事?”李治的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
“千岁,你快点儿去救皇上吧,要是迟了可能就救不了皇上了!”
“救皇上?皇上和文武百官们去西山之上打猎了,难道那里有什么凶险吗?”李治呆呆地看着如意,被弄得稀里糊涂。
“如果去别的地方打猎倒还没事,如果去西山那就无异于身陷鬼门关了!”
“你说清楚点儿,我简直让你给搞糊涂了。”
“千岁,那我简单地说一下吧,再耽误时间恐怕就来不及了!”
接着,如意把她所知道的事情告诉了李治。
原来,这么多年来,李元昌一直在长安之外为李承乾寻找支持力量,这其中便包括齐王李祜和扬州刺史赵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手中握有一定兵权的官员。太宗一派兵进攻齐州的李祐,李承乾和李元昌便开始行动起来。当李祐被囚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暴露,便让赵节派兵化装潜伏于长安城外,一俟有变,立即展开行动。而且,太宗皇帝决定去西山打猎更好为他们野心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经过痛下决心之后,他们决定狠下杀招,在西山之上埋伏兵马,趁太宗打猎之时将太宗杀死,而后李承乾在长安城内抢班夺权,登基为帝。
“那这些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早晨他极其兴奋地对我说再过几个时辰他就可以做皇上了,我问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才对我说了这些情况,而且告诉我千万不要说出去,我是趁他只顾指挥手下为他做登基的准备的时候溜出来的。千岁,你赶快想办法去救皇上吧,我已经错了一次了,不能再错第二次了!”
李治一听,心里想着大哥对这个女人一定十分重视,连这样重要的事情都告诉了她。只是没想到这个女人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会将这样重要的消息告知自己。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父皇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要尽快就搭救才是要事。但是长安城内有没有军队,自己要怎么搭救父皇呢?
李治一副着急的样子,让如意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忽然她看到了宫门外,那些站岗的军兵,于是走到他们跟前,指着他们大声说道:“他们是什么人,让他们去救皇上吧!”
“他们是御林军啊,怎么啦?嗨,对了,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忘了,御林军的任务便是保卫父皇及皇宫的安全的,我马上带着他们出西城去营救父皇!”李治说着便向那几名御林军跑去。刚跑了几步,他却跑了回来,又向如意道,“那你怎么办啊?”
“千岁走了之后,我自然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待千岁救回皇上之后,只求千岁能在皇上面前求情,看在民女通风报信的举动上,将我的儿子还给我,千岁能答应吗?”如意的眼光美丽且楚楚可怜,任何人看了之后恐怕都不会拒绝的。
“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在父皇面前为你求情的!”
说着,李治又偷偷地、恋恋不舍地看了看如意那凄艳绝美的面孔,这才转身去集合御林军救太宗去了。
当李治率领着一千多御林军全速冲上西山的时候,萋萋的荒草之中,太宗君臣等人已经被围困了将近一个时辰了。他们本来是要来打一次庆功的、开心的、解闷的猎的,但现在他们都成了被猎捕的对象,他们漫无目的地在草丛灌木中四散奔逃着,完全没有了在长安城内的尊严和体面,此刻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了。
赵节所率领的部队早已化装且占领了各个方向的有利地形,无论太宗君臣往哪一个方向跑,都会有敌人突兀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跟随他们而来的兵士大多数都在保卫他们的过程中战死了,幸而他们出行时还为打猎而带了许多的弓箭,可以用弓箭与敌人周旋搏斗,但跟随太宗而来的却还有许多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不让他们拖后腿作累赘而且骑马驰骋能逃命已勉为其难了,更不要说让他们与敌人交手了。有的文臣哪里见过阵势,再加上胆小,敌人一冲锋一呐喊,竟会被吓得心惊胆战,浑身抖如筛糠,一个不小心,跌落到马下,立即被敌人凶残地砍头了事。
李世民、黄明、李勣、秦叔宝等人连发箭矢,也射杀了不少敌军,但不幸的是黄明在与敌人的交手中中箭而亡,而李世民身边的人却也越来越少了。眼见四面的敌人越来越近,李世民绝望已极,不禁仰天长叹,难道我李世民今天真的要命丧于这萋萋荒草之中吗,可我连命丧谁手都不知道呢!
正当李世民君臣等人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自觉大限之期已至的时候,忽然那些逐渐向他们逼近的敌人的后边一片大乱,紧接着混乱的方位上的敌军便纷纷向后撤去,好像是与人交上手了。
太宗感到大为纳罕,凝眸望了半天,无奈竟然有些老眼昏花,看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看清,只知道敌军已经和一股兵马交上手了。太宗奇怪,那些大臣们也和他一样惊异不已,有眼光的大臣望了半天,忽然兴奋地大叫道:“皇上,晋王率领御林军来救咱们了!”
太宗一听既觉欣喜,又觉惊讶,没想到在自己大难临头的时候,率兵前来迎救自己的人却是自己平日最看不上眼的晋王李治。想起自己平日对待他的一些有失公允的举动,太宗也是有点追悔莫及,却又随即振臂高呼道:“大家一鼓作气,杀退这些强敌,与援军汇合!”
太宗率领自己的部下与李治所率领的一千名御林军腹背夹攻,一鼓作气,顿时将那些刚才还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敌军杀得溃不成军,纷纷落荒而逃,而且他们还抓住了那些围攻太宗等人的首领,那首领蒙着面。太宗恨恨地一把扯下那蒙面人脸上的黑巾,众人却都大吃一惊!那块蒙面黑巾之下露出的面孔是众人都非常熟悉的扬州刺史赵节,而赵节也正是唐太宗的姐姐长广公主与她的前夫生的儿子,也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舅舅。唐太宗气得一把揪住赵节的前襟,大声地斥问他道:“混账,你为什么要带兵来杀朕。”
赵节此时双手被绑,早已经吓得抖如筛糠。其实他之所以依附于李承乾,实际上也就是希望日后李承乾登基当了皇帝他可以再往更高的位置上爬一爬,没想到现在却成了阶下囚。他规规矩矩地跪在太宗的面前,声音都已经发颤了,他哀求太宗道:“舅舅,不,皇上,这不关我的事,都是李承乾和李元昌怂恿我干的,他们对我说只要我能帮助他们,日后李承乾登基为帝,就会让我做宰相。我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他们,皇上,微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你说的可是实情?”太宗一听事连李承乾,便有些迟疑地问他道。
“微臣所说绝无半句虚言,不信我可以到长安去和他们对质!”赵节极力地表白自己,妄图开脱自己的罪责。
“父皇,他说的确实都是实情。”李治在一旁黯然说道。
太宗眼见李治也点头认可,知道这些确实都是事实,当下顿时苍老憔悴了许多。一连串发生的事情使他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兄弟以及一些亲属都接二连三地起来反对自己,而且甚至不惜暗杀自己。是自己对他们照顾得不够呢?还是自己的威严和德行不足以服众了呢?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死心塌地地跟随在他们左右呢?
随即,他眼光中便见了那些横卧于荒草之中的自己的臣下的尸体,而黄明更是身中七八箭而依然手握弓箭,二目圆睁,至死而不瞑目。太宗一时怒起,一脚将面前跪着的赵节踹了个跟斗,紧接着便骂他道:“你这个畜生,凭你的心智才学,让你做到刺史之职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若真让你做宰相,还不弄得满朝怨言,天下大乱啊!区区一个宰相的职位便买得你竟然亲率兵马来围杀朕和诸位爱卿,若不是治儿援救及时,我们几乎都不明不白地死于非命,可却仍然有那么多的爱卿命丧于你们的刀下,你这个混账东西,你就算死一万次也不足以抵偿他们的性命啊!”
赵节一见太宗已起杀己之心,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又挣扎着爬起来,跪爬到太宗面前,泪流满面地哀求道:“皇上,微臣纵有千错万错,还请皇上看在微臣母亲的面子上,饶了微臣性命吧!”
太宗一听他提及自己的母亲,又抬起脚,一脚把他踢翻在地,却随即又精神委顿,黯然神伤地说道:“朕若不是看你母亲的面子,任命你为扬州刺史,又怎会酿成今日之祸患?朕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你们竟然狠心地以刀枪加于朕之身,我们之间究竟还有没有一点亲情,为了抢夺皇位,你们就什么都不顾了吗!”
赵节吓得连忙低头伏地不语,只恐再出言触怒了太宗。可是,太宗说这句话的时候只顾一泄心中之愤,却并有念及自己的历史。当年他若念及兄弟之情,又怎么会兵变玄武门,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都诛于非命呢!历来皇权的诱惑力都是非常大的,他又为什么去怪罪赵节呢?即使赵节不替李承乾卖命,也照样会有人甘为其驱使,也照样会有人和李承乾一样觊觎太宗的皇位的。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见太宗的举止谈吐,知道太宗突逢数乱,早已方寸大乱,当下便自作主张,命令一部分兵马清理己方的尸体,带回长安善加安葬,同时命令另一部分兵马火速赶回长安,捉拿李承乾和李元昌,以防止他们二人狗急跳墙,占据长安,继续为乱。
将己方的尸体清理完毕之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这才劝说太宗平息心中怒火,速回长安稳定大局,并且将一干叛徒交给有司依法处置。
太宗点点头,带着剩下的人狼狈不堪地赶往长安城。本来这些人陪同太宗前来是要来打猎游玩顺便再奉承太宗,拍拍太宗的马屁的,谁知一念之间便因为这场飞来的横祸而有的命丧于这荒岗之上,就是不死,也差不多都有或轻或重的伤处,骑在马上仍然龇牙咧嘴,呻吟不止,有的甚至连战马都跑丢了,只能跟着大队步行。
一行众人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先回长安的那些兵士也早已将准备庆功的李承乾和李元昌叔侄二人收押在监。太宗命令一些大臣将死去的大臣遗体各送各府,善加抚恤,随后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治和褚遂良径直怒气冲冲地赶往后宫。
来到宫中,太宗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半晌无言,却又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声叫道:“朕的逆子一点不恤皇恩,竟然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且殃及众位爱卿,其罪虽无可恕,但是朕也难辞其咎。”
说着,他一把抽出腰间的佩刀,便要在众人面前挥刀自尽,却被褚遂良一把将他的佩刀夺去,四个人一起跪倒在太宗的面前,长孙无忌痛哭流涕地说道:“皇上,此乱虽大,而且殃及无辜之众,但罪在齐王诸人,于皇上全无半点关系,愿皇上以社稷为重,为天下百姓着想。皇上,三思啊!”
太宗见四人苦苦相求,这才打消了自刎以谢罪的想法。房玄龄则又随即向太宗道:“皇上,如今大乱俱已平定,为乱作叛者也都收于监中,等待有司依法处置,但不知皇上现在有何打算。”
“唉!”太宗长叹一声,随即说道:“朕今日本想带领众卿家到西山之上打猎游玩,共娱君臣之乐,谁知却突遭横祸,不少爱卿为保护朕而命丧敌手,朕决意要对其亲属善加抚恤,那些阵亡的兵士也要好生安葬。”
众人连连点头,褚遂良估计了一下眼下的形势,这才对太宗说道:“皇上,国不可一日无主,宫中也不可一日无太子,如今太子之职空缺已久,请陛下诏立太子。”
太宗听了褚遂良的话之后,目光直视着晋王李治,而后才开口说道:“你我君臣等人遭难于西山之上,若非晋王及时带兵援救,我们恐怕也早已作古。晋王仁孝知礼,熟读诗书,可当大任,所以朕欲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房玄龄一听太宗要诏立李治为太子,心中不禁有点嘀咕起来,晋王李治熟读诗书是不假,仁孝知礼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李治生性懦弱胆怯,做起事来优柔寡断,全无大丈夫的慨然之气,却又阴差阳错地成了救驾的功臣,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为人君主,统御天下的最佳人选。如果李泰不是心术不正,妄图阴以篡权,而今也逃匿无踪,他倒是一个上上之选。不过,他心里虽然这样想,却没有出言反对,而是听身边长孙无忌说道:“微臣谨遵诏令,如果谁敢持有异议,臣请斩之!”
房玄龄听后不禁心中一颤,暗自庆幸刚才没有将自己的心中所想说出来,随即便和褚遂良一起附和道:“陛下圣明,晋王仁孝恩慈,又有救驾之功,自是继任太子的最佳人选,臣奉诏。”
太宗见状连忙对李治说道:“你的舅舅已经许你为太子,而房、褚二位爱卿也无异议,你应该拜谢他们!”
李治当即拜谢三人,太宗又对三人说道:“你们已经同意我的诏令,不知其他大臣的意见怎么样?”
长孙无忌当即接口说道:“皇上,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若诏百官询问,必无异议。”
随后,太宗又让三人召文武百官商量诏立李治为太子的事情,众人眼见太宗皇帝及几名辅弼重臣都已经同意,而且其意坚决,谁又会给自己找麻烦呢?于是,晋王李治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就在李治被立为太子,朝中一片欢庆的时候,一个面色略微有点苍白憔悴,但容貌却颇为清丽柔美的少妇手中领着一个四五岁光景的小男孩毅然决然走出了长安城。这个少妇正是被李承乾欺辱多年而且又把李承乾意欲使计谋权篡位的消息告诉李治的如意。
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之后,如意早已厌倦了繁文缛节众多、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而又充满了肮脏和罪恶的宫廷生活。所以,一领到自己的儿子,她就立即带着他出长安而去,她再也不要自己的儿子去沾染这种会使人失掉自身本质的东西。她要独立把儿子抚养成人,让其躬耕于田亩,能得善始,亦得善终。
大乱之后,有司按法而断,将几名妄图为乱夺权的人斩首示众。之后,长安倒也消停了几天,但随即又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侯君集聚众造反了!
原来当初攻下齐州之后,侯君集之所以先让少数人押送李祜和阴弘智前往长安,而他则以安抚民心、清除遗叛余党为名率大军留守齐州,其目的就是想占据齐州的险固城防,聚众为乱。
太宗闻讯大怒,命令李勋率大军前往齐州,务必生擒侯君集将其押到长安,自己要亲手将侯君集处死。
侯君集的叛乱延续了不到半年的使劲,势力就变得越来越弱了。后来,侯君集看着大势已去,自刎而亡,让太宗的愿望落空了。
在平息了侯君集叛乱之后,太宗又进行了一番沉思,在思考之际,忽然想起魏征再是的时候还向自己举荐过侯君集,说他有宰相之才。后来,听说魏征活该讲举荐侯君集的奏折给褚遂良看过。太宗以为魏征有意结党营私,一气之下,结束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叔玉的婚约,还毁掉了魏征的墓碑。
自此,唐太宗变得一意孤行,再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谏。与贞观之初,完全相反。贞观十九年唐朝出兵朝鲜大败,李世民借故逼死了在魏征之后最重要的诤谏之臣刘洎,令其自尽而亡。之后,唐太宗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太子李治每日在为其侍奉汤药,在这期间与武媚娘暗生情愫。
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太宗误食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中毒身亡。太子李治继承帝位,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第二年,高宗亲自将已经出家为尼的武媚娘接回,成就了一段姻缘。后来,因为高宗软弱无能,大权落入武媚娘手中,大唐开始被武媚娘所统治。武媚娘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唐太宗如果知道自己创下的基业落入自己的宠妃手中,不知会有何感想啊!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